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pfhorer .files/findmore.gif) 中级会员
注册日期:
Nov 2001 性 别: ? 来 自: shanghai 发贴数量: 199 会员积分:
25
|
[教程]DIY新兵训练营(一)
1.
概述 首先欢迎加入diy新兵训练营系列。这里要向大家介绍一些基于运算放大器的耳放电路。通过实际的制作,达到一个准diy高手的水平:P 这次介绍的电路是来自于著名的音频芯片生产商BB公司(已经被TI德州仪器吞并)的音频运算放大器技术文档中公布的运放应用电路。见下图。
.files/2003111915341777352.gif) 图一 2. 了解运算放大器 2.1
概述 运算放大器出现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最早是由真空管做成的,一般它具有电源(正,负),同相输入端,反相输入端,输出端这些引脚。单运放通常还有两个offset
trim引脚,称为偏置电压微调端。用来调零。 2.2
基本放大功能 既然称为“运算放大器”,那他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放大。通过两个电阻,我们就可以方便的得到需要的放大倍数。 它分为正相放大和反相放大两种放大形式:
信号从“+”端输入,输出信号通过电阻加到“-”端,这种放大形式称为正相放大。他的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是同方向的。
信号从“-”端输入,输出信号通过电阻加到“-”端,这种放大形式称为反相放大。他的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是反方向的。换句话说,我输入1伏,在输出端我得到的是-1伏(假设放大倍数为1)。 2.2.1
正相放大器 这里我们仅应用到正相放大器。U1的接法就是这种应用。我们设定的增益约是20dB(也就是说放大倍数是1+R3/R2=1+10K/1K=11,按图一R3,R2),如下图。
.files/200311191535158336.gif) 图二 2.2.2
缓冲 我们注意到图中的U2他也是从“+”输入信号,但是输出信号并没有通过电阻,而是直接送至“-”端。其实他是正相放大器的变种。 他称为缓冲器。 我们有这样的等式: Vout=Vin*(1+R2/R1) 结合缓冲器的电路:
图三 这就相当于R2=0,R1=无穷大。
那么R2/R1就是0,从而,Vout=Vin。 这可是一个好东西!
它具有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放大倍数为1,仅对电流进行放大。通常把他放在两个放大单元中间,进行阻抗匹配,本身不起放大作用。因此称为缓冲。 这里,我们是利用了他的电流输出能力,让他和U1的输出电流合并,加大了整个耳机放大器的电流输出能力,让他可以应对低阻耳机(阻抗低于100欧姆,如64/32欧姆)。 2.3
封装和引脚 这里要给大家一个概念,就是封装形式。 同一个元件,为了满足不同的功率,空间,温度,安装等等的要求,它往往有很多“包装
”。 运算放大器常见的封装是双列直插,由于单运放和双运放都是八个引脚,所以一般称为“dip
8”封装。有些场合要求小型化,所以还有一种常见的是贴片封装,记为“so 8”。
.files/2003111915341098325.gif) 图四 下面看一下单运放和双运放的引脚:
.files/2003111915351027728.gif) 图五 3. 电源解析 3.1
概述 我们要使用的是稳定的直流电压。而家里插座上取得的是220伏交流电。所以需要一系列电路把220伏交流电变为我们想要的直流电压。 经典的电源模型一般包括:整流,滤波,稳压
.files/2003111915344782402.gif) 图六 3.2
整流,滤波 220伏市电经过变压器,将两组15伏交流电输入J1,J2,,经过D1,D2,变成直流电。D1,D2是整流桥,集成了四个整流二极管在一个小小圆形或方形塑料块中。这时,直流电压为15*1.414=21伏。 C1,C2起滤波作用,把波、峰拉平,提供比较稳定的直流电。 3.3
稳压 但是这样的直流电我们还不能用。因为运放的工作电压为+-15伏(最高18伏)。我们现在提供的是两组21伏电压。 在这种情况下,稳压电路就起到作用的,它能把电压稳定在某个设定制。 3.3.1
认识78/79xx家族 78/79XX系列是常用的稳压器件。他具有1.5安培的电流输出能力,输入电压一般不超过35伏,XX的数字就是输出的电压值。 78XX是正电压输出,79XX是负电压输出。 3.3.2
接触TO220封装 TO220是中功率三极管的封装形式,它可以安装于散热器上,提供良好的散热。78/79XX三端稳压块也是采用这种封装。
.files/2003111915355390004.gif) 图七 3.3.3
应用电路 78/79XX不需要外接元件就能达到稳压目的,这也是广泛应用的一个因素。只需要按78/79XX的引脚接好就能工作。电路如图六。 4.
套件安装指南 套件是专为NEWBIE设计,所以安装上没有什么难度。所要用到的元件等等都在套件中包括。而且不需要用到导线,一来减小信号路径,二来避免错误的连接而导致噪音和耳机损坏。 不过还是有两点注意点:
运放要最后才插入运放座,并且千万注意不要插反!
安装金属外壳要把外壳接到线路板前或者后的GND孔(接一个就行了,不能两个同时接,会引起噪音)。
最后,祝各位顺利完成你们的第一件DIY作品。
注:点击查看大图
__________________ Do It Yourself! Enjoy
it Ourself! whoami_jacky@hot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