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耳机俱乐部论坛 首页 评测 耳机 查看内容

逻辑思维在人评论耳机中的使用分析之简单说明--(2)原则篇

2013-6-19 15:47| 发布者: 耳机俱乐部| 查看: 1593| 评论: 0

摘要: 发布: 2007-3-18 23:08 | 作者: 封行甲邪三川/穿山逻辑思维在反映耳机客体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异(变化和差异),既对象对象孤立化,过程停滞化,内容粗略化,发展单维化,程序随机化和结构多极化。A。孤立原则 ...

发布: 2007-3-18 23:08 | 作者: 封行甲邪三川/穿山

  逻辑思维在反映耳机客体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异(变化和差异),既对象对象孤立化,过程停滞化,内容粗略化,发展单维化,程序随机化和结构多极化。

A。孤立原则。
   耳机与前端、线材、碟片、软件内容及人等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当人在考察耳机时,首先必须把耳机与它周围事物构成的“背景”区别开来,没有这种起码的区别,评判的思维耳机就是混沌一团,也就很难进一步考察耳机与器材、线材及人等之间的联系。我们要采用“各取所需”的办法,可以舍其质而考其数,去其色而查其形,随意取舍,使之孤立。原来最初考察时被“割断”的事物联系,在思维运动中既可能在以后重新联结起来,当然也可能不再联结起来。
   (耳机)系统:包括耳机,(驱动器/放大器)、器材、线材等等。
   (耳机)环境:包括人(心情、体质、观念等)、听音环境、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碟软件载体及内容水平等等。
   区分后综合考察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多方面联系和关系,既要找出环境给予这个系统的各种作用,又要找出这个系统给予环境的各种作用。

B。过程停滞化和动态把握原则。
   逻辑思维对耳机(声音的动态变化表现)的描绘是断续、离散而且是相对迟钝的,所以思维过程反映耳机表现的变化过程就显示出停滞的现象。
   大脑思维观察耳机表现,考究了一段时间后,总要听下来进行表述、归纳、演绎,考虑下一步 的行动(正是考虑到思维反映客体事态变化的断续性和相对迟钝性,所以把客观事物当作发展变化过程去把握,从发展变化的角度去看问题)。

C。内容粗略化和具体原则。
   人的思维活动服从他自己的实践目的,对目的关系密切的那些耳机声音表现就想的祥之又祥,而与目的无关的则略之又略。有的是客观全面的(忽略无关大体,既误差容许范围之内),有的是客观片面的(只考虑部分方面),有的是主观全面的(既可以代表本人又可以代表大多数其他人或者所有人(有权之人)),有的是主观片面的(只能代表本人或者极少部分人)。

D。展现单维化和还原原则。
   思考比较复杂的声音表现,只能先想某一侧面后想另一侧面,思维的兴奋中心点不断的发生转移,逻辑思维仍只能用单维的语言形式来描述。
  (现代逻辑学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帮助人们实现客体--思维--语言三个层次之间的正确对译,既然在表述客体时不可避免的要把多维的客体事态转换成单维的语言信息,在理解语言了含义时就要把单维的语言信息如实地还原成多维的客体事态,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求每个人注意保持客体思维和语言之间稳定的对应关系,至少,在一本书,一篇独立文章或一次谈话中,使用某一个概念和语词确定指向某客体,而不能有用这个概念去指向别的客体,或者摸棱两可似是而非,破坏了三个层次的对应关系,就会引起思维混乱。
   比如:在什么叫解析力上,我和CD版及很多人都是不同的见解。在以前有问及DT931和DT831的,我的见解是931的解析力要明显高于831,但遭到了很多砖头。后来又在CD版介HD600和A250时,在解析力上我跟CD又是完全相反。我认为600的解析力要高于250,他认为250的解析力要高于600,以至挨砖。后来,CD版对其什么叫解析力作了简单解释,我看了以后,发现CD(包括很多人)所说的解析力跟我说的解析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100%不同)。CD所说的解析力,指的是声音表现的细节能力,而我说的解析力是指对声音的分解能力。打个形象的比方,我说的解析力可以用显示器的刷新率来表示(时间轴向),而CD所说的解析力可以用显示器图象的对比度来表示(可能大多数人也是这么认为)。我问过了我身边的很多人,大多数是为CD版的意思,为了不至于弄错,那以后我再提解析力时使用的词是:T向分解力和S向分析力,T向分解力就是我的原来的解析力的意思,S向分析力就是CD的意思。这在我最早提到分析耳机的解析力的原则里有横向分解力和纵向分解力是一样的,只不过我一直是认为纵向(T)分解力的权值大,所以只要我一提解析力就是指T向分解力。现在我已经把CD版解析力的意思容纳,但是在我这里,T向解析力的权值还是比S向解析力的权值大,因为我一直是用听T向分解力来估耳机价值的,这在我听过的所有耳机耳塞甚至音响里都是完全成立(误差20%以内)的,而对S向分解力只是对前面的修正值,这个值不可能超过T向分解力。这也是为什么价值上HD600比A250高很多,同样DT931的价值也比DT831高。)

E。程序随机化和局部控制原则。
   (1)存在决定意识,思维的内容随主体人存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思维内容对主体人的实践和耳机表现变化的依存规律。
   (2)人与人的思维交流和思维成果的积累能够引起个人思维的发展变化,由此可知存在一条思想交际和知识积累引起思想演变的规律。
   (3)正确思维的各种环节也存在一定规则,这些规则也是思维局部规律性的反应。
F。结构多极化和层次原则(思维本身)。
   悖论的起因就是不同思维(语言)层次的互相缠结,自我相关(肯定),而又自我否定。
   评判耳机中有一些悖论,如:声音冷解析力高,声音暖解析力底(没有弄清楚什么叫冷暖和什么叫解析力及其原因/条件,以至其间有交叉甚至重合)。
   为了适应思维的多层次缠绕结构,就不要追求思维整体的系统化,而只能建立一个又一个的局部系统。

   我们需要留意的:
   第一, 无论在个人进行思维或理解别人的思维时,我们都要避免被思维的语言外衣迷惑。当我们单独考察(或者听别人说到)某一个/组耳机(表现时),心中要明白它与其他未提及的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我们在考察(或听别人说)**耳机水平怎么样时,我们要意识到它是处于某种运动变化过程之中;当我们在考察(或听别人说)**耳机性价比很高时,我们还要估计到我们获得的可能是迟到的消息;当我们在考察(或听别人说)**耳机声音怎么样时,我们要意识到这些概括性的简单表述意味着多么具体的耳机及其表现和多少层次的结构!
   第二,既然任何耳机与其周围的其他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的思维就要尽可能的寻找它多方面的联系;既然耳机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我们的思维就要如实地反映和掌握耳机的动态(运动状态,如价格变化,档次变化);既然耳机表现、关系非常复杂,我们的思维就要善于更换考察的立场;从各种不同的乃至完全相反的角度对同一耳机(系统)进行考察;既然耳机的声音表现是具体存在着的,我们的思维就应该对耳机及其表现作尽可能具体的把握。

热门文章推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5-1 23:17 , Processed in 0.06720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