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0303|回复: 25

[数播] 无法拒绝数播音源的三大理由

[复制链接]

1

主题

2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21-6-11
发表于 2021-8-21 10: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欧阳锋 于 2021-8-21 10:52 编辑

数播作为数码音源的一种,被大众认知的定义就是通过移动端APP操控,能播放各种音乐文件和网络串流的数字播放器,形式上有纯播放的数字转盘和带解码的一体机两种。

近年来随着高解析度音乐文件的丰富和获取方式多样,以及网络串流播放的逐步普及,市场上也涌现出不少高端数播产品,以满足不少高端发烧友对更高声音素质的追求。

而时至今日,发烧圈依然充斥“模拟和数码、数播和CD机之间谁不如谁”的争论,实在是没有必要,更无意义。任何类型和形式的音源产品,都有认可的用户(且在同类产品之中也有高低之分),发烧友当“求同存异”,这个“同”相信就是声音的素质,“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异”就是声音以外的附加属性,比如有人喜欢黑胶的情调、CD的仪式感、数播的方便高效等等。

那么,在众多音源中,让我们无法拒绝数播的理由是什么?


第一、可以享受信息量更丰富的Hi-Res高解析度音乐

作为数播信源的音频文件,和CD一样都是将原音数字化的不同媒介方式。音频文件又分无损和有损两大类,高解析度音频文件采用无损格式。

高解析度音乐是指声音信息量超越CD音质的音乐格式,即采样率大于44.1kHz以及比特深度大于16bit,如一些录音公司以96kHz/24bit作为母带标准。

目前,大部分国际录音公司都有提供高解析度的数字文件专辑售卖下载,如Sony Classical、PENTATONE、BIS、2L、BR Klassik、Naxos、Challenge Classics、RCA Victor Living Stereo……
数播的最大优势也在于本地播放高解析度音频文件时,数字化更加精细,声音波形更加接近原音,几乎忠实地还原了在录音棚或演奏厅的录制品质。


第二、高素质的数播能回放优于CD的声音表现

和其他音源一样,数播里面也有各种层次的产品。好马配好鞍,即使有高解析度的音乐文件,也需要有高素质的数播才能拥有高素质的声音表现。

发烧友通常认为数播的声音素质主要由解码决定,在独立解码或可以外接数字输入的开环系统中,似乎解码越高端声音越好。市场上也大多是这种开环设计的产品。还有一种是闭环系统设计的数播,这种架构下系统软硬件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可替代的至关重要的部分,它既不支持外部数字转盘的数字输入,也不支持数字输出给外部解码,因为相互之间没办法协同工作。AudioOnes的Symphony系列数播一体机就属于这种闭环系统设计的产品。

从技术和实际听感上,闭环系统架构设计的数播能更容易表现高解析度音频的厉害之处,它不需要考虑更多的兼容性设计和在开环系统中一些必要的环节,能以最直接的方式完整回放高解析度音频包含的许多声音的信息。这些信息量,包括"声音的密度、厚度、细腻度、深度、声压级"等与以往CD有较大的差别。

因此,使用高素质的数播播放高解析度音频的音质更接近原音,可以感受到歌手的气息和现场的音乐感等以往CD中无法聆听到的细节及氛围。


第三、方便高效的播放和管理体验

数播的播放操作比CD、黑胶方便太多,可视化的操作界面,个性化的音乐资料库管理,即见即播,让人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聚焦在高效聆听上。

使用数播,当你想听某张专辑或演奏家、指挥家、作曲家的作品时,不需要在一堆唱片中费力寻找,只要搜索或浏览自己建好的文件目录,就能方便快捷的找到和播放。也不需要像CD、黑胶那样对唱片进行维护清洁,更不需要一个专门存放唱片的柜来占用有限的空间。

数播音乐资料库的管理也非常方便,购买、下载高解析度音频文件的平台和渠道也比几年前丰富很多。对于购买下载到本地的数字专辑文件,我们可以在本地硬盘上任意建立分类文件夹进行整理;对于本地硬盘没有的专辑,国内可以通过QQ音乐、苹果音乐等在线音乐平台搜索,建立歌单或收藏。

需要注意的是,本地播放高解析度音频文件可以获得最优的声音表现,而在线音乐平台串流播放可以获得海量的西方音乐和本土音乐资源,质和量互为补充吧。

对于一些已经拥有一定数量CD又不想放弃的用户,个别数播通过外置USB光驱也可以直接播放CD(如AudioOnes的数播解码一体机),同样通过APP直观操作选曲播放。当然,除了可以直接播放CD外,也可以把CD抓轨为无损文件保存在硬盘上播放,则管理更为方便。

最后,同样的,即使都是可视化的操作界面,但不同品牌数播的操控APP还是存在着使用体验上的巨大差异,如界面是否简洁人性化、操作是否快速流畅、与数播的连接是否稳定等,需要具体关注。



五音.jpg
1号.jpg
APP1-0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21-6-11
 楼主| 发表于 2021-8-21 11: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花花 发表于 2021-8-21 11:42
我挺期待Arabella Steinbacher这张将出的莫扎特

可以到五音官网关注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21-6-11
 楼主| 发表于 2021-8-21 12: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阳光枫林 发表于 2021-8-21 11:51
我想更多的烧友是想知道搭配出好声的数播的三个秘诀

最简洁高效的系统就是一部数播+高素质的前级(素质一般的不如不要)+主动音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21-6-11
 楼主| 发表于 2021-8-21 12: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ppchris 发表于 2021-8-21 12:21
和互联网隔离,制造水平够高,可以加时钟

方案很多,未必要搞这么复杂的。追求声音素质,还是本地硬盘播放,也就无须玩万元网线、交换机那些。。。

点评

本地硬盘播放,那隔离互联网是基础,如果偏重网播,那隔离交换机必不可少,所以第一条异常重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8-21 12: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21-6-11
 楼主| 发表于 2021-8-21 12: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justicet 发表于 2021-8-21 12:16
数播的特点是海量。

这只能说是其中一点共性的东西,如果声音出来不行,再多也不想听吧,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21-6-11
 楼主| 发表于 2021-8-21 12:32:45 | 显示全部楼层
subbass 发表于 2021-8-21 12:12
玩数播和转盘不冲突啊,都是数字音乐,走一个解码很方便

是的,不会冲突,但声音如何取决于解码器的素质,跟投入有关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21-6-11
 楼主| 发表于 2021-8-21 12: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hifigeek 发表于 2021-8-21 12:50
对于相当多的老录音经典录音来说
Remastered HiRes翻车概率远大于老版本的16 44.1文件
结论基于大批Qobuz ...

嗯,这个情况确实不少,所以文件源头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21-6-11
 楼主| 发表于 2021-8-21 13: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ppchris 发表于 2021-8-21 12:33
本地硬盘播放,那隔离互联网是基础,如果偏重网播,那隔离交换机必不可少,所以第一条异常重要。

本地硬盘播放,数据不走网络呢,APP只是发送指令的“遥控器”哦

点评

只要你机器和路由器用网线连接的,各种噪声跑不掉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8-21 13: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21-6-11
 楼主| 发表于 2021-8-21 13: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欧阳锋 于 2021-8-21 13:11 编辑
ppchris 发表于 2021-8-21 13:06
只要你机器和路由器用网线连接的,各种噪声跑不掉的

你这个说法也对,不过这就要看具体产品的架构怎么做了,机内也可以做隔离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21-6-11
 楼主| 发表于 2021-8-21 20: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mouse1338 发表于 2021-8-21 18:09
是的,新录音太多,互联网时代天才太多,找到喜欢的新录音不容易。老录音重制后好听的凤毛麟角,80年代以 ...

确实是的,如三十多岁的俄罗斯鬼才指挥家Teodor Currentzis,其专辑演绎和录音都俱佳,但很多人就是抱着模拟时代的大师不放,总觉得“生不如死”的,大师自然是大师,但开放的心态,往前看只会有更多的收获。

点评

新大师实在太少了,不得不抱旧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8-21 20: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21-6-11
 楼主| 发表于 2021-8-21 20: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yzmshsj 发表于 2021-8-21 20:39
新大师实在太少了,不得不抱旧的

这个必然,时间积累下来的艺术财富,也不矛盾,不否定大师和“名盘”的价值。还活着、活跃的大师也不少,他们早期的录音和近期的录音就不一样,比如今年最新发行的马友友和老朋友Emanuel Ax重聚,一起录制贝多芬的大提琴和钢琴奏鸣曲《Hope Amid Tears》就非常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5-23 16:21 , Processed in 0.092841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