曾经是九段 发表于 2020-3-3 15:30:49

深度解密「一机四声」!Sony索尼「Just ear」二代全系大阅兵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b4d029f019f04ee4a977bf4aca6d743a

有看过九段做的《「随身听」传奇,用镜头记录分享40年以来改变我们生活的索尼WALKMAN https://www.ixigua.com/i6776983870630789639/》节目的小伙伴就会知道我是一枚多么「铁」的索粉。这种「铁」并非是单纯因为我对索尼产品的声音有多么认同,而更多的是经年累月的产品使用及陪伴所积累的感情使然。也正因为这一份「大法情节」,每逢索尼推出新的重量级新品,九段都会有尝鲜的冲动,当然这种尝鲜并非都是「甜蜜」的,也会遇到「酸涩」与「苦口」,但这些有意思的经历还是会让九段感受到索尼的存在以及互相陪伴下去的意义。

曾经是九段 发表于 2020-3-3 15:31:20

入正题,有意撰写本文皆因头图这几幅耳塞而起,早在几年前九段就曾在论坛开贴聊过初代Just ear定制耳机。而时光飞逝,短短的一两年后她的二代就这么悄然上市了,不过不同于一代的是这次二代Just ear一下子变成了四款硬件规格相同但调音风格却大相径庭的作品。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41fbc761fcc54de3aa51c5a6347830f1

曾经是九段 发表于 2020-3-3 15:31:43

全新的「Just ear」分为XJE-MH2R与XJE-MHRWM1两个系列,前者共三款,后者则是全新独立为索尼WM1系列音乐播放器设计的「特调」款式。作为一名老「索粉」,一个月前九段奉上老脸从索尼公司借到了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四条不同版本的「Just ear」二代试听样机。它们到底与初代有什么不同,声音是否可以支撑起近2万元的售价,XJE-MHRWM1这副为「金砖/黑砖」而生的「Just ear」又有那些「噱头在身」?经过几周的不停「AB」对比,九段将在下文中与小伙伴们详细分享,「干货」都在这儿了!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faa46cdba9cd4e689308b5fb61073ca4

曾经是九段 发表于 2020-3-3 15:32:19

新老「Just ear」的异同
1.全新第二代「Just ear」拥有原生4.4mm平衡接口。用户可以在订购时选择配线的接口标准,索尼提供4.4mm平衡与3.5mm单端两种规格线材待选。
2.全新第二代「Just ear」的最内侧与耳道接触部分由初代的软膜改成了与外圈材质一致的硬膜。得益于全新的高级树脂材质的选用,让硬膜的舒适度、密闭度都达到了满足原始设计的要求,同时也让部分耳道狭窄的顾客能体验到Just ear定制耳机的魅力。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099a656feb249d4a61b27712189c03a

曾经是九段 发表于 2020-3-3 15:32:49

第二代「Just ear」依然才用了大直径动圈驱动单元与动铁单元结合的混合结构。九段认真观察了索尼这款耳机的内部构造,发现它的圈铁混合单元设计是非常有特点的。首先,索尼选择的这枚动圈单元并非普通常见的动圈振膜作品,从透明腔体看进去会发现它是一枚完全封闭的同时直径达到13.5mm,然后完全包裹的金属腔体侧面设有精致的透气孔,而声波则是通过精确的导管直接导向耳塞的出声孔,而不是像一般圈铁耳机一样是通过耳机腔体内侧空间扩散声音的。同时,第二代「Just ear」的动铁单元设计也颇具奥秘,它的布置位置位于出声孔的最外侧,多少有些与64Audio独步天下的Tia高音单元的布置有异曲同工之妙。小伙伴们应该都知道,因为我们耳塞发出的不同频率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索尼通过对腔体发声机构精确的计算,准确布置每个单元的位置以及声道传播方向从而获得最佳的相位一致性,这或许就是大家对于圈铁耳机最最在意的衔接问题的关键之一吧。
从索尼的官方介绍来看,这次的全新一代「Just ear」依旧由从事MDR-EX800ST、MDR-EX1000、EX90R、1R、MA900等等产品的索尼「精华」团队全权设计制作,像我们非常熟悉的索尼声学工程师松尾伴大先生就是团队中的重要成员之一。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02f2907fd5674084b2f90e04cd6ea6c5

曾经是九段 发表于 2020-3-3 15:34:31

解密「一机四声」
九段首先要说的是,虽然索尼的调音工程师为全新第二代「Just ear」设计了完全独立的四种不同声音款式,但考虑到它们的硬件结构的一致性,所以也不用担心它们的声音硬素质方面会有明显的偏差。通过几周的高强度对比试听,九段确认了自己的前期猜测,四款产品更多是在细节调校以及某些频段有着刻意的调整,而基本声音素质方面完全处于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水准之上,在这方面不存在谁比谁更强的问题。
XJE-MH2RMB「监听」版:这只耳机有点类似于索尼家族头戴式监听耳机的声音取向,全频段的平衡能力是其最大的追求,所以你很难找到普通索尼音乐耳机上的所谓「索味」。细听下来,「监听」版的「人工添加剂」很难捕捉,中低频部分结实,整体声音厚度拿捏的厚薄正好,完全没有明显的偏向,用发烧友最熟悉的一个词形容的话就是「中性」。
XJE-MH2RLB「聆听」版:这是九段第二喜欢的版本,它的声音以发烧友的角度来讲明显更加「耐听」。整个频段下来都没有「监听」版那么硬,中低频的厚度是明显有提升的,高频部分是会感觉稍微「暗」了那么一点点,但该有的延伸、高频的细节以及极高频部分的空气感还是有,但确实没有「监听」版那么「清晰」。你可以在这幅耳塞下找到稍有的「甜味」以及一丝丝的「温暖」,虽然它绝对不是一副厚声糊人塞,它的空灵、悦动的调音被保留的很充足,我觉得这些表现是贯穿四款耳塞的,应该是硬件结构所决定的。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5771296ef17949d8b93abcb23c24c621

曾经是九段 发表于 2020-3-3 15:34:58

XJE-MH2RCB「俱乐部音效」版:「俱乐部音效」?听起来就很「Hu-Fi」是不是,九段并不是很熟悉俱乐部内的声音是具体指哪种场合?是小型音乐俱乐部?还是小剧场?或者是我们所熟悉的那种「夜店」?从实际听感下来九段最大的感触是这个调音版本的声音是相对最「薄」的,当然整个「Just ear」二代都不属于薄声塞,它只是相对于其他三款会声音显得更「薄」一些。同时,这只塞子的气势以及力量感都是最为充足的,高低两头有一些刻意的拔高,我想这应该也是中间显得会稍微「薄」一些的原因。如果是用来聆听一些弦乐独奏或者是北欧电子音乐确实是非常过瘾的。至于「俱乐部音乐」或者小伙伴们比较喜欢聆听的ACG音乐九段就不太懂了。
XJE-MHRWM1B「NW-WM1特调」版:这是九段最为喜欢的一款,比其它三款都要喜欢很多很多。首先九段是「黑砖」的用户,同时也长期持有「金砖」,对于这两台机器的声音水准是非常清楚的。尤其是在「黑砖」上,「NW-WM1特调」版明显给到了其他同价位「旗舰」耳塞从未给到九段的听感,这是一种高端播放器应该发出的声音。而在以往的搭配中,九段一直都会感觉「黑砖」的声音硬素质是稍显薄弱的,尤其是跟同价位或是更高价位的「国砖」对比时会更加明显。但在最近搭配「NW-WM1特调」版「Just ear」时,「黑砖」的声音是非常具有说服力的,整个声音的音乐性非常充足,不管是播放Hugh Masekela的「Hope」还是经典的「Jazz at the Pawnshop」爵士当铺,现场音乐的魅力被诠释的非常舒服,真个声场轻松开阔,动态、层次清楚鲜明。在古典音乐这种对硬素质极为苛刻的演绎下,这套搭配也几乎补满了「黑砖」的短板,譬如聆听Argerich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一钢琴协奏曲」,整首曲目的低频表现堪称耳塞中的典范之作,低频既深沉又有很好的控制力,不会过度泛滥影响到细节表现,非常对味的表演。但这里要特别说明一点,「NW-WM1特调」版确实是一幅「特调」作品,因为如果把它插入七彩虹U8这种播放器上,整个声音的「神气」就会消失殆尽,虽然硬素质还是很好的保留下来,但那种特别的契合度却完全丧失了。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df3eab16c74c41de99ef54111a6ebe92

曾经是九段 发表于 2020-3-3 15:35:24

标致的外貌协会会员
其实上一代「Just ear」上市时九段就被它的外形所撼动,除了由自己的「索尼」情节缘故,这副耳塞细腻的做工真的会有些上世纪90年代索尼顶峰时期产品的影子。而全新第二代「Just ear」基本继承了初代的外形设计,但在细节方面可以说是更进一步。首先就是上面提到的耳机与耳道接触的部分由软膜更换为硬膜设计,这一点让整个耳机的「通透度」更加出色。其实小伙伴们可能并不了解,定制耳机最难做好的颜色就是透明色,这种颜色对于耳塞的内部设计、外壳树脂材料的纯度以及硬化工艺的考量非常苛刻,这也是为什么市面上大部分定制耳塞品牌都拒绝制作纯透明款式的原因。全新第二代「Just ear」的全透明耳塞部分是晶莹剔透的「代表作」,毫无瑕疵。同时,因为是全透的设计,你可以清晰的看到其内部结构的处理,非常「索尼」的布置。第二代「Just ear」耳塞最外侧还是经典的纯金色LOGO背板设计,但是向心纹路的细腻度更上一层楼,这种微小部分真的才是索尼的精华,其他品牌太难达到这种级别的做工了。九段想说的是:每一副「Just ear」都可以用来拍摄品牌广告片,你品、细品。
http://p9.pstatp.com/large/pgc-image/f0a76c64316047c29c8ee18b5b5e641a

曾经是九段 发表于 2020-3-3 15:35:59

写在最后
首先还是关于声音,九段发现这四幅耳塞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搭配「黑砖」都有不错的听感,换上3.5mm Final「京线」插上AK的播放器也能有很不错的听感,但是搭配七彩虹的U8、U6都不好听,搭配飞傲的M15则两极分化,「聆听」版、「WM1特调」版都非常好听而其他两个版本都非常难听。九段思考良久,个人感觉这四款耳塞的声音搭配还是很重要的,靠谱合适的音源对于最后发出的声音影响极大,这还是在公模版本上的听感,如果到了定制版本上声音差别应该会更加的明显,可能这也是前期试听会后很多小伙伴的听感有两极分化的原因吧。
再就是订购流程,这四款耳塞目前依然只能通过上海淮海路的Sony Store进行预约制作,而其他索尼店铺和代理商均无法接单。这对于很多小城市或者交通不方便的小伙伴来说是个很大的障碍,但考虑到制作流程的规范以及定制效果,尤其是日本匠人的手工水准,九段觉得真心想入这款耳塞的小伙伴们还是可以克服的,比如九段已经下定决心定制一款「WM1特调」版了。
九段非常认同小白版主对「Just ear」二代产品的描述,它们并不是典型的「索味」作品,它们明显更具腔调,是高于普通市面普产索尼的存在,不管是从声音还是其他方面,全方位的「索」,当然包括它们的售价也是非常的「索」!
我是九段,咱们下期再见!「完」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b077318450aa46e2adfdcbb812db73fa

曾经是九段 发表于 2020-3-3 15:36:17

全文更新完毕,感谢支持!

天蝎日影 发表于 2020-3-3 21:48:33

不错不错,搭配墨菊效果如何?AK380呢?

moreyoung 发表于 2020-3-18 22:24:53

金砖上哪款最好,和z1r差距多大

单尼 发表于 2020-3-27 17:40:20

这个配金砖很拉风呢:victory: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深度解密「一机四声」!Sony索尼「Just ear」二代全系大阅兵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