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801|回复: 34

Brilliant带来的一个小惊奇 (27楼增加彩蛋一枚)

[复制链接]

109

主题

1533

帖子

219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9
注册时间
2008-4-4
发表于 2011-10-17 05: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经常告诫自己Vivaldi的唱片要少买,特别是他写的协奏曲。可是当我看到Brilliant出版的这张唱片时还是没能忍住。
5029365919821.jpg

庄严合奏团演奏的庄严协奏曲,多么有意思的一个组合。不错的乐团、首次录音的曲目、低廉的价格再加上漂亮的封面,当时没多想就下手了。
虽然欧洲这些小古乐团的演奏家相互之间串门是常有的事,但是作为一个整体,意大利的庄严合奏团呈现的演奏风格相对奔放,自由度和个人发挥空间较大。乐团表情丰富,虽然情感上奔放,但是演奏技术上还是很细腻的。在演奏维瓦尔第这种接近于千篇一律的协奏曲时,不容易让听众走神。
此团名声早已在外,除了在Brilliant留下不少录音以外,在意大利本土的ARTS和TACTUS也留下不少录音,不过价格就不那么平易近人了(听TACTUS的第一张唱片是布索尼的弦乐四重奏,印象很差,导致之后这个厂牌的东西很少动过了)。甚至在Naive的Vivaldi系列中都看到了他们的身影。
最近又听这张唱片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事情。对比该团在DHM出版了另一张专辑。
0886977675928.jpg

同样的指挥、同样的乐团、同样的作曲家、同样的协奏曲、同样录制于2009年,更让人惊奇的是两张唱片的制作人竟然也是同一个:Gabtiele Rebotti。真是让人好奇当今这些厂牌的运作模式。难道厂牌只负责出版发行和宣传?其他的乐团自己全部搞定?

说到这里,多说两句Brilliant的唱片。很多朋友对这个廉价厂牌不是很放心。其实只要细心发掘,这个厂牌也不缺高水准的演奏家和音乐团体,录音质量不算顶级但也已经很好了,比较通透干净。另外,Brilliant购买别家版权出的那些套装,包装和设计确实比较简陋,但是现在他自家出的唱片的内页和装帧并不比别家差多少。比如这张《庄严奏鸣曲》内页共12页,包括两幅乐团的照片。封面也很漂亮。说到压片,对比价格,Brilliant算是比较厚道了。可能因为是荷兰的厂牌,以前的CD基本都在EMI UDEN及其后的Mediamotion压制的。自从EMI自家都开始向波兰转移之后。Brilliant的压片工厂转移到LD02 5j**。这个编码组合英国、荷兰、爱尔兰和捷克都有可能,估计捷克和荷兰的可能性大一点。这个新IFPI的盘片既有胶圈(比如这张维瓦尔第5j63)的也有类似于sonopress的半银圈(比如另一套4CD的蒂勒曼的《宴会音乐》5j82),盘片看上去还是相当不错的。

[ 本帖最后由 GhostK 于 2011-10-20 06:4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钱 +30 收起 理由
小白 + 3 + 3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主题

1533

帖子

219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9
注册时间
2008-4-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7 05: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承认我是个封面党,买这张唱片初始的原因就是封面很好看。
又是一张维瓦尔第。曼陀林和琉特琴协奏曲。
L'Arte dell'Arco也是驰骋江湖多时的意大利小古乐团,很多知名唱片公司都留下过录音(DHM、CPO、Dynamic、Chandos)。DHM50年纪念套装中就收录有这个团的录音,其中一张恰好又是Vivaldi,只是指挥换成了霍格伍德。弦乐艺术乐团在Brilliant还留下了很多录音,算是另一个低价不低质的典型吧。
这张唱片听感上不如小提琴协奏曲那么刺激。但是给人一种格外精致的感觉。L'Arte dell'Arco算是一个小编制的乐团。协奏部分音量和密度适中,不会淹没拨弦乐器的声音。在乐队的烘托中,听着轻快跳跃的拨弦乐器的声音,体验着金珠银珠落玉盘的音符,感觉无比美妙。
5028421938103.jpg

[ 本帖最后由 GhostK 于 2011-10-17 06:0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钱 +500 收起 理由
yangmetal + 5 + 50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主题

1533

帖子

219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9
注册时间
2008-4-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7 06: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这张唱片我是在Mingus的blog上看到博主极力推荐之后,经过短暂试听,立马就入手了。这张唱片是我今年听过的“绝美”唱片之一,绝对可以位列今年我的私人十大。自从买回来之后,一遍又一遍的循环听了不知多久,却总也听不厌。
Mingus对这张唱片第一支曲的评论已经接近完美:“如果死亡是如此單純的一吻,該有多好。”(Mingus语)
我就不再废话,大家去原帖看吧:http://blog.roodo.com/blanchot/archives/16737101.html
此外,这张唱片的内页也有16页之多,包含三幅彩页照片。甚至对封面艺术作品也有简要介绍。大家完全不用担心“简陋”。
502842193701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主题

1533

帖子

219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9
注册时间
2008-4-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7 06: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Lekeu那张让我心醉的《仙女座》算是我今年听见过的另一张“绝美”唱片。我在另一帖子(http://bbs.headphoneclub.com/thread-166842-1-1.html)中已经提到过。所以,Brilliant这张Lekeu的室内乐唱片自然也就成了我的猎物。依旧是Lekeu独特的味道,。虽然没有《仙女座》来的让人惊愕,但依旧让人迷醉。不知从何而来的哀伤贯穿乐曲始终,淡淡的却又让人挥之不去,美到让人欲绝。如果Lekeu不是在24岁就英年早逝,不知后来他的音乐成就能达到何等高度?可叹!
这张唱片是Brilliant购买Vox Temporis Productions的版权。包装自然简略一点,内页只有一个简单的折页。
502842193851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主题

1533

帖子

219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9
注册时间
2008-4-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7 06: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提到的这套4CD的蒂勒曼的《宴会音乐》也是我听过的比较好的版本。Belder指挥Musica Amphion的版本。真是价格便宜量又足,有兴趣的找来听听吧。
51Y86KVG4FL._SL500_AA300_.jpg
本来就想写一张唱片,结果一下就写了4张。上两张图,睡觉去。有空接着更新
PA060320.JPG PA06032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466

帖子

9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9
注册时间
2011-7-2
发表于 2011-10-17 11: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60

帖子

5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5
注册时间
2008-1-3
发表于 2011-10-17 12: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喜欢Brilliant的封面,充满古朴之美,巴洛克的就该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9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09-4-9
发表于 2011-10-17 15: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发的这些封面成功的吸引了我,害我也想去买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5786

帖子

256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56
注册时间
2005-6-10
发表于 2011-10-17 17: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封面相当漂亮,富有艺术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4

主题

1万

帖子

602

积分

荣誉会员

Discophile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02
注册时间
2005-9-17

优秀版主奖

QQ
发表于 2011-10-17 20: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lz继续给大伙掘宝!
Nelson Pass rock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48

主题

10万

帖子

3762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2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11-10-17 20: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大家推荐一张BRILLIANT出版的CD,我非常喜欢,而且封面又是超美。

法国巴洛克时期作曲家Mondonville虽然名气不大,但此碟里的作品,很有味道。Minkowski指挥罗浮音乐家乐队,一流的演奏。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主题

1533

帖子

219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9
注册时间
2008-4-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8 06: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想到Minkowski这位早已功成名就的指挥也在brilliant留下过录音。有机会找来听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主题

1533

帖子

219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9
注册时间
2008-4-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8 06:5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杨版已经发起号召。我就再写几张凑个数。
首先写个悲情人物Luigi Gatti。古典主义时期维也纳颇具实力的作曲家。与W. A. Mozart的父亲L. Mozart竞争萨尔斯堡宫廷乐长之职胜出,并在萨尔斯堡终老一生。虽然年长W. A. Mozart十来岁,但是毕竟活得长,可以算是小莫扎特的同辈人。其作曲风格与小莫扎特有几分相似,轻快优美,活泼中透露出高贵典雅的气质。典型的维也纳古典主义作曲风格。可惜最终在历史的长河中竟然被众人忘得七七八八了。Brilliant这张唱片录制了Gatti为双小提琴、巴松和钢琴所写的三首协奏曲。唱片上标注均为首次录音。真要感谢Brilliant对于这些被人遗忘的杰出音乐作品的发掘,让我们今天可以重新探寻丢失的历史。根据内页介绍,这张唱片中的部分独奏家、指挥家以及乐团都和Mantua这个城市有关(Gatti的音乐生涯与Mantua有重要关系),两个乐团就是由Mantua音乐学院的在校和毕业学生组成的。录音是在Mantua的现场录音。录音质量不算出众(毕竟是08、09年的录音,也不会差到哪去)。
这张唱片的封面虽然不如之前几张“养眼”,但是想象着Gatti面对灯火辉煌却无人喝彩的音乐厅,还是让人不禁唏嘘。
502842194146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主题

1533

帖子

219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9
注册时间
2008-4-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8 07: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来这位也略微有些悲情,在贝多芬的光环下,成了众多人心目中的著名“钢琴教师”:出生于斯洛伐克的维也纳作曲家Hummel
5028421940410.jpg

Brilliant这张唱片收录了他的两首钢琴七重奏,使用仿古乐器演奏。初听上去可能会有些“别扭”,但Hummel音乐中蕴含的的“力量”成分还是让人十分振奋。Op. 114这首钢琴七重奏竟然还被冠以“军队”的名字。这两首乐曲中的部分语素和贝多芬的中前期音乐及其相似,力量与青春构成的美丽篇章。慢板乐章充满着憧憬和梦幻情调,令人心旷神怡。钢琴演奏部分对演奏者技巧有一定要求。与CPO这张唱片中贝多芬那首著名的Op. 20七重奏相比,我甚至更喜欢Hummel这两首的情调。
cpo7770112.jpg
Hummel这两首七重奏算是他比较著名的保留曲目,很多唱片公司都有录音。我就不再多述。与Gatti那张唱片的异曲同工之处是,这张唱片中的室内乐团也是来自斯洛伐克(内页照片来看,古钢琴演奏家是位日本女性)。这个乐团的演奏生动有活力,是廉价唱片中值得推荐的一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主题

1533

帖子

219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9
注册时间
2008-4-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8 08: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又是一张我要强力推荐的唱片:Hummel和Onslow的钢琴五重奏。
5028421940236.jpg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对Brilliant自家录制的唱片还持保留意见。但是最近两年,Brilliant貌似从最开始的廉价倒手“贩卖”到无目标的撒网式“尝试”,逐渐成长成具有一定“审美”倾向的厂牌。
和前两张一样,又是一张10年出版的“新”唱片。录制这张唱片的荷兰室内乐团也是使用时代乐器演奏(古钢琴演奏者又是一位日本女性。。。)。说这张唱片“新”是因为我发现,Brilliant在07年出版过一张同样曲目的唱片(07年唱片还包括Dussek的钢琴五重奏),同样的室内乐团,几乎同样的曲目,同样的唱片公司,想不通为什么要重新录一张唱片?莫非对前一张极其不满?我仔细看过内页,10年出版的这张唱片录音时间是09年,应该不是前一张的再版。于是我到Brilliant的官网查询,官网的解释是,这张唱片乐团着眼于"Schubert setting",进行一些新的探究。虽然不太懂专业术语。但是很惊奇Brilliant竟然允许旗下艺人进行这么不顾及商业陈本的“实验”。而且这是在“旧”版本已经取得了很好的市场评价和反响的情况下发生的。
虽然没有听过“旧”版本,不管怎么样,这张“新”唱片我还是十分喜欢的。两首曲子写的本来就很好,不存在有些室内乐过分平淡的情况,音乐中总是闪耀着明亮的火花,干净利落,富有感染力。激情时就尽情挥洒,平静中又饱含深情,活泼处不失玲珑。乐手之间相互呼应,配合浑然一体,很是抓人。当然,封面我也很喜欢,必须好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6-12 08:26 , Processed in 0.165092 second(s), 47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