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5876|回复: 5

[pc-fi软件] 转载及分享一篇好文:《 浅谈三支中阶铁三角耳筒.作者:Chineseworkhard 》

[复制链接]

1097

主题

6670

帖子

330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
注册时间
2003-9-27

积极参与奖影音发烧友

发表于 2006-3-26 18: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原文出处:亦轩耳机音响世界 作者:Chineseworkhard
http://www.mingo-hmw.com/phpBB2/viewtopic.php?t=21990

1.前言

起初以尝试的心态购入AD700,没想到被她的音色深深吸引着。于是锁定Audio-technica的产品,以之作为投身Head-fi的第一步。当初没有想太多,就像听音乐一样,欣赏一个歌手或乐手的作品,自然会寻找他其它的作品,选耳机亦然。经过大概一年时间的收集,W1000、A1000及AD2000相继入手,Audio-technica的三个大家族代表终于齐集了。



ATH-W1000
Audio-Technica受注目的系列W-series的入门量产型号,封闭式设计,继承限量生产的W2002血统。耳机壳以北海道樱木制成,散发着优雅的味道,让人一见难忘。耳机衬垫用人造皮革制造。    



ATH-AD2000
Audio-Technica开放式耳机系列Air Dynamic Series的顶级量产型号,外型带有复古气色,是三支耳机中最年青的型号,也是重量最轻的型号。使用双入线设计,耳机头环采用记忆金属制造,与A1000的轴承设计一样,也是备受争议的设计。三支耳机中唯一用上绒质衬垫。



ATH-A1000
Audio-Techica的鉴听系列Art Monitor Series的顶级限量型号,封闭式设计。虽然限量生产3000台,但长卖长有,被人忽略的型号。耳机壳以钛金属制成,点点花巧的造型,典型日式设计风格。世界上第一支用上轴承的耳机,却成为最为人逅病的缺点。与W1000一样,耳机衬垫用人造皮革制造。



3.音响性能测试
测试分为四个部份,每个部分测试三支耳机不同范畴的性能。每个部分采用不同的唱片进行测试。测试器材如下:
音源:Marantz SACD Player 8400
耳扩:C.E.C. Class A Headphone Amplifier HD53R Ver.8

3.1. 音场定位、结像力与分析力
测试片:XRCD EAGLES《hell freezes over》

W1000拥有其它封闭式耳机没有的宽阔音场,绝对有能力与其它开放式耳机同场较量。W1000的音场不但宽阔,且有一定深度,层次感比AD2000差一点。定位感合格,较复杂的场面还是有点混乱。W1000的距离感很好,有点在演奏厅的感觉,但过于美化的音色还是缺乏临场感。结像力平平,轮廓有点模糊,音像不够立体,或者这就是W1000的特色吧。至于分析力,W1000的表现没有大惊喜,在A1000与AD2000面前不算突出,算她合格吧,反正在这方面对她没有太大的期望。

AD2000的音场宽阔且深,富有层次感,定位感也强,绝少出现松散混乱的情况。主要问题有二:第一是主音位置突出,不太自然;第二就是整个音场比较贴近听者,没有距离感。除了音场,AD2000的结像力也很强,音像很立体,轮廓也清晰,每件乐器历历在目,很有真实感。至于分析力,仅次于A1000,信息量比A1000少。总觉得AD2000的表现方法比较含蓄,可能是为了迁就圆润的音色表现。A1000会把所有细节堆到听者面前,而AD2000则表现得比较含蓄,需要用心细听才能看到细节,感觉比较自然。

至于A1000,她的音场大小出奇地和AD2000差不多,阔度深度也分不出高下,而且十分有层次感,定位感绝不比AD2000逊色,Audio-Technica设计封闭式的技术果然厉害。距离感强,不像AD2000般贴近听者, A1000的感觉是坐在观众席的中后排,而AD2000则是坐在前排一样。歌手的位置没有过份突出,感觉比较自然。她的结像力和AD2000不相伯仲,轮廓十分清晰,音像也富有立体感。分析力方面,比AD2000还高一些。A1000能够将乐手弹奏的动作完全的呈现出来。当然分析力高的副作用就是能把唱片录音、前端等问题一一告诉您,不管您喜欢与否,前文说到A1000与AD2000的表现方法不同就体现在这里。

3.2. 乐器与人声的质感、声音密度
测试片:SACD绫户智绘《Time》

说W1000的强项是女声,相信大家也不会反对。W1000的人声确实充满特色,柔软润泽的声音,温暖且充满感情的表现,令人留下深刻印象。透过W1000,绫户小姐(姨姨?)的声线是成熟有气质的,带点涣散的感觉,这种魅力绝对是其它两支耳机所没有的。W1000的弦乐表现也是别具魅力的,擦弦质感表现细腻,暖暖的音色,带点哀怨的感觉,不知是否与樱木起了化学作用?W1000的声音密度低,偏薄,略带松散的感觉,总是觉得没有重量感,感觉不够实在。偏偏这就是表现柔美女声的必备条件,真教人烦恼呢。

尽管坊间称AD2000 为Audio-Technica新走向的产品,但AD2000的人声处理仍旧保留了Audio-Technica的特色。AD2000表现的女声如丝绸般柔滑,绫户小姐的声线带有温柔的感觉,有一种难以抵抗的魅力,难道这就是韵味吗?AD2000没有W1000的温暖,也没有W1000般涣散,AD2000的声音比较凝聚,比较实在。除了人声,AD2000的乐器表现也是很有质感的,由其是弦乐器,擦弦质感非常真实。至于铜管乐,声音带光泽,爆发力比A1000稍弱,空气感也比较柔弱。比较A1000及W1000,AD2000的声音密度最高,声音颗粒幼细,声音很实在,人声、鼓声很有重量,很有真实感,算是取得了平衡吧。

A1000名为Art Monitor,自有她的理由。既然是Monitor,自然不能经过大幅度的调音,否则便不能准确的鉴定录音质素。因此A1000是三支耳机中最没有僻性的一支,不像W1000或AD2000,A1000不需要讨好耳朵的美丽音染,换来的是比较干净朴素的音色。没有W1000般温暖,也不像AD2000般柔滑,A1000的女声比较简朴,就是录音本身的声音,没有太多的修饰。A1000把绫户小姐声线的特质表现出来,有点失意,有点慵懒,有点飘逸。至于乐器表现,A1000算是最全面的了。她既能表现弦乐器擦弦的质感和在空气中产生的微妙震动,也能重现出铜管乐器的爆发力和气流感。A1000的声音密度高,可能没有AD2000的重量感,声音颗粒也没AD2000幼细,却仍能保持真实感。

3.3. 透明感与活生感
测试片:CD 玉置浩二《LIVE!!「今日というこの日を生きていこう」》

为了W1000的醇厚的女声,似乎Audio-technica在调音上下了不少功夫。但针无两头利(尤其是这个价位的针。),W1000在表现其它音乐的时候,独特的音染依然发生作用,导致不协调的情况出现。事实上,像W1000这类僻性强的耳机,听什么也带有一种老味道,就像是戴着一副太阳眼镜看风景一样,没有透明感。透过W1000,原本老当益壮充满活力的玉置浩二,变得心力交粹,整个节奏都被拖慢了,死气沉沉的样子。大概这就是W1000最大的弱点吧。

与W1000相似,AD2000也有一种独特的味道,音染还是存在,只是没W1000那么强烈而已。AD2000的音染偏向修饰系,只是把声音修饰得比较圆润,不像W1000,看什么都隔着一层薄纱。透过AD2000,玉置浩二的歌声还是很有活力的,鼓声有速度感,但电结他粗野的线条还是变得圆滑。整体表现比W1000有节奏感,声音比较有生气,却欠缺了A1000那一份狂野。

A1000的透明感最好。比起W1000与AD2000,A1000的音染最少,不会把所有音乐都加上一种主观意识。透过A1000,我听到的就是前端器材输出的声音,声音的特色就是前端器材的音色特质,这就是所谓没有僻性的耳机。我不能说A1000没有失真没有音染,只是A1000的特色是不明显的,我说不出A1000的独特之处在哪里,也说不出A1000强调了声音上哪些地方。透过A1000,我听到的声音是充满活力的,玉置浩二的歌声有朝气,电结他与鼓声快而狠,节奏感强烈,充满快感的声音。

4.实际应用探讨
本章主要谈谈音响性以外的问题,探讨三支耳机在日常使用时所遇到的问题。既然是音响器材,音质自然是第一考虑。除此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其它的问题值得讨论。比如佩带感,声音多美好的耳机,带上不够五分钟就要脱下,根本就没有乐趣可言。与其它音响器材不同,耳机是贴身之物,带上就是数个小时了,套着金钢圈似的,您忍受得了吗?

4.1. 佩带感与舒适度
大家都知道,Audio-Techica的大耳机都使用类似的结构,有趣的是,戴上这三支耳机的感觉都不一样。

先说说W1000吧,不知是否旧设计的问题(其实和A1000同日发售,2002年11月21日),没有采用AD2000与A1000的「3D wing support」,只靠衬垫中间穿个洞来紧贴头部。个人颇喜欢人造皮的触感,比较稳固的感觉,但单元(其实不是单元来的…)与耳朵的空间很小,几乎贴着耳朵,要调整一下,尽量把耳机推前,才比较舒适。350g的重量一点也不轻呢,加上封闭式设计,戴一个多小时还是要脱下舒展一下。

至于AD2000,衬垫形状与W1000接近,质料换上「低反拨発泡ウレタンで」,带有绒质感觉,非常幼滑,但个人还是喜欢人造皮多一些,总觉得绒质的东西太温暖。佩带感与W1000有点相似,单元与耳朵之间的空间比W1000更小,调整方法与W1000一样。还是不行的话,可以参考Yuen大的改装方法。请原谅我还没尝试过呢,因为我还能接受现在的舒适度,单元也没有贴着耳朵,真幸运。不少人投诉说AD2000头环采用的记忆金属导致「夹头」的情况出现,我却没有这种感觉。可能是二手货的关系,耳机两边没有给头部太大压力,我还挺欣赏AD2000的稳固佩带感。AD2000拥有三支耳机中最轻盈的身躯,250g的重量,比她的妹妹AD1000还轻(AD1000重270g。),加上比较同爽的开放式设计,作长时间的聆听也不会疲劳。

A1000的设计比较特别。衬垫的质料与W1000同为人造皮,但A1000的比较厚,单元也比较深入,有比较大的空间容纳耳朵,感觉比较舒适。A1000两边机身各有多一个关节,理论上可以更紧贴头部。本来A1000的佩带感是很好的,可是她360g的重量实在惊人,虽说只比W1000多10g,但架在头上其实挺吃力的。

4.2. 保养与使用问题
由于三支耳机的使用时间还不算长,最久的W1000还未够一年,最新的二手AD2000入手还不过一个月,因此我只能提出一系列问题,解决办法还是大家讨论讨论吧。

AD2000是三支耳机中唯一使用双入线的,也是唯一改用胶皮线。撇除声音上的问题,个人还是喜欢A1000和W1000的裹布线。AD2000的胶皮线弹性大,而且皮面摩擦力大,卷起来比较困难,每次卷起来的形状也不同,不太喜欢这种杂乱的感觉。

耳机发烧友总是对自已心爱的耳机爱护有嘉的。知道很多同好被W1000的樱木外壳吸引着,却担心保养困难,望而却步。其实W1000的保养不比其它耳机困难。她的外壳只是比较不耐刮,避免放于金属物品附近就可以了。外壳本身不是光面的,因此无需使用特别的清洁剂,只需闲时用眼镜布抹一抹,把手指印抹掉就行了。反而A1000更麻烦。她那经过磨沙处理的钛金属外壳,手指稍微接触一下就已经布满指印,而且是干布不能清除的。暂时的办法是用湿布慢慢擦拭,但对效果还是不尽满意。AD2000的情况也让人担心,那蜂巢形的外壳,完全开放的设计,空气中的怪东西自由进出…AndAudio那边好像有大大提出用小型吸尘机,不知效果如何,暂时还是借用清洁镜头的小气泵。

5.总结
对岸的用家普遍认为AD2000比A1000及W1000高一个档次,个人却不表认同。撇开价钱,单以声音而论,其实A1000有很多方面也比AD2000强,AD2000绝对不能全胜A1000,再者说,A1000的走向与AD2000不同。A1000比较写实,AD2000走唯美的路线,W1000是浪漫型的耳机。A1000对音源要求最高,她会告诉(可能用「投诉」比较合适。)您前端、唱片录音等问题,朴素的音色也比较耐听。基于这个原因,可能您听到的A1000和我的并不一样。AD2000比较温纯,对音源的敏感度较低,也可以说本性难移,但也别妄想用MP3机直推会获得惊喜效果。如果想找耳机来看Concert DVDs,AD2000绝对是好选择。W1000对扩音机的要求高,调音也比较麻烦,再者她的音色独特,建议打算购买W1000的同好先试听再作决定。

想享受耳筒的美好音色是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千万别以为随便买一个耳筒就能感受所谓「Headphone的威力」。天外有天,今天领略到的只是眼前的知识,到不到天外天就看您意愿了,小弟就怕怕了…

by Chineseworkhard  
21/3/20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3991

帖子

35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
注册时间
2006-2-6
QQ
发表于 2006-3-26 18: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对而言W1000最难搞定 [s:39]
MarkLevinson No.31
Genesis Technologies Digital Lens
MarkLevinson No.30.5
MarkLevinson ML-10
MarkLevinson No.26S
Singlepower Audio-Maestro ZR
hd540g(300o),hd580,hd650,k501,dt880,w100,w5000,cd3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7

主题

6670

帖子

330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
注册时间
2003-9-27

积极参与奖影音发烧友

 楼主| 发表于 2006-3-26 18: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george.c2006-03-26 18:35发表的“Re:转载及分享一篇好文:《浅谈三支中阶铁三角耳筒》作者:Chineseworkhard”:
相对而言W1000最难搞定 [s:39]


你点知道o架?
你又系用这3个耳机0既?
而且试过用唔同器材去推过?
系就讲出来大家分享下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3991

帖子

35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
注册时间
2006-2-6
QQ
发表于 2006-3-26 18: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多了打字吃力啊.
MarkLevinson No.31
Genesis Technologies Digital Lens
MarkLevinson No.30.5
MarkLevinson ML-10
MarkLevinson No.26S
Singlepower Audio-Maestro ZR
hd540g(300o),hd580,hd650,k501,dt880,w100,w5000,cd3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7

主题

6670

帖子

330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
注册时间
2003-9-27

积极参与奖影音发烧友

 楼主| 发表于 2006-3-26 18: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唔系就咪扮X哂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3991

帖子

35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
注册时间
2006-2-6
QQ
发表于 2006-3-26 18:5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让路闪人吧 [s:39]
MarkLevinson No.31
Genesis Technologies Digital Lens
MarkLevinson No.30.5
MarkLevinson ML-10
MarkLevinson No.26S
Singlepower Audio-Maestro ZR
hd540g(300o),hd580,hd650,k501,dt880,w100,w5000,cd3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5-23 15:03 , Processed in 0.066107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