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标题: 大家认为二泉映月谁拉的最好 [打印本页]

作者: musicforever    时间: 2008-8-6 19:17
标题: 大家认为二泉映月谁拉的最好
我个人认为闵惠芬
作者: musicforever    时间: 2008-8-6 19:18
abc那个版一般,江河水那张里的录音不错
作者: ppp1234    时间: 2008-8-6 19:19
贾鹏芳的粉丝路过……
作者: musicforever    时间: 2008-8-6 19:32
贾鹏芳,who?不认识
作者: 小白    时间: 2008-8-6 19:42
阿炳本人拉得最独特.
作者: musicforever    时间: 2008-8-6 20:08
那个我听过不过录音实在不敢恭维
作者: musicforever    时间: 2008-8-6 20:10
其实本人也不一定比别人拉的好,霍洛维兹就是个演绎的特例
作者: ppp1234    时间: 2008-8-6 22:01
http://gb1.chinabroadcast.cn/9223/2006/07/18/882@1137190.htm

贾鹏芳:1958年4月出生,二胡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日本东洋音乐学会会员。自幼受其兄影响,8岁开始学习二胡。1978年进入中央民族乐团。1979年开始任该团二胡独奏演员,1984年开始该团民族管弦乐队副首席。《睡莲》是现代二胡乐曲之名篇,也是贾鹏芳近年的巅峰之作。
作者: musictigerhan    时间: 2008-8-7 07:53
偶只收藏了一张"江河水"
闵惠芬老师是真真的大师
江河水和二泉映月整曲演绎拿捏非常到位, 可谓千锤百炼. 感染力极强, 太悲,不敢多听.
作者: pipeorgan    时间: 2008-8-7 08:40
阿炳本人拉此曲最有神韵,这不仅仅因他创作此曲和其人生经历、生活状态息息相关,而且也因那时候的胡琴和今日的有所不同。
作者: 8492    时间: 2008-8-7 09:58
原帖由 musictigerhan 于 2008-8-7 07:53 发表
偶只收藏了一张"江河水"
闵惠芬老师是真真的大师
江河水和二泉映月整曲演绎拿捏非常到位, 可谓千锤百炼. 感染力极强, 太悲,不敢多听.


二泉基本上不悲,是阿炳游戏人间的作品。
我最喜欢的还是听松:D
作者: hao2002120    时间: 2008-8-7 10:23
只听过丁鲁峰的,他的怎么样啊?
作者: 小白    时间: 2008-8-7 11:10
二胡这玩意,现在的新秀们都在技巧上玩得太华丽,很多时候失去了这件乐器本身的古拙之意. 我喜欢那些老前辈的演绎,格外有味儿. 比如蒋风之,甘柏林.
作者: 小白    时间: 2008-8-10 16:49
我把阿炳本人演绎的二泉映月的片段放在附件里,大家可以下载了听.
作者: 小小啤酒肚    时间: 2008-8-21 16:44
阿炳本人的录音,抑扬顿挫,轻缓疏急,特别突出,的确别有一番味道。这曲子看起来不能HIFI,HIFI了好像就不对味儿。
作者: toscanini    时间: 2008-8-23 13:47
我喜欢肖白镛演奏的二泉映月
作者: toscanini    时间: 2008-8-23 13:48
转一篇相关文章
《二泉映月》以其动人的旋律和丰富的情感受到了听众的喜爱,也受到了演奏家的青睐。朱昌耀,闵惠芬,肖白镛等演奏家以精采的演奏诠释了作品,表达了各自对作品的理解。但由于音乐的成品只是弹性很大的“乐谱”,遂造成他们的演奏所表现的乐念和音乐内容有着不小的差距,下面我就来比较一下几位我所熟悉的演奏家的版本。首先,让我们来分析这首乐曲的作者――民间二胡演奏家、作曲家华彦钧(阿炳)的演奏。这里我找到的是杨荫浏先生在1950年用钢丝录音机所采到的声音。

    曲作者演奏自己的作品,当然是标准的版本,尤其是这首作品,因为乐谱就是根据阿陃演奏的录音所记录的。但当时阿炳演奏这首曲子时已经病入膏肓了,而且,他已经三年没拉琴,用的二胡又差。毫无疑问,这些因素对音准、音质、技巧的运用、乐曲内容的表达都会有所影响。然而这毕竟是此曲最原始的版本。

   乐曲一上来的引子阿炳拉的短小而又很轻,如丝线般细柔。主题及其五段变奏一气呵成。旋律的强弱变化很大,起伏不定,犹如思潮翻滚,久久让人不能平静。例如在第二段变奏中有这样一句:,从pp到ff这样强烈的变化竟然在一小节中完成,使乐句所表现的强烈的悲痛与愤恨逐渐深化。同时,阿炳运用了“浪弓”的绝技,在一长音中忽强忽弱,表达了情绪上的波动。此外音区的突变也是此曲的一大特点,乐曲的高潮,即第四变奏的最后几小节中,音区突然上升一个八度,将听众的思绪和情感都抛向了高处。在全曲中,阿炳的高音都演奏得十分坚毅。这可能是阿炳坚韧不屈的性格的流露。从整体上看,阿炳用慢速来演奏这首乐曲,而且演奏得比较淳朴,没有过多的花哨,自然而然的显露出孤独、伤感的情绪,有时甚至带有一丝麻木。直到结尾处的最后两个音符,琴声突然慢下来,高音一扬,令人回味无穷。尽管,由于一些客观原因,阿炳并没能发挥出他的最佳水准,实在令人惋惜,但这毕竟是他的“绝唱”。

    第二个版本是我听到的上海的二胡演奏家肖白镛演奏的《二泉映月》的录音。肖白镛的演奏“颇具特色”。除了在结构上作了删节以外,在处理上也非常独特。肖白镛的《二泉映月》优美动听,没有现实的悲伤,只有浪漫的美景。因此,他的演奏中没有明显的强弱变化,有的只是音质上细微的改变,没有营造出沉重的气氛。同时,他的演奏中使用了自由节奏,并加上了扬琴,力求完美的音质,为乐曲增添了浓郁的美感。听他的演奏,你仿佛置身于“二泉映月”的美景之中。

    第三个版本是由朱昌耀演奏的,他在演奏中也对原作进行了删节,对于这种删节,我认为这是不合理的也是不正确的。纵观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史,这种对原作的删节现象的确是有一定普遍意义的,究其主要原因是由记谱法的不发达所造成的。由于多数乐曲是口传心授才得以流传的,对于口传者来说他们都是乐曲的创作者,其有意或无意对乐曲作即兴的发挥或是改动等,这在我国民间音乐的传播过程中属正常现象。而现在由于录音技术的发展,这些乐曲已经通过录音、记谱被记录下来,也就是说,它已经有了固定的旋律和结构,这就必须尊重现有的乐谱,不能随意改动。尽管如此,由于他巧妙的表演,乐曲听来,并没有明显被改动过的痕迹,仍然是连绵流畅,紧凑完整。

    朱昌耀的演奏,轻响变化也很大很频繁,常常在同一乐句中多次出现强弱对比。他的这种处理充分表现了音乐中蕴涵着的丰富情感,使乐曲从一开始就扣人心弦。他对每个长音的“浪弓”都处理的十分细腻,真实的表现出了乐曲孤寂沉重的气氛,而“颤弓”的运用则成功表现出刚毅倔强的情绪。另外,他常用“倚音”的演奏手法。这些音不在乐谱上出现,而是演奏中的即兴发挥,使乐曲增加了辛酸之感。朱昌耀所用的速度要比阿炳慢些,在缓慢的进行中,他不时表现出悲痛欲绝的感情我想这正是当年阿炳想要表现却未来得及表现的东西。在乐曲临近尾声的地方朱昌耀一下子又降低了演奏速度,给人一种停滞不前的感觉,全曲终了,余音缭绕,意犹未尽。然而,不足的是他的处理让我觉得悲痛有余而坚定不足。我们从阿炳的传记中可以看到,他一生不屈不挠,在他的演奏中也体现出这种精神。在演绎这样的作品也应表现出这一点。也许,朱昌耀对《二泉映月》所表现的悲凄之情有较深刻的理解,而对乐曲中“不为三斗米折腰”的气概体会不足。

    通过上述三个版本的比较,我认为从演奏方式上看他们三人正好分属三个派别,第 一派即阿炳为代表。由于演奏者即作曲家本人,所以他传达出的感情是最贴近于自己及听者的心灵的,因此我把他称之为“本真派”的演奏方式。第二派即肖白镛为代表的“浪漫派”,因为此派强调的是一种彻底 “个人化”,即以演奏者个人为中心,从自己主观的角度去理解和演绎作品。但这样的演奏方式,作曲家的精神难以掌握,反而是演奏家的地位远远高于作曲家,也就是说,我们听到的不是属于阿炳的《二泉映月》而是属于肖白镛个人的。第三派即以朱昌耀代表的存在派(主义),这一派力主要回归原作,但主张演奏者对原作的演绎必须是一种逼近作品精神的一种再创造,所以他允许演奏者“猜想”作曲家的原意而修正原谱,正如上文所述他们的演奏常常出现时快时慢的自由速度、依个人诠释决定是否演奏乐谱上指定要反复演奏的同一乐段。因此,他们并不是以指向“表现演奏者自我”的目的来进行乐谱的修改,而是指向“逼近作曲者要让听众感受的原意”来进行乐谱的修改。换句话说,这一派演奏者考虑的是此时此刻听众对乐曲原意最恰当的接受方式。

    从我个人的角度看,我最喜欢的还是阿炳的演奏。正如我文章一开始就力图说明的:这一首被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乐曲的真正内涵并不是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是阿炳一生痛苦的呻吟。在演绎这样的作品时我们能否部分或完全抛弃作曲家原来的意图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失去了其深刻的情感,就失去了这首乐曲的本质,也就更失去了这首乐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如今《二泉映月》已是许多演奏家的常演曲目,深受国内外人们的喜爱。还会有更多的不同的演奏版本出现。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忠于原作的每一个音符,每一个细节,还原作本来的精神实质。
作者: aedonig    时间: 2008-9-8 09:35
抛开技巧,感觉闵惠芬的演奏太过矫情,有无病呻吟之嫌
还是阿炳的演奏最好,每每想起,都忍不住再去感受一次,尽管录音质量低劣
作者: dellbn    时间: 2008-9-8 20:49
哀音,就是在静寂的夜晚,倾听江湖艺人弹奏的琴声,每听到那种声音,总止不住的悲上心头,古人说,美妙的音乐都使听者感到悲戚,平心静听时,总会唤起我心中的哀思。哭泣可以减轻痛苦,哀乐比泪水更能抚慰人心。试问,有多少演奏家能奏出真正的哀音。
作者: 水晶蝌蚪    时间: 2008-9-23 22:37
阿炳的录音虽然劣质,但是已经足见其功力,尤其在几个细节上的处理,与现在各种版本的都不同,而且一般人用子弦和中弦,阿炳用中弦和老弦...从录音中可以听的出来,阿炳当天的心情非常不错,未能感受到如现在很多版本的极度酸楚,反而颇有点小小的自豪....若是录下他落魄街头时的演绎,我想肯定大不相同了....

[ 本帖最后由 水晶蝌蚪 于 2008-9-23 22:39 编辑 ]
作者: 罗华晓    时间: 2008-9-24 01:17

作者: 小小啤酒肚    时间: 2008-9-24 10:15
整个采录过程,相当的戏剧化!生活中有些事情就是这么离奇。
作者: 刘嘉明    时间: 2008-10-6 22:44
感觉阿炳拉得最好,但之前听过的还有朱昌镐的也拉得不错.
作者: 8492    时间: 2008-10-25 19:45
原帖由 水晶蝌蚪 于 2008-9-23 22:37 发表
阿炳的录音虽然劣质,但是已经足见其功力,尤其在几个细节上的处理,与现在各种版本的都不同,而且一般人用子弦和中弦,阿炳用中弦和老弦...从录音中可以听的出来,阿炳当天的心情非常不错,未能感受到如现在很多版本的极度 ...


所以早就说了,二泉不悲,是阿炳游戏人间的作品。
作者: musicforever    时间: 2008-11-10 01:16
那天听了阿炳的原版感觉除了录音和技巧都是不错的,感情充沛,但是还是感觉闵惠芬的来的自然
作者: lcj    时间: 2008-12-7 18:13
其实你听过王国潼的二胡后会被他的演奏所感动,他演奏的《花》是一首催人泪下的好曲子,比《二泉映月》《江河水》都感人至深-------
作者: sanpaul    时间: 2009-1-6 11:12
想下载,但是没有看到小白说的“附件”在那里啊?如何找到附件呢?
作者: LYLLHY    时间: 2009-1-9 09:05
我觉得应该是王国潼,终于找到了同好!

[ 本帖最后由 LYLLHY 于 2009-1-9 09:12 编辑 ]
作者: ysn36    时间: 2009-1-14 15:27
原帖由 sanpaul 于 2009-1-6 11:12 发表
想下载,但是没有看到小白说的“附件”在那里啊?如何找到附件呢?



同问
作者: pieryu    时间: 2009-1-15 00:04

作者: yinyueaihaozhe    时间: 2009-3-15 18:19
阿Q他哥拉的最好
作者: ghgggh    时间: 2009-3-16 10:52
二胡这个东西,我觉得还是破破烂烂的才有滋味,现代二胡,技巧音色颇多借鉴小提琴,或是惶惶然大气磅礴,或是华美高贵,或是速度极快追求技巧,就是表现二胡最能表现的悲,也是矫情的成分占多数。
不过闵惠芬我还是喜欢的,特别是她经历癌症之后,我感觉和以前的心境有所不同,赛马阿二泉阿,不再有之前的炫技和刻意最求的情绪,是自然由心发出的声音了。

单论二泉印月这曲子,我并没觉得它非要突出悲不可,虽然他的旋律是悲的,很多人拉起来就单纯为了突出个悲字,用足催泪弹,一波接一波,你不落泪他不休。我觉得最高的演绎还是用老人的沧桑的心态,淡淡的拉出悲的曲调,意不在悲,而是用如今的沉稳心态来回味过去的悲,这才是最适合的。甚至用晚年安逸满足哪怕略有喜悦的心情来演绎过去的悲,也比为了让你流泪而死命制造情绪要高级一些。这是你流的泪不是被催出来的,而是自然的,不管此时你心里是悲,还是喜。其实我个人是喜多于悲。
作者: 蓝采    时间: 2009-3-23 17:50
只是喜欢听,很有感觉的
作者: GLYGLY    时间: 2009-3-27 10:00
标题: 推荐
听了20多年音乐,二胡公认的发烧还是,忆江南和二胡传真,听听吧,天籁之音.无人能敌.
作者: gfy8888    时间: 2009-4-3 17:56
王国潼的好一些。
作者: musictigerhan    时间: 2009-4-3 19:29
原帖由 ghgggh 于 2009-3-16 10:52 发表
二胡这个东西,我觉得还是破破烂烂的才有滋味,现代二胡,技巧音色颇多借鉴小提琴,或是惶惶然大气磅礴,或是华美高贵,或是速度极快追求技巧,就是表现二胡最能表现的悲,也是矫情的成分占多数。
不过闵惠芬我还是 ...

  写的精彩.
作者: LeeJunHeng    时间: 2009-4-8 14: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水晶蝌蚪    时间: 2009-4-17 16:43
原帖由 8492 于 2008-10-25 19:45 发表


所以早就说了,二泉不悲,是阿炳游戏人间的作品。


二泉映月的曲子,我觉是属于阿炳多年游走在街头巷尾,收集起来的早已流传在无锡的很多音乐的只言片语的合成体,并非完全是他的创造,就好像早在吴承恩以前说书的已经大讲孙悟空的故事一样了。所以这些旋律和曲式都是当地民间音乐的锤炼,不会都是悲歌。而且我想阿炳虽然生平坎坷,但是以其经历和教育程度,远远达不到今天诠释他的《二泉映月》的这些大师们的境界,他也没有(肯定也没想过)把《二泉映月》之意境抬高到今天这个程度的本事,而且他竟然都没给这首曲子起过正式的名字,可见他并未对这首曲子特别看重过。如果到了无锡,到了天下第二泉,就会感觉这样的音乐就是属于那片地方的,一方水土一方人,阿炳自己拉的版本我觉得最有无锡味儿
       至于说游戏人间么,我感觉是人间在游戏阿炳

[ 本帖最后由 水晶蝌蚪 于 2009-4-17 16:54 编辑 ]
作者: cooljq    时间: 2009-7-27 10:50
当然是闵惠芬老师
作者: PFM    时间: 2009-7-27 22:35
原帖由 LYLLHY 于 2009-1-9 09:05 发表 我觉得应该是王国潼,终于找到了同好!
上海之春的前三名拉的都非常好
作者: bill1s    时间: 2010-1-12 10:17
据说,阿炳胡琴的琴弦比通常要粗,因此其琴声跟低沉和悲情。
个人更喜欢萧白庸
作者: myzcj    时间: 2010-1-12 15:05
听过闵桂芬的,感觉真悲啊,比梁祝还悲,不能多听
作者: liomus    时间: 2010-1-20 12:29
阿宾本人的最正宗,其他人拉的基本都跟死了亲爹似的。
作者: 日出草木香    时间: 2010-6-10 10:07
标题: 白版所言极是
白版所言极是,我也是嫌新秀们拉不出苍凉、拙朴的古意,民乐以及民歌都是老的耐听。
作者: babyvoxkl    时间: 2010-6-12 17:56
一个都不认识。。。
作者: shy888    时间: 2010-6-12 19:08
万恶的旧社会还出了些闻名于世的音乐大师,除了瞎子阿炳,还有刘天华(刘半农之弟),病中吟、月夜、悲歌、空山鸟语、良宵、光明行都堪称一流之作啊。
作者: 123123123qwer    时间: 2010-8-23 18:34
听阿炳拉的时候还有跺脚声音 感觉是对命运的不屑  我哭了
作者: leslieleslie    时间: 2010-8-23 20:42
阿炳 拉的最朴素 最平淡 也最有底蕴
作者: leslieleslie    时间: 2010-8-23 20:43
其他的人与阿炳相比有点注重技巧了
作者: IT_emperor    时间: 2010-8-24 15:19
二胡版不知道,低音提琴改编版旅美华人张达寻拉的不错,前两天刚听过现场
作者: 浦东老山羊    时间: 2010-8-25 13:04
标题: 各人都有一片天
大伙说的都是名家,拉的都不错。关键是听者听时的心境,所以最后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听的人。缪说一笑。
作者: 小白粉丝    时间: 2010-8-25 15:14
炳叔吧
作者: lxa0    时间: 2010-8-26 20:56
闵惠芬
作者: lxa0    时间: 2010-8-26 20:58
说了半天
谁能上一个阿炳的二泉映月???
作者: LeeJunHeng    时间: 2010-9-7 17: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na2co3    时间: 2010-9-11 17:46
。。。果断表示咱拉的最好
作者: 小小啤酒肚    时间: 2010-9-13 01:39
要说二泉映月的曲调不悲恐怕无法说得通。初听这曲调就感觉悲凉,那时还不知阿炳是谁。

以阿炳流浪卖艺为生来推测,演奏哀婉的曲调应该更容易博得同情心吧,那样就能多收几个小钱了。所以,我推测二泉映月依然还是以哀伤为感情色彩的。

后来看录音过程和阿炳身世,再听此曲,更觉酸楚。也许因为这些,听原始录音就更有感触,于是就感觉阿炳拉得最好,但也可能只是一种特殊影响。
作者: 小小啤酒肚    时间: 2010-9-13 01:44
原帖由 lxa0 于 2010-8-26 20:58 发表
说了半天
谁能上一个阿炳的二泉映月???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Nwnonxb9720/
作者: tonyzhuang    时间: 2010-9-15 21: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先秦    时间: 2010-9-15 21:30
自己不会拉,否则肯定是自己拉得最好
作者: jiaozhua    时间: 2010-9-28 10:05
阿炳的录音哪儿去找?闵惠芬老师拉的很不错
作者: gy0025    时间: 2010-9-28 12:26
闵惠芬老师拉的很不错,听现场的,非录音。现场情绪的东西更加多一些,很有些韵味。天气越来越凉了,谨防感冒,远离二泉。
作者: wo5bulia    时间: 2010-10-2 22:26
好贴子就是要回一下,多读书,多看书,电子书http://www.69union.com/电子书下载
作者: 舒服裸奔的狗    时间: 2011-2-27 23:48
阿炳的二泉映月。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泪下
作者: smsky2003    时间: 2011-3-7 20:35
贾鹏芳拉的是不错
作者: matrixlch    时间: 2011-6-1 16:22
标题: 回复 20# 的帖子
缘可遇不可求,但终究是很可惜不能听到那一刻的声音
作者: 凤凰岛    时间: 2011-6-2 21:42
原帖由 小白 于 2008-8-7 11:10 发表
二胡这玩意,现在的新秀们都在技巧上玩得太华丽,很多时候失去了这件乐器本身的古拙之意. 我喜欢那些老前辈的演绎,格外有味儿. 比如蒋风之,甘柏林.


说得好!!!!
作者: 叽叽喳喳    时间: 2011-6-8 00:04
贾鹏芳
作者: zhaoping198    时间: 2011-6-8 02:34
作为无锡人的我,当然认为还是阿炳原创的最好啦,毕竟阿炳还是留下过钢丝绳录音机的录音啊
作者: WLD    时间: 2011-6-8 11:20
闵惠芬
作者: rickyang72    时间: 2011-6-12 22:49
西崎崇子用小提琴拉的也不错啊。
作者: rogers    时间: 2011-6-13 17:21
原帖由 小白 于 2008-8-6 19:42 发表
阿炳本人拉得最独特.

那是他心到手到.
作者: LeeJunHeng    时间: 2011-6-13 17: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GLYGLY    时间: 2011-6-15 09:19
支持闵老和朱昌耀,朱的二胡一绝,现阶段无人超越,呵呵。
作者: slyxcqc580226    时间: 2011-6-18 00:19
标题: 回复 7# 的帖子
刘天华的还是不错的,阿炳本人的录音拉错的地方不少。
作者: slyxcqc580226    时间: 2011-6-18 00:30
标题: 回复 69# 的帖子
阿炳版其实不行,首先,听过阿炳的都知道阿炳的技术是不行的,毕竟只是一个民间艺人;其次,那次录音时阿炳的身体已到了灯枯油干,演奏效果可想而知,而且是分几次录成的。那次录音的目的只是录下阿炳创作的原始旋律,以前无锡电台的结束曲实际是刘天华演奏的版本。
作者: 一痴    时间: 2011-6-18 09:10
阿炳版有旧时的感觉
作者: link_lqs    时间: 2011-12-17 11:03
《江河水》~我听过的中国民乐里最好的一张碟,录音和演奏水平皆为上成
作者: zscfwhdrsqj    时间: 2011-12-17 11:40
原帖由 link_lqs 于 2011-12-17 11:03 发表 《江河水》~我听过的中国民乐里最好的一张碟,录音和演奏水平皆为上成
里面是不是有一把古琴?
阿炳不行?小白会告诉你那是权威演绎反正我比较喜欢阿炳,若从现在里面的演绎选,赞同笔大。
作者: 京江鲲鹏    时间: 2011-12-17 17:43
我也认为王国潼的最到位,雨果的录音也相当出色,还有二泉其实不悲的!
作者: 雨落清晨    时间: 2011-12-17 18:52
江河水的不错
作者: leeyoung    时间: 2011-12-17 19:25
小时候电台经常听到,以为不怎么样,今天去拜读了一下……小泽征尔认为这曲子要跪着听,看来关键是意境啊。
不知哪位烧友有《弦管傳奇》这张资源分享啊。这上面的那段阿炳的二泉映月还蛮清楚的。
http://www.windmusic.com.tw/shop/Stores_app/Browse_Item_Details.asp?Shopper_id=523112171823135231&Store_id=103&page_id=23&Item_ID=7212&Cat_id=12&shop=1

[ 本帖最后由 leeyoung 于 2011-12-17 19:35 编辑 ]
作者: xuchixuchi    时间: 2011-12-17 20:00
阿炳
作者: ypyp    时间: 2011-12-18 19:12
原帖由 小白 于 2008-8-6 19:42 发表
阿炳本人拉得最独特.

没错。
闵惠芬的,过多的装饰音,妖了些,失去了淳朴。
阿炳的,那是最淳朴,所以动人。
作者: huiyun_xu    时间: 2012-4-9 01:28
个人认为绝对是阿炳,是唯一几乎每次听都被感染到流泪的版本。阿炳的版本体现出来二胡强烈的质感,每次静心听到时候都感觉到阿炳像做在一盏路灯下在悠然地拉,不知道这种感觉是不是白版描述的那种独特。前面有朋友说阿炳是油尽灯枯时拉的,可恰恰在这种状态下拉的二泉才能让人体会到阿炳对人生已释然的感悟。其实阿炳的版本不算拉得特别悲凉的,但是不知为何几乎每次都听到流泪。
作者: 20030401    时间: 2012-4-9 02:08
阿炳的不错,但是他录二泉映月的时候已经很久不拉琴了,颠峰时期拉的绝对比任何一个人都好,不过录音太差太差了,有些地方完全听不清。江河水那本专辑不行,第一是有扬琴伴奏,虽然传统意义上二胡是配扬琴,但是确实如前面所说,必须独奏。

[ 本帖最后由 20030401 于 2012-4-9 02:09 编辑 ]
作者: fzfzmp    时间: 2012-4-10 11:51
传闻王建有一次在现场拉过二泉
作者: rickyang72    时间: 2012-4-19 14:41
原帖由 fzfzmp 于 2012-4-10 11:51 发表 传闻王建有一次在现场拉过二泉
用大提琴拉二泉?
作者: bernie    时间: 2012-4-19 23:25
对,二胡这个乐器比较独特,加了HIFI后感觉少了沧桑感
作者: zhougang2046    时间: 2012-6-9 13:22
当然是阿炳本人了 因为这曲子的自传抒怀意味太浓
作者: 飞雪连天    时间: 2012-7-16 12:59
自己没听过的:刘天华    听说有过录音,可惜我没找到。
              蒋风之    刘天华的弟子,听说演绎特精彩,可惜不得闻之。蒋风之的汉宫秋月精彩啊,可惜就是没找到二泉。
              萧白镛    有听过别的曲目,但没找到二泉。
自己听过的:  阿  炳    可惜录音太差了。
              闵慧芬    几张唱片的二泉都有伴奏或合奏,不喜,急盼能出个独奏啊。
              蒋巽风    蒋风之的儿子,听过上海之春等两个版本,录音稍差。
              王国潼    蒋风之的弟子,听过中唱和雨果两个版本。
              朱昌耀    听过发烧碟,不错。
              还有其他人的演奏,但都有伴奏或合奏,不喜。
综评:目前个人听过的二泉录音首推王国潼。(一家之言,一孔之见,勿喷)

[ 本帖最后由 飞雪连天 于 2012-7-19 20:49 编辑 ]
作者: Dean2k    时间: 2012-7-25 21:17
收了fim的江河水,非常棒
作者: slquan    时间: 2012-8-14 15:31
原帖由 水晶蝌蚪 于 2009-4-17 16:43 发表
昨日饮酒过度
亢奋无法恢复
一路狂灌水
误入论坛深处
呕吐,呕吐
惊起老鸟无数.....


不得不说,这个签名是自打上得各色论坛以来所见最好的签名,必须顶一下!
作者: 白冰8968    时间: 2012-11-18 17:40

作者: xld10    时间: 2012-11-19 14:59
我觉得应该是王国潼,终于找到了同好!
作者: faiut    时间: 2012-11-20 09: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Gewehr    时间: 2012-11-20 18:51
阿炳拉的最好,不是技术,是那个味道啊,那个沧桑啊,,那个惨啊,,那种透彻肺腑的凄凉,没有第二个人能拉出来,,让人落泪    感叹啊

[ 本帖最后由 Gewehr 于 2012-11-20 18:53 编辑 ]
作者: 白金龙    时间: 2012-12-26 10:29
阿炳最对味。
作者: a545904172    时间: 2012-12-26 15:59
闵惠芬老师是真真的大师
作者: lqdxy    时间: 2012-12-26 17:13
原帖由 toscanini 于 2008-8-23 13:47 发表
我喜欢肖白镛演奏的二泉映月

同感·!十多年前现场听过,至今难忘,堪称最完美的演绎!




欢迎光临 耳机俱乐部论坛 (https://www.headphoneclub.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