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 2007-3-20 06:37 | 作者: weiarc 同学一回校,我就逼不及待地抢过K301,作了一个试听,于是有了这一篇报告的想法。为了尽可能地反映我个人的想法,写着篇报告时再次借了耳机,边听边着手写报告。
一:外观和配带。 K301、HD495是同一档次的耳机,外观设计却有很大不同,K301是罩耳试的设计,耳罩很大,可 把整个耳朵包进去,没有对耳朵的压迫,而耳垫却是硬硬的压在耳边,虽不至于难受可物体的存在感很明显。自动调节的头带用起来很方便,另外就是戴着还是有点闷,好在K301是开放式的设计,分量也不算重比起W100那些变态可是好很多啦!整个外观是AKG一贯的大气朴素,加点小红边作了装饰。HD495则是完全轻巧细致的设计,很in的感觉,最若人瞩目的就是银闪闪的外壳,令我想起她的名字“银”。HD495是压耳式的,戴起来很舒适,仿如无物,长时间戴也没问题,就算是大热天戴着也一样可以气定神闲地听音乐!两者都是单边入线的,K301的线比HD495的要粗点。
二:K301和HD495试听比较。 所用器材:除了耳机外,我没有台式机,平时只用disman,也没有耳放,为了有代表性,我选了一台中间的disman,就是SONY的D-335,估计不少人认得她吧?另外还有一个我以前用的耳机虚拟环绕板块,没什么放大能力的,关掉虚拟环绕效果做直通输出接在line out上,耳机接在上面和接335的耳机接口音量是差不多的,不过音质有所改善!所以这次试听是针对disman的。
先来看看两者都最擅长的古典音乐。301是骨感型的,各乐器间的交代清晰简洁,空间感宽阔,定位感一目了然。301对那些力所不及的部分通通剔除了,各乐器发音都是有力而短促的,量感偏少。尤其是低频的响应很少,有时是若有若无的,对比他异峰突起的铜管部分更是明显。301的分析力是很不错的,录音中的种种细节都一一再现,当然不是专找缺陷那种了,这可能得益于他那宽阔透明的音场,各音符毫无阻碍的进入耳膜。同是我发现一个小小的缺陷,就是301的发音可能太简洁了,各乐器间显得有点冷漠,好象毫无相干似的,缺点水乳交融的感觉,这是各种妥协下的后遗症吧?整体上301是硬朗而干瘦的风格,严谨精致。
对比301,495是另一个极端,她是肥厚多汁的,请牢牢记住她的芳名“银”,495从外观到内里各频段的音色都无比统一,机如其名!495音色柔美清冷,各频段毫无过激之处,对具有暴发力的地方都做了润色柔化,本来灵敏度就有限,这样一来在disman上更显吃力。如果301是夏日的雷暴,迅猛无情,495就是春天的细雨,清凉滋润而柔情无限。495的音场可用“虚无”两个字来形容,咋一听以为不如301的宽广,再一听发现音符竟然无处不在,很难摸清她的界限在哪,而301的存在感就很明显,几乎可拿手来比划一下有多大,而要比划一下495就连我都觉得可笑!说到分析力的话其实两者是差不多的,不过问题是301是清晰有力的,而495则是朦胧柔弱的,所以听起来301比495要好,也更容易接受。在整个频段上495采用的是保留,而不是301的剔除,低频也比301饱满,连一些极低频的响应(直接接disman是听不到了)都明显可以感觉到,而301对这些是无能为力的,两端的延伸感495要好而且也来得自然。可以用图象处理上的两个术语去形容301和495,301是“锐化”而495则是“柔化”。
老实说,我第一次听K301时就觉察到她们之间的风格差异,不过在细听前认为她们同有德国的味道,差别有限,谁知一比较,两者间的差别之大真是出乎意料。先来看看大家很关心的灵敏度问题,K301是94db,我帮同学挑时最担心的就是能否推动,因为这是用来接disman和电脑的,买时感觉和HD495差不多的,所以我就买了。而495的106db不是一般的标准,有蒙人的嫌疑,她可是出了名的难推啊,其实用在推力大点的disman上还是不错的。经过我一轮广泛的试听,发现301比想象的要好推,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音量,而一直接受的495相比之下真是难推不少,特别是古典音乐,很多时候音量是有点勉强的。估计495的灵敏度在92db以下,这是大多数disman的极限了,更低的灵敏度没法推动了。难推的495对比301是吃点亏的。
具体点看看,如老贝的第五,克莱伯的版本(Z版),很显然495表现这类电光火石间的(第一乐章)音乐显得吃力,disman无法提供足够的功率给495,高潮上不去,有点软弱,495声底有点不干净的毛病显出来了;相反,301干净利索,有起有落,乐队齐奏激动人心,495就过于冷静,301的缺点就是没什么余音,声音太干净啦,能细品的东西不多。同样的道理,第三乐章开头的命运动机的变形495处理得糊里糊涂,第三乐章过渡到第四乐章的亢奋高歌欠点高峰。不过第二乐章对301而言是个恶梦,495表现出玄乐轻奏的宁静的思绪,伴随着低音提琴如心跳般的和应,中间段落如烛光般飘摇的木管,这一切都太美妙啦,这是实实在在的老贝啊!301就整一个楞头青,什么都不懂,听得我真是莫名其妙,低音提琴如心跳般的和应几近消失,很不对劲。至于象瓦格纳那些疯狂的铜管,301更是可以说胜券在握啊。可以这么说,301离我们通常所大至默认的“标准”要比495更为接近,在disman上301的表现要好于495,这得益于她的灵敏度,等我有了耳放再看看两者的表现,到时看看贝七的表现了!不过495可不是完全的输家,在非力量型的乐章里她是不弱的。
本人对肖邦不感冒,这回搬出个夜曲试试,用的是鲁宾斯坦的肖邦集第一张,不过是D版。听第一首降b小调夜曲,从一开始495就牢牢地抓住了我的感觉,轻柔的触键,连绵起伏的音符,宁静、优雅,略带点神经质的沉溺(这个好象不是肖邦?)有如清风拂面。而301从一开始琴音就太响太吵耳啦,虽然这可能是鲁老的问题,不过我更相信是301对这部分作了加强或是削弱了某部分而突显了琴声,而且琴音没那种连棉不断的感觉,前面提到的音符和乐器间有点冷漠在此得到了印证,钢琴的低音部和高音部显得貌合神离。495是浪漫化的,象是宁静夜里的独白,银色的月光轻洒在琴键上随着音符摇动,清风吹起薄纱,弹琴者的思绪随着薄纱飘向远方......而301则不解风情,象是一人关在全黑的房里孤独地敲打着键盘,声声入耳,这不是一个老古板吗?那象诗人肖邦啊(众人:老古板肖邦)!哈哈,说得好象严重了点,不过那时的萧邦(1830?)不是老古板吧?请允许本人用稍夸张的手法把两者特点说个明白。
下面来个勃拉姆斯第二试试,很遗憾,495简直和老勃是天作之合啊,一开始的浓重的阴云,495就很对劲了,换301一试,天哪!阴云不见了,晴空万里?!当然了,到了起伏较大的段落,495还是会显出低频等不够干净,而301就干净的多啦!不过整体上495比301要好,若我是克拉拉,我才不喜欢301的勃拉姆斯哪!打个不大恰当的比喻,301和495就是勃拉姆斯的两面,301形式上更靠近古典,一如古典的建筑,而495精神上是靠近古典的,一如披着轻纱的美人,但一有机会,她是不老实的。( !)
接着听听流行之类了,从前面可知495有着一层银色的光泽,声音是偏冷偏薄的,而301较为中性,流行如何呢?先来山口百惠的一些歌,如《曼珠沙华》,《风继续吹》原曲(日文不懂)等等。先是301,一开声我就楞了一下,原以为301那种不偏冷的声音人声会比较靠前,结果发现距离感很明显,歌手明显在前面,吉它声明显且弹性很强、很结实;495人声很冷,但比301要靠前,吉它声如珠玉,虽小却是声声入耳。301的低频很少,干巴巴的,有气无力,495则是饱满有力的,很有弹性但速度比301要慢一点,不过301的低频真是意义不大啊!最重要的人声,我注意到山口百惠小音量唱时301的声底有点暗弱,有点凝聚而停滞的感觉,人的气息很弱,好象停住了出不来,即是没有气息如兰的感觉,而是一种凝脂般的感觉,不知是不是大家常说的“醇”的感觉?记得Aladin说301在3000Hz是有峰降的,(曲线没有了,我查证不了)我不清楚3000具体是什么,不过301在这肯定是有削减的,分析力也差了,495可以很容易听到歌声回应的段落,301都很难听到。另外495的气息要明显点,不过很冷,感觉不到温度,声低亮了起来,不是301的暗弱,定位感301比495强。301相对于所谓的“醇”,更明显的特征应该是嘹亮,嗓音很明显,歌声最高音部分毫无阻碍,直冲而出,很亮,很多时候都有点受不了。而495的音量一路上去时也没什么压制只是到最高时作了一下缓冲,柔化了,所以495的声音不亮,不冲耳,很耐听。总看两者,一个嘹亮,一个单薄,听着都不大对劲,什么原因呢?经本人的狂听,答案有了:301的人声是有骨架而没有血肉的,而且骨头还很硬朗,495则什么都没有,声音凭空而出!也就是说,301把人声当作一件乐器来看待,而495是把人声当音乐来处理!Aladin曾猜测301人声上肯定是个只有骨头没有血肉的家伙,我的试听证明是对的,至少我很同意。而电视兄说感觉301的人声有肉,骨头有点软,实难认同,我一连听了这么多天也找不到,不知怎么回事?
一连听了其他很多流行碟(要不怎么写了好几天?),结论是一样的,不过最明显的还是495的低频胜过301很多,如萧亚轩《爱是一个坏东西》,从一开始的浓厚的低音,甚至极低频的响应,到中段disco节奏的加入,低音的质量都很高,她不是grado的快速刺激,而是浑厚有力的,慢性扩展的。而这一切到了301就消失了,495真正致命的是她的人声又冷又薄,很多人可能都受不了!
来点变态的印证一下,摇滚的《END OF DAYS》,里面通篇的音乐都是很刺激的,其中的第一首KORN的camel song,通篇是疯狂的低音加一个家伙在胡言乱语,495听完后真有冒汗的感觉!低音由于慢在疯狂的低音下有一点点散乱。换了301就明显不行啦!301强的地方是在曲子低音较少,而通篇是吉它乱响和人在狂叫那种,肯定也不错!
三:本来写到这该结束的啦,其他的有必要以后再补充。可还是补充几点:
1:写本文的目的不是做购买参考,而是用来讨论耳机特点的。 2:器材所限对495不公,但495已经用开了,而301还没有。 3:495和301都是古典比流行要强,301适应面要广,495的口味更突出明显。 4:大家会注意到我对301和495的用词方式,对301是1+1=2的,用的多是客观评价,而495就不是这回事,和301对比时是和301一起用了较感性的语汇,说的较“虚”,这一点要大家认真体会了。 5:495是一款值得细细品味的耳机,森的耳机风格相差很大,不知495是不是独一无二的一款,但没耳放确有点为难。鉴于能静下心听音乐的人越来越少,我对495的推荐持保留态度,说301好挨砖头的机率可能少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