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理论上的东西讲了一大通,现在我们正式进入实战阶段——开始组装第一台自己的diy作品.我们先看一下pcb左半部分是稳压电源,将输入的两组15伏交流电(ac in)经过d1,d2变成直流电.两枚1000uf电容滤波后,送如78/7915三端稳压块(78/7915后有两块小小的散热器).下面的3k电阻和标有led字样的d3构成了发光二极管电路,电阻是用来限流的,提供发光二极管一定的工作电流.右半部分是放大电路,u1,u2就是这个套件的核心,两枚双运放(每声道一枚).四个0.1uf的小电容和两个100uf电解电容是用做电源褪偶.10k,1k电阻的比值设定了整个电路的增益(放大倍数).对于低阻耳机可以将1k电阻换成2k.51欧姆的电阻是解决运放并联产生的电流不一致的问题,所以也称为均流电阻.以下是这套电路所用到的一些零件(照相技术不佳,包涵了[em12])这个电路安装没什么难度,只要有焊接技术就可以了要注意的是,安装要讲究合理.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顺序问题.一般我们是按照元件高度由低到高的顺序安装元件.也就是说:先电阻,再是运放插座,小电容,电位器,耳机插座,电源插座,rca插座,最后才是高电容和散热器连同78/79稳压看一下安装完成后的图片:78/7915的外壳和第二脚是导通的,所以要在散热器和稳压块外壳间采取一些绝缘措施.这里有绝缘片,绝缘粒子.看一下他们是如何安装的: 另外,运放在所有元件安装好之后检查无误后,认清方向后插入.运放的凹口对准插座的凹口.至此,你可以放下手头的东西,长舒一口气,泡杯茶(口渴了吧!)......十分钟后,休息结束.插上电源,音源没有异常情况就可以插上耳机了(音量最小,无音乐输入;最好先用廉价耳机尝试,完全成功后换上高档的宝贝耳机),慢慢增大音量_没声,再增大_每声,再增大_不好!有杂音.....怎么办!?怎么办?!不要急,还有一个减少低燥的绝招:请注意到pcb上部和下部的中央,各有一个标有gnd的焊盘.将音量电位器的金属外壳接到这个焊盘(两选以即可).再听>>>>无声如果阁下使用金属外壳,并且音量电位器直接和金属外壳连通,那么把金属外壳接到gnd焊盘也能解决.现在可以按下play键,欣赏音乐了...给些局部图参考:如果觉得这个小小的套件音质还行的话,那就给他找个'窝'.上面是个名片夹,想想他有多小巧了吧[em08]附:运放的选择:这里使用了两枚双运放.一枚负责一个声道. 我尝试了一些常见的双运放,这里就自己感觉推荐两款:5532和ad827不以价格论英雄,5532的表现令我惊讶!高低延展不温不火,中频人声尤如传说般的醇厚;ad827则是另一种风味,场面大,纵深感强,线条清晰,就象冰山美人,清丽无比.相比之下,opa2134/2604则没让我流下什么深刻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Do It Yourself!Enjoy it Ourself!whoami_jacky@hotmail.com
小巧的东西我喜欢.不错不错.
有兴趣。
电路图没看见啊
__________________ ……保卫钓鱼岛
电路图在(一)的帖子里就是两个运放并联需要套件请联系:aakkjj1999@hotmail.com
曾经看到国外的朋友用15个NE5532并联驱动耳机,并且采用了强制静态电流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感冒不吃药,别拦着我,我要发烧<BR>个人主页:http://fashao.126.com
我看到是的用n个运放并联驱动音箱!技术/成本都不可取用分离元件完全可以做的比运放好甚至做大电流高电压的运放
总的感觉是,单元的三极管并联还是无奈之举,用IC并联更是离谱。
三极管并联理论上还有可取之处,降低输出阻抗...而且输入电容比场管小的多,并联对高频影响也在可接受范围配对成本也比场管便宜,就是功夫~!@#@%$
(恳求)这套板子哪有买?(我是上海的)
作好了,一点噪音都没有!
__________________哇噻~真得劲!
老兄动作快呀!
__________________麦克音响 www.MikeSound.com麦克音响给广大捎友一个温馨的家!MSN & E-mail: MikeSoundShop@hotmail.com
就是不知我的CD机耳机输出是否已经是类似的放大电路了,似乎用的运放好象是JRC4556?
CD机内大都是单个运放放大一来电压摆幅不够(甚至是单电源供电,有输出耦合)二来单片运放的电流输出能力极其有限三,元件品质一般所以大部分的cd耳机输出(万元以内)都难以胜任hifi耳机放大的任务这个电路是兼顾了驱动性与经济性两方面,采用了运放电流并联的构架电路简单,效果明显。很适合初学者上手
< 联系我们 - 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Powered by: vBulletin Version 2.2.8Copyright ©2000 - 2002, Jelsoft Enterprise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