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3733|回复: 1

超猛GG真空管前级装机全纪录[转帖]

[复制链接]

278

主题

384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7-10-16
QQ
发表于 2008-1-15 09: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超猛GG真空管前级装机全纪录[转帖]

摘自:www.diyzone.net  作者:  orbital
★本文欢迎转载  请注明出处为:www.diyzone.net


前言:装机过程常常是DIYer最为头痛也最难控制的一个环节,常常为了高度、空间等尺寸问题而伤透脑筋。也因此,常常会看到有网大问说:某某机箱可不可以装下某某套件…等这一类的问题。这类问题没有人可以给一个准确的答案,光是使用的铜支撑柱差个1mm,就有可能使高度变高而装不下了。更别说真空管组件上方封玻璃管的突起部分,这部分误差更大。因此,详细的规划与空间的整合,是装机过程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此,小弟仅以GG套件为主要放大机构,辅以讯号选择套件、猫眼管套件以及级进式音量控制套件为例子,作一个简单的说明,如有不够详尽之处,还望各位网大们可以给予指导。

图说:测试装机中的套件。小弟经历许\多夜晚苦战后的成果,虽人很有成就感,但是,真的很累人啊!

安装过程
规划装机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以下是小弟装机过程中的细节,提供给大家做参考啰。所以,步骤当然可以依自己的需要来做变动。

1. 机箱空间与PCB板量测
装机之前,当然要先把所有的零件都量一下尺寸啰,不然怎知道要怎样安装呢?SASHA机箱可用空间,小弟是利用一般的卷尺来进行空间量测。而PCB的部分,是用一般的游标尺。在市面上,有很多种的光标尺,常见的就是小弟用的这种,当然也有更高级的LCD数字显示的光标尺。小弟使用的是Mitutoyo这只日本制的光标尺,它的精准度够高,使用也很方便,价格也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若是要升级到数字光标尺,势必要两到三倍价格以上的产品,才有更高的精准度,价格就不太具有亲和力了,而PCB的量测,实在没有必要增加精准度到0.02mm以下。

图说:零件量测工具,上方为光标尺,下方为一般卷尺。

PCB的量测,最好是零件还没焊上去之前,就先量测完成,不然零件都焊上去,会很难准确的量测。小弟利用DZ所赠送之钻石缓冲级PCB来做个示范,如图三所示。先利用光标尺量测洞跟洞之间最远的距离,在扣掉一个洞的大小,便可以知道两个洞的中心到中心之间的距离了。一般来说,很少人会设定一个很奇怪小数点的距离,所以,当您量到很小的误差时,可以稍微取舍一下,取一个整数值即可。以这一片PCB来说,它的孔位距离就是80mm。依照这样的方法,把所有准备要装机的PCB都先量好尺寸,再来焊所有的零件,这样才能方便未来装机时的规划。



图说:PCB孔位测量(以钻石缓冲级为例),上图为量测两孔最远距离(83mm),下图为量测孔的大小(3mm)。相减后,孔位中心间距为80mm。以GG前级来说,放大机构部分四个孔位距离都是100mm,而电源部分也都是100mm,而紧靠于两机构间的孔位距离为10mm。如下图。

图四:G.G.前级PCB板之螺丝固定孔位制图。

当然,这里我们所提到的,都只有平面上的二维,还没有把高度加进来。若是只安装晶体机,会比较好控制,因为最高的不是电容就是散热片。装管机就很麻烦了,因为真空管的管子多少有一点误差存在,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多预留一点高度给真空管,以避免哪一天要升级---德律风根---时,结果装不下,就很麻烦啰~~~

2. 依序安装各套件
这个部分,当然就看您要安装哪些套件啰。DZ所销售的各种套件,都会有相当详尽且完善的装机说明,只要您耐心寻找、专心阅\读,并比对手边的零件,就可以学习到许\多音响以及电子学的技术。

别忘了,安装完成后别急着装箱,要先通电测试啊。不然,一装箱就发生错误,要再拆下来检查,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喔~~~

3. 空间规划
当您安装、测试套件完成后,可以先把它们摆\到机箱内,看看空间是否合宜。若是高度明显不合,或是套件装太多根本塞不下去,就要重新考虑机箱大小或是要取舍装箱的套件数量啰。

小弟在做空间规划时,也有很多考虑,例如:讯号通过的路径,不要跨过变压器;尽量让讯号走最短路径。当然这部分还有很多前辈的经验,是小弟还需要学习的。下图就是小第观画的基本空间放置情形。

图五:G.G.前级、猫眼管缓冲输出套件级讯号选择套件规划情形。

第一次放置,确定没有问题后,便可以开始量测相对地址的尺寸了。以SASHA机箱来说,由于四边是可以拆卸的,因此,可以先把四边先拆掉,以方便量测。第一次放置,可能并不是整数数值,这样对于加工并不方便,所以还是要稍微调整到整数值后,确定相对位置不会打架到,把数值记下来,便可以开始做下一步的机械加工啰。图六为规划后的加工位置图。

图六:套件位置配置图。若是您没有把握,可以先用签字笔在铜柱周围画个圆圈,作为钻孔的依据,这种方法虽然不够准确,但是却很快速、方便。

4. 机械加工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许\多基本的工具,像是钻床、修边用的圆角锉刀…等,请各位大大们依照自己的需求添购。

在制作猫眼管铜环孔位时,利用中型钻床以及直径32mm圆孔钻头来进行钻洞。由于SASHA机箱的面板中心位置已经有预留LED孔位,所以不需要利用中心冲来定位,可以直接把圆孔钻头中心直接对上此位置,用力钻下去就可以啦。图七为小弟钻圆孔的过程,各位可以注意到,小弟在背面有垫一块很厚的棉纸,一方面可以吸掉加工器具上面的黑油,一方面也可以保护阳极处理层不会受到刮伤。

图七:猫眼管固定铜环钻孔情形。

圆孔钻头在钻孔中,由于高温的效应,会让铝有软化的现象,因而夹在钻头里面(如图中间所看到的)。因此在加工时,需要下刀约5~10秒后,拉起来清理一下,不然,这夹肉的部分越来越大,会使圆孔挖得很难看,就像狗啃的。当然,有一种铝加工时用的润滑油品可以用来辅助,但也不是绝对都不用拉起来清理的,既然这种挖孔都是久久才挖一次,就多几道步骤,也可以享受一下挖洞的乐趣啰,呵呵~~~挖完这个主要的大圆洞后,利用圆的锉刀小心的修一下边,就会很漂亮了。有时候机械加工难免会有误差,尤其是这种大型孔洞用圆孔钻头处理特别会有这种问题,假如猫眼管套环会松松的时候,可以用双面胶带黏贴在套环边,以方便固定。(小弟使用黏度更高的碳胶带来固定,这可以在一般的化学材料行订购到)

接着便可以开始动手加工底盘的套件固定攻牙啰。SASHA机箱底盘有10mm厚,若是做穿孔式的攻牙会让底盘相当丑,虽然是座在底下,但是龟毛个性的我可不想破坏这样有质感的机箱,因此,决定辛苦一点用7mm深的攻牙方式,让底盘可以完整美观而没有任何瑕疵。至于为何要用7mm,您可以拿手边的M3铜柱来量一下牙长,一般电料行买的铜柱,大部分都是6mm,多留1mm的空间当成缓冲,以避免有锁不下去的顾虑。

图说:钻孔攻牙工具,由左而右依序为中心冲、钻头(2.6mm)、M3x0.75速工型攻牙器、M2x0.4一般型攻牙器(比较用,这里用不到)。

先利用中心冲,在要攻牙的位置先钉下固定位置,以防止加工过程中钻头会跑位而产生误差。接着,用2.6mm的钻头先钻7mm深的孔,至于这个7mm深要怎样控制呢?若是您的高精密度的钻床配备有光学光标尺,您可以用上面的读值来控制。若是没有,可以先在钻头上量好7mm,用麦克笔先在上面做好记号,钻到记号时就停止。把所有的孔都先钻好后,再来开始攻牙。

攻牙器有两种,有分速工型根一般型的。一般型的大都是三只一盒(如上图最右边蓝色盒装),速工型是一只一盒(如上图最上的那种一只半透明塑料盒装的)。这两种有何差异呢?基本上是结构上的不同,速工型较为稳固厚实,不容易断头,而一般型的较为脆弱,头比较容易断,假如不小心在攻牙过程中,头断在铝板里面又无法取出来时就很麻烦了,由于攻牙器是硬度比较高的碳钢做成,无法用钻头把它磨掉,必须要用放电加工把它打掉,所以,大家在加工时,要很小心。小弟惯用的是速工型的,因为曾经用一般型攻到断头,后来就不敢用了。在这里,利用攻牙器慢慢的一个一个攻牙,最好在攻牙过程中,要加一种润滑保护剂,叫做绣霸。主要是保护攻牙钻头不会因为攻牙过程的高温而导致快速生锈,也可以有些微的润滑作用。

附注一:小弟在进行攻牙时,是用自动攻牙机,基本上根钻床很类似。钻床在运转时,都是同一方向转动的。而自动攻牙机在下压时,是顺时针转动,而拉起时,是逆时针旋转,因此称为自动攻牙机。

附注二:若是您是用手动攻牙,建议您,每转进两三圈就全部回转出来,清理一下里面的金属削,可以让攻牙过程更加顺利,也可以攻的比较漂亮。攻牙属于要很有耐心的,千万不可以急躁,否则轻则崩牙,重则攻牙钻头断头在里面,这两种都是很麻烦的情况喔。

图说:攻牙钻头,左边是速工型,右边是一般型。右边钻头已经明显断裂。

钻好所有部分后,一定要仔细清洗干净喔,有空气帮浦的话一定要先喷干净,没有的话,可以用清水清洗再阴干。若是有残留的金属铁削留在上面,不小心造成短路,可就代志大条啰~~~

5.安装测试
通通都钻好孔,攻好牙,也清洗干净后,就可以把所有的套件都安装上去啰,一定要先装一次,来确定空间规划有没有问题、及孔位有没有钻错,若是有错,才能够再进行修改啰,不然布线到一半才发现有问题,就太慢了。

确定无误后,就可以一样一样布线啰。基本上,这部分已经有很多前辈的装机报告在DZ的网页上了,小弟的装机经验属于入门级的,实在没有太多经验。大家可以多看看DZ的各种装机报告,以吸取前辈们的经验。

图说:在正式布线之前,要先安装一次,以确定孔位的正确性。

结论
在装机的过程中,小弟除了会去看该套件的装机报告外,常常也会去看看其它种类装机报告。这次装G.G.套件,还看到OP前级的装机报告去了。很多前辈的装机经验,是出现在很多不同的装机报告里面,唯有细心耐心的阅\读,才能从中吸取经验,做出更正确的判断与安装。短程来说,是让装机过程顺利;长期来说,是让自己的功\力加深。唯有这样的学习过程,才能使玩音响之路更加快乐、也更加顺畅。



图说:把GG真空管前级装在精致的SASHA机箱中,完成度极高!(下图上方的小SASHA机箱是作者自行设计加工制作完成,内部安装的是ZEN-LIKE耳机放大器。)
[localimg=265,60]1[/localimg]
招聘电子工程师,有意者请来电13950173174(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8-1-11
发表于 2008-1-15 10: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 强悍啊.捡了个沙发, ^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5-14 11:30 , Processed in 0.04414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