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小白

[解码器] 美国Bel Canto DAC3听感小记,及与Benchmark DAC1 (USB)的不完整比较报道

[复制链接]

4145

主题

10万

帖子

376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8-5-19 11: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uge 于 2008-5-19 11:04 发表
审美观固然是个重要因素, 但我觉得搭配是否恰当更为重要

仅就某一个特定组合下表现的优劣就大声宣布"胜""败"是楞头青常犯的错, 象白版这样资深望重的老烧应该通常不会这么冲动.  正如白版那个AKG601与701素质帖ht ...



K601和K701只是"不同". 而DAC3和DAC1在音乐表现能力方面,是相差巨大.

当晚的试听系统,是非常高级和中性,非常透明的一个系统,音色无偏颇. 我个人认为在这样系统上得出的听感,是可靠的. 我也相信在任何一个高级系统里(不需要特定风格的器材来弥补的系统),DAC3都会比DAC1更引人入胜地表现出现场的音乐风味和面貌.

当然不管怎么讲,我只是投了自己的一票.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0

主题

1万

帖子

205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5
注册时间
2003-7-11

最佳创作奖

发表于 2008-5-19 11: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败是应该的 也是必须的 否则dac1该涨价了 呵呵 不错不错 达到这个水平很好了已经~~二手才7xxx么~~
总感觉哥德巴赫猜想要被证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58

帖子

2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6
注册时间
2007-4-17
发表于 2008-5-19 11: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08-5-19 11:25 发表



K601和K701只是"不同". 而DAC3和DAC1在音乐表现能力方面,是相差巨大.



K601和K701只是"不同"么? 我还以为差距是ONE BING STEP呢
以下原文引用自 <小白开讲 K501,K601,K701及HD650>

"如果说K601比起K501来是ONE STEP FORWARD,那么K701比起K601来就是ONE BIG STEP FORWARD!低频的实体感和下潜深度在AKG系列中首次达到高级水平。比起K601来进步可谓很大。

中频的密度感和温暖音色,也比K601进步很大,不过这样带来1个问题——K501保持的风格,到了K701就完全改变了。这样或许有些喜欢了经典K501音色的人会不喜欢。


高频方面,也很明显,极高频的延伸K701明显地优于K601。


如此说来,似乎K701和K601的巨大差价还是有道理的。我的主观结论也确实如此!贵,是贵,但K701的素质确实首次达到了高级水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45

主题

10万

帖子

376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8-5-19 12: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找出老文章来啦. 当时是2006年,别说RP7,连SOLO都没听着过. 当时国内耳烧友对耳机放大器的眼界都非常有限,包括我在内.

当时这篇老文章现在翻出来看还是很有意义的. 因为它和我新近写的帖子"我对K601和K701区别和素质高下的看法"(http://bbs.headphoneclub.com/thread-108858-1-1.html),正好相映成趣,进一步说明了,在2006年能听到的前端档次素质很一般的系统上,是K701听感明显好于K601,而现在2008年听过了它们在高级前端的表现后,我才能写出新的,比当年更准确,更深入的评判.

而这次比较DAC1,DAC3,是在5万美金的后端系统上.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08-5-19 12:06 编辑 ]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58

帖子

2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6
注册时间
2007-4-17
发表于 2008-5-19 12: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一种合乎常理的可能性

今天的白版经验更丰富,比较过多种搭配后,回过头来可能会觉得当时对601/701的评论过于片面武断
不排除同样的情形发生在DAC1/DAC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1万

帖子

207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
注册时间
2005-2-22

优秀版主奖

发表于 2008-5-19 12: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08-5-19 11:25 发表



K601和K701只是"不同". 而DAC3和DAC1在音乐表现能力方面,是相差巨大.

当晚的试听系统,是非常高级和中性,非常透明的一个系统,音色无偏颇. 我个人认为在这样系统上得出的听感,是可靠的. 我也相信在任何一个高 ...


关键问题是你这个描述是在跳线设置不合适的情况下做出的,而且这个情况我也多次遇到过
调整跳线可以解决大部分描述出来的毛病,这也是多次实践的结论
PC hi-fi : IBM x220i->TC K8->Apogee Rosetta200 (Mutec iclock Syn Both) ->Drawmer MC2.1->ADAM S4X-H
CD system : CEC TL3N-> Apogee Rosetta200(Mutec iclock Syn Both)->Drawmer MC2.1->ADAM S4X-H

2* TAOC 25MF + 35S
WB isolation transformer + LITE P100
AA Ferrite2,WireWorld Silver Electra 7 * 3
Nordost Tyr2(AES),Tyr(XLR),Mogami 3173(XL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45

主题

10万

帖子

376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8-5-19 12: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uge 于 2008-5-19 12:05 发表
只是一种合乎常理的可能性

今天的白版经验更丰富,比较过多种搭配后,回过头来可能会觉得当时对601/701的评论过于片面武断
不排除同样的情形发生在DAC1/DAC3


不,你没说准确. 现在我回到06年所用的器材搭配上去听,仍会得出K701听感好于K601的结论. 这个当年的结论,现在仍不错. 现在改变的情况是,在当年所没有的更高级的前端上,会得出K701和K601只是"不同"的结论. 假设2006年我桌上已经有高级的前端,我当年的文章就不会那么写. 这不是听音经验的问题,而是手头掌握前端设备资源的问题.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45

主题

10万

帖子

376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8-5-19 12: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adesicozhao 于 2008-5-19 12:05 发表


关键问题是你这个描述是在跳线设置不合适的情况下做出的,而且这个情况我也多次遇到过
调整跳线可以解决大部分描述出来的毛病,这也是多次实践的结论



是,这个试听报告可以说是不完整的. 希望有机会把它补完整. (虽然有难度. 那么高级的系统不是随便可得机会听的.)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1万

帖子

207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
注册时间
2005-2-22

优秀版主奖

发表于 2008-5-19 12: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08-5-19 12:11 发表



是,这个试听报告可以说是不完整的. 希望有机会把它补完整. (虽然有难度. 那么高级的系统不是随便可得机会听的.)


没必要一定在这套系统上了
器材的搭配和调试本来就是复杂的工程
有机会在一套还不错的系统上好好研究下DAC-1 miniDAC DA10等内部跳线的改变倒是一个不错的提议
PC hi-fi : IBM x220i->TC K8->Apogee Rosetta200 (Mutec iclock Syn Both) ->Drawmer MC2.1->ADAM S4X-H
CD system : CEC TL3N-> Apogee Rosetta200(Mutec iclock Syn Both)->Drawmer MC2.1->ADAM S4X-H

2* TAOC 25MF + 35S
WB isolation transformer + LITE P100
AA Ferrite2,WireWorld Silver Electra 7 * 3
Nordost Tyr2(AES),Tyr(XLR),Mogami 3173(XL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45

主题

10万

帖子

376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8-5-19 12: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跳线花样最多的,还是DAC1. MINI-DAC跳线没什么花头,反正是一定要把输出电平调成固定的,否则输出电平跟着前面板的音量旋纽变,谁希望那样啊(除非是省略前级). DA10也是这样. 大家都知道这个常识: 能把输出变固定,总是比可变的要好,除非你想把DAC兼做前级.

DAC1的平衡输出电平分成四档,就完全是另外一个情况了.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58

帖子

2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6
注册时间
2007-4-17
发表于 2008-5-19 12: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恩. 现在的白版在评论时已详细说明了前后端, 光凭这条,比06年就有了ONE BIG STEP FORWARD

说明下, 小弟是白版的忠实粉丝, 当年就是看了白版的热情评述后买了第一副比较高级的耳机SR325, 保留至今. 虽然并不是小弟最喜欢的一副耳机,但也并无失望.  日后也会留意一下DAC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6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8-3-21
发表于 2008-5-19 12: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版有没有听过chord dac64mk2?同样是2万元级别器材,不知和Bel Canto DAC3相比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1万

帖子

207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
注册时间
2005-2-22

优秀版主奖

发表于 2008-5-19 13: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08-5-19 12:18 发表
其实跳线花样最多的,还是DAC1. MINI-DAC跳线没什么花头,反正是一定要把输出电平调成固定的,否则输出电平跟着前面板的音量旋纽变,谁希望那样啊(除非是省略前级). DA10也是这样. 大家都知道这个常识: 能把输出变固定,总 ...


跟着前面变是外在表现
内在就是,信号又通过了一级前级电路,受到了染色和弱信号衰减
听感就是整体声音素质差了不少
PC hi-fi : IBM x220i->TC K8->Apogee Rosetta200 (Mutec iclock Syn Both) ->Drawmer MC2.1->ADAM S4X-H
CD system : CEC TL3N-> Apogee Rosetta200(Mutec iclock Syn Both)->Drawmer MC2.1->ADAM S4X-H

2* TAOC 25MF + 35S
WB isolation transformer + LITE P100
AA Ferrite2,WireWorld Silver Electra 7 * 3
Nordost Tyr2(AES),Tyr(XLR),Mogami 3173(XL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1万

帖子

207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
注册时间
2005-2-22

优秀版主奖

发表于 2008-5-19 13: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ckyshen 于 2008-5-19 12:27 发表
白版有没有听过chord dac64mk2?同样是2万元级别器材,不知和Bel Canto DAC3相比如何


1年多前同DAC-1比过
在那几套系统上表现不如DAC-1
PC hi-fi : IBM x220i->TC K8->Apogee Rosetta200 (Mutec iclock Syn Both) ->Drawmer MC2.1->ADAM S4X-H
CD system : CEC TL3N-> Apogee Rosetta200(Mutec iclock Syn Both)->Drawmer MC2.1->ADAM S4X-H

2* TAOC 25MF + 35S
WB isolation transformer + LITE P100
AA Ferrite2,WireWorld Silver Electra 7 * 3
Nordost Tyr2(AES),Tyr(XLR),Mogami 3173(XL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6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8-3-21
发表于 2008-5-19 13: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mk2版吗?dac64不是据说在2万元级别也是很有竞争力的,怎么会不如dac1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5-30 16:57 , Processed in 0.115201 second(s), 36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