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93499|回复: 244

不是评测、只是建议——对比MDAC和MD11解码器

[复制链接]

11

主题

894

帖子

1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5
注册时间
2007-6-23
发表于 2010-9-28 14: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意,明显MD11比较土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894

帖子

1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5
注册时间
2007-6-23
发表于 2010-9-29 01: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想到被拍成这样……
不过无论如何,下这么重的结论前,我觉得至少也应该听一下模拟输出吧,如果它的耳房部分真的很烂,差别是会比较大的。

中肯的说,我觉得乐之邦技术上没有问题,但市场定位绝对有问题。
2000元可以算国内的主流市场,虽然MD11是最低端产品,但用料对国内用户而言可以说诚意有点低。

首先是开关电源,好的开关电源,是可以与传统变压器媲美的,甚至在某些方面要超过传统变压器。但要做到那样,成本、体积也不会小,而乐之邦的这个呢,实在让人怀疑。
其次是时钟,都做到外置DAC了,至少应该加个像样点的晶振吧?没有,甚至还比不上MD10的。
最后就是耳放,我就汗了,低成本的集成芯片方案一大堆,干嘛要去搞什么分立?分立要做好,成本、难度肯定大大高于集成方案,这个成本有点省的厉害了。
以上三点,相比MD10,不但没有进步,甚至可以说是退步。

在HIFI领域,国产货市场本来就很艰难,所以低端产品的口碑尤其重要,若非如此谁会去买你的高端?
乐之邦在技术上是领先,但绝不能无视国内市场的现实情况,在商业上要成功,光有技术是绝对不够的,希望乐之邦能看到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894

帖子

1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5
注册时间
2007-6-23
发表于 2010-9-29 11: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0-9-29 10:08 发表
什么叫“技术领先”?在HI-FI领域里有什么“技术领先”?hi-fi产品完全是根据声音品质来论高下的,如果“先进技术”不能带来更好的音质,能叫“先进”吗?“先进”的意义何在?开关电源这个技术出现得最晚,算是先进 ...

呵呵,开关电源算什么先进技术,地摊上随便买,更多的还是成本妥协。

什么叫先进技术?
乐之邦的USB算它的先进技术,没记错的话MD11应该是世界上首部支持24/192 USB的外置DAC吧。
当然,您也可以说,这个技术对您毫无用处,但我相信不是所有人都觉得它毫无用处。

所谓技术和音质之间的大道理,我与您的看法是有些不同,不过我觉得也没有什么必要再争论什么,求同存异吧,仅仅想说一点我对您这次对比试听的看法,主要有三点。

其一,没有直接对比模拟输出口。撇开声音风格的差异( 就好像你不能拿DA10的风格去鄙视DAC1),但就解码器的素质,我个人不相信这两者会有档次上的差距,即便MD11用了开关电源。

其二,没有直接对比USB口输入下,两者解码素质的差距。乐之邦的MD11,可以说主要针对的还是PCFI的用户群,而且就如我上面所说,其“ 先进技术”主要体现在USB接口。因此没有USB口的直接对比,就让人感觉有点……那个啥。

其三,这个可能稍微刻薄了点, MDAC是一款ASRC的DAC,将所有输入信号都升频到24/192,众所周知高采样率的音频一般听起来都比较的厚润,我个人始终觉得拿不升频的DAC与升频的DAC直接对比,稍稍有些不公平。 当然,您也可以说,这是MDAC的技术优势,但其实MD11也可以通过软升频后天弥补的,呵呵。

基于以上三点,我个人总体上认为,您的这次对比的结论,稍微轻率了一点点。。。

得罪之处望海涵~

[ 本帖最后由 whisky_qz 于 2010-9-29 12:0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894

帖子

1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5
注册时间
2007-6-23
发表于 2010-9-29 12: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entence 于 2010-9-29 11:55 发表

个人感觉24/96还是有必要的,尤其手头这样的资源越来越多
不过除了这个,MD11就没什么可以吹牛的地方了


是,DAC本来就这么回事,先今大多数的DAC包括三小强在内,又有什么可吹牛的地方?

可是你要想买个支持24/192的usb DAC,目前为止其他选择也就新款的QB-9 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894

帖子

1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5
注册时间
2007-6-23
发表于 2010-10-1 10: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激光鼠 于 2010-10-1 10:40 发表

能说说是怎么处理的吗?改驱动程序?
用DAC1你是没法判断前端素质好坏的,DAC1 HDR内部是ASRC架构,对前端要求不高,接两百元的DVD数字输出跟接两万元的CD转盘,听起来差别不大。


激光鼠前辈,ASRC没有您想象的那么神通广大的。。。
DAC1也好 ,MDAC也好 ,不同前端, 该啥声还是啥声~

[ 本帖最后由 whisky_qz 于 2010-10-1 10:4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894

帖子

1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5
注册时间
2007-6-23
发表于 2010-10-1 11: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激光鼠 于 2010-10-1 11:17 发表

这问题要这么看:你找一台传统的PLL架构的解码器来跟ASRC架构的解码器比较一下,就会发现ASRC是不是神通广大了。
Stereophile测试USB转同轴器材时,用的是音乐传真的老解码,而不是DAC1,理由就是DAC1的ASRC会掩盖 ...


俺听下来的感受就是,该啥声还是啥声,就算是异步缓存技术,前端的声音特征依然可辨,何况区区ASR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894

帖子

1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5
注册时间
2007-6-23
发表于 2010-10-1 12: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激光鼠 于 2010-10-1 11:59 发表
要让你们这几个金耳朵都听不出区别,估计难了。我说的是这个ASRC跟PLL技术相比较,对前端是不敏感的。假如200元DVD与2万元转盘,PLL技术解码器能听出100%的区别,ASRC估计也就10%的区别,但金耳朵确实能听出这10%的区 ...

我是觉得ASRC不比一般的PLL区别小多少。
本质上来说,PLL注重控制频率的抖动值,ASRC注重控制频率的偏移值,但其实就听感而言,频率的抖动危害更大。
所以,PLL做的好,声音可以更自然柔和,我觉得做好PLL是根本。
而ASRC技术,从控制JITTER的角度而言,我觉得噱头成分大一点,但它的确有其他方面的很多好处,这也不能否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894

帖子

1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5
注册时间
2007-6-23
发表于 2010-10-1 12: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不需要什么根据,从PLL和ASRC的工作原理上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894

帖子

1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5
注册时间
2007-6-23
发表于 2010-10-1 12: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激光鼠 于 2010-10-1 12:29 发表

你知道ASRC的工作原理?能大致说几句吗?

就是将原始数据送入缓存经过插值运算后升到某个固定频率后再输出呀,时钟以本地晶振为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894

帖子

1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5
注册时间
2007-6-23
发表于 2010-10-1 13: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激光鼠 于 2010-10-1 13:10 发表

既然升频到固定频率了,而且以本地时钟为参考,那么跟输入时钟就无关了,输入Jitter自然也就没有了,怎么还会有ASRC注重控制频率偏移值一说?控制的是哪个频率?
PLL的话输出时钟必须跟输入时钟保持同步,会 ...


其实这就是ASRC技术最忽悠人的地方,一般人很容易想当然的以为有了本地时钟,输入时钟就无关了。
其实ASRC的过程仍然是一个同步过程,插值升频这个过程,既会受到输入JITTER影响,也会受到本地JITTER影响,搞的不好JITTER比原来还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894

帖子

1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5
注册时间
2007-6-23
发表于 2010-10-2 11: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aomx 于 2010-10-1 15:30 发表
ASRC有一篇文章介绍的很好
http://www.diyaudio.com/forums/digital-source/28814-asynchronous-sample-rate-conversion.html
你们自己从头看吧。需要一定的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
简单概括来讲ASRC可以降低jitter ...


很好的文章,diyaudio 果然牛人多,多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5-25 19:41 , Processed in 0.083031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