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6734|回复: 11

漫谈磁带作为声音记录媒体的历史(原创)

[复制链接]

4241

主题

10万

帖子

377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7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7-10-3 14: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在录音工业的襁褓岁月,没有磁带的踪影。当时斗得你死我活的,是爱迪生的腊筒式记录媒体,和伯利纳的唱盘式记录媒体。腊筒也好,唱盘也好,都是机械式的记录方式,把声波振动的轨迹,用机械方法刻在腊筒和唱盘的记录表面。

腊筒和唱盘之争,最后以爱迪生彻底失败而告终。留声机的发明者,大发明家爱迪生,在唱片录音这个区域,却悲惨地失败了。伯利纳成为具有先见之明的胜利者。腊筒退出历史舞台,而伯利纳开创的唱盘式记录媒体,在音响音乐舞台上足足唱了半个世纪的戏。直至后来磁带的出现,还是没有打破唱盘的主导格局。从快转唱片(SP),到慢转唱片(LP),乃至后来数码时代的CD、LD、MD、DVD,都保留着伯利纳发明的基本样式,即数据记录在唱盘表面上,从唱盘中心往外圈呈螺旋型走,用唱针或激光唱头来拾取信号。

唯一打破唱盘独家垄断的,就是磁带记录方式。它具有一些唱盘所不具备的优点。举例来说,唱片是比较怕摔的东西,早期的唱盘一摔在地上基本会裂成碎片。另外,从技术上讲,唱盘是依据母盘(MASTER)翻模制作的,而母盘在制作时,是靠一根针在唱盘表面划出沟痕;这根针和唱盘表面的机械摩擦,会不可避免地给信号添加进失真,这种失真是机械式接触方式无法彻底杜绝的。换句话说,只要母盘是用唱针刻出来的,总会存在由此形成的失真。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41

主题

10万

帖子

377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7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 14: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是一位叫Oberlin Smith的工程师设想出一种非机械式接触制作录音的方式。即利用磁性原理把声波信号记录在一根钢丝上。这位工程师的设想,到另一位丹麦工程师Valdemar Poulsen的手中,产生出实物。这是1898年的事情。他的设备是用来记录电话通话的,采用的媒体是一根很细的金属丝,每根只能记录30秒的声音。这个录音设备的动态范围只有可怜的20分贝,背景噪音水平很高,因此音质上说比当时的唱片还要差。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内,其他公司追随着磁性记录媒体这个设想,进行了多种试验,试图改进它的音质和技术性能,但进展缓慢。二战期间,德国人对这个技术也开始感兴趣了,试制出一种具有红色氧化铁涂层的纸带。德国人当时在这个媒体上录制了不少音乐会,包括伟大的德国指挥家福特文格勒的很多二战时期音乐会都是用这种叫作Magnetophon的机器记录在磁带上的。二战结束后,美国方面得到了不少这种录音装置,一些美国公司开始彻底研究德国人的设备,并翻版制造出类似的机器。氧化铁涂层的纸带被醋酸纤维所取代,3M公司还对磁性氧化物做出了改进,这些技术进步都带来了更宽的记录范围。同时磁带录音的记录速度也降低了(这样可以节省磁带长度),磁带本身可以做得比以前更薄,老式的钢丝录音彻底被磁带取代了。醋酸纤维磁带成为磁性记录方式的唯一通用媒体。

和当时已经非常成熟的唱片相比,磁带也有着一些缺点,比方磁带必须是卷起来的,这样播放时容易绞带引起播放故障和磁带的损坏,磁带的价格比唱片昂贵,磁带录音设备也比唱片录音设备昂贵。人们期待着出现一种价格低廉,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和不容易绞带的磁带。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07-10-3 15:22 编辑 ]
Magnetophon AEG.jpg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41

主题

10万

帖子

377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7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 14: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1961年,这样的磁带问世了,它就是后来进入千家万户的荷兰PHILIPS公司推出的小型磁带。它结合了在此之前RCA和CBS公司推出的磁带的各自优点,体积小巧牢靠,磁带不外露有最大程度的保护,每面可以播放30分钟的音乐。

虽然这种卡带有很大优点,但它天生有两个局限性:磁带窄,转速慢,这也意味着它的频响和动态范围是比较有限的,比起当时的LP唱片来,落在下风。然而,美国杜邦公司根据PHILIPS的磁带格式,进行了技术研发,开发出一种二氧化铬磁带,高频响应可以达到接近2万赫兹。BASF和索尼等公司很快购买了这一技术,二氧化铬磁带实现了商品化。同时,磁带的播放长度也增加了,从一面30分钟增加到了45分钟(C90带)甚至60分钟(C120带)。
tape.jpg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41

主题

10万

帖子

377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7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 14: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磁带发展的过程中,针对它的信噪比较差的缺点,开发出了各种磁带降噪系统,包括大名鼎鼎的杜比系统(杜比A、杜比B和杜比C)。杜比A系统是专业上使用的,并未进入家用,而最通用的杜比B系统可以降低约10分贝的本底噪声而不损害音质。后来的杜比C系统更把降噪效果提高到了20分贝,使得磁带的信噪比超过了LP唱片。

80年代,磁带技术进入最成熟的时代。除了杜比降噪外,金属带被开发出来。金属带是把钴合金用真空喷镀的方式覆盖在片基上,有着比普通氧化铁磁带和二氧化铬磁带更好的技术指标,特别是高频响应。这样,到80年代中后期,磁带甚至销量超过了LP唱片,成为最主流的音乐记录媒体。举个例子说明,1987年时,磁带占据了63%的音乐市场。

不幸的是,80年代也是CD推出市场,并大为发展的时期。到八十年代末,CD的销量已经超过了LP唱片。有趣的是,CD并没有一下子完全打败磁带。甚至到现在,磁带还未被彻底赶出市场,而是在一些领域内成为主流,比如语音录音(语言学习等用途)。有些人甚至预言,到CD格式被未来的新数码媒体取代时,可能磁带还没有完蛋呢。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07-10-3 15:05 编辑 ]
tapes.jpg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

帖子

5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5
注册时间
2002-12-16
发表于 2007-10-3 14: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

帖子

5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5
注册时间
2002-12-16
发表于 2007-10-3 14: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2

主题

6062

帖子

218

积分

核心会员

难道要耳机坏了才想起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8
注册时间
2003-3-1
QQ
发表于 2007-10-3 14: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那些可怜的原版磁带哦  好多年都没听了
失业了 找工作中
QQ 30337838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41

主题

10万

帖子

377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7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 14:5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此帖主要是怀旧的目的. 大家知道,作为70年代人,我最发烧的年轻岁月,听的都是磁带. 可怜的磁带. 现在大多数都发霉了.

在当年,杜比B,杜比C,金属带,铬带,都是发烧友们追求的东西. 此帖献给那个远去的时代.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3150

帖子

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1
注册时间
2006-5-6
发表于 2007-10-3 15: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一下手上的JX5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99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4-10-23
发表于 2007-10-3 16: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落后的技术总是被时代的车轮无情的碾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主题

7028

帖子

9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95
注册时间
2002-12-31
发表于 2007-10-3 19: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磁带头进来看看
Philips951/AuralicG1>SonnetMorpheus>
TechnicsSl1200g>EAR324>KonusIntegrale
KonusEssence\B&wMatrix805\FalconLs3/5a
EddieCurrentStudio(Tribute45)/47Treasure0147A/EMS/EMP
Hp-1/GS3000e/RS1C/Gh1/Hemp/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5-14 19:15 , Processed in 0.069423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