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耳机俱乐部论坛 首页 评测 耳机 查看内容

分享间单听感

2014-8-13 14:40| 发布者: 体验中心| 查看: 2570| 评论: 16|原作者: DG-BBC

摘要: 系统:萍果笔记本+逸恒USB过滤器+北极星解码+鲁笛8.1耳放+HE560 线材:只在USB过滤器用了川流USB线和电源线、其它用了机线。 听感:因是新手只能间单说说、这套系统是通透的、温润的、背景黑的、三频均衡的。就只能听 ...
系统:萍果笔记本+逸恒USB过滤器+北极星解码+鲁笛8.1耳放+HE560
线材:只在USB过滤器用了川流USB线和电源线、其它用了机线。
听感:因是新手只能间单说说、这套系统是通透的、温润的、背景黑的、三频均衡的。就只能听到这水平了、高手轻拍阿!哦!有一点要说没usb过滤器之前声音是不咋地。

热门文章推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江苏狗狗 2014-8-13 13:31
鲁迪胆机加560,可以退烧了。前面还有北极星,你这系统,太好听了
引用 江苏狗狗 2014-8-13 13:32
线材可提升余地还很大
引用 DG-BBC 2014-8-13 13:54
多谢狗狗指点
引用 H.M 2014-8-13 14:14
不顶你就沉了,哈哈
引用 DG-BBC 2014-8-13 14:44
H.M 发表于 2014-8-13 14:14
不顶你就沉了,哈哈

谢谢帮顶
引用 blizzard_c 2014-8-13 15:21
蛮安逸的系统.
引用 逸恒靖妹 2014-8-13 15:28
这样是不够滴,多上些听感与我们交流分享,
引用 Deer_black 2014-8-13 16:19
看来那个处理器挺管用啊:D
引用 smile17369 2014-8-13 17:18
好一个处理器,膜拜
引用 山人妙计 2014-8-13 19:37
请问楼主你的excelsio为什么要升频到384,我的只用到96,记得白版曾经说过96是最好的,另外请再详细说一下加了逸恒USB过滤器后的变化,请举例,谢谢!
引用 DG-BBC 2014-8-13 21:50
山人妙计 发表于 2014-8-13 19:37
请问楼主你的excelsio为什么要升频到384,我的只用到96,记得白版曾经说过96是最好的,另外请再详细说一下加 ...

升频384我也不明白、加了USB过滤器背景很静、及通透了很多、不烦躁奈听。
引用 逸恒 2014-8-14 13:47
DG-BBC 发表于 2014-8-13 21:50
升频384我也不明白、加了USB过滤器背景很静、及通透了很多、不烦躁奈听。

补充一下USB处理器的使用:
很多人能够理解的是滤波(过滤)后声音背景更宁静、细节更多以及更耐听,这是最基本的体验。实际上处理器能带来更多更高端的提升是在我们平时花了很多金钱都无法获取的HIFI元素上面。我们的产品一开始就是针对高端的HiFi市场,第一代产品标价就5800元,作为一个国产品牌生产的音响配件这样的标价就证明了我们对市场定位的“野心”。我们测试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大型12寸三分频的录音室系统上进行,所以要完全体验处理器带来的提升与改善使用大型HIFI系统会体现得更加明显与充分。我们应用的主动滤波芯片能有效的对中低频进行滤波,低到50HZ,也就是基本覆盖了人耳可听范围。这是很多音响厂家技术难以达到的。有很多高端解码可以做到超高频的滤波,在听感上背景也很宁静,在使用了处理器后感觉背景宁静度没有明显的更进一步提升,但可能往往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变化:首先是音场的3D立体感,就像3D电影与2D电影的比较一样,在同一个尺寸画面上,3D电影呈现出来的画面细节内容会丰富很多,你可以看见景物的远近,阴影,上下的空间等,音场的3D感其实也类似电影的3D感。中低频滤波后所带来的音场变化是非常明显的,在大系统上这个变化甚至超过了背景宁静的变化。你会感觉舞台一下子往后深了下去,主唱(主奏)与背后的乐队距离拉远了,有了距离空间感,所有乐队的编组之间有了明显的空间画面,距离空间更清晰。原来较为平面的音场会变得玲珑浮凸,错落有致;其次是声音的连贯性,有不少参数型的USB解码,解析力超高,乐器个体呈现能力超强,但不同乐器发声点却不能连贯起来形成一个紧凑的画面,就像一副PS的图画,画面里每个人物都英俊潇洒、风姿卓越,但他们都是被截图一个一个放进去的,人物表情貌合神离,所站的位置、人物比例大小很不协调。使用处理器后,整个声音会连贯流畅起来,会形成一个协调自然的音场画面,就像一副原汁原味的照片一样,那些人物很自然的在画面里面,一起照了一张美感的艺术照;再次,是细节的刻画力。使用处理器后你会听到更多的声音细节,如乐器的泛音会丰富起来,能听到琴腔体的共鸣声,乐器声音传递过程被舞台或其他物件折射的环境声、演唱者喉腔以及胸腔的共鸣声。低音贝斯不再发蒙,而且线条清晰,质感鲜明。大鼓与鼓棍点击的那一个接触声音都能明显感受到。三角铃不再是光有穿透力没有实体重量感、管风琴不再是光有量感而没有质感,等等。以上这些都是在滤波处理后带来的改善与提升,不同的器材所表现的程度不同,需要用户去挖掘体验,另外电源线与USB线的不同搭配同样提供了更多的可玩性。
引用 小黑皮的爸爸 2014-8-14 14:36
请问楼主用过光纤吗?Macbook有Toslink输出的,不过最高只到96KHz,最新的机器不知道有没有提高。
引用 DG-BBC 2014-8-14 17:07
本帖最后由 DG-BBC 于 2014-8-14 19:37 编辑
小黑皮的爸爸 发表于 2014-8-14 14:36
请问楼主用过光纤吗?Macbook有Toslink输出的,不过最高只到96KHz,最新的机器不知道有没有提高。

光纤试过、听了不怎么行了
引用 DG-BBC 2014-8-14 19:38
DG-BBC 发表于 2014-8-14 17:07
光纤试过、听了不怎么行了

味道少了
引用 windmilltulip 2014-9-16 18:44
RCA的最好把

查看全部评论(16)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5-1 18:02 , Processed in 1.177521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