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rocksea 于 2013-2-15 18:16 发表
回楼上gaomx和白版:
我举个绘画的例子,画画的时候,最好的光线条件是自然白光,因为这个光线条件下,色彩关系,明暗关系等显示的最自然,在暖色或者冷色的人造光下画画都是不被提倡的。这个在画画的时候是常识。 ...
原帖由 金属教父 于 2013-2-16 00:38 发表
我们听音乐的其实就是声音的回放而已,跟艺术没关系,只有创作阶段才称得上艺术。声音回放理论上属于科学范畴,按理一定有标准,只是被一些人有意或无意地忽悠了。。。
原帖由 花艳唇 于 2013-2-16 10:19 发表
小白的话没好好理解噢。不那么好听等同于难听吗?不那么好听就是不好听?NO!不那么好听恰恰就是直白、真实、清楚的声音。就跟我们平时发出的声音一样,这声音能用好听来形容吗?当然不带这么形容啦。但有些监听设备 ... 监听耳机不希望听到小提琴在录音室中的回响和堂音,因为它们妨碍了聆听小提琴直接的发音...
原帖由 花艳唇 于 2013-2-16 13:56 发表
上面的黑子我解释(下面的不是我说的) 好听不好听还真是标准不同而已嘛 你说它自然、真;我也是说直白(对白嘛,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林志玲一样讲话)、真实、清楚。词语不同而已。我要表达的意思如果延伸到古典音乐现 ...
原帖由 花艳唇 于 2013-2-16 13:56 发表
所以这些设备记录的只有真实现场30-45%左右的声音好不好听就不管了。反正还需要录音师去拿去运用技术手段加工制作出好的录音。所以那些录音监听设备记录下来的30-45%声音并不是给人拿出去听的 ...
原帖由 rocksea 于 2013-2-16 13:34 发表呵,黑字部分,我觉得不是很对吧,我不知道你这句话的意思包不包括那些不插电的声音,包括高水平的不用扩音设备的古典音乐和歌剧类的演出。自然发声不好听的话,还搞高保真,这真哪里来呢?这不是有点可笑了? ...
原帖由 nicklv 于 2013-2-16 16:27 发表
下面的黑字我来解释下吧.
我的意思是说(其实也不是我的意思,我毕竟也不是搞录音的,修为尚浅也提不出这种解释来。只不过我认可这种说法而已)。在录音监听的时候,录音师是不需要听到那么多的混响的,因为这些在某 ...
原帖由 rocksea 于 2013-2-16 16:47 发表
嗯,看来有些概念好像你还不是很明白,呵,没关系,我再解释一下
混响不是都要命的,是需要的,也是一个空间的声学特征的一个重要指标,混响太多或者太少才是要命的,这个混响指的是声音发出后经过空间墙壁等各 ...
原帖由 rocksea 于 2013-2-16 16:47 发表嗯,看来有些概念好像你还不是很明白,呵,没关系,我再解释一下混响不是都要命的,是需要的,也是一个空间的声学特征的一个重要指标,混响太多或者太少才是要命的,这个混响指的是声音发出后经过空间墙壁等各 ...
原帖由 nicklv 于 2013-2-17 00:21 发表
我不是说录音不需要混响,没这个意思。
我说的是,哪怕是混响的很好的录音,也需要一副帮你听清楚发声源本身的耳机。最好带上它能够滤掉一些有妨碍工作的混响,便于挑毛病。比如混响很好的时候听到的一切都很不错, ...
原帖由 rocksea 于 2013-2-17 00:28 发表呵呵,你不会把耳机当成滤波器了吧?录音的时候,收音的话筒相当于你的耳朵,和乐声处在一个空间里,声波在这个空间里来回的反射衰减混响,除非话筒和你的耳机有滤波功能,即使有滤波功能,怕是你也无法把反射 ...
原帖由 pzs1232002 于 2013-2-18 16:32 发表
我就搞不懂为何将欣赏和监听分开,两者原本就应该统一,自然真实的声音即便不咋的,也比娇柔做作的渲染更容易接受,即便没有百分之百的正是还原,我还是偏爱较接近原音的器材
rocksea 发表于 2013-2-15 18:16 回楼上gaomx和白版: 我举个绘画的例子,画画的时候,最好的光线条件是自然白光,因为这个光线条件下,色 ...
yyw@ 发表于 2014-8-31 18:38 没听过1840,如果说600、650是所谓的欣赏型,那宁愿选择监听型。
欢迎光临 耳机俱乐部论坛 (https://www.headphoneclub.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