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标题: 吸音 Or 扩散 ?到底是要闹哪样嘛?有经验的朋友请进来聊聊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寻    时间: 2012-10-15 16:25
标题: 吸音 Or 扩散 ?到底是要闹哪样嘛?有经验的朋友请进来聊聊
关于箱子后面的处理,看到网上不少搭配,有吸音的,有扩散的,竟然大相径庭,不太理解,请教下老烧是肿么回事。PS:自己搞了一些图2中那种吸音板摆了箱子一圈,感觉没有之前的声音鲜活了,但是声音稳定了些。

网上的图1:扩散为主         图2、3:吸音为主

[ 本帖最后由 小寻 于 2012-10-15 16:28 编辑 ]
作者: 小白菜369    时间: 2012-10-15 16:47
找到个平衡点,吸多了就有点死,扩多了又有点不耐听吵耳,还得自己动手慢来调整.
作者: penguin_jxf    时间: 2012-10-15 16:49
说明你做的吸音板吸收了大量的高频,中低频吸声量确不足。一个只吸高频的吸音板没什么做用,因为我们要解决的是模态共振以下的那些频率,这一部分主要集中在中低频,这一段频率不具备扩散的特点。
作者: yamuling    时间: 2012-10-15 16:51
图中大部分都是瞎来来的,所以没多少参考价值。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调整。
作者: 小寻    时间: 2012-10-15 16:57
原帖由 penguin_jxf 于 2012-10-15 16:49 发表
说明你做的吸音板吸收了大量的高频,中低频吸声量确不足。一个只吸高频的吸音板没什么做用,因为我们要解决的是模态共振以下的那些频率,这一部分主要集中在中低频,这一段频率不具备扩散的特点。


因为我们要解决的是模态共振以下的那些频率,这一部分主要集中在中低频,这一段频率不具备扩散的特点。

这句看不太懂,请详解下么....
作者: penguin_jxf    时间: 2012-10-15 17:16
原帖由 小寻 于 2012-10-15 16:57 发表


因为我们要解决的是模态共振以下的那些频率,这一部分主要集中在中低频,这一段频率不具备扩散的特点。

这句看不太懂,请详解下么....


说起来比较多,简单的理解,模态共振区域是由你的房间长宽高决定,既ROOMMODE,模态共振有一个临界值,一部分是在模态共振区域内的频率混响法则不适用,它被看做是一个音阶的衰减。一部分模态区域之外的就是扩散音场,这一部分频率很容易做到平衡,也就是你摆摆喇叭就可以做到平衡,但是模态共振内的频率多是比较低的频率,只有有效吸声才能做到平衡。
作者: 小寻    时间: 2012-10-15 18:08
多谢楼上朋友指教,再请问这个临界点怎么确定?是不是要用仪器测量,听音室做有效吸声是不是应该边测量,边做处理吗?这样的话看来真不太简单•••
作者: 小寻    时间: 2012-10-15 18:32
通过房间布置及吸音主要是想解决低频轰头的问题,现在已经改善了许多,但是也牺牲了不少其它方面的优势,接下来怎么做,不知道方向了•••
作者: amex    时间: 2012-10-15 18:42
低频轰头说明有驻波,放陷阱吧……吸音就是哪里多了吸哪里……
作者: penguin_jxf    时间: 2012-10-15 20:19
原帖由 小寻 于 2012-10-15 18:08 发表
多谢楼上朋友指教,再请问这个临界点怎么确定?是不是要用仪器测量,听音室做有效吸声是不是应该边测量,边做处理吗?这样的话看来真不太简单•••


先不用考虑如何计算,你可以上个你做的吸音面板图,用什么材料做的。有很多情况是低频没吸,中高频吸过。所以声音容易变干,因为人耳对低频的delay time十分敏感
作者: 小寻    时间: 2012-10-16 08:31
原帖由 penguin_jxf 于 2012-10-15 20:19 发表


先不用考虑如何计算,你可以上个你做的吸音面板图,用什么材料做的。有很多情况是低频没吸,中高频吸过。所以声音容易变干,因为人耳对低频的delay time十分敏感


可能我没表达清楚,吸音板不是我自己做的,是淘宝买的,叫做“宽频吸音体”就是这个样子的: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1.w4.11.1626ba&id=6741155865
作者: penguin_jxf    时间: 2012-10-16 11:21
原帖由 小寻 于 2012-10-16 08:31 发表


可能我没表达清楚,吸音板不是我自己做的,是淘宝买的,叫做“宽频吸音体”就是这个样子的: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1.w4.11.1626ba&id=6741155865


你说这个吗,这也能叫宽频吸声体,图片全部盗用国外著名厂家realtraps的产品。我无语了
作者: 小寻    时间: 2012-10-16 16:30
原帖由 penguin_jxf 于 2012-10-16 11:21 发表


你说这个吗,这也能叫宽频吸声体,图片全部盗用国外著名厂家realtraps的产品。我无语了


这样子啊 我买这个貌似是北京郊区的工厂自己仿制的吧,这个吸音板外面貌似是一层厚布,里面有些吸音材料。
话说今天我翻到了XTZ Room Analyzer这个东西,貌似比较专业,是不是可以用它测试下,再做打算,可惜家里已经装修好了,不能全盘托给家庭影院的人做了,只能自己简单折腾折腾....兄台可否给推荐几个品牌或者产品啊?多谢啦

[ 本帖最后由 小寻 于 2012-10-16 16:34 编辑 ]
作者: 小寻    时间: 2012-10-16 16:36
关于自己的一楼的问题,刘汉盛先生的观点是要“前硬-中吸-后扩散”

搜了下RealTraps,发现网上这个声学处理的视频比较有意思,也是看不太懂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Y1NTEyMzYw.html    6分20秒开始演示

[ 本帖最后由 小寻 于 2012-10-16 16:45 编辑 ]
作者: penguin_jxf    时间: 2012-10-16 16:54
XTZ的软件功能比较少,只适合业余选手。真正的分析软件是ETF、REW别看免费功能很全。连仿制都算不上,虽然realtraps不算什么先进东西,但绝对不是两层玻璃棉那么简单,再说realtraps是IBM声学实验室里走一圈所以很贵。

刘汗圣吗,专业搞声学的都不知道他,他的所谓房间处理文章写得让内行人看到也是笑笑而过。声学岂能靠幻想,不看书哪来的知识。
作者: penguin_jxf    时间: 2012-10-16 17:09
百灵达MIC+双工的专业声卡,带两个幻象供电话放口,千把块钱搞定。用REW你好能够和国际交流,因为国外rew是通用包括realtraps这种专业的厂家。
作者: 小寻    时间: 2012-10-17 08:48
谢谢!我再做做功课~
作者: reedliao    时间: 2012-10-18 11:48
建议找找刘汉盛的音响空间二十守则和新音响空间十五守则两篇文章看看,可能不科学,但是有可行性,毕竟动不动就请专业搞声学的人来布置也不现实,自己看着文章,慢慢摸索本来也是有意思的事情。




欢迎光临 耳机俱乐部论坛 (https://www.headphoneclub.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