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3072|回复: 0

扩散板x100的震撼[转帖]

[复制链接]

278

主题

384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7-10-16
QQ
发表于 2007-12-29 09: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扩散板x100的震撼[转帖]

摘自:www.diyzone.net  作者:陈十三
★本文欢迎转载  请注明出处为:www.diyzone.net


因旧居已售,新房子的建筑工程还在进行中,保守估计十一月前应该还是与太太蜗在Hotel中渡活,租金高昂还可咬牙忍受,但精神上的缺失却是无可补救,每晚梦回,总看见郁郁无言的CD-PRO2、DAC3.0、300B胆扩、Leach 150……等等器材和家俬杂物一起锁在幽暗的货仓中,孤清地等待他们的主人不知何时再次临幸…

新居楼高三层,一楼过半的地方作书房用,余下的(图二黄色部份)便是十三的「发烧房」,但付出的代价就是要把房中的洗手间砍掉,以换取更好的房间深度。最后发烧房长5.7M,阔3.5M高2.6M,虽然只是小小的20平方米,比例亦不算完美,但在下已心满意足,耗尽心力每晚到网上狂钻,狂啃各种影音室设计理论和调音技巧,经无数次修改,终初步拟定了大方向。

因旧居已售,新房子的建筑工程还在进行中,保守估计十一月前应该还是与太太蜗在Hotel中渡活,租金高昂还可咬牙忍受,但精神上的缺失却是无可补救,每晚梦回,总看见郁郁无言的CD-PRO2、DAC3.0、300B胆扩、Leach 150……等等器材和家俬杂物一起锁在幽暗的货仓中,孤清地等待他们的主人不知何时再次临幸…

还好,早把一套足以顺利完成装机程序的简单工具放到公司办公室,最近才把DE-JITTER弄得贴贴服服,总算稍解寂聊…

(图一)

而另一服心灵大补贴,就是为数十年来梦寐以求的私人影音室进行浩瀚艰巨的设置工程!也借DZ的资源和各位分享一些拉七杂八的空间处理构想,虽毫不学术性,也没弄出甚么一大堆的数据来,但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发DZ网友在空间处理上的创意和玩味。

新居楼高三层,一楼过半的地方作书房用,余下的(图二黄色部份)便是十三的「发烧房」,但付出的代价就是要把房中的洗手间砍掉,以换取更好的房间深度。最后发烧房长5.7M,阔3.5M高2.6M,虽然只是小小的20平方米,比例亦不算完美,但在下已心满意足,耗尽心力每晚到网上狂钻,狂啃各种影音室设计理论和调音技巧,经无数次修改,终初步拟定了大方向。

(图二)

构思中的发烧房将以两声道音乐回放为主,而当DZ的12对TB单元音柱成为我的环绕声扬声器后,再找出影和音之间的平衡处理。而专业用的扩散板将是这次设计中的重点,但香港出售扩散板的地方不多,款色更少,价钱又不便宜,于是跑到网上去找,并挑中了RPG的skyline系列,无论特性和口碑皆是同类型扩散板中的极品,可是价钱贵得惊人,几经转折终发现台湾厂商有生产同样的制品,可是无论怎样苦求,经销商也不肯把接近一百块的扩散板送到香港,彷徨无计下终向吴大求救,只望吴大能帮忙解决货运问题…

但吴大却爽快回复:「…干脆直接找工厂生产算了!价钱亦便宜得多!」

原来DZ早有开卖预谋,只是被十三催生了。吴大还专诚加快团购步伐,希望赶及在发烧房装璜工程进行前把扩散板送到新居备用。

没有吴大的一句话,十三肯定仍在极度惆怅中,新居的装修工程定必一拖再拖,所以,再一次向吴大说声谢谢。

PS:有关Skyline的理论和特性,请参考RPG的网址http://www.rpginc.com/products/skyline/index.htm,当中有详尽的测试数据和应用范例,极富启发性。

一些想法
既名为发烧房,首要的当然是弄好电源,难得近日几位DZ网友在讨论区中大谈铺设专用电源线的心德,在下获益良多,虽未能像他们般高烧,但也决定把整间影音室的电源与家电冷气分隔开来,电线和墙身插头全用上了Audio Grade的英国货,还准备铺设两组30A的三相电给后级专用(吴大,ALEPH 1.5甚么时候现身,在下随时恭候!)。

有关影音室空间处理的学术性或非学术性的数据网上多不胜数,简单易明又极富参考性,但却各立山头,有的主张「前生后死」,即聆听位置的正前方墙璧不作吸音处理,直接用前墙作声音反射是为「生」,聆听位置的后墙全铺上吸音物料是为「死」。有的却主张「四面全死」,即围绕着聆听空间的四面墙璧皆铺上厚厚的吸音物料,更有「四面全散」、「前吸后散」、「上软下硬」、「左右斜飞」、「外硬内软」…等等,但无论那种法门也是有好有坏,最后同样需要经过实际环境聆听再作调整。所以,十三决定先把影音室的「基调」弄好,在日后悠长的实际聆听过程中再慢慢作细部调教,这肯定是人生一大快事。

在下喜欢清纯干净却不失活泼的声音,低音不要太过浓烈,但音场要广阔自然,四方八面的墙璧最好消失,可是堂音和声尾却不能削减。在这样的要求下,大量使用吸音物料的「纯软调房间」似乎不是最适合,终于接受了录音师阿Sam的「前生后散」和「上散下吸」的方案(这些名称越来越邪门了…)。而一切,便由墙璧开始…

(图三)

墙璧基调
本想把影音室的四边墙璧全铺上石膏板,并以吸音棉作夹层,但最后超出预算所以放弃了,取而代之是在四边墙璧砌上一层淡红色的红泥砖。经实际聆听,红泥砖的房间比水泥墙璧的房间声音来得更温暖,又可巩固墙身结构加强隔音效果,而泥砖的表面粗糙暗哑不反光,亦不会影向观赏投射电影时的质素,所以不少试音室也使用红砖作前墙,表面不经任何修饰处理,就像古堡一般。想想坐在古堡中听歌看戏的感觉也是不错啊!

聆听位置前方墙璧
整个发烧房设置的主角是扩散板,取其外表专业美观,满足虚荣感之余,实际上特殊的Omnidirectional Acoustical Diffusor设计,亦能大幅度减少直接反射音的干扰,令音场自然扩散,还有某程度的吸音作用。

「前墙」基本上只是一面红泥砖墙,墙上不设吸音物料,合乎「前生」的精要,对低频有帮助,音色亦更生动自然,但最好还是多做一些处理,以免音场失控,初步构想用四片一组作「田」字型摆放的RPG挂在前墙中央(图四蓝色部份),帮助乐器和人声的定位,也令音场扩展更深阔,并视乎实际聆听时的情况加减。

(图四)

「前墙」两边角位(图四,红色部份)以障板作45度斜角处理,减少影音室大敌驻波的产生,当落实使用后,视情况在斜角障板上贴上扩散板或厚绒布帘,又或其它吸音物料调声。

聆听位置两边的侧墙
发烧房的大门准备用特制加厚原木打造,窗门玻璃也用隔音的,并以石膏板制成的小门板把窗户隐藏起来,一来阻隔声光进入,二来令墙璧更美观更一体化,但有需要时窗户还是可以打开的,毕竟空气流通亦是影音室必要考虑的一环,所以一台分体式的空调亦是必需的。

处理「侧墙」的第一重点,便是处理好扬声器到皇帝位的第一反射区,否则会出现音场散乱,定位欠佳、不耐听等状况。要找寻侧墙的第一反射区极之简单,先把扬声器和皇帝位初步调教好(网上的扬声器摆位「八要」或「十要」等文章是很好的参考),当音场和定位已有一定表现,便可依照以下的方法找寻第一反射区。

1. 坐在皇帝位上。
2. 找另一位朋友帮手,以一块面积起码一呎平方的镜子在扬声器和皇帝位中间的两边侧墙前后移动,直至坐在皇帝位的你从镜子看见扬声器的倒影为止,镜子的所在就是第一反射区。要是在这里贴上吸音物料如厚羊毛毡或扩散板等,扬声器的声音会立时出现戏剧性的变化,歌者咀形名显收细,定位更加清晰,这时,便是微调扬声器位置的时候了。

(图六)

图六紫色的部份,便是预计中的第一反射区所在,处理上亦有不同的派别,有的主张摆放扩散板,有的则认为第一反射区只宜摆放吸音物料,但在下却决定扩散板和羊毛挂毡同时准备,看看那种物料效果最好。可是却有小小提议,无论第一反射区使甚么物料,高度也要比扬声器高一点,即是说扬声器高1.5m,那第一反射区的吸音物料或扩散板最好高2m,甚至墙身多高便铺设多高,面积也尽量大一点,效果会比随便挂块小毛毡好很多。

第一反射区的处理现阶段是不能做的,但仍然可以先在墙上准备一些悬挂羊毛毡的部件,要留意一幅面积2.5Mx2M的厚羊毛毡可是重量惊人的,所以悬挂用的部件必需坚固,更要用「爆炸镙丝」紧紧固定在墙身之上。

后墙和后侧墙
后方的反射音是很讨厌的,处理得不好音场便会凌乱一片,如在后墙大量使用吸音物料,反射音虽可减至最少,但声音有机会呆滞,泛音也有所抑制,而贴上扩散版却没有这些缺点,空间感及包围感应有不俗的效果,所以最后决定在后墙(图六蓝色部份)贴上约16块,而后墙的两边角位亦作斜角障板处理减少驻波,而后墙两边的侧墙则铺上吸音物料或拉上丝绒布帘,以补RPG吸音不足的缺点。

(图七)

天花和地板的处理
天花板绝对是主题所在,因房间的天花板离地只有2.5M高,Headroom不是太理想,所以一定要做适当的处理,最后决定使用「全扩散式」天花板,以约58块的扩散板分作三部份把天花板铺得满满的,图八黄色的部份是主体,尽量紧贴天花的木架上,而两边绿色部份的高度会降低一点,和黄色部份形成梯级状,而绿色部份作小角度向上倾斜,照阿Sam说这秘技可增强多声道回放时的包围感和聚焦性,更可收藏照明光源,一举数得,便决定一试。

平面图

正视图

(图八)

地板的处理比较简单,经验告诉我,全面铺上地毡的层次感比较佳,定位和音质更纯,但选择性局部铺设地毡的声音却比较生动和有弹跳力,所以决定依自己口味选择后者,用黑檀木作地板,再在皇帝位前铺上最少2Mx2M的厚料羊毛地毡,日后视情况再作加减调音。

在有限的预算下,这梦想中的影音室大致有了初型,但还是那一句,日后漫长的调音路才是真正乐趣的所在,而DZ这次团购的扩散板,可使用3M的双面魔术贴直接点在墙身或木架之上,增加了装配的机动性,十三也准备请专人打造十多块和扩散板同样尺寸,并贴上不同吸音物料的「吸音板」,随时把扩散板置换,以调配出在下心中的声音效果。

初步估计,整间影音室连备用的扩散板在内,大约需要一百块左右,要是全部使用外国货,必因超资令这计划必不能实行,幸好,DZ扩散板开卖的低廉售价却令十三梦想成真,现在只是焦急地等候感受这一百块扩散板带来的震撼。最后,也想向太太说一声谢谢,只因没有她的支持,十三的发烧房只能在梦中成形…(未完待续)



图说:在本文刊登的同时,DZ制作的扩散板已经完成试产,即将于数日后开始出货。由于大量采用玻璃装潢,DZ的会议室原本十分干涩、反射强烈,发挥了极为显著的效果,即使以大音量播放,也不再为浓烈的反射所苦。

大约12坪的会议室内,使用20片扩散板,可直接搭设于轻钢架上,提供给网友参考。
diyzone1.jpg
招聘电子工程师,有意者请来电13950173174(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5-14 11:28 , Processed in 0.068928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