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 发表于 2001-8-19 05:10:00

前日在吴斑竹家中比较了几款耳机:STAX-4040,SENNHEISER-HD600,AUDIO TECHNICA-W100,GRADO RS-1。CD用吴斑竹的日版TEAC-50,线材用TRANSPORT的平衡线接STAX,MIT MI-330PLUS接RCA给叶立的TA-24签名版作放大。
关于对这些耳机的评价我也不想多说了,以前的贴子讨论很多,大家的意见都很中肯,只是最近看到关于耳机风格的讨论才想说说。要想找一副在各各方面都“天下无敌”的耳机实在是很难,也许是不可能的。以上几付耳机在某些方面都有绝对的优势,比如STAX的高频和音乐感,HD600的全面性和中频,RS-1的人声和磁性,W100的易用性和感官美感等等。吴斑竹感慨,要么他HD600和STAX4040都不买,因为都不完美,要么都买,因为两者相加就比较完美(HD600还得加高级耳放)。所以我觉得大家买耳机时还是先想好自己的听音乐类型、口味、要求,一次性投资一付高档产品为好。

flamen 发表于 2001-8-19 07:27:00

可惜没有CD3000的加入!

sadeness 发表于 2001-8-19 08:35:00

还是无话可说

大饼 发表于 2001-8-20 08:10:00

请教谷雨和吴童两位大侠,STAX和HD600的不完美主要是什么?

电视 发表于 2001-8-20 08:20:00

STAX不平衡,600不够透明中性贝。600配HI-HI-HI的耳放应该可以跟4040拼一拼,但是要比STAX贵不少啦。

大饼 发表于 2001-8-20 08:35:00

STAX不平衡?这怎么讲,有峰有谷?600不够透明,与什么耳机比不够透明?另外,600配什么样的hi耳放,4040在10000左右,600在2000多,那么hi……的耳放应当在8000以上了?<p>[被 大饼 编辑过(日期 08-20-2001)]

电视 发表于 2001-8-20 09:03:00

STAX与600比欠平衡,600与4040比不透明,耳放要HI上去,被老外宰个万八的不多,何况4040也不是很贵的。

谷雨 发表于 2001-8-20 11:51:00

电斑、饼斑竹:我倒不觉得STAX有多大的不平衡,STAX是建立在静电系统上的平衡。
我们想想如果STAX式的中高频加一个白斑竹所说的“HD600式的臃肿”的
低频,其结果一定是很有趣的。(我们先不论技术上有没有可能,以及HD600的低频是否真的那么臃肿)。
关于HD600与STAX比,主要是分析力和乐器质感上有一定差距,当然就声音的饱满和气势而言,还是HD600占优势。
不过说起静电设备,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几个北京的静电音箱用家现在对多高档的锥盆设备都不感兴趣,哈哈,中了毒了!

大饼 发表于 2001-8-20 11:55:00

其实我只是想探讨STAX不平衡的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比如有峰有谷,哪一频段比较突出或凹陷,我不知道有谁进行过比较?
另外,被老外宰个万八千的那个hi……耳放,关键是它的实际表现如何呀,再比如,600的中频到底如何,谷雨DX比较称赞,可有的说它中频冷、薄,看样子差异不小

小白 发表于 2001-8-20 11:58:00

我认为HD600的中频是比较匀称平衡的,从频响上看无可挑剔,至于冷,恐怕就是主观听感上的无法用频响曲线来解释的东西了。当然冷和暖的差异确实存在。我比较欣赏HD600的中频,对它的意见主要是:低音至少用我的HEADROOM耳放驱动时,稍微有点轻微的肥和肿;质感确实不是最出色,线条不是最清晰。QP400的质感比它强得多,线条比它清晰得多。

大饼 发表于 2001-8-20 12:01:00

啊,谷雨,对不起,刚才没见到您的回帖。
另外还想知道RS-1如何,特别是古典音乐的表现,驱动有没有问题?

大饼 发表于 2001-8-20 12:05:00

冷暖确实存在,但谁能给一个技术的解释吗?是什么造成的?
另外,关于W100所具有的装饰性(不知是否准确)也有一种技术上的合理解释吗?

小白 发表于 2001-8-20 12:11:00

自然界真实的乐器声音也有冷暖之分呢,萨克斯管的音色就是暖的,长笛的音色则是冷的。男低音是暖的,花腔女高音是冷的。应该是其高次泛音的比例造成的吧。如果器材把本来是冷的声音放成暖的,应该就是一种谐波失真。反之亦然。录音也一样。一些“天碟”录音把冷的声音也录成暖的。总的来说暖的音色比较宜人嘛,再说这年头胆机又那么红。

电视 发表于 2001-8-20 01:20:00

说到胆机红,我觉得那是国产功放和音箱的问题。
为4040平反吧,我说它不平衡不是说它真的不平衡,我也没听过,开个玩笑而已。

大饼 发表于 2001-8-20 04:24:00

关于胆机热问题,我在网上与曾德钧老师请教过,他认为前几年的胆机热是不正常的,现在大致恢复了理智(大意),这也是一种看法吧。不过说道耳放,真是令人悲哀,听到的几款石机都不是那么令人满意,胆机还确实有几家做的不错的,包括坛子上一些DIY。其实胆机我觉得有他自身的特点,设计制作精良绝对不会差于石机,音响毕竟不是电脑,想当年老马兰士孤注一掷,压宝于马兰士10收音机上,结果是在晶体管面前一败涂地,但实际上胆机血缘未断,一直存活于高档手制器材中,说胆机音色暖可以中和cd机的数码声的说法未必全面,在摹拟时代如唱头放大器中他也是大显身手的。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