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耳机俱乐部论坛 首页 评测 耳机 查看内容

逻辑思维在人评论耳机中的使用分析之简单说明 --(1)概念篇

2013-6-19 15:51| 发布者: 耳机俱乐部| 查看: 758| 评论: 0

摘要: 发布: 2007-3-18 23:08 | 作者: 封行甲邪三川/穿山第一、思考的客体与主体。 某人思考对象的事物成为他思考的客体,对于耳机,客体主要是指这副/种耳机的具体物理实体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声音。 对耳机的物理实体及其表 ...

发布: 2007-3-18 23:08 | 作者: 封行甲邪三川/穿山

第一、思考的客体与主体。
   某人思考对象的事物成为他思考的客体,对于耳机,客体主要是指这副/种耳机的具体物理实体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声音。
   对耳机的物理实体及其表现出来的声音进行思考的人(的大脑的思维)成为思考的主体。
   注意:
   1、任何主体(听耳机思考者)不能但凭他的思维活动使客体(耳机及其声音)产生任何变化。
   2、主体(人)与客体(耳机及其声音)的对立及主动与被动的关系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客体(耳机及其声音)的自在属性就是它作为本体的属性(如解析力、音质、音色、失真、参数)。
   常见错误:
   1、听者把他对耳机声音的感觉形式与耳机自身的属性等同起来。
   2、听者把他在思考过程中产生的错觉,以及这些错觉与正确感知的关系当作耳机及其声音本体。
   3、听者把他赋予耳机的评价当作了耳机自身的属性。
   人对耳机的感觉同耳机本身的属性的关系:
   1、感觉不完全等于刺激感官的(耳机表现出来的)声音的属性。
   2、人体生理机制--即使正常人的机制--在感知过程中也会产生与耳机/声音刺激不完全一致的偏差。
   3、正因为人耳收听到声音信息后,不是直接送到大脑中枢,而是经过一道加工手续,把声音刺激“翻译”成了感觉形式;在“翻译”过程中也就必然要渗入人个人感官的生理特征乃至个人特殊的心理因素。
   好与坏/善与恶:
   人在思考过程中把那些符合“社会”标准的表现称为好,反之为坏。注意:在声音“社会”中,一般人中的这种好坏准则往往是不准确的。
   美与丑:
   人根据耳机发出来的声音刺激是否能使处于一定历史的和现实的条件下的自身获得补足性的适宜感来判断耳机声音的美丑(即美不美)。因为每个人对从耳机获得补足性的适宜感不一致,以致评判耳机的美丑因人有很大区别,所以,一般音色不作为音质评判标准,即在评判耳机声音好坏时,应该没有美与不美的词语。
   主要与次要/本质与现象/适用与不适用:
   人根据耳机声音表现在自己(人群)实践中的意义大小将耳机(音质)划分为主要与次要,本质与现象,适用与不适用。
   人一出生就在实践中不断受到客体的刺激,因此在他作评价时已经“历史地”形成了一种精神状态,包括人生观、学识、经验、技能、阅历、信仰、感情、习惯、惰性、偏见、嗜癖等等。人对耳机进行评价时不可避免的要经过这些精神关口而被打上主观的烙印,可见不能把人对耳机的评价当作耳机自身的属性,无论是正确的评价还是错误的评价;另一方面,评论和错误思想不可能是纯粹主观任意性的产物,同一耳机发出的声音刺激不会因人而异,这就是一个坚实的基础,形成意识的客观性方面。
   存在决定意识,由于人的生存条件(自然和社会)有许多共同之处,所以人的心理状况也是共性的,因而多数人给同一耳机的评价(不是全部)是相似的。
   可见,感觉和评价一方面是人针对耳机产生的一种心理或精神活;另一方面,它又是耳机在人感官或理智上造成的结果,即人的主观意识具有客观性和共通性的一面。
   如将感觉与评价互相比较,则感觉的共性更多,因为人生理机制的共同性较之心理机制的共同性更多。
   正因为人的感觉、认识和评价有共通之处,所以各种语言使用感觉词、评价词、逻辑判断次往往与表征耳机自在属性的词没有区别。
   感觉词:耳机在人脑中主观的属性(如“美”一词)。
   评价词:人赋予耳机声音的属性(如水平很“高”)。
   判断词:正误判断和存在判断的属性(如“解析力”的高低,“动态”的大小)。
   这三类属性都体现了耳机/声音属性与人感受、认识、评价的结合,因此我们合称为“客主结合属性”。
   正确区别人的认识与耳机本身,区别耳机的自在属性与客主结合属性对认识和研究都有重大意义,这是避免我们在以后研究中把人自身的东西与被思考的客体(耳机)搅混在一起,避免由此产生某些错误结论的重要前提。
   人在认识过程中可以按照自己实践的需要区分和联系客体(耳机),可以任意选择观察和评价的角度,可以任意规定词语的定义,可以任意决定考察的精密度或简略度。
   人在认识中从“约定”的自由开始,以结论的不自由告终,“必要”是“自由”的真正灵魂。
   如果他始终忠于事实,就会得出一个个必然的结论。

第二、思考和表现。
   承载信息的事物,物体结构形式或能作用的方式叫做信息载体,信息使主体得以缩小事态的可能空间,在我们评论耳机时,声音是重要信息。
   表象就是感觉,思考是感觉传导方向相反的一种心理作用,反映纯粹是客体到主体的作用。
   在思考功能配合下,分散的感觉形式变成了综合的感觉形式。
   现实的印象是表象和思考功能结合的初始形式。
   想象:人的思考表象功能不仅可以将多次得出的印象按照客体原样组合,甚至还能将客体形象进行任意的划分和重新搭配组合(形成了设想、乱想、幻想、虚构之想等等)。按照书本描述或别人述构成的想象。这种思想能力对于学习、阅读分析非常重要。
   大脑思维作用的两种功能(表象和想象)可以将耳机的自然信息(如外型、质量、音质等等)综合加工为现实的印象,随后又可进一步加工为再生性的忆象和组合性的想象。印象、忆象和想象的内容,习惯上叫做“观念”。
   产生印象、忆象和想象的思维活动叫做形象思维,但是人类认识世界最主要的还不是依靠形象思维,而是依靠非形象思维,即逻辑思维(如:用形象思维VCD和DVD的画质差别,一般所得的差距也就是在零点几到二之间,但是用逻辑思维去评论他们的差别,结果就是大于五(以VCD为一))。
   观念不能作为逻辑思维活动所需要的信息载体材料,因为他有两个致命弱点:
   (1)以自然表象直接反映客体这种功能是有局限性的。(逻辑思维经常需要对客体进行多级的抽象概括之后的客体往往变成为不可表象的了,在评判耳机中,多次分析各方面之后的表现便成为各种数据、图表等。评判耳机是可以量化的,就如评判学习的好坏可以用考试成绩一样,但是要知道这只是基本评判,有一定的偏差,还要注意到不要用一次的结果来评判,就象不能用一次的成绩来评判学习好坏一样,评判耳机更是这样,条件和环境都要有适当的改变(使其能发挥其性能范围之内),可是现在除了专业的人员有其评判耳机的一套标准/专业评判器材(能够对耳机进行严格的考试)之外,一般那些想用听耳机对自己的声音刺激来主观评判耳机的量化标准是臆断和片面的,甚至是荒谬的,一般人都会随着经验的积累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标准,但是这些方法和标准想要真实的对耳机进行“考试”,与那些专业的标准比起来差距、变化、规则和偏向有时候还是很明显,甚至相反)。
   (2)以自然表象反映客体,范围外沿是模糊的,而逻辑思维的反映指向活动正需要准确的反映客体范围的外沿(如什么叫音质,什么叫音色,什么叫性价比,什么决定耳机的价值,什么决定耳机的使用价值,哪些是属于可以评论的,哪些是不可以评论的,哪些与哪些有什么样的联系、约束性、决定性,哪些是无关的,哪些是有关的等等)。
   概念,是人对集合(对耳机来说,就是耳机本身及其相关表现、联系的整体)的思考或考虑。
   (1)观念:大脑的表象功能在思考功能配合下,将客体信息转化为互相区别的感觉形象存储起来,综合在现变成形象性的信息,这就是观念。
   (2)概念:思考功能对客体信息进行区分和合并,同时表象功能以语言形式把它存储和在现,变成指向性的信息,这就是概念。
   用概念信息材料进行判断、评价、推理、审辨等活动的过程就叫做逻辑思维。
   思维的基本功能或基本过程也就是分与合。
   分,就是区别,分解,分析,分辨。
   合,就是联系,集合,组合,综合。
   客体事态或事件:当客体和它各种性态、运动、作用、关系等属性是融成一体的物质及其属性进入人们的视野时,我们把它家叫作客体事态或事件(耳机的各种属性,如搭配性,适用性,舒适程度,升级变化性等)。
   思维具体化过程:有概念之后,在思维需要时又需要将这些人为地分离形成的概念结合起来,才能描绘这种客体事态。
   推理:就是先将所有前提合起来考察,然后将新结论与原命题分开。
   概念的作用:
   (1)概念信息刺激你去思考它包含的客体范围,这是他的外延作用(如一提到耳机这个概念,你就会知道什么是耳机,什么不是耳机,不至于连耳机的外延也不知道)。
   (2)概念信息刺激你去思考这个客体的属性或者说这个客体与其他事物的联系,这是概念的内涵作用(如一提到耳机,你就会知道耳机是用来听的,大致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可以连接到什么东西(音源)上,需要注意点什么等等这些耳机的内涵)。
   概念的外延就是概念所指的客体集合,而概念的内涵就是这个集合内诸元素的共有属性。
   单述概念具有信息作用,是因为它与其外延集合的对应关系已经在本民族社会中历史的约定俗成了。人们通常把概念的意义说成是“含义”,是非常可取的。
   我们给客体集合的“元素”作一个准确的解说:元素是集合中仍保持共有属性的最小个体。
   概念外延与内涵相互确定:
   一,明确概念:其外延或内涵是明确的。
       (1)确定概念:外延确定的集合。如“HD600”就是确定概念。 
       (2)不定概念:内涵基本确定而外延不定/未定的集合。如“耳机”就是不定概念。
   二,模糊概念:就是外延和内涵都模糊不清的概念。
       (1)宽活概念:有时不能、不必或不愿使用明确概念。如“解析力很高”、是个宽活概念。
       (2)文学概念:为了增加描绘的感染力,采取夸张的手法的概念。如“拳拳到肉”就是文学概念。
       (3)玄学概念:为了扰乱人们的逻辑思维,树立其强不知以为知的哲学统治,固又称诡辩概念。如“最顶级的配置”就是玄学概念。
   三,真实概念:按其内涵所反映的物质属性考察在客观世界确实存在具有这些属性的集合。
       (1)现实概念:在现实世界上存在其外延的集合。如“耳机”就是现实概念。
       (2)历史概念:在现实世界上没有其外延的集合。如“白垩纪”就是历史概念。
   四,虚拟概念:客观世界中不存在满足其内涵规定的客体集合。
       (1)理想概念:现在还没有外延,但将来必然(或可能)会有外延的概念。如“比orpheus更高级的耳机”就是理想概念。
       (2)幻想概念:过去、现在、将来都没有外延的幻想。如“完全真实的耳机”就是幻想概念。

热门文章推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5-2 02:48 , Processed in 0.05004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