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CD72

我的现场

[复制链接]

164

主题

3083

帖子

123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23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7-2-7 17: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D72 于 2007-2-7 17:13 发表
... ...
我觉得,这些术语与其他任何术语一样,是科技的产物。录音及其播放这种让我们可以方便地欣赏音乐的手段出现,成为一门技术含量丰富的产业;由于其技术上的限制就一定会与我们实际听到的东西有区别,为了评价和分析不同系统对录音现场在不同方面的还原能力,这些术语就出现了。
我们听的,大多是名师、大乐队的录音,多数人没有听到过现场,更不知道录音的过程。在那些名师的光圈下面,我们已经不再去把录音与我们平常听到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于是,用好的音响,听名录音成了我们欣赏音乐的最常见和“理想”的方法。
无聊吧!!


我总觉得定位、结像、三频、控制力。。等等是发烧友提炼出来的术语。

似乎还有另外一种声音的描述方式,比如旋律、织体、音色、层次。。。

后一种的好处既可以描述音响系统,又可以描述现场,还可以用来描述指挥家和乐队的特点。

尽管许多东西还不明白,但总感觉抛开音响术语理解系统,才更容易把握问题的实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1

主题

1万

帖子

328

积分

版主

Rank: 10

积分
328
注册时间
2001-11-21

积极参与奖贴图大师奖

发表于 2007-2-7 19: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

罐头食品怎能与现炒的菜相比,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主题

1万

帖子

254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4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7-2-7 19: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音响是艺术表现力的一种体现
友有四种,不可不知。有友如花,有友如称,有友如山,有友如地---2500年前释迦牟尼
若诸众生,三有系缚。愿以智刀,割断破裂。以智慧刀,裂烦恼网。以智慧火,烧烦恼心~~2500年前释迦牟尼
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2500年前~~释迦牟尼
三界无安乐,勿志生死渊,智者得开眼
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2500年前释迦牟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

主题

1982

帖子

5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53
注册时间
2004-1-1
发表于 2007-2-7 20: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不能就2个问题先统计一下。
有多少人在现场只听不看的?
有多少人放录音又看又听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2434

帖子

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61
注册时间
2006-9-24
发表于 2007-2-8 00: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读此帖,我感到涉及三个方面的话题:现场、真、美。这是HIFI中三个既相关有不同的概念。

一、现场
按词典解释,现场是“从事某种活动的地点”。这个解释是简单明了的,不会有歧义。但在发烧友谈及现场时,“现场”的含义却是不明确的,是指音乐厅?还是指露天街头?或是什么别的场所?这种不明确,会对理解“现场的声音”带来混淆。比如,同一个人用同一件乐器在不同的场合演奏同一首乐曲,假设演奏者水平的发挥、感情的投入及精神状态等因素完全相同,乐曲的声音会因演奏场合的不同而听起来不同甚至是大不相同。我们可以约定,现场就是指音乐厅。

二、真实的声音
严格地说,真实的声音应是按这种方式听到的声音:声音从发声体开始沿放射状路径传播。我相信按这种方式听到的声音不会有多美甚至是不好听的。音乐厅里的声音会变美,是因为音乐厅内的形状、特定材料对声音进行了加工处理。我们也可以约定,音乐厅里的声音是真实的声音。

但我们用器材听到的声音,是介质所记载信息通过电声转换重播的信息,无论器材如何好,我们听到的重播声音信息与介质记载的信息相比总有失真。同样,介质记载的信息与真实声音信息相比,也总有失真。于是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我们听到的重播声音信息与真实声音信息相比,总有失真。

于是我便有疑问:既然我们用器材听到声音的真实程度,其极限只可达到不丢失录音介质所记载的信息的程度,那么器材使用者花大量的钱财和时间去折腾器材,以期望从器材里听到的声音能逼真地再现现场的声音是否很恰当?

三、美的声音
对美的本质的探讨,会涉及到哲学,这是我按常识也无力多谈的。但从常识出发,我认为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其一,不同的人对美的感受是不同的;其二,真实的不一定美,美的不一定真实(哲学上或是美学上有个论断:真实的就是美。我不赞同这种观点。有可能是我没理解这个论断的含义)。

那么我们发烧玩HIFI,到底追求的是真还是美?还是真与美之间的一个自己认为合适的妥协?

上面所谈的三点,基本上不是论述,更多的是对事实的呈述、梳理并提出疑问。

又:

HIFI圈内有很多HIFI术语,这些术语是否有统一的定义?这些定义的内涵和外延是否清晰严谨?这些术语的适用范围是什么(现场、器材、两者兼顾)?前面清新大侠就对这些术语的适用范围提出了疑问,我也对此有疑问。为进一步说明这一点,我可以不用“术语”来举例(不用术语,是因为我对那些术语搞不懂):

听过立体声的人都知道,同一件乐器的声音从喇叭或耳机里传出来,左右声道的强弱不平衡是清晰可闻的。但如果一个人坐在有一定纵深的音乐厅的后排,他不太可能仅凭耳朵就能象听器材那样清晰地听出弦乐组是安排在舞台的左边。这就是听现场和听器材的差别。

因此为严谨起见,我觉得还应约定HIFI术语的适用范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2673

帖子

140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0
注册时间
2003-8-19
QQ
发表于 2007-2-8 01: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且不说制定一个“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就先制定一个“俱乐部标准”吧。
打死不买霉国鬼子和小鬼子的货!!!
耳机系统:飞利浦CD951+TA28+HD580
箱子系统:飞利浦CD951+凯音M32+维也纳“巴赫”
CD951的出仓齿轮已然修好,高兴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1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6-12-27
发表于 2007-2-8 09: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念苍僧 于 2007-2-7 19:31 发表
音响是艺术表现力的一种体现


顶啦。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622

帖子

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98
注册时间
2003-5-4
 楼主| 发表于 2007-2-8 10: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jw100 于 2007-2-8 00:42 发表
再读此帖,我感到涉及三个方面的话题:现场、真、美。这是HIFI中三个既相关有不同的概念。

一、现场
按词典解释,现场是“从事某种活动的地点”。这个解释是简单明了的,不会有歧义。但在发烧友谈及现场时, ...


我有点不同意见:

对于现场,我不觉得定义为音乐厅合适。首先,大部分录音是在录音室条件完成,少部分是在教堂或音乐厅。因为录音室条件是可控的,不同录音室录的声音几乎没什么大区别。而在音乐厅和教堂,差别会很大,尤其是教堂!你这样定义,现场就没什么标准了。以上海为例,大剧场与上海音乐厅的效果就很不一样。当然,我最喜欢的是东方艺术中心的小演奏厅,可以听到最直接的声音,与演奏者也可以亲密接触。再者,在同一音乐厅里不同位置听到的声音也不大一样。这不用多说;而且,音乐厅里干扰因素过多,有观众的声音、扩音设备的问题等。还有一点,在音乐厅里听到的东西不可重现,同一乐队不同场次的演出都会有差别;对于大多数人,最重要的一点是,在音乐厅里听音乐的机会毕竟不多,很难得到一个准确、全面和感性的认识。以这种情况下听到的声音,我们如何能形成一个标准?


对于真实的声音,基于上面的讨论,就更不能以音乐厅里的声音为真实的标准了。

然后,关于美的声音这点很值得好好说说。

我们听音乐觉得美,我一直觉得,是因为音乐以他自己的形式反映了自然美!所有美的基础都源于自然,我们再以自己的社会、环境、认知水平等加上一些修饰,形成当前的标准。美的标准一直有轻微变化的。但总的来说,各时代的标准变化不大,比如我们现在还是喜欢莫扎特、贝多芬等百年前大师的作品,可见我们与百年前人们的喜好差不多。

那么,乐器为什么会给我们美感呢?我觉得因为乐器是以木、金属、纤维等自然物发声,是自然界声音的一种抽象。这也就可以说明为什么电子音乐可以给我们刺激,却难于给我们美感,因为它们只是对乐器声音的模仿,本身并不是自然的。至于如果组织旋律、配器来打动人心,就是作曲家的事情了,我不懂。

好了,现在说我的观点吧。和我前面说的一样,乐器自己的声音是最美的,也是最真实和自然的,而乐器自己的声音其实就是乐器的质感!无论如何,这都是最根本的东西。无论在什么地方,这都不会有问题。在音乐厅、在教堂、在录音室、在乐器店、在自己家里,这点都不会变。所以,质感是我们的音响一定会反映出来的东西。有了这个基础,才谈得上其他。

打字好累,一会再说其他的吧。
Nottingham Horizon + SME 3009 + Cambridge 640
iCON DT6A + 8C + 170iTransport + iPOD
JBL 2005+Yamaha 750+DVD
DIAPASON 1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主题

1万

帖子

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1
注册时间
2005-1-23
发表于 2007-2-8 11: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单论质感的话,我情愿听240DF。
GRADO RS1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3083

帖子

123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23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7-2-8 13: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cd72兄上个帖子写得实在,期待下文~

感觉pieryu误读了cd72兄所说的“乐器的质感”。因为,按照cd72兄的描述,乐器的质感是包含了音色、密度、纹理、形体等诸多属性的综合体 - 240df由于自身的素质和调教特点所限,是很难充分表现好这些东西的。df擅长的是乐器的音色和线条,乐器密度和纹理的刻画似不是强项。比如df的吉他缺少温暖感和共鸣感,df的人声缺少肉味。

在我听过的(所有)系统上,尽管600的声音没有df清晰透彻,但却比df更“自然”更“美”。按道理应该更“真实”,不过 - 没有可信的参照物,谁能断言某套系统出来的声音就一定比另一套更“真实”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41

主题

10万

帖子

377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7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7-2-8 13: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大家别咬文嚼字了. 这是"清谈",不是务实. 谈出花来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只会钻牛角尖.

第二,就象摄影一样,HI-FI其实并不以100%完全再现现场的声音为终极. 加点修饰,进行一定程度内的艺术创作,使最终出来的声音好听些,艺术化些,是实实在在的. 也就是HI-FI是有个"+/-调整"的概念在里面的,别把"真实"去绝对化.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主题

1万

帖子

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1
注册时间
2005-1-23
发表于 2007-2-8 13: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俱乐部清新

我试听的是小提琴,主观认为240DF更具质感(不是肉感),600则更细腻圆滑,切换比较,还是主观认为240DF更真实些。

关于肉,如果240DF是牛肉,600就是鱼肉,两者都是肉,但都不是猪肉。

[ 本帖最后由 pieryu 于 2007-2-8 13:24 编辑 ]
GRADO RS1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2434

帖子

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61
注册时间
2006-9-24
发表于 2007-2-8 13: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CD72:

首先对我的跟帖引起你的歧义表示歉意。

引起歧义的第一个地方是我的原话:我们可以约定,现场就是指音乐厅。其实结合上下文,我的本意是想说,现场是千差完别的,为讨论问题准确起见,我们“可以”约定“某种形式的现场”,比如音乐厅、露天场所等。只要能说明问题,或为后续的讨论提供确定的基础,怎么约定都行,但“约定”必须是明确的。我之所以在前面约定是音乐厅,是因为我们听到的音乐中极大一部分是在音乐厅里录音的。正因为“同一个人用同一件乐器在不同的场合演奏同一首乐曲,假设演奏者水平的发挥、感情的投入及精神状态等因素完全相同,乐曲的声音会因演奏场合的不同而听起来不同甚至是大不相同”,我们才有必要来在特定的讨论中约定某种形式的现场。否则,“现场”不明确,特定的讨论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引起歧义的第二个地方是我的原话:我们也可以约定,音乐厅里的声音是真实的声音。我的解释与前一个解释类同。如果一定要讲究严格的话,我认为我们听到从发声体开始沿放射状路径传播的声音才是真实的声音。

关于“美”,这个概念到未来恐怕都不会有什么“普适”的定义。在这个问题上我持现实主义(叫机会主义也行)的态度,能引起我美感的声音都是美的声音,不管这声音是最真实的还是被加工过的。

你所说的“音乐以他自己的形式反映了自然美!所有美的基础都源于自然”,对此处的“自然”,我不明了其准确含义是指“天生、天然”之意的自然还是指“运动状态自在”之意的自然。但不关是什么含义,我都把“自然美”理解成是美的一个部分而不是美的等同物。

你说”乐器自己的声音是最美的“,我不完全赞同。因为美感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美或不美,因人而异,差别很大。就以音乐为例,当小提琴的弓同时拉两根弦时发出的声音,我就一直觉得很难听,那种声音给我的感觉是沙哑的、极不和谐的、甚至是撕裂的。

其实我昨晚的跟帖,没有就HIFI圈所说到的”现场“、”真“、”美“给出任何定义,因为我根本就给不出这些定义来,只是临时做了一个约定,是为了提出我的疑问。坦率地讲,对HIFI圈内的许多术语,我都持有疑问。

说到最后,我个人的态度是,作为一个一般音乐爱好者,我不会去对这些问题穷究,更不会去为弄清楚这些问题而花费大量的钱和时间精力,所以我说自己是一个伪发烧友。但对于那些在HIFI道路上不断地认真努力探讨和实践的人,我表示由衷的敬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41

主题

10万

帖子

377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7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7-2-8 13: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回到东晋时期了.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2434

帖子

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61
注册时间
2006-9-24
发表于 2007-2-8 13: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回完帖,就见白版的跟帖,赞同白版的态度。

对于我来说,我不会去单一地追求”真“或”美“,我会在”真“与”美“之间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平衡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5-14 11:04 , Processed in 0.076486 second(s), 38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