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keweng
发表于 2018-3-28 12:31:21
wbjia 发表于 2018-3-28 11:46
这个话题比较敏感 呵呵呵
如果是cd音质升频成dsd (无论几倍) 音色的变化都是巨大的,会变成过于柔和的 ...
我这里,pcm升频dsd最大的优点就是细腻,鲜活,但确实是要稍微柔一点
门的耳朵
发表于 2018-3-28 12:46:41
听dsd升频,最低是dsd128.
schpeltor
发表于 2018-3-28 15:39:41
i5151 发表于 2018-3-27 13:55
4k必须加载到GPU运行。
我看4k也是这么设置的,很流畅啊,显卡还是960。
朋友了解一下madvr。
i5151
发表于 2018-3-28 16:07:18
门的耳朵 发表于 2018-3-28 11:23
IFI的有一款是带耳放的,那是最便宜的入门。
最好的,那肯定是T+A 也带耳机口的
上海可以去代理试听, ...
好的,有时间研究一下。
不过现在我觉得艾利和的L1000挺好的,和电脑配合做一体机太方便了,这个机子您了解吗?
i5151
发表于 2018-3-28 16:08:26
门的耳朵 发表于 2018-3-28 11:30
1000块钱,比升级其他任何硬件的收益都大!
没错,以前没有想到,总以为提升听感只是硬件的事。
i5151
发表于 2018-3-28 16:15:08
schpeltor 发表于 2018-3-28 15:39
朋友了解一下madvr。
我当初就是按照这个设置的:
http://www.hangge.com/blog/cache/detail_1461.html
门的耳朵
发表于 2018-3-28 16:17:20
i5151 发表于 2018-3-28 16:08
没错,以前没有想到,总以为提升听感只是硬件的事。
芯片内部,其实也是靠的算法!
门的耳朵
发表于 2018-3-28 16:20:23
i5151 发表于 2018-3-28 16:07
好的,有时间研究一下。
不过现在我觉得艾利和的L1000挺好的,和电脑配合做一体机太方便了,这个机子 ...
见过,不了解。
用HQ也可以有显著提升的。
你可以试试!
i5151
发表于 2018-3-28 17:35:42
门的耳朵 发表于 2018-3-28 16:17
芯片内部,其实也是靠的算法!
但是芯片内部的算法一般都是固化了的,硬解的话,软件应该是很难影响到芯片内部的算法。
这时软件能做的可能就是把输送给硬件的数据处理好(可能也没有什么好处理的),至于芯片内部用的是什么算法,软件就无法干预了,软件只是把原料预处理一下,至于这样有多大的提升,可能就是非常有限了。除非软件能参与芯片内部的运算,硬解能接收软件特殊处理的数据,这就要软硬件相互配合了。就像按照HQ的官网选购硬件了,这是我的理解,不知道对不对。
i5151
发表于 2018-3-28 17:37:37
门的耳朵 发表于 2018-3-28 16:20
见过,不了解。
用HQ也可以有显著提升的。
你可以试试!
有机会可以先试听一下。
门的耳朵
发表于 2018-3-28 18:22:53
i5151 发表于 2018-3-28 17:35
但是芯片内部的算法一般都是固化了的,硬解的话,软件应该是很难影响到芯片内部的算法。
这时软件能做 ...
你的悟性太高了!
i5151
发表于 2018-3-28 21:40:22
门的耳朵 发表于 2018-3-28 18:22
你的悟性太高了!
哈哈,见笑,我也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iLLogiCo
发表于 2018-3-28 22:57:42
本帖最后由 iLLogiCo 于 2018-3-28 23:06 编辑
硬件中的算法可以调用芯片中的指令集和高速缓存,执行效率更高。区别也就这样。
另外要注意的一点,软升频至dsd512甚至更高的数据传输量极大,此时对usb界面和usb线的稳定性都是一个考验,可以说好坏立现。
绕梁三日
发表于 2018-3-29 09:46:51
iLLogiCo 发表于 2018-3-28 22:57
硬件中的算法可以调用芯片中的指令集和高速缓存,执行效率更高。区别也就这样。
另外要注意的一点,软升频 ...
补充一下,DSD512电脑尽可能少运行后台程序,减少系统中断。配合好解码器,会有全新的认识和体验。
门的耳朵
发表于 2018-3-29 09:47:32
iLLogiCo 发表于 2018-3-28 22:57
硬件中的算法可以调用芯片中的指令集和高速缓存,执行效率更高。区别也就这样。
另外要注意的一点,软升频 ...
稳定性尤其重要了!
玩到这里,变成了玩IT了
这个对于普通烧油,是很高的一个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