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Merging Technologies被德国Sennheiserr森海塞尔收购 2022年Sennheise完成对Merging Technologies全部股份的收购,并计划将其旗下原有的专业品牌Neumann诺音曼与Merging Technologies同在森海塞尔集团旗下紧密合作。 ![]() 上图左起是:诺音曼首席执行官Ralf Oehl, 森海塞尔联合首席执行官Dr. Andreas Sennheiser,Merging Technologies首席执行官Claude Cellier。 |
三、Merging Technologies宣布Nadac系列产品停产、并宣布由Master Fidelity继续研发新的Nadac产品。 在被森海塞尔收购之后,Merging Technologies在其Nadac的产品官网上发布宣告,停止Nadac原有产品的生产,同时Merging将保持对原始NADAC系列的全面支持,包括保修和非保修维修 新的产品由合作伙伴Merging Fidelity以Master Fidelity的名义开发全新的NADAC系列。Merging称Merging Fidelity的开发团队是一些充满激情和知识的人,他们将继续NADAC的探索。 事实上,Merging Fidelity的开发团队很早就介入Nadac产品的开发。 因为,Pyramix工作站需要开发新的A/D和D/A工具来处理更高规格的DSD信号,Merging开始了一项开发网络音频产品的计划。于2014年推出一款体积较小的HAPI,但它包含了足够的D/A转换来处理多通道DSD/DXD。 虽然HAPI在音乐爱好者中影响力并不大,但在专业人士中其音质和自然声音获得了高度赞誉。 与此同时,Merging位于加拿大温哥华的长期合作伙伴认为,市场需要一个与其他家庭音频设备更兼容、外观更华丽的产品可能有潜力在西方和亚洲销售。因上经,一家名为Merging Fidelity的加拿大公司成立,以帮助瑞士硬件团队。 因此,Merging+NADAC在2015年的慕尼黑展会上正式发布。然后陆续推出了MERGING+PLAYER,这是第一个嵌入Roon Server的DAC,然后是可选的独立电源MERGING+power,最后又推出了高分辨率时钟MERGING+CCLOCK。 等到自加入Merging森海塞尔集团以来,Merging Fidelity的加拿大公司就又开始发力了。 https://nadac.merging.com/ ![]() |
四、Master Fidelity发布全新设计的NADAC D解码器和NADAC C时钟![]() 1、Merging Fidelity团队重新启动Nadac新产品的设计 1. Merging Fidelity团队重新启动Nadac新产品系列的设计 Merging是全球领先的AD/DA解决方案及数字音频工作站制造商。自公司成立以来,Merging一直专注于高分辨率音频(high resolution audio)的研发。与飞利浦公司合作,为SACD唱片制作创建了DXD格式。DXD格式能够将DSD64(即2.8224 MHz、1比特)的音频信号转换成DXD格式(352.8 kHz采样率、24比特量化的高分辨率PCM),提供了便于制作和编辑的解决方案。DSD与DXD可以相互转换,为音频工程师提供了更灵活的制作工具。 时至今日,DSD已发展至DSD256,甚至DSD512,其传输速率是DSD64的四倍或八倍。这种高分辨率的音频文件现已在许多唱片公司的线上商店以及音乐网站中可供购买或下载,尤其在古典音乐界广受欢迎。 True 1bit DSD是一种脉冲密度调制编码技术,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模拟音频最为精确的数字化格式,从理论上确实如此。然而,要真正实现这一技术并非易事。1988年,飞利浦曾推出过一款支持真1比特芯片(TDA1547),但之后再也没有其他公司尝试过true 1bit DSD解决方案,市场上的DAC技术一直是在价格和性能之间做出折衷。尽管这些组件中的许多听起来都很出色,但大多是应用FPGA或多比特DSD技术的折衷方案。 在Merging被森海塞尔收购并确定终止Hi-End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后,原与Merging密切协作的Merging Fidelity团队更名为Master Fidelity,并以此为名在加拿大注册了新公司,继续延续NADAC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Native Sound True 1-Bit(原生真1比特) 全新设计的NADAC D采用Master Fidelity自己设计的专用芯片(ASIC),并精选无源电容和电阻,构建了一个分立式的复合DA组件。这是自1988年飞利浦推出支持真1比特芯片(TDA1547)三十五年后,再次实现量产的真1比特解码器。随着技术的进步,True 1bit DSD再度受到关注。Master Fidelity利用当今半导体芯片技术的优势,同时避免了芯片无法提供无源精密电容和电阻的弱点,搭建了基于芯片和精密分立元件的true 1bit DSD to Analog转换组件。这一创新设计不仅提升了音频解码的精确度,还为音频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提供了更纯粹、更真实的音频体验。 NADAC C是Master Fidelity基于MERGING+CLOCK技术推出的新一代恒温晶振音频主时钟。要实现true 1 bit DSD技术,提供精确的时钟是关键。NADAC C采用经过120天预老化筛选的SC切割晶体,并使用高性能碳氢化合物陶瓷印刷电路板和专为脉冲应用设计的电阻电容,确保10 MHz信号的高精度和低抖动传输。晶振和信号分配电路均采用恒温系统,保证信号纯净。多级锁相结构使10 MHz频率转换为字时钟时保持极高的精度和低抖动,最终实现卓越的音频表现。 Master Fidelity团队决心将这一不妥协的理念应用于其他产品,因此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公告。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产品也将提供超出预期的性能水平。 2024年5月9日,德国慕尼黑高级音响展会在MOC举办。在展会之前,我即收到Master Fidelity的邀请,参加NADAC的两款全新产品的首发会。Master Fidelity的徐伟胜先生邀请我到慕尼黑的另一个小展会hifi deluxe,即与MOC展会同步在万豪酒店的Studio 3展厅。 有关hifi deluxe展会的事,我会单独做一期报道。在万豪酒店的Studio 3展厅,我看到了全新设计的NADAC D和NADAC C。 ![]() 一方面是设计原理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是设计团队工程师们的强大实力。这次在hifi deluxe,我也见到了Master Fidelity三位主要设计开发团队的成员。人物介绍这部分我放在文章最后。 这两款机器实际上是Master Fidelity推出的全新NADAC系列,重点是NADAC D,它在MERGING+NADAC传统的基础上引入了几项主要技术创新,最为突出的是True 1比特DSD技术,可实现无与伦比的解码精度。NADAC D和NADAC C的推出不仅展示了Master Fidelity在音频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也预示着未来音频设备的发展方向。 3、 NADAC D的技术框架 Master Fidelity的设计团队凭借自研ASIC芯片和高精度的无源电容与电阻,在NADAC D中构建了分立式复合DA组件,并整合了高精度本地时钟、外部时钟恢复、过采样处理、自研DA芯片的时钟阵列技术和全平衡模拟通路等先进技术,还为DA单元配置了恒温电源,确保了卓越音质。Master Fidelity宣称,NADAC D可能是首个实现Native True 1比特DAC的设备,带来了显著的高端音频技术突破。 展会现场有一台NADAC D的透明机壳样品机展示。 ![]() NADAC D的技术路线的视频讲解: 我在现场录下了主设计师Dominique和徐伟胜二位的视频讲解: 视频我们在紧张地后期编辑中,稍后上传...... 后续请大家以官方的产品资料为准,我先以我有限的理解给大家分享下: (1)、三种信号线路输入的路径 ![]() NADAC D的数字信号输入可以分为AES、USB和Network三种。在展会现场,我听到的是一台CD转盘通过AES输入和一台数播通过USB输入的音乐重播。 (2)、时钟数据恢复 (Clock Data Recovery) ![]() 无论是来自AES还是USB的输入,NADAC D都会对其数字音频信号中附带的时钟数据进行恢复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时钟的漂移和抖动,并一开始就锁定44.1kHz与48kHz的关系,避免转换采样率时引入误差。 (3)、过采样处理 (Upsampling Processing) 过采样处理器会对输入的数字音频信号进行格式识别,将1比特的DSD与DoP升频至DSD256后送往下一级进行D/A转换。对于多比特的PCM,则将44.1至96kHz采样率转换为DSD128,176.4至384kHz采样率转换为DSD256,再送往下一级进行D/A转换。 ![]() (4)、Master Fidelity自研的DAC芯片 ![]() 这是NADAC D的核心,NADAC D称为原生真1比特DAC是基于这一模块。其结构是基于高级ASIC的分立式DAC,ASIC由Master Fidelity自主研发。 (5)、各部分模块都使用单独的电源供应: 在透明玻璃机壳的NADAC D中,可以看到至少四个独立的电源模块,为DAC转换、升频和各个时钟提供独立的电源供应。尤其是DA转换模块,专门设计了恒温电源。 ![]() ![]() (6)、高素质的耳机放大输出 内置一个独立的平衡耳机输出插孔,内置的耳机放大器提供有一个4.4mm规格的平衡耳机输出和一个6.35mm的单端耳机输出。满足录音师监听的同时,也受到耳机烧友们的支持。 ![]() 4、Nadac C 时钟: NADAC C是第二代时钟,基于MERGING+clock的非凡性能。所使用的晶体成分非常精确且昂贵,但越来越难以获得。NADAC C采用一系列革命性设计功能,支持预老化SC切割水晶。部件设计和选择中注意细节,确保极低的抖动水平,实现极高的频率精度。 ![]() 5、Nadac D的音质如何? 我先说下展会时的器材搭配: - 解码器:Nadac D - 时钟:Nadac C - 音箱:Suesskind Audio Kronos - 功放:2 x Naiu Laboratory ELLA mono - CD转盘: Lector Strumenti TL3 (CD transport) - MusicStreamer串流服务器:Euphony Audio SUMMUS & STYLUS - 解耦平台:ESSECI Design AEQUILIBRIUM (decoupling base) - 线材:Brandt Audio cables - 器材架:Quadraspire rack ![]() 如果主观点评音质或音效的话,一言以蔽之就是“无限接近现场”!因为当天我听到的声音至今还历历在目,完全的透明和巨细无遗的细节,身历其境的真实空气感! 我在现场聆听了多首由录音大师Bert播放的古典音乐和发烧唱片,多数是播放的CD光盘,由AES输出至Nadac D解码。正如录音大师Bert所说,如果用的是Master母带级的文件能给出这么好的音质,倒还就罢了,关键现在我们听到的是16/44.1规格的普通CD唱片,就确实是一个颠覆性、甚至是革命性的技术飞跃了! ![]() 我听到的几段古典音乐,各个乐器都真实地在眼前实体存在,而且听到最后,不仅是Nadac,我对那套系统中的扬声器Suesskind Audio Kronos也表示敬意! ![]() 这对音箱是扬声器设计师Joachim Gerhard离开德国Audio Physic飞星后,自己独创的另一个Hi-End品牌,Suesskind Audio Kronos是旗下的次旗舰音箱,其结构特别地把中高音和低音分别做成二个完全独立的箱体,而高音和中音部分分别装上了一只26mm的铍高音和二只75mm的铍中音以及一只320mm的低音,组成了一个模块化的3.5路结构。我想晚些时间我再抽时间跟大家分享此音箱更多的介绍。 ![]() ![]() ![]() 7、NADAC D和C的小结: NADAC D凭借其定制设计的基于高级ASIC的离散DAC,首次提供True 1-Bit技术。该解决方案只有与硬件组件、极致的时钟质量、高精度电源和其他关键音频组件完美匹配,才能实现这一级别的精度。 Nadac D 就是在所有环节上都做到极致。除了"遥遥领先"外,还真想不到其它词语了。 8、来自中国明代的古画: 我在展室墙上拍到这样一幅图画。Bert解释说这是一张来自中国明代的古画。 ![]() 录音大师Bert创办的唱片品牌叫作 Turtle Records,他近年一直是高分辨率录音的先驱者。 Bert van der Wolf是欧洲发烧古典界的传奇制作人,dCS邀请他制作的一张专辑,名为《The Spirit of Turtle》。Bert自1996年起投身于古典发烧录音领域,从最初的24/96规格,到后来的DSD系统,是全球首位进行96kHz/24Bit录音的工程师,同时也是飞利浦第一台八声道DSD录音器材的技术指导,可以说是全球古典数字发烧录音及SACD格式的先驱者。 ![]() 五 、NADAC D解码器和NADAC C时钟在中国的首场演示 我在慕尼黑得到的消息是:刚刚发布的这二款机器全球只有5台,而我从慕尼黑展会回到北京,就马上投入5月31日至6月3日的北京音乐产业园的展会准备工作。原本是没指望会在北京音响展会上能听到Nadac这二款产品的演示,但好消息来了: 作为中国区的Master Fidelity的技术顾问陈奇楠老师跟我说,他争取到了一套Nadac D和C的样机,虽然是研发时的实验机,但也可以在北京的音响展会上为大家做演示。 所以,我们将在这周一饱耳福。 地点:北京音乐产业园10楼10-40 (墨龙声学) 首发时间:2024年5月31日 10:00-11:00 演示时间:2024年5月31日 至 6月3日 嘉宾:陈奇楠 演示器材: 解码器:NADAC D 时钟:NADAC C CD/SACD转盘:Esoteric K1X 监听系统:Dynaudio Acoustics M4 |
担任Nadac D和C这二款产品的开发主要团队工程师,我这次也全部见到,稍后给上传视频大家看下:![]() 上图从左向右分别是:Dominique、Bert、徐伟盛和吴彤 1、Dominique Brulhart 多米尼克•布鲁哈特(瑞士国籍)世界著名音频软件专家: ![]() 瑞士Merging Technologies首席技术指导CTO及软件研发主任,26年Merging Technologies工作经验成功产品及相关职务,Pyramix音频工作站总设计者 Ovation Show Sequencer多媒体演播控制设计者,VCube硬盘参考视频录放器,设计者,研发主任 Merging Technologies产品工艺设计,High Resolution Audio流媒体项目总负责 Merging首席技术指导,软件总工程师Master Fidelity品牌创始,董事,高端发烧产品产品部主任。 2、Bert van der Wolf-Oude Avenhuis 贝特•范•德•沃尔夫 制作人、录音与平衡工程师(荷兰国籍) ![]() 录音导演 Bert van der Wolf - Oude Avenhuis (1964年出生) 是一位在荷兰从事录音工程和制作的实践者,自1996年以来经营着自己的音频录音设施。他于1982年至1985年在恩斯赫德的高等技术学校接受电子学培训,在军队服役一年后,在海牙的皇家音乐学院学习并实践音乐录音、钢琴和古典吉他,并于1990年获得国际公认的音响大师资格。 Bert 从1989年至1996年为荷兰录音公司 Channel Classics 工作,从1996年至2000年为Kompas CD Multimedia 工作,为众多国际唱片公司制作了数百张录音。他还担任许多录音室和专业音频设备制造商的顾问和“推广者”。自1996年以来,Bert 一直在制作高分辨率录音,最初是24/96格式,然后转向24/192和DSD。他在1996年为三星工程了世界上第一批24/192录音。作为技术顾问,他负责组装和交付给飞利浦的首批三个原型8声道DSD录音机,并与他们的NATlab合作制定规范。早期2000年代推出的数百张首批SACD都是用这些系统制作的。Bert 专注于声学录音技术,并拥有众多获奖录音。1997年,他共同创立了高端音频品牌 Turtle Records®,从2008年起,他成为 Edison Production Company BV 的唯一所有者,该公司拥有 Turtle Records®及其衍生品牌“The Spirit of Turtle”。后者是 Turtle Records®与 HQ|NORTHSTAR 品牌录音制作的融合。 3)徐伟胜(加拿大籍)资深音频专家,录音工程师,音响导演: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中国剧院音响师/主录音工程师(1972-1988),1988年移居加拿大,1989-1997曾任职加拿大国家广播公司CBC Broadcasting(1989-1997),现任Merging Fidelity Inc.加拿大公司创世人,执行董事。Merging Fidelity Inc.是Merging Technologies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负责研发生产Merging NADAC系列高端发烧音频产品。 2022年Sennherser并购了Merging Technologies。徐伟胜和Dominique为继续Merging NADAC系列产品,独立创建的(Master Fidelity品牌)。 徐伟胜近十多年来致力于研究和推广高分辨率音频格式(High Resolution Audio),Audio over IP,以及音频流媒体,音频全景声录制与重放、新媒体大型演出互动控制。曾参与Philips公司牵头的数字音频DSD/DXD格式研究的专家成员,出版过许多专业论文。 中国经典音乐87版电视剧《红楼梦》歌曲音乐主录音师,录音导演,其中13首原唱歌曲成为经典咏流传,2018年作为音乐主创人员与作曲家王立平、主唱陈力出席央视《音乐人生》的嘉宾。曾担任2017年6月17日人民大会堂87版《红楼梦》30年聚首纪念音乐会音乐总监。 ![]() |
nadac d 自带前级了么 |
吴彤老师站C位,哈哈。 |
这个True 1-Bit不懂,怎么感觉我在很多高价解码中听过这宣传,难道记错了or别家的1bit是假的? |
zikomo 发表于 2024-6-1 18:19 别家的ture 1 bit多了去了,emmlabs meinter playback psaudio bricasti t+a msb 王婆卖瓜 自卖自夸 |
BAT Nagra 也是1bit DAC |
nadac d自研芯片确实可以,据说找台积电定制的。 |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5-1 14:09 , Processed in 0.084452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