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0963|回复: 47

请教一个纯理论的问题

[复制链接]

27

主题

1548

帖子

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0
注册时间
2009-8-24
发表于 2009-10-29 15: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数字信号中关注Jitter和治理Jitter是应该的,但是不用害怕Jitter,或什么都用Jitter说事。
Jitter有很多种,产生Jitter的原因也很多,有的较严重有的完全可以忽略。

举个十分简单的例子;地震大家都是知道的,听起来有些谈虎色变的感觉(比如,唐山大地震、5.12大地震....等等)。但是,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几乎地震不断,地震天天存在;可是我们并没有任何害怕呀,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平日的地震常常是可以忽略的,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没有任何影响。

同样,Jitter对数字信号也有很多可忽略的情况。在数字信号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那就是误码,误码会对数字信号产生很大的影响。其实误码也是有标准的,只要符合标准,人耳是听不出还原后的信号差别的。

因此,就算有Jitter存在,只要不对数字信号产生误码,或仅产生极小的误码(在误码标准范围内),那么就不用害怕Jitter的存在;换句话,这样的Jitter不会对数字信号产生影响。

[ 本帖最后由 right 于 2009-10-29 15:1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548

帖子

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0
注册时间
2009-8-24
发表于 2009-10-29 19: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字信号最大的敌人一定是误码。这不论是数字信号的音乐流还是数字信号的视频流.....等等,只要是传输的数字信号,误码直接影响到还原后信号的失真与否,针对数字信号的传输误码的问题,这才有误码仪的诞生。而在HiFi追求的就是低失真或不失真,若失真的系统相信没有人认为是值得炫耀的HiFi系统。

前面说过,Jitter有很多种类,其中有些是极小的,其影响程度类似天天都有的微小地震而完全可以忽略,对于这样的Jitter有必要化大气力或大投资吗,那一定是打水漂。当然有“毅力”有“资金”与这些Jitter“抗衡”谁也管不了,这正是“有钱难买愿意”。  总之,不要被所谓Jitter论迷惑,科学理性地HiFi才是正道。

[ 本帖最后由 right 于 2009-10-29 19:5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548

帖子

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0
注册时间
2009-8-24
发表于 2009-10-29 21: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这样一个逻辑关系:
误码一定会造成还原后的信号的失真;
Jitter不一定会带来还原后的信号的失真。

HiFi关心的失真情况,若不是失真的情况又与HiFi有多大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548

帖子

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0
注册时间
2009-8-24
发表于 2009-10-29 2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高保真?

就是指失真大小,当然失真越小就越接近理性的高保真,这就是HiFi。

若一些Jitter并不影响高保真,治理那些可忽略的Jitter又有何必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548

帖子

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0
注册时间
2009-8-24
发表于 2009-10-29 22: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19#,首先没有否认Jitter造成还原后的信号的失真,但是请注意,不是所有Jitter都会造成还原后的信号的失真,请注意这样一个逻辑关系。并且请说明一下,Jitter是如何造成还原后信号的失真的。这样才能明白,为什么并不是所有的Jitter都要关注。

[ 本帖最后由 right 于 2009-10-29 22:2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548

帖子

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0
注册时间
2009-8-24
发表于 2009-10-29 22: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rk132 于 2009-10-29 22:01 发表 没不影响最终回放的jitter,只有影响的程度不同,你认为你听可以没有影响可以忽略,人家当然也可以认为我听影响非常之大,完全不能接受这就是对于品质的要求不一样,不然就一个皮包都可以买到十几万,我就完 ...


请注意,什么是高保真,就是失真大小的程度。

并且还请注意,不是所有的Jitter都会对回放产生影响,就是说,不是所有的Jitter都会对还原造成失真;即Jitter的程度是不同的,如同地震的程度之影响,想必这种道理应该清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548

帖子

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0
注册时间
2009-8-24
发表于 2009-10-29 22: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Jitter对还原后的信号是否产生影响这一点很重要,有影响的一定不能忽视,没有影响的一定不必关心。在数字信号中,Jitter可能会对数字信号产生影响,但是要是了解数字信号的特点就可能不会太害怕Jitter对数字信号的影响了。Jitter对数字信号的影响在信号的还原中只是中间的过程,而这个中间过程不一定影响到最终的信号还原。这点概念只有对数字信号了解才能理解。

[ 本帖最后由 right 于 2009-10-29 22:2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548

帖子

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0
注册时间
2009-8-24
发表于 2009-10-29 22: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rk132 于 2009-10-29 22:14 发表 你忽视了最基本的感官问题,如果有群人对地震特别敏感,那么很小的地震都可以感觉到所谓发烧的人群就是对器材非常敏感才玩的高级器材,如果对于他们的耳朵来说,几K对比几万的器材音质完全不能感受到提升,只 ...
能否说明一下Jitter如何对还原后的信号产生影响?现在谈感官略显早了一点,先搞清Jitter,以及造成还原信号失真的原理。

[ 本帖最后由 right 于 2009-10-29 22:2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548

帖子

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0
注册时间
2009-8-24
发表于 2009-10-29 22: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rk132 于 2009-10-29 22:30 发表 就是时间呗,你这还不清楚

这里是耳机论坛,不是电子工程论坛,这里谈的多数是结果,就是俺们听到的结果,至于怎么发生和为什么发生

请找专家问去呗,最浅显的就是高级转盘有更好的定时性,而一般的CD机避震和转速的稳定都要差些


请您说明一下Jitter如何对还原后的信号产生影响,遗憾的是所答非所问,还是请说明一下。只有能说清楚才能明白Jitter。

这里是耳机论坛,又是HiFi论坛吧,HiFi不是拍拍腰包有米就能完好的,当然要有概念在其中,概念不清怎么能有准确的结果呢,对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548

帖子

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0
注册时间
2009-8-24
发表于 2009-10-30 19: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Jitter知识那篇文章。

这是一篇较早的关于Jitter的文章,原版网址如下:

http://www.jitter.de/english/engc_navfr.html

此文章以数字信号为主谈Jitter,并且谈到了一些:
什么是Jitter、有什么Jitter、什么产生了Jitter、产生Jitter的源等等。

既然谈及数字信号,但是,此文章并没有谈及Jitter是怎样对数字信号产生影响的、对数字信号产生的直接影响是什么。也就是说Jitter对数字信号到底产生了什么影响,影响到底有多大。这些方面没说清楚的话是很遗憾的,感觉缺少了些什么。

譬如,文章说到了时基Jitter,谈到了时基Jitter的存在;那么好,接着往下说就可以了,可惜,没有继续谈到时基Jitter怎样对数字信号产生影响和产生了什么样影响。

网上有不少关于Jitter的文章,总有些遗憾,谈得不够透彻;除了定性,而用定量来说明要表述的问题几乎没有,有些甚至定性也没有表述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548

帖子

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0
注册时间
2009-8-24
发表于 2009-10-31 23: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42#:

看了您的《为还未理解Jitter概念的朋友而写: 数码音频知识入门》文章,谈谈我的看法,若说得不对望咱们探讨一下。

先明确问题讨论的前提,正像您的标题,即在数字信号前提之下Jitter问题的讨论;也像您文章所谈及的,即先是用了约是文章一半的篇幅介绍或说明数字信号。

这里还是要强调形成数字信号的3步,即抽样、量化和编码,其中抽样的样值或PAM信号是模拟信号,只是形成数字信号必要的第一步,PAM不是数字信号,对时间而言是离散信号。


看您文章说Jitter的这样一段:
“......为什么数据完全一样(0和1完全一样),但在不同的重播系统中,会出不同的音质.

现在我再画一张图,就能很直观地说明什么是jitter,它为什么对声音破坏那么大了. 请看:


Pic01.jpg
......

大家可以注意到,时间轴有了问题,20次取样(现在应该叫"重播")不再是平均,精密的,而是有了几次忽快忽慢. 特别严重的是第9和10次间,第17-18次,和第19-20次,都拖慢了. 第15-17次则快了. 这样总长还是1秒钟,但由于重建时的"钟"出了问题,不是平均的,而是有了忽快忽慢,那么,重建出来的波形,是有了很明显的扭曲(失真).”



看了这段文章问题就出来了:
看这个“20次取样(现在应该叫"重播")不再是平均”的说法。不管是多少次的取样,其取出来的一定是样值,我在前面强调了样值或PAM信号是模拟信号(包括重播或重建时的PAM)不是数字信号。

请注意,这样在这段说明Jitter中实际是用了模拟信号来解释或说明了所谓数字信号的Jitter。咱们想想,用模拟信号怎么能解释或说明数字信号的情况呢?显示是错误的,或数字信号的概念有了些问题。

我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用模拟信号说数字信号的情况呢,除了数字信号的概念之外,关键是一种不准确的观念所致,这里就是“数据完全一样(0和1完全一样),但在不同的重播系统中,会出不同的音质.”不妨可以换个思路分析数字信号的Jitter。

要问:Jitter给数字信号带来了什么;进而关键是Jitter对数字信号的危害是什么?

顺便提一下,文章在解释或说明数字信号时是有误的。

[ 本帖最后由 right 于 2009-10-31 23:4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7-3 01:59 , Processed in 0.12311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