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0706|回复: 28

为什么作不好放大器?

[复制链接]

220

主题

3328

帖子

216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6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9-1-29 10: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开个讨论帖,中国自有HI-FI一来,少说也15-16年了,为什么到好的放大器如之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3155

帖子

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1
注册时间
2006-5-6
发表于 2009-1-29 10: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制作者的音乐素养,舒适的听感和准确的还原性之间的平衡,如何适应不同的音乐风格,如何对应不同的耳机

耳放是用仪表测测就OK的东东嘛?很多人都这么认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1万

帖子

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6
注册时间
2009-1-25
发表于 2009-1-29 10: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学习一下,lxjix
退烧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38

主题

10万

帖子

376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9-1-29 10: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一个多方面的问题,但我认为一个客观因素是,国内制作者可以买得到,一致性好,质量可靠,正宗的元件,就很有限. 对于正规厂来说这已是一个问题,更不用说DIY师傅们了.  

相对来说由于我国是电子管大国,所以电子管获得的渠道多些(指国内生产的胆管),因此做胆机比做优质的晶体管机要容易(在获得材料方面).  因此我们有相对不错的胆机,但优秀的晶体管放大器,可谓少之又少.

至于设计师的素养(技术和艺术两方面)问题,是有一个成熟,积淀的过程的,急不出来的.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6931

帖子

286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86
注册时间
2005-4-14
发表于 2009-1-29 11: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达到阴阳双修的境界(藏传佛教密宗的最高境界)不容易

[ 本帖最后由 忽然散步 于 2009-1-29 11:23 编辑 ]
yuanfangccx,2006062015490.jpg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QQ群:23348565(同好同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0

帖子

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4
注册时间
2007-6-28
发表于 2009-1-29 11:28: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谷雨先生,不才在这里唱个反调,不是因为技术和艺术修养,不是因为制作者的用心程度和对此一艺术的专著,相反:是因为市场太小,无利可图。
试想如叶老这般技术与人格皆为上乘并且还有心于耳机发烧的人物何其少。国外的著名师傅,大部分还是商业化的,要挣钱的,没有钱养活,他们也是不去做的。譬如Headroom。
中国全国加起来,喜欢”高级耳机加上高级耳房”这玩法的也就寥寥几人罢了——远少于愿意花同样的钱购置AV或者HiFi喇叭的人数。

而大部分需要“耳放师傅”制作价格合理的作品的,是随身、PC用户,主要的音乐类型也是流行乐——这样的市场需求之下,形成现在的格局也不为怪。
大部分要求高一些的用户,都选择了国外耳放。

把“艺术”成分抛开,耳放主要还是个技术活,主要用于“推得动”、“能响”,最早期headwise的"Chu Moy”大家应该还记得吧,其实声音是很可以的
http://www.headwize.com/projects/cmoy2_prj.htm

还是要等消费者成熟了,市场才会成熟起来,市场成熟了,才会有相应配套的原料市场、才会有人才来制作更好的放大器来竞争,整体的市场水平高了,DIYer能获得的原料、半成品的品种丰富了,价格降低了,相应的技术信息也更好的被传达了,DIY的水平才上得去。

不就是个工业化的进程吗?我们中国人不比外国人如何,国外的骗子、唯利是图、迎合低级趣味者也多了去了。

更别说,若是叶老能够掌握更多的资源、更好的原料,能够作出什么样的精品来。(譬如日本的很多DIY作品)。

至于音乐素养,那确实是需要培养的,不过实话说,head-fi上的平均水准也就限于流行乐,相形之下中国喜爱古典乐的人还算多的呢。不过那一部分人群基本上都购买国外放大器作品了。

所以还是个经济水平和工业水平问题。

另外,我们中国的半导体业确实没法和日本、美国相提并论,人家多少年的工业基础去了。

[ 本帖最后由 pig2man 于 2009-1-29 11:3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3937

帖子

8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7
注册时间
2008-5-8
发表于 2009-1-29 11: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忽然散步 于 2009-1-29 11:21 发表
要达到阴阳双修的境界(藏传佛教密宗的最高境界)不容易


参欢喜禅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0

帖子

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4
注册时间
2007-6-28
发表于 2009-1-29 11: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一句,单就技术说,英文的资料满web都是,中文的就极端少,显然也是一个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38

主题

10万

帖子

376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9-1-29 11: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中国有HI-FI确实有十五六年了,但西方呢? 五六十年了.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3

主题

1万

帖子

481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81
注册时间
2001-11-21

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9-1-29 15: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国,HIFI不是有文化的业余爱好,而是章显阔绰的手段
在中国,HIFI不被视为文化追求,而是声色犬马
在中国,有钱的不都有文化,有文化的人不都有钱,没钱就没法HIFI
在中国,制作HIFI器材的公司不被看作艺术相关的设计行业,而是手工电子业
在中国,制作HIFI器材的师傅不被看作文化修养的人,而是手工业工人
在中国,DIY HIFI器材的师傅不把自己看作艺术品设计者,而是商人
在中国,人们都想早点赚钱,早早就赚到钱的人没时间去学知识
在中国,销售HIFI器材的商店不进商场,而是路边租店
在中国,在商场销售的“HIFI器材”应该去路边租店
在中国,对流行的亲昵始终压制对文化的传承
在中国.....

[ 本帖最后由 iLLogiCo 于 2009-1-29 15:4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3993

帖子

2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6
注册时间
2005-7-23
QQ
发表于 2009-1-29 15:4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LLogiCo 于 2009-1-29 15:41 发表
在中国,HIFI不是有文化的业余爱好,而是章显阔绰的手段
在中国,HIFI不被视为文化追求,而是声色犬马
在中国,有钱的不都有文化,有文化的人不都有钱,没钱就没法HIFI
在中国,制作HIFI器材的公司不被看作艺术相 ...

i版说的太精辟了,就是这种感觉啊
tutankhamen的诅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0

帖子

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4
注册时间
2007-6-28
发表于 2009-1-29 15: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LLogiCo 于 2009-1-29 15:41 发表
在中国,HIFI不是有文化的业余爱好,而是章显阔绰的手段
在中国,HIFI不被视为文化追求,而是声色犬马
在中国,有钱的不都有文化,有文化的人不都有钱,没钱就没法HIFI
在中国,制作HIFI器材的公司不被看作艺术相 ...


您又说到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受良好教育、有闲有钱的中产阶级人数太少,除了大富就是贫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572

帖子

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6
注册时间
2004-8-8
发表于 2009-1-29 16: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富 不过是 暴发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0

帖子

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4
注册时间
2007-6-28
发表于 2009-1-29 17: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富也有有修养的。
然而暴发户确实居多,很多有文化修养的学者并未得到相应的待遇。
实话说,国外学者也不算最富有的阶级——最富有的也还是商人——但是他们的收入足够支持一些闲情雅好,譬如摄影,譬如音响。这便是俺说的"受良好教育、有闲有钱的中产阶级".

而且,之所以不需要文化也能暴发,还不是托了并不重视文化修养、消费不理智,容易被迷惑的的群众的福。

[ 本帖最后由 pig2man 于 2009-1-29 17:0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2434

帖子

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61
注册时间
2006-9-24
发表于 2009-1-29 17: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国产器材不了解,直接说不上话,就换个角度来看谷雨先生的问题。

家电TW1812开店卖碟片,以古典音乐为主,自身也是一发烧友,所用器材为10W档级。他那里是武汉发烧友买碟片的去处,来来往往不少人,时常也有些器材试听或PK活动。我06年10月买第一副大耳机580,从那以后也常去他那里。08年上半年或07年下半年的一天,我在他那里买碟试听,对他说他的系统小提琴声音有些生硬,他回答说,这是多少年来第二位说他系统声音有些生硬的人,第一位如此说的是我那古典音乐老烧的同事。

听TW1812如此回答,我觉得真有些汗。显然不可能是我这个刚走上此道一年把的新人耳朵有什么神奇功能,只能说明在他那里来来往往的多数发烧友们没意识到、或不关注、或不认为他那系统播小提琴声音生硬是个问题。

自发烧始,自然是常逛这个论坛,有时也去家电看看,或去大家坛看看,在我印象中,很少有人谈音乐、谈现场、谈真实乐器,很少有人从表达某种类型音乐的角度来谈器材、谈所需HIFI要素的强弱程度。大家更感兴趣的是诸如A战胜B、或如奥运口号(更高、更快、更强)般的“更。。。。”。

如果我是一个能做出高品质器材的厂家,面对如此的消费群体,我会去费牛劲做吗?

一个巴张拍不响,有什么样的消费群体,自然就会有相适应的厂商和产品;反之亦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5-2 14:35 , Processed in 0.120162 second(s), 41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