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小白

[附件] 杂文一篇 和音响无关

[复制链接]

0

主题

509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11-7-14
发表于 2012-9-4 23: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mex 于 2012-9-4 22:51 发表
讽刺的是,恰恰很多西方人看不到别人的好

西方人最关注是利益,想方设法的追求利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347

帖子

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4
注册时间
2012-2-16
发表于 2012-9-4 23: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1974ahlay 于 2012-9-4 23:42 发表

咱们的办事效率确实挺高的是对有关系的人而言,没有关系,规矩就多了!

同感,不觉得国人办事效率多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2-9-4
发表于 2012-9-5 01: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的帖子

也不完全是这样。我在米国当助教,教学风格的问题,学生可能不太适应,但我还算比较认真的。回来收到的匿名反馈里有一些极其不厚道的评价,有人说上了一学期不知道助教的名字(我头一堂课自我介绍了),有人甚至用错乱的句法说助教不说英语。一个台湾同学也曾经向我抱怨类似的事。我觉得放到中国,即使匿名,惯常来说大家即使很讨厌还是会留点面子的。

米国喜欢夸奖的风格也不是一直如此。有段子讲,三十年前,学生成绩不好了,家长是问孩子怎么回事,现在变成跑去问老师,怎么回事!?实际可能没有这么夸张,但是确实我听到负责实验课的老师有些旁敲侧击地讲,对学生只能鼓励,不能直接说他们笨。

总之对于这类的问题,我觉得重要的是把眼光放在效果上,而不是执着于某种审美或者去向。一般来说,要好的效果总归需要某种“平衡”。大抵如此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8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2-2-21
发表于 2012-9-5 02: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2-9-4 22:23 发表
老外不仅网络评论喜欢给好评,生活中也是如此实践的。我们都知道老外在收礼的时候习惯当面打开礼物,然后大赞一番。我以前甚至一度觉得老外的这种习惯是有虚伪成分的,不如中国人“真实”。有时明明是个很一般的礼物 ...
不过在其它很多场合,老外比较真实,而中国人则虚伪多了,在工作做事时,老外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都可以批评交流,真正做到对事不对人,工作上可以吵得面红耳赤,工作之外照样可以一起喝一杯,而中国人对待批评的禁忌太多,要讲究策略、顾及对方的面子,而且也很难做到对事不对人。与老外打交道很简单,他们嘴上讲的通常就是脑子里想的,中国人往往嘴上一套,心里一套,据说,改革开放初期,老外与中国人打交道最大的困难就是很难知道中国人的真实想法。在老外看来,你批评我是为我好,是我真正的朋友,在中国人看来,你批评我,是让我难堪,不给面子,不够朋友。这可能也是中外文化差异的一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704

帖子

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1
注册时间
2011-1-3
发表于 2012-9-5 06: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千万别以为老外简单。我还是那句话,等到深层接触了,你就会明白,人是多么的类似。

一些一般性的常见的东西,他们会开诚布公,但很多时候并非是因为他们坦然,而是因为他们很傲慢,觉得自己很行。而一个中国人,通常觉得自己应该谦虚,聆听。这样就造成了一种错觉。同时老外只把你当成一个外来者,如果你有机会和他们同样一个起跑线进行一些真刀真枪的职场竞争,你就会发现,暗礁到处都有,说话需要处处小心。可不是不是什么老外想什么,就说什么。老外不是缺心眼,要缺心眼,他们能够是发达国家吗?

老外之所以一开始和中国人打交道不知道中国人想什么,这只是外交方式导致的误解。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这在任何国家,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

工作争执得面红耳赤,私底下还亲密无间,如果他们的争执真是涉及到私利,我可以100%告诉你,这是不可能的。工作时候一起午餐咖啡,这只是正常现象。

还有,老外欺软怕硬比中国人还显著。如果你一直采取顺从的姿态,他会瞧不起你。一开始我没有注意到这点,后来发现,硬起来是必须的。他们的要求会越来越无理的时候,你必须捍卫你的尊严,并且不惜与他们争执一番。这之后往往他们会对你表示敬畏。但是他们骨子里是否有积怨,这个问题,我是很难保证的。表面上划清疆界,求个和平共处还是可以的。

国外很多事情做起来容易,也是事实,因为他们法律体系完善,公务员在浅层面上,基本都很遵循套路。但并不代表他们思想直率,简单。只不过是他们搞的那套花招,不是中国人习惯的那套。初来乍到,你未必能够很快察觉。如果偷税,他们叫合理避税,玩的只不过不是明来的克扣工资,他们有一整套花里胡哨的计算方式,你如果不明白,可以骗得你一愣愣,还以为他对你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374

帖子

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1
注册时间
2008-8-15
发表于 2012-9-5 08: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版这篇文章真不错,长见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3456

帖子

4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2
注册时间
2003-10-29
发表于 2012-9-5 08: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外遵纪守法,是因为违法成本太高。中国人不守规则,是因为违法成本太低。这个和文化关系不大,是制度的问题。
将模拟进行到底,让数码见鬼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3456

帖子

4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2
注册时间
2003-10-29
发表于 2012-9-5 08: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外是把算盘挂在脖子上的动物。
将模拟进行到底,让数码见鬼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0

主题

1万

帖子

205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5
注册时间
2003-7-11

最佳创作奖

发表于 2012-9-5 08: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effBuckley 于 2012-9-5 06:08 发表
千万别以为老外简单。我还是那句话,等到深层接触了,你就会明白,人是多么的类似。

一些一般性的常见的东西,他们会开诚布公,但很多时候并非是因为他们坦然,而是因为他们很傲慢,觉得自己很行。而一个中国人, ...


我越来越觉得这位朋友说的这些东西,在我认识的美国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德国人是另外一个套路(总体来说,无论什么套路,人终究是人)。总体来讲,我对欧洲文化还是多少有些迷信,愿意学习,但对美国人以及美国文化,越来越感觉需要保持距离。换句话说,可远关不可亵玩,与美国佬和美国文化,在交流上保持特定的距离之后,会很值得欣赏和学习,但这个这个距离不能也不可能缩短,否则给我的感觉十分糟糕。
总感觉哥德巴赫猜想要被证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2221

帖子

5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58
注册时间
2009-3-15
发表于 2012-9-5 08: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effBuckley 于 2012-9-5 06:08 发表
千万别以为老外简单。我还是那句话,等到深层接触了,你就会明白,人是多么的类似。

一些一般性的常见的东西,他们会开诚布公,但很多时候并非是因为他们坦然,而是因为他们很傲慢,觉得自己很行。而一个中国人, ...


再同意不过,我的工作会碰到老外和中国的BOSS打交道,老外BOSS看着憨厚但是内心里是很狡猾的,中国BOSS是看着也很狡猾,却不是很懂老外那一套狡猾,往往到最后才发现被老外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2298

帖子

4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12-4-24
发表于 2012-9-5 09: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0

主题

1万

帖子

205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5
注册时间
2003-7-11

最佳创作奖

发表于 2012-9-5 09: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LLogiCo 于 2012-9-4 21:19 发表
信仰不等于宗教信仰,反之,无神论者不等于无信仰者。搞清这两个概念之前不要谈论这个问题。
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不管你现在多强大。没有信仰的人不亚于行尸走肉,不管你多有钱。


有关信仰在行为上的反映,我觉得是另外一个话题。

在西安的回民街,本地回族是绝对不屑于使用地沟油的,在这个小圈子里有有些人家祖祖辈辈就是做油品生意的,从汉阴或汉中进来鲜榨的菜籽油,而大多数回族餐馆会选用这种油——因为一直都用,长辈一代互相就开始合作了。但很显然在这个事情中,信仰只是一个方面,事实上,一些老社区里的汉族人,也有这样的习惯。

而那些很常见的“兰州拉面”店(店里墙上有相似的菜单,苏州兰亭广告公司制作的绿底草原风光背景,全国通用的那种菜单),均是青海回族经营,但这些店地沟油已经泛滥了——要知道青海回族非常保守,甚至很有原教旨主义色彩,他们理应是信仰最坚定的一批人。

淮南为桔淮北为枳的道理我想大家都懂,重要的还是那块土地和土地上的制度。老外到中国,无论是南欧北欧还是英美人,入乡随俗的速度甚至远快于受过良好教育的国人——这一点甚至不仅仅适用于中国——可以尝试问问奥地利人对德国人的看法。

所以,我认为信仰不是解决问题的钥匙,但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一个有信仰,遵循普世价值观,又认同西方文化且被其深刻影响的人,在中国被边缘化是一定的,但受到排斥之后起生活品质是否会很差,我暂时还没有足够的样本去析出结论。
总感觉哥德巴赫猜想要被证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0

主题

1万

帖子

205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5
注册时间
2003-7-11

最佳创作奖

发表于 2012-9-5 09: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红绿灯和乱穿马路的事儿还是放一放吧。我从记事儿开始就不干这事儿了,我在杭州上学的时候,当地人也很少闯红灯,直到大学毕业一年到长沙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还真有人对车流熟视无睹地直穿而过。

所以,我认为用“闯红灯”的人来代替“中国人”,有以偏概全的嫌疑,我认为不闯红灯,不大声喧哗,不好逸恶劳的中国人并不在少数,且不应该“被代表”。

如果非要给国人总结需要改正的缺点,我觉得就一个,七宗罪中的老大——爱说谎。
总感觉哥德巴赫猜想要被证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155

帖子

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1
注册时间
2009-3-11
发表于 2012-9-5 09: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强烈建议整理一下,发表在报纸或者杂志上,比如《青年文摘》,让更多的体温正常的人读到,(这里的人多少都有点发烧吧?
没写完吧?等待后续。。
十分赞同小白的观点,《圣经》是西方的文化基础之一,从书本上了解西方文化,应该从读《圣经》开始。但《圣经》不太好读懂,前几日有机会认识一个虔诚的新教徒,趁机请教一把,似有茅塞顿开之悟。
由此引出一个问题:中华文化的根在哪里?《易经》有一点,但在古代能够读到《易经》的人恐怕太少了,《论语》算不算一个?也许中华文化的根就像榕树的根?有点复杂了。
当然西方文化的根也不仅仅一部《圣经》可以囊括。
    另一个插曲:昨天看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聊欧洲的庄园和教堂。窦文涛说:“西方的艺术是呈给神的,而中国的艺术是做给人的”。呈给神的艺术必是出自敬畏恭敬之心,形式庄重,做工精细;做给人的往往是讨好观众,缺乏原则。
    联想到产品的设计,既然商家都知道:用户是上帝!就是是至高无上的“神”。因此设计者应该怀着敬畏和恭敬之心设计产品,然后呈现给“上帝”,而不是“取悦”上帝。  
   “恭敬”和“取悦”大不相同也。“恭敬”是要遵循某些规则的,比如古代中国,臣子“恭敬”皇帝就要遵守“礼制”;而“取悦”可以是没规则的,一切以“皇帝”的喜恶为标准。
   “恭敬者”往往是忠臣的所为,有时皇帝可能不高兴,后果很严重,但皇权收益匪浅;“取悦者”往往是“奸臣”,让“皇帝”极乐一时,遗憾终生。
     西方人很多是教徒,心中有“神”,有上帝,上帝无所不知,心中恶念升起,第一个洞察的就是上帝,因此教徒要祷告赎罪。
     为小白版主开车的外国人回答 "I know ",或许有 " The God Know "的意味,因为也有一种思想认为:上帝在哪里?上帝就其信徒的心中!

难得有机会跟小白版主聊聊音响之外的话题,有感而发,也许干扰了您的主题,包涵!包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46

主题

10万

帖子

376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2-9-5 09: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vw 于 2012-9-5 09:18 发表
有关红绿灯和乱穿马路的事儿还是放一放吧。我从记事儿开始就不干这事儿了,我在杭州上学的时候,当地人也很少闯红灯,直到大学毕业一年到长沙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还真有人对车流熟视无睹地直穿而过。

所以,我认 ...





对中国人的“特性”,我以前认识的一个在中国担任合资公司总经理、在上海生活了2年的老外,他给出的个人答案是:1、说谎,2、推卸逃避责任。我喜欢和在中国生活的老外探讨文化差异问题,这是和他交流中谈到的。

老外不是圣人,也说谎,有时也逃避责任,这我们都知道,但他觉得中国人说谎的频度明显更密集、推卸逃避责任明显更多见。

说到底这种差异无法以概率学统计,只是一种“模糊数学”。从来不穿红灯、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是有的,但在中国确实不多,算不上主流。我以前出差外地时在一些城市的十字路口看到有纠察拉着一根长绳,在红灯时拉直绳子阻止自行车,靠这个来管束交通,当时看到觉得很稀奇,事后回想,就觉得很悲哀。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2-9-5 09:49 编辑 ]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6-1 17:38 , Processed in 0.123576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