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背负着历史与传说的耶稣受难
◎ 鲁伊 2004-03-31
3月16日,梵蒂冈的发言人塞罗·本尼迪蒂尼(Ciro Benedettini)发布了一条简短但却轰动的消息。此前一天,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会见了在电影《基督受难记》(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中扮演耶稣的詹姆斯·卡维泽(James Caviezel)。虽然卡维泽本人拒绝透露此次会面中双方交谈的内容,而梵蒂冈方面也不肯回答“看过这部电影的教皇是否认可片中对四福音书的阐释”的问题,但从这次会面和教皇为卡维泽赐福的行动本身看来,梵蒂冈的态度已然不言自明。
这一天,这部2月25日才在美国首映的电影,北美票房累计收入超过了2.64亿美元,高居排行榜第一名。在短短20天里,它轻而易举地挤进美国百部历史票房收入最高影片之列,排到了第22位。从最近一周的票房攀升情况看来,它继续前进到前10名,也并非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这部电影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反犹,血腥暴力,新的宗教电影热潮。
《纽约时报》上的一则评论感慨道:“耶稣是谁?谁杀死了耶稣?拿撒勒人耶稣又是如何变成我们的耶稣基督的?这是怎样的一些问题啊,到今天仍然让几乎所有的人为之痴狂!它们真的是有答案的吗?”
“答案在这里!”
从1912年的黑白默片《从马槽到十字架》开始,几乎每一部讲述耶稣生平事迹的电影都会试图如此告诉自己的观众。梅尔·吉布森和他执导的耗资2500万美元、酝酿时间长达12年的电影《基督受难记》也不例外。
“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在这部以耶稣生命中最后12小时为主题的电影伊始,便是著名的“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忧伤”。
Intel的创始人安迪·格鲁夫写过一本书,叫做《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但作为一名虔诚天主教徒的梅尔·吉布森,在电影中表现出的偏执却会让绝大多数导演和基督徒都相形失色。当卡维泽饰演的耶稣开始张口说话时,相信所有坐在电影院里的观众都会吃上一惊:吉布森没有像马丁·斯科西斯在《基督最后的诱惑》中那样,让耶稣和他的门徒说一口地道的纽约布鲁克林腔英语。但是古老的亚拉姆语(公元1世纪时犹太人讲的一种语言)和拉丁文?再配上英文的字幕?再加上对鞭打耶稣和苦难之路的冗长而残酷的现实主义描写?梅尔·吉布森一定是疯了吧。
梅尔·吉布森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他不是为了商业利益才去拍摄这部电影的。在一个充满了戏说与轶闻的世界里,吉布森希望用这样一部几乎完全忠实于四福音书的质朴的电影,表现自己的虔信,表达他自己对于耶稣受难的理解。他指出,从客西马尼园一幕开始,电影中耶稣说过的每一句话,几乎都可以在四福音书中找到一字不差的原文。
答案在福音中
我们知道,所谓的《圣经·新约》,主要由“福音书”、《使徒行传》、“书信”和《启示录》四部分构成。“福音书”记录的是耶稣的生平和事迹。《使徒行传》主要是关于耶稣复活后基督教会的诞生和发展情况的记录。使徒间关于福音的解释和教会问题解决办法的来往信件构成了以《罗马书》、《哥林多书》为代表的书信。讲述使徒约翰所见关于未来异象的部分构成《启示录》。
福音书一共有4部,统称为四福音书,它们分别是《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通常认为,《马可福音》由招待耶稣及其门徒享用最后的晚餐的马可写成,是最早的一本福音书。《马太福音》和《约翰福音》由耶稣十二门徒中的马太和约翰写成,而《路加福音》则为保罗的门徒路加所著。《路加福音》对耶稣的生平记录最为有序,而由于约翰是最后去世的耶稣门徒,成书时间最晚的《约翰福音》也就包含了许多前三部福音书中没有的内容。
根据基督教历史学家的观点,这4部福音书很可能都是不知姓名的作者假托使徒之名所写的。前3部福音书由于成书时间大致相近,所讲内容结构也类似,有时被合在一起称为“对观福音书”——可以互相对照参考的福音书,而大约在1世纪末完成于小亚细亚的《约翰福音》被称为第四福音书。
参照4部福音书的记载,我们可以对电影中描述的基督受难的12个小时之前和其间耶稣所面对的情形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当时,为了庆祝犹太人的逾越节(注:为纪念以色列人出埃及而设立的持续8天的节日),拿撒勒人耶稣和他的门徒进入了耶路撒冷城。由于他此前在各地所行的神迹,耶路撒冷的犹太信徒们欢呼着称他为弥赛亚。
在公元1世纪的犹太人听来,这就等于宣布耶稣是“犹太人的王”,预示着神国的到来,要把犹太人从罗马人的枷锁中拯救出来。这自然引起了耶路撒冷城中的祭司们的恐慌。由罗马任免的大祭司一方面担心激起民变,另一方面又因为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而愤怒。因此,祭司们暗中商定要逮捕耶稣,并将他交到当时罗马皇帝派来的总督彼拉多手上。在叛徒犹大的带领下,祭司和法利赛人闯进耶稣及其门徒夜间露宿于其间的客西马尼园(Gethsemane)。
当门徒与祭司的仆人即将火拼之时,耶稣站了出来,把自己交到了大祭司和法利赛人的手上。祭司们连夜在城市中心对耶稣进行了审判,并在清晨将他押解到罗马总督彼拉多那里。经过与耶稣的谈话,彼拉多认定耶稣罪不致死,但以该亚法为首的祭司们坚决要求彼拉多给耶稣定罪并处死他。
因为耶稣是加利利人,彼拉多把他送到了希律王那里去,希望藉此逃避给耶稣定罪。然而,希律王也没有处置耶稣,又将他送回彼拉多这里。彼拉多判决对耶稣进行残酷(此处的血腥场面使电影在美国上映时被列入了限制级)的鞭打,希望这能够打消祭司们处死耶稣的念头,他还提出了在耶稣和另一个臭名昭著的杀人犯巴拉巴间释放一个的建议。但犹太祭司们依然不依不饶,群情激愤地要求把耶稣钉上十字架。担心犹太祭司因为不满他的做法而挑起叛乱,彼拉多不情愿地对耶稣判以钉十字架的酷刑。其后,耶稣在罗马士兵的押解下背负着十字架走向各各他,并最终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这就是梅尔·吉布森在126分钟的时间里,用古老的福音书上的语言为我们讲述的耶稣受难的故事。但在一些历史学家和犹太人眼中,这个故事在许多问题上的处理是存在争辩的余地的。最核心的问题,也是近两千年来,与犹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的问题是:究竟是谁杀害了耶稣?
犹太人的血罪?
2003年3月底的时候,《基督受难记》的一个前期剧本从吉布森的制作公司ICON里被偷偷地流传出来。几名犹太教与天主教学者在阅读剧本后,写出了长达18页的批评文章。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这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他们看到过的最具有反犹意味的电影。
电影公映后,犹太群体的反应更为强烈。许多犹太人身着当年纳粹集中营里的囚服,列队在影院外表示抗议。有犹太教拉比写信给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称这部电影将促使人们“认为犹太人应该对耶稣之死负集体责任”,并引发反犹主义。抗议者认为,在梅尔·吉布森的电影中,以大祭司该亚法为首的犹太祭司和法利赛人被塑造成一力推动和促成逮捕与处死耶稣的罪魁祸首。这样处理无疑在大声的提出指控:就是那些犹太人杀害了耶稣基督!但事实上,情况却并非如此。
不可否认,历史的创痛是犹太人出离愤怒的主要原因。在基督教逐渐占据了欧洲宗教主导地位的漫长时间里,犹太人作为一个整体,一直面临着杀害耶稣基督的指控。为了让这个指控更加义正词严,在基督教从犹太教中分裂而出,逐渐希腊化和拉丁化的过程中,基督教徒总会有意无意地淡化耶稣及其门徒作为犹太人的色彩。
这种趋势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题材绘画中体现的非常明显。在许多当时的作品中,耶稣长着一张标准的、不带丝毫犹太人种特征的欧洲人脸孔。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加在犹太人身上的持续不断的歧视和迫害。这种歧视在1943年到达了顶峰,在那一年的逾越节,德国纳粹对犹太人进行了残忍的大屠杀,其宗教上的源头,正是犹太人在基督受难中扮演的“反面”角色。
吉布森激烈地为自己的电影不存在反犹倾向而辩护。在接受《新闻周刊》采访时,他说,他认为是全人类而非仅是犹太人的罪导致了耶稣的受难。“我们都是有罪的。我不想诽谤任何犹太人。”他还指出,电影中对犹太人的描述都可以在四福音书中找到依据。
吉布森的辩护并没有被他的批评者接受。在《基督受难记》中,吉布森添加的一些福音书上没有的情节,如抹大拉的玛利亚向罗马士兵求情,彼拉多对自己的妻子说,释放耶稣与犹太人叛乱是一个二难命题等等,都有增加犹太祭司们和法利赛人在这一审判中应负责任的嫌疑。
其次,即使以该亚法为首的祭司真的是审判的主导者,这也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代表当时所有的犹太人。在公元1世纪的时候,犹太教内各支派彼此的纷争极为激烈,这种兄弟阋于墙的争端在任何一种宗教包括基督教内都数见不鲜。作为弱势的新兴教派,早期的基督教徒肯定受到了当权者——新约中的祭司、文士和法利赛人——的压制,而这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他们在撰写福音书时的立场。
再其次,福音书中所述的是不是一定就是真实的情况?如果用历史学家的眼光看来,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为了使新生的基督教不被罗马帝国镇压,早期的基督教徒会根据现实需要选择自己写下的内容。即使不是明显的篡改事实,也多少会有孔子笔削春秋述而不作的情形。比较成书年代不同的4部福音书彼此间内容和倡导教义的差别,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这一点来。
比如,在《马太福音》中,耶稣始终没有自称基督,只是对使徒和其他信徒的猜测不加以否认。但到了最后成书的《约翰福音》中,从耶稣的口中就开始说出了“你们若不信我是基督,必要死在罪中”的话来。此外,因为认为耶稣是化为肉身的神,他就不应该有人的弱点。耶稣在客西马尼园中的忧伤一段,在《约翰福音》中就这样被删除了。而且,《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记载的耶稣在十字架上最后的话——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到了《约翰福音》中,变成简单的“成了”——他的使命完成了。
然而,吉布森要么没有注意到四福音书彼此间的这种差异,要么没有理解造成这种差异的本质原因,在他的电影中,四福音书的内容几乎被不加区别的揉合在了一起。这种刻板的对文本的“忠实”,在历史学家看来是非常荒谬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耶稣死去的那一段,四福音中提到的几句话,十字架上的耶稣一个不少的逐次说了一遍,让人怀疑在经历过那许多折磨后,他是否还有这样充沛的体力。
在这种情形下,我们更不能指望吉布森对彼拉多在耶稣受难中扮演的角色有深入的分析和体现。
彼拉多:洗不掉的血迹
“总督说:为什么呢?他做了什么恶事呢?
他们便极力地喊着说:把他钉十字架!
彼拉多见说也无济于事,反要生乱,就拿水在众人面前洗手,说:流这义人的血,罪不在我,你们承当吧。”
《马太福音》中的这一记载在几百年中成了描述耶稣受难的雕像和绘画里最常被表现的题材之一。然而,虽然四福音书一致把彼拉多塑造成一个优柔的被犹太祭司所左右的长官,但很久以来,无论是历史学家还是基督教神学家,都对此表示过怀疑。跳出福音书文本之外,从当时其他历史文献中寻找的证据显示,彼拉多的手并不是那么干净的。
大约生活在公元前30年到公元40年之间的亚历山大的斐洛(Philo)曾被恩格斯称为“基督教真正的父亲”,正是他促成了早期基督教的希腊化。在斐洛留下的记载中,彼拉多是一个强硬、残忍、刚愎自用的罗马人形象。犹太人非常痛恨彼拉多的统治,因为他不仅极为严厉,还常常不近人情。他曾经在耶路撒冷遍插带有当时的罗马皇帝提比略头像的军旗。在犹太人眼中,这是他们的宗教所不能容忍的偶像崇拜。为此,耶路撒冷城中掀起了一场暴动,如果不是彼拉多最终让步的话,这很可能会演化为一次大屠杀。
听到有关报告的罗马皇帝可能也认为彼拉多对犹太人的统治过于严苛了,曾经派人下命令给他,让他撤除有可能引发偶像崇拜问题的绘金盾牌等设施。从时间上看,在耶稣受难之前,正是彼拉多格外留心不让与自己有关的不好的消息传到罗马皇帝耳中之时。
斐洛的这一记载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说明彼拉多有处死耶稣的主观可能和绝对权力,也能给出他不愿这样做的理由。但在《基督受难记》中,吉布森让彼拉多对为耶稣向其求情的妻子说,不杀耶稣,以该亚法为首的犹太祭司会挑起叛乱,杀掉耶稣,耶稣的信徒会发动叛乱,这却完全是不合理的虚构。
从同时期的历史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大祭司是由罗马帝国任免的,祭司们与罗马帝国实际上是同盟伙伴而非敌对的双方。在耶稣受难后,公元66年犹太人反抗罗马统治的大起义中,祭司们向罗马人交出了许多所谓的叛乱分子。
《约翰福音》和公元1世纪时的历史文献都写明了,钉十字架是罗马人所特有的一种刑罚。但福音中没有提到的一点是,这种残忍的刑罚通常是用来惩治叛乱者的。《约翰福音》中提到,彼拉多用希伯来、罗马、希利尼三种文字在一个牌子上写道:“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并安在十字架上。这极有可能是一种对后来者的警示作用:不要作乱,否则这就是你的下场!
此外,点点滴滴的细节也证明,在当时的耶路撒冷城中,已经出现了多起针对罗马人的叛乱事件。有语言学家指出,与耶稣一同被钉上十字架的两个人,在最早版本的《圣经》中,其罪名都是“叛乱”而非“盗窃”。而从释放巴拉巴事件中,也可看出当时耶路撒冷城里事态的严重性。《路加福音》中明确写着,“这巴拉巴是因在城里作乱杀人,下在监里的”。从彼拉多将耶稣与巴拉巴列在一起,以及犹太祭司宁可选择释放巴拉巴也要钉死耶稣这两件事看来,我们已经可以了解,在当时的彼拉多和犹太祭司们眼中,这个拿撒勒人是什么样的人。不可想象作为罗马总督的彼拉多会像福音书和电影中描绘的那样,对处死耶稣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对。他所处的位置,不允许他的双手不被鲜血沾染。耶稣不是第一个,也绝非最后一个。而这一个耶稣是如何在此后漫长的时间里逐渐变成耶稣基督的,那就是无法在这里简单阐述的问题了。
其实,虽然许多问题都可以借助考证而解决,但最关键的是,历史学研究是一回事,出于信仰的行为又是另外一回事。从电影名称《基督受难记》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吉布森试图去表现的,是作为基督的耶稣的受难过程,而不是存在于历史上的那个拿撒勒人耶稣被钉上十字架的经历。而这两者是绝对不同的两个概念。如此看来,围绕这部电影所产生的所有争论,似乎都有点无事生非的味道。无论如何,对于梅尔·吉布森本人来说,《基督受难记》或许是一个答案。但对于其他的人,这部电影只应该是一个问题。■
受难(Passion)
在英语中,“passion”这个词指的是“对某一事物的强烈的感情,激情”。但当P字母大写并用于有关基督教的语境中时,它指的是耶稣基督生命最后一天中的遭遇,或是四福音书中讲述有关情形的段落。这个词源自拉丁文中的pati或passi,意思为遭受痛苦或牺牲。在中文版《圣经》中,它被译成了“受难”。
当出现在有关音乐的语境中时,Passion指的是以基督受难为主题的乐曲。最著名的受难曲当然出自巴赫之手。巴赫根据四大福音作有成套的四部受难曲,但《马可受难曲》与《路加受难曲》散佚,目前完整保存下来的两首受难曲,一是根据《约翰福音》而作的《约翰受难曲》,另一首是根据《马太福音》而作的《马太受难曲》。
基督(Christ)
当用希伯来文写成的《圣经》被译成希腊文时,弥赛亚这个词被翻成了Christos,后来又演变成了Christ。这就是在《圣经·新约》中出现了514次的“基督”。在希伯来文中,弥赛亚指的是“涂过圣油的人”,但在转译过程中,这层意思却逐渐变成了“涂过圣油的耶稣”。在耶稣复活后,“基督”进而从一个称呼变成了耶稣姓名的一部分:耶稣基督或基督耶稣。实际上,希伯来《圣经》中的弥赛亚和基督教中的弥赛亚——耶稣基督——可以被视为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而且,在公元1世纪的时候,由于耶稣未能完成重建大卫王国的使命且被罗马人钉上了十字架,许多犹太人拒绝承认耶稣是弥赛亚,进而拒绝“耶稣基督”的说法。
弥赛亚(Messiah)
在它最早的语境——希伯来文——中,弥赛亚指的是大卫王的一个人类后代。他将重建以色列国,恢复大卫王国的辉煌,并带来世界的和平。希腊文中的“基督”(Khristos)这个词,便是从希伯来文的“弥赛亚”(moshiach)转译而来的。
在《圣经·旧约》的希腊文版本中,39个希伯来文的moshiach都被翻译成了Khristos。但在《圣经·新约》的希腊文版本中,则开始使用这个词的希腊音译Messias。
根据公元1世纪历史学家的记载,在耶稣诞生和受难前后,中东地区曾经出现过多个自称为弥赛亚的人。只有当基督教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之后,绝大多数基督教徒所持的观点——耶稣是真正的并且是惟一的弥赛亚——才成为公众普遍接受的概念。
历史上的该亚法
根据生活在公元37年到100年间的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Josephus)的记载,该亚法在公元18年左右被彼拉多的前任格拉都(Valerius Gratus)任命为大祭司。但在公元36年维特利乌斯接管巴勒斯坦地区事务后,该亚法便被免去了这一职务。在该亚法担任大祭司期间,他的岳父亚那(Annas)(在公元6年到15年间担任大祭司)仍然拥有对犹太教事务的一定控制权。因此,在《路加福音》中才会提到“亚那和该亚法作大祭司”。
作为大祭司,该亚法当然是当时拥有最高权威的宗教领袖。他负责掌管圣殿财产,管理圣殿中的人员,举行宗教仪式,并担任犹太最高评议会和法庭的首脑。但是,他也要服从罗马帝国的管理:从希律王时期起,大祭司的任免便完全由罗马皇帝决定。在许多时候,大祭司都被要求逮捕犹太叛乱分子并将他们交给罗马人。
该亚法在把耶稣钉上十字架这件事上起到了主导作用。根据《使徒行传》和其他历史书籍的记载,在耶稣受难后,他继续迫害耶稣的追随者如彼得和约翰等。在他任大祭司期间,还发生了司提反(Stephen)被杀、耶路撒冷教会被迫分散到犹太和撒马利亚各地、谋害扫罗(Saul)等事件。
1990年时,考古学家在耶路撒冷以南两英里的一座家族陵墓中挖掘出了一个骨瓮。骨瓮一侧用亚拉姆语(闪族语的一种)写着该亚法的名字。它可能便是该亚法真正的葬身之所。■
历史上的彼拉多
公元26年,彼拉多作为罗马帝国派出的第五任总督,来到了犹太(Judea)。当时,只有罗马骑士阶层才能被任命为总督,但除此之外,历史学家对彼拉多的家族背景几乎一无所知。有人猜测他可能是一个自由民,因为其名字或许源自Pileus——被解放的罗马奴隶所戴的帽子。但这也只是一个猜测而已。
与当时罗马地区派往其他地区的巡抚不同,彼拉多不仅掌有财政大权,还拥有最高的司法裁判权。他的官邸设在位于该撒利亚(Casarea)的希律王的王宫,有3000名罗马士兵驻防在那里。只有当犹太教节日到来,大批外地人涌入耶路撒冷时,为了预防叛乱,彼拉多和他的士兵才会前往耶路撒冷城。公元33年的逾越节,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彼拉多将耶稣钉上了十字架。
在处死了耶稣后,犹太各地的叛乱依然此起彼伏。公元36年,因在撒马利亚(Samaria)屠杀当地人的行为被叙利亚行省长官维特利乌斯(Vitellius)报告给了罗马皇帝,彼拉多被召回罗马述职。但在他到达罗马城之前,提比略皇帝便死去了。
正史中关于彼拉多的记载到此为止,但根据“教会历史之父”优西比乌(Eusebius)的叙述,在卡利古拉皇帝当政期间,彼拉多的处境极为悲惨,最后自杀身亡。在德国的民间传说中,至今依然保留着许多关于彼拉多的故事。■
以耶稣之名
从马槽到十字架
(From the Manger to the Cross),1912年
1912年10月3日在美国首映的这部黑白默片,由西德尼·奥尔考特(Sidney Olcott)导演并拍摄,是最早讲述耶稣事迹的电影之一。此外,它还是第一部在圣地耶路撒冷而非绘制的背景幕布前拍摄的圣经电影。这部70分钟的电影的诞生完全出于偶然。当时,位于纽约的Kalem公司派出了一小组工作人员到中东拍摄一系列关于阿拉伯地区的短片。奥尔考特和同行的编剧及女演员珍·戈蒂埃(Gene Gauntier)临时决定沿途加拍一个讲述耶稣生平的片子。后者还在影片中扮演了圣母玛丽亚。
奥尔考特对中东之行遇到的众多历史遗迹非常着迷,以至于不顾史实的在一幕戏中安排玛丽亚和约瑟坐在了狮身人面像的旁边。除此之外,电影公映后遭到的另一个批评是,如此神圣的电影,怎么能够降格在普通的电影院中与其他电影一样放映呢?
万王之王
(The King of Kings),1927年
《万王之王》与《十诫》、《戏中之王》是史诗片导演德米勒的三大经典作品。一直到1979年电影《耶稣》上映之前,这部接近两个小时、运用了大量特技效果和壮观场景(彼拉多房间里的老鹰雕像高达9英尺)的电影,被世界各地的基督教徒用作仅次于《圣经》的传道工具。另外,不管吴宇森本人是否同意,好莱坞的许多影评家都认为,他的那一套鸽子满天飞的暴力美学绝对是从《万王之王》中耶稣复活的场景里学来的。
在拍摄这部电影时,导演德米勒对耶稣及使徒扮演者的要求严格到了苛刻的地步。据电影史学者卡洛斯·克拉伦斯(Carlos Clarens)记载,整个摄制期间,他绝对禁止这些演员喝酒、赌博、说脏话、逛夜店,甚至不许和他们的妻子做爱。
宾虚
(Ben-Hur),1959
1959年获得11项奥斯卡奖的《宾虚》改编自刘易斯·华莱士(Lewis Wallace)1880年出版的同名小说。华莱士是美国南北战争时的将军,后来担任过新墨西哥州长和美国驻土耳其公使。但让他在美国变得家喻户晓的,却是这本出现了众多《圣经·新约》中人物的历史虚构小说。在1936年《飘》出版前,这本书一直高居美国畅销小说榜的榜首。
《宾虚》的副标题是“一个基督的传说”(A Tale of the Christ),但电影的主角却是生活在公元1世纪的虚构的犹太王子宾虚。他见证了耶稣的成长和耶稣的受难,并最终被耶稣的自我牺牲所感化。在3个多小时的电影中,耶稣从来未以正面示人,但却被评价为塑造得最为成功的耶稣电影形象之一。
马太福音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Matthew),1964年
在一个持无神论的同性恋导演眼中,耶稣是什么样的?意大利导演帕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交出的答卷便是这部《马太福音》。1962年,在教皇约翰二十三世的号召下,一批非天主教徒的艺术家聚集在意大利的阿西西城,参加一个宗教研讨会。帕索里尼在旅馆房间抽屉里找到一本《圣经》并一口气读完。曾经做过诗人的帕索里尼深深为《马太福音》优美的文字所感染。部分基于这一原因,他开始着手拍摄电影《马太福音》。
与好莱坞式的大制作史诗巨片不同,这部135分钟的黑白片充分体现了帕索里尼作为新现实主义导演代表的独特风格:大量的非职业演员,朴实的画面,尤为重视角色的性格刻画。电影摄制于当时意大利最贫穷荒凉的普里亚区的首府莫托拉。无巧不成书,40年后,梅尔·吉布森的《基督受难记》也是主要在这里摄制完成的。
万世流芳
(The Greatest Story Ever Told),1965年
可能是迄今为止最长的一部关于耶稣事迹的电影——首映时的长度是225分钟,经过剪辑后才缩短到了199分钟。也可能是演员阵容最为强大的耶稣电影——据说有上千名明星参与了演出,大名鼎鼎的约翰·韦恩在里面才演了个百夫长,一向当主角的查尔顿·赫斯顿也不过是施洗约翰而已。
在电影里饰演耶稣的,是有“英格玛·伯格曼御用男主角”之称的马克斯·冯·赛多(Max von Sydow)。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绘画中,本属于犹太人种的耶稣总被描绘为拥有一张欧洲人的面孔,但马克斯·冯·赛多的带有鲜明日耳曼人特征的耶稣显然走得太远了。引用一下《时代》周刊影评人里查德·克里斯(Richard Corliss)的说法,这个耶稣绝对是个在百步之外须仰视才见的神。
万世巨星
(Jesus Christ Superstar),1973年
你能想象一个百老汇版的耶稣是什么样的吗?不管答案是能还是不能,你都一定要看一看这部由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同名音乐剧改编而成的电影。电影中的两首歌——“超级巨星”(Superstar)和“我不知道如何爱他”(I Don’t Know How to Love Him)——迄今为止仍是百老汇最流行的歌曲之一。
这是一个借叛徒犹大之口讲出的关于耶稣生命中最后7天的故事。犹大最初认为,耶稣只是一个普通的人。耶稣在耶路撒冷城中的一系列举动,被犹大看成是失去控制和危险的表现。因此,他向祭司们出卖了耶稣,试图阻止骚乱的发生。然而,耶稣受难的经过却让犹大醒悟到,自己成了一个被利用的工具。满怀着嫉妒与愤怒,犹大最终自缢身亡。
耶稣
(Jesus),1979年
这部长187分钟的电影创下了世界上被译成语言最多的电影的纪录。据说在过去的25年中,它一共被译成了800多种语言版本。在全世界236个国家中,有47亿多人看过此片。
电影由彼得·希科(Peter Sykes)、约翰·科什(John Kirsh)和约翰·施密特(John Schmidt)导演,所有场景都在圣地耶路撒冷摄制完成。片中耶稣所说的每一句话都直接引自《圣经·路加福音》原文。为了保证影片的历史真实性,剧组人员曾花了5年多的时间去考证场景、服装、道具等细节。
关于这部电影的考据癖和准确性,有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因为《路加福音》中没有关于耶稣头戴荆冠的记载,为了绝对忠实于这一被许多人认为是最完整、最准确再现耶稣一生的福音书,电影中的耶稣与其他影片中的耶稣都不一样,头上没有戴荆冠。
基督最后的诱惑
(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1988年
当年,为了拍摄这部从原著问世起就争议不断的电影,马丁·斯科西斯(Martin Scorsese)花600万美元在摩洛哥重建了一个1世纪的巴勒斯坦。这位执导过《愤怒的公牛》、《喜剧之王》的著名导演为本片挑演员的标准很奇怪:绝大多数演员拥有一张特征明显的犹太人的脸,但一开口却是浓重的美国中下层口音。在电影里,只有撒旦和罗马人操英国口音。
这是一部将耶稣世俗化并且为“叛徒”犹大平反的电影。耶稣不再是与生俱来的神,而是随着时间过去,逐渐地发现了自身的神性。这个过程既让他兴奋又令其痛苦。犹大是一个坚定的信徒,在他的帮助下,耶稣才经受住了撒旦的种种考验。最后,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犹大还必须背负着叛徒的恶名,把自己挚爱的耶稣出卖给罗马人。
--------------------------------------------------------------------------------
以上文章内容选自《三联生活周刊》,详情请见《三联生活周刊》总281期 (2004-03-29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