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先生的东西对信号线和电源品质很敏感,所以我特地把再生电压搬到我房间给它供电。声音密度进一步提高,泛音更丰富,乐曲分离度也提高了。DAC-100我中间的时候用了MOON OPA,可能我更偏向于声场,也不知道是感觉错误还是怎么的,总觉得它的声场没有Earth宽松。不知道是不是DAC-100的原因,这套系统唯一的小小遗憾就是听交响遇到爆棚的时候,感觉还不是很爆棚。稍稍温柔了点点。就像何先生说的不肥也不瘦,但是密度很高,声音像丝绸缎子似的相互交织在一起。 通过很多天不停的反复的听,我个人觉得可能还是DAC-100一定程度上限制C-2D的发挥,当然我是拿贵丰旗舰和它比的,人家可是六万多地机器哦!!只是最近没时间抱着这一大堆东西到朋友那去试验。 随着时间的推移,C-2D变得越来越好,首先是顺滑了,我始终觉得机器好像在机器在原厂那没煲过似的,我记得刚到手,我煲了一晚上,声音变化就蛮明显的了。之后过了大约2周的时间,接着声场纵向延伸度加大了,层次逐渐变好,这几天高频变得细致了。现在我一般用铁三角听人声,HD600听大编织的音乐,MPRO听弦乐小品和钢琴,很是不亦乐乎。以前听不同耳机感受的各个耳机的特色不是很明显,或者说没有发挥出各自的特色,现在在这个耳放下,变得很突出了。有了C-2D,我变得开始欣赏不同品牌的耳机了,不再像以前那么特别排斥了,尤其是铁三角耳机。 它的甜美人声还是蛮享受的。 用铁三角ES7听人声很润泽,丰满,能较好的反映演唱者的口型,呼吸唤气的气息和略微的喉音和口水音; 用HD600听那种宽松大气的交响和密度,让你能有耐心听完哪怕是爆棚的音乐,C-2D下的HD600乐器定位精确,泛音也算丰富,乐器分离度很好,整体比较交融,浑然一起,像是自己浸泡在富有丝绸缎子的海水里,随波漂浮,忽下忽起,相互交织。听部分交响曲的时候,居然还能感受到一定程度的华丽的堂音。 用MPRO听那种大提琴的木腔味很浓,小提琴的高频顺滑,通透,钢琴润泽如水,尤其是低频里的层次清晰,泛音清晰,浑厚,高频细腻润泽略显高贵。MPRO的低频非常的酥松,而且使用久了还越听感觉越好。值得拥有,不过喜欢听人声的,还是选择歌德RS1更好。MPRO的人声感染力要小些,感觉比较理性,除非是一些发烧人声碟。 耳机如同其他器材一样一份价钱一份货,总体感觉MPRO > HD600 > ES7,不过关键依然是只选对的,而不是最贵就一定合适你。 C-2D的底噪只有在UM2动铁双单元耳机接上时可以听到,不过不是很明显,我把音量调节到最小-80了,还是有一丝丝,而且不同音量,低噪会轻微的上下浮动大小,没办法,UM2是有名的" 底噪探测器",用C-2D推UM2音量开到-72就非常大了.有些歌本人只能承受-75,但是忘不了C-2D推UM2的声场,比平时用IPOD Classic 听时大很多,乐器定位更好,低频控制的更稳,更有力,不糊. 其它的耳机没有听到过底噪.除非把音量开到-40以上,但我估计没人敢开这么大音量听歌的,耳朵一定会被轰出问题的。 很想将来有个自己的听音室,无奈现在要照顾到邻里.只好用耳机,还没有听过SONY现在的旗舰MDR-SA5000耳机,这是个冷艳的耳机,不知道用C-2D推会是什么样? 如果合肥有朋友拥有,欢迎带MDR-SA5000前来试验。 C-2D的确是个非常不错的耳放,能非常反映出不同前端和终端的设备的特点。 使用DAC-100还是蛮方便的,毕竟大多数时候和电脑待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 听说丽特出了USB到同轴的转换器,不知道有没有朋友使用,很想知道效果。但本人还是担心那东西USB用供电,对音质来说,太冒险了。 终于写完了。。。。才发现写文章比拍照还辛苦啊!
|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5-1 23:36 , Processed in 0.05347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