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yunxin214

百科全书

[复制链接]

4

主题

137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04-11-14
 楼主| 发表于 2004-12-3 12: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维也纳爱乐乐团
Wienna Philhar moniker
   奥地利音乐表演团体。成立于1842年3月18日 。团员是由原国立 歌剧院管弦乐团中选拔而出的 , 首任指挥是O.尼古拉 。后来成为欧洲首屈一指的管弦乐团 ,约有150多年的历史。1860年改称现名。该团是由团员自主经营,长期以来,不设常任指挥,都由当时最负盛名的指挥家担任指挥 ,如里希特、G.马勒、赫梅斯贝尔格、F.魏恩加特纳、W.富特文格勒 、B.瓦尔特 、H.von卡拉扬、K.伯姆等都曾担任该团的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保持着鲜明的德奥音乐传统风格,以音色优美、典雅,演奏流畅、清新而著称。乐团的演奏曲目也很广泛,在其录制的唱片中涉及了20世纪以前所有作曲家的作品。今该团仍以双重身分存在着,演歌剧时以维也纳国立歌剧院管弦乐团名义进入乐池。作曲家勃拉姆斯、布鲁克纳等都曾亲自指挥这个乐团演出自己的作品。C.阿巴多以其聪慧的天资和高超的艺术水平获得了相当于常任指挥的职位 。70年代该团在阿巴多的率领下来中国访问演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37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04-11-14
 楼主| 发表于 2004-12-3 12: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勃拉姆斯(1833~1897)
Brahms,Johannes

  德国作曲家 ,钢琴家 。1833年5月7日生于汉堡 ,1897年4月3日卒于奥地利维也纳。幼年师从E.马克森等汉堡当地音乐教师学习钢琴、作曲。由于家贫,15岁就在小酒店演奏,还编写一些娱乐性小曲。受资产阶级革命影响,引用代表匈牙 利 革 命 的《 拉科奇进行曲 》片 断 写 了 1 首钢琴四手联弹《回忆俄罗斯》。1850年曾与匈牙利小提琴家E.赖门伊一同旅行演奏。1953年认识R.舒曼夫妇,舒曼在自己主编的《新音乐杂志》撰文 ,对他的创作和演奏活动给予热情的鼓励和推荐。1858~1859年在代特莫尔德担任合唱指挥,对他后来的合唱曲写作甚为有益。他的早期创作主要受舒曼作品风格和手法的影响。60~70年代,定居维也纳从事演奏、指挥和创作。1871年写作了《凯旋之歌》,献给通过王朝战争统一德国的俾斯麦,在 C 小调《第一交响曲》中对此也有表现 。后因对德国统 一 后的严酷现实感到失望 ,在 1885年完成的《第四交响曲》等作品中流露明显的消极因素。晚年创作力衰退,以《 b小调单簧管五重奏 》和两首单簧管奏鸣曲为代表性作品。
   
 

图片


 
  勃拉姆斯在创作中积极、自觉地维护德奥传统。他热爱民族文化,追求古典精神和内在情感的深刻表现。反对浮华的表面效果 ,风格质朴、严峻、富有哲理性。他的创作以交响乐为主。他的四首交响乐中 ,C 小调《第一交响曲》反映了对德国统一前后十余年的现实生活感受 。《第四交响曲》虽然气势宏大 ,但在局部流露出命运主宰一切的悲观情绪。他写的两首钢琴协奏曲和 《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78)都为代表性作品。在交响乐作品中,在结构原则、调性布局、主题发展的逻辑性、复调思维的复杂性等 ,都明显地受到J.S.巴赫和 L.van贝多芬风格的影响 。他的代表性钢琴作品有《降E大调间奏曲》、《 匈牙利民歌主题变奏曲 》、《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等。从中可以看出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和作者自己的艺术风格 :深沉、典雅、富于技巧、手法细腻 、形象丰富。在21首匈牙利舞曲中则真实地体现了匈牙利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此外还创作了许多合唱,抒情歌曲和民歌改编曲,继承了F.舒伯特和R.舒曼的艺术歌曲传统,感情真挚朴实,声乐和钢琴部分结合完美。代表作如《我的爱情多青春》、《徒然的小夜曲》、《摇篮曲》等。晚年最后完成的 7册《德意志民歌集》 是他对德奥民间音乐文化研究的重大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37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04-11-14
 楼主| 发表于 2004-12-3 12: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柴科夫斯基(1840~1893)
Tchaikovsky, PeterIlich

  俄国作曲家  。1840 年 5 月 7日生于维亚特卡省卡姆斯克-沃特金斯克附近 ,1893年11月6日卒于圣彼得堡 。1850年入圣彼得堡法律学校学习,并选修音乐课,从师T.I.菲利波夫学习钢琴。1861年入俄罗斯音乐协会的音乐班,1862年成为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第一批学生,在H.I.扎连芭指导下学习和 声与复 调  ;在  A.G.鲁宾斯坦门下学习配器和作曲 。1865年毕业,毕业作品康塔塔《欢乐颂》(J.C.F.席勒诗)获银牌奖。同年应鲁宾斯坦之邀,到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   。10年中,写下包括3部交响曲 、钢琴协奏曲、歌剧 、舞剧  、管弦乐序曲、室内重奏等在内的许多早期名作。1876年与梅克夫人建立了通讯友谊。在梅克夫人资助下,柴科夫斯基辞去教职,全力投入创作,在最后10多年时间里,写下第四  、五、六交响曲及标题 交响曲《 曼弗雷德 》,歌剧《 叶甫盖尼·奥涅金  》、《  玛捷帕  》、《  黑桃皇后  》,舞剧《睡美人 》、《  胡桃夹子  》、《  小提琴协奏曲  》、《意大利随想曲》、《1812序曲》以及许多浪漫曲等名作。
 
 

图片


 
  柴科夫斯基的6部交响曲中,前期的3部都属于生活风俗性和抒情性作品 ,在主题上往往使用民歌素材 ;后3部交响曲以及《曼弗雷德》交响曲在风格上转入深刻的心理刻画 ,力图表现戏剧性的心理矛盾冲突。其中f小调《第四交响曲》题献给梅克夫人,与e小调《 第五交响曲 》一样,采用象征厄运的序奏主题贯穿全曲,成为整个作品核心,最后在欢乐凯旋的高潮中结束。b小调《 第六交响曲 》又名《悲怆 》,是作者悲剧性交响曲创作的高峰。全曲在经过激烈的戏剧性冲突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之后,达到悲剧性的结局。柴科夫斯基的11部歌剧中,最重要的两部是根据普希金同名作品改编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和《黑桃皇后》。前者表现了几个俄国贵族青年在追求理想的生活道路上所经历的悲剧,多采用悠长、抒情的旋律,细腻地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后者也具有悲剧色彩,音乐充满了强烈的戏剧性冲突和艺术感染力。柴科夫 斯基的3部舞剧 音乐是《 天鹅湖 》、《 睡美人 》和《胡桃夹子》,作者在创作上,对以往的公式化弊病进行了革新,增强了交响性和戏剧性音乐效果,大大提高了舞剧音乐的艺术表现力。他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器乐协奏曲中的典范之作。重要作品还有幻想序曲《 罗密欧与朱丽叶 》、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及其他室内乐、声乐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37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04-11-14
 楼主| 发表于 2004-12-3 12: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鲁宾斯坦(1829~1894)
Rubinshtein,Anton Grigorievich

  俄国钢琴家,作曲家 ,指挥家和教育家 。1829 年11月28 日生于波多利斯克省维赫瓦蒂涅茨村 ,1894 年11月20日卒于圣彼得堡 。5岁学习钢琴 ,10岁在莫斯科首次举行公演。1840~1843年在母亲陪伴下到法 、英 、德等国演出 ,并出版初期作品钢琴练习曲《水妖》等 。 1844~1846 年师从 S.德恩学习作曲,1848年回国,定居圣彼得堡,经常指挥、演奏以自己作品为主的音乐会。1854~1858年再赴西欧演出 。1862年创办俄国第一所高等音乐学府——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先后两次担任院长并教授钢琴、乐队、合唱、重奏、配器等课程。1872~1873年间与小提琴家H.维尼亚夫斯基赴美演出成功 。1885 ~1886 年在俄国和欧洲 7 城市举行“ 历史音乐会”,系统介绍不同时期的175首钢琴名曲 。1891~1894 年在德累斯顿从事教学和作曲。主要作品有歌剧《恶魔》、声乐浪漫曲《波斯歌曲集》、第四钢琴协奏曲( d小调 )、第二交响曲《海洋》及一些钢琴小品。
 
 

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6-9 03:58 , Processed in 0.06138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