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1000|回复: 37

[发烧理念] 感性声还是理性声的投票

[复制链接]

152

主题

4688

帖子

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7
注册时间
2008-12-24
发表于 2021-12-18 04: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zchen 于 2021-12-18 06:46 编辑

最顶级的声音应该是最理性的,在上海一个烧友的家听到的换了古董管的Viva845推HD800的声音就特别的理性,整个音乐声场是后退的,让人感觉是在台下静静地听音乐,音乐没有一般系统那种扑面而来的感觉,更不用提什么音乐的包围感,完全没有,音乐和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空间,如果音乐是地球,那么我就是在月亮上,至少是在太空欣赏地球,所以音乐听起来特别轻松,没有任何压力,也没有任何的投入感,明显感觉,音乐的演奏和我没有任何关系,音乐是音乐,我是我,我只是在音乐空间的外面静静地欣赏音乐,音乐对我没有任何的干扰,所以我想听什么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听什么(就是可以把注意力放到音乐的任何一个部分),非常的自由和理性。真正做到了我在欣赏音乐,而不是我被音乐骚扰着。而所有其它的耳机系统,声音或多或少有一种扑面而来的感觉,有包围感,让人感觉有压迫感和压力,除去你喜欢的音乐成分,仿佛同时也强迫你听很多你不喜欢的音乐成份,也就是在你耳朵中强制性地灌输一些你不喜欢的音乐成分,因而或多或少影响了音乐的欣赏,从我欣赏音乐变成了音乐在向我的耳朵灌输,容易引起疲劳和不耐听。最后总结一下,欣赏理性的音乐就好像一个学生可以主动地、有选择性地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欣赏感性的音乐就像是被老师强制要求去读很多书,其中有自己喜欢的,也有不喜欢的。理性的音乐就像是一个人在轻轻地讲故事,他不要求每个人都被感动,他只是让懂得他的故事的人和欣赏他的故事的人感动,感性的音乐好像是一个人在声嘶力竭地诉说想要让每一个听他故事的人都感动。

点评

讲的真好  发表于 2021-12-20 15:14
说得很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18 07: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主题

4688

帖子

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7
注册时间
2008-12-24
发表于 2021-12-22 02: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白 发表于 2021-12-21 12:45
哪里声嘶力竭了。乐感和感染力是自然流淌出来的,我喜欢形容为小河、小溪,要有那种流动感。不感染人的 ...

理性的声音一样可以有优秀的乐感、感染力,只是声音没有那种扑面而来的压迫感和侵略性。除了声音分理性和感性,其实音乐本身也有理性和感性,古典音乐就偏向理性,摇滚、重金属就偏向感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主题

4688

帖子

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7
注册时间
2008-12-24
发表于 2021-12-22 19: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理性的声音(或音乐)就像是讲笑话的高手,讲笑话的人严肃而不动声色地讲着,靠笑话的哲理和逻辑逗笑听众,听懂的人会会心的笑起来,甚至哈哈大笑,听不懂的人可能会感到莫名其妙;感性的声音(或音乐)就像是某些平庸的小品,靠夸张的动作和低俗的语言来逗笑观众。理性的声音靠音乐本身来感动人,所以器材声音中性而平衡,感性的声音靠音染和调音来刺激人的感官,例如突出某些频率来强调某种效果,例如森海和拜亚的耳机就属于理性声,而歌德的耳机就属于感性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主题

4688

帖子

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7
注册时间
2008-12-24
发表于 2021-12-22 21: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最理想的声音是100%理性的声音,什么是理性的声音,就是对声音没有做任何的修饰,唱片上是什么声音,器材就还原什么声音,如果唱片录制的足够好,那么器材还原的声音就非常接近现场的声音,优秀的器材应该是音乐的搬运工,而不是加工厂,包括线材也是,把一条线材接在耳机回路里,如果接与不接,声音几乎完全一致,那就是好线材,器材和线材对声音的修饰,不管是通过音染,还是频率处理,必然会形成所谓的声音风格,即使这种风格是多么的迷人,都是在声音没法做到极致或者是在有限成本下的一种无奈的妥协。越是顶级的声音,越是没有风格,越是理性,当声音彻底没有了风格,100%的理性,那就是器材重播最理想的声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主题

4688

帖子

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7
注册时间
2008-12-24
发表于 2021-12-23 03: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zchen 于 2021-12-23 03:42 编辑
FUJIKID 发表于 2021-12-22 23:18
怎么说呢,也许是用理性表达感性
而中正平衡少音染的本质,是为了更少的音染去干扰录音里存在的情感表情
...

确实是这样,音乐本身或是感性,或是理性,全凭演奏家的感悟和演奏水平,很多发烧友喜欢感性的音乐,这没有错,但器材的声音必须是理性的,理性的器材才能完整地演绎音乐的感性,否则感性+感性,最后的结果就不知道是什么性了。另外,音染必定会影响揭示力,影响音乐情感的表达,这是毫无疑问的,本人对音染深恶痛绝。器材声音的理性是为更好地表现音乐的感性,器材高透明度、低音染、中性平衡,丰富的细节,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完整地传递音乐的情感,也就是音乐的感性,这些方面任何一个因素没有做到极致,都会影响到音乐情感的表达。再强调一遍,器材必须是音乐的搬运工,而不是加工厂。这么说吧,如果已知一张唱片的音乐非常的感性,也就是具有丰富的音乐情感,一套系统如果能完整地保留和传递这种音乐的感性,说明系统本身的声音非常理性,如果系统播放的声音缺乏音乐情感,听起来非常理性,说明这套系统不够理性,而是非常感性,把器材的感性强加给了音乐,从而掩盖了音乐本身的感性,也就是音乐情感。

点评

离开器材的素质去谈韵味是意义不大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23 04:39
其实器材里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对音色产生影响,就那机线来说,不同品牌的机线,音色也会有细微的差别 音色是客观存在的东西,再如何无染的零部件,也会有自己的音色 比如an快晴,其实an家音色的走向是很明显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23 04: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主题

4688

帖子

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7
注册时间
2008-12-24
发表于 2021-12-23 15: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zchen 于 2021-12-23 15:40 编辑
chenbincyber 发表于 2021-12-23 04:39
离开器材的素质去谈韵味是意义不大的

韵味肯定和器材的素质密切有关,但要看是什么韵味了,如果是音乐本身的韵味,那么韵味与器材的素质成正比,器材素质越高,播放的音乐韵味就越好,如果是器材带来的韵味,那么韵味与器材的素质成反比(例如胆机,公认有韵味,但其实素质是不高的)。这其实和电视机和照相机的白平衡一回事,器材有韵味就相当于电视机的白平衡没有调在纯白,而是调成了一定的颜色,可能是淡淡的金色或者蓝色,或者绿色,让任何画面都带有一定的”韵味“和”美感“,但同时,揭示力肯定下降,画面原本的韵味和美感受到影响,色彩的准确性也会受到影响,对应到音响器材就是有音染的器材的音色往往不够准确,最好的例子就是HD800S,它的音色(包括音场)其实不是很准确,至少要比800差一点,所以器材的声音必须是非常理性,就像是电视机的白平衡一样,必须是纯白,所谓理性,就是对声音没有做任何的修饰,最好也没有任何的失真,100%地还原唱片的录音,那么,我们可以说器材的声音是100%的理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主题

4688

帖子

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7
注册时间
2008-12-24
发表于 2021-12-26 19: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zchen 于 2021-12-26 20:33 编辑
天方夜谭天说地 发表于 2021-12-26 18:16
玩过镜头都知道
有些镜头看似分辨率高 反差大,但色彩平淡,画面立体不足,层次过度生硬,
譬如腾龙的低 ...

个人理解,素质好的器材应以还原音乐本来的韵味为主,基本上不需要添加任何的音染,素质差的器材,因为丢失了和音乐韵味以及情感有关的大量细节,无法完整地还原音乐本来的韵味,则需要添加一些音染以增加味道,但切记,此味道非彼味道,音染增加的味道单一,而且只适合部分题材曲目,音乐本来的味道是丰富多彩的,而且在任何题材的音乐曲目上都可以感受到。和相机镜头是一个道理,和烹饪也是一个道理,只有在食材本身没有鲜味的情况下,才需要加点味精提提鲜味,像新鲜的鱼、虾,再加味精,不就是画蛇添足了?所以,素质好的器材再添加音染来渲染所谓的风格和味道其实也是画蛇添足。不过,素质要谨防假素质,不是很多发烧友认为素质高就一定高,很多发烧友认为素质高的器材其实是低素质器材。

点评

玩镜头退烧了,但我还是会用佳能50L拍拍片,我知道素质和味道是远不如我先前的莱卡r50e60,但就人文题材佳能50l足够表达了。这镜素质一般但也足够,重要是立体感和散景虚化,让人物凸显出来,这样就够了,不知道玩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27 00: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主题

4688

帖子

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7
注册时间
2008-12-24
发表于 2021-12-27 15: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zchen 于 2021-12-27 16:23 编辑
FUJIKID 发表于 2021-12-27 15:27
我自认为玩800很好了,但玩了老580j 540g 黑线600,才发现800音色上的调整是有问题的
800最大的问题还是音 ...

HD800的透明度明显不如T1一代,我觉得是耳机上可换线的插头、插座影响了它的透明度,造成了一种类似于磨砂玻璃般的半透明感觉,估计就是你说的发白的质感,其实也是一种音染,是由耳机上的可换线插头、插座带来的,估计把这个插头件取消,直接把线焊接到耳机上就可以解决问题,T1就完全没有这个问题,乐器和人声嗓音质感明显好过800,更鲜明、更自然柔和。个人体会,接插件普遍音染比较大,严重影响声音质量,即使是优质的接插件也不例外,系统中应尽量少用或不用接插件,一般的器材为了组装、拆卸和维修方便,总是会使用一些接插件,我自己的体会,即使用最优秀的接插件,一台耳放中的接插件,如果达到3个,声音就完全没有办法接受了,最好不用,一到二个接插件声音还能接受,3个以上接插件,音染和失真大到一耳朵已经无法接受。所以,有些器材如果内部使用了很多接插件,不用听基本就可以判死刑了。

点评

以T1的一代和二代为比较对象 从耳机线中段开始算,可换线的耳机音频信号要经历:线-焊锡-插头-插座-焊锡-pcb铜片-焊锡-机内线 多出 -焊锡-插头-插座-焊锡-pcb铜片-焊锡- 这么多环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27 16: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5-26 12:16 , Processed in 0.102323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