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俱乐部理事

- 积分
- 3771
- 注册时间
- 2001-11-21
  
|
发表于 2008-11-27 12:5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拍砖MINA的那个帖子里有没用过"垃圾"这两个字? 麻烦查一查.
我的具体用语是:
它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呢? 简单说就是我找不到任何亮点.
声场打不开,狭小,高低频延伸,解析,都不好,更要命的是声音不干净,"脏".
我以前有没有说过有些不好的耳放会起"污染"作用? 这就是一例了.
它虽然能提供一定的功率,但会使音质下降,起到污染,歪曲的作用.
这个耳放声音里我最讨厌的一点,其实并不是高低延伸,或声场,或不够通透,而是它刻意对中低频所加的一种"扭曲".
我的估计是,设计者这样的"校声",可能是想对ER4之类的耳塞做一个"针对性调音",把ER4耳塞的偏瘦的中低频加厚一些,觉得这样会使ER4之类耳塞的声音更popular一些.
正是这种处理,使得这个耳放的中低频呈现一种不自然的扭曲. 我对这种中频段的扭曲是非常敏感和反感的,当初骂PX200主要就是因为它的中频染色.
一个器材可以两头延伸一般,可以解析一般,可以声场一般,但对人耳最重要,对声音的正确还原最重要的中频段,要做得基本准确,不能扭曲,这可以说是极端重要的一个标准. 中频少些,后缩些,都没有问题,但不能扭曲,不能"不自然". 而MINA的中频是很不自然的,播放人声拿腔拿调,还不如直推!
用这个耳放听古典音乐,更是一种惨不忍睹的折磨. 所有的要素全部失败. 声场,层次? 解析,细节? 什么都不说了. 我shut up.
我这样的评论,对设计制作者所付出的劳动肯定是不好的. Sorry. 但我想,这个价位的随身耳放,它面向的消费群体,应该最主要是学生一族. 他们的钱同样来之不易,不应该耗费在这样声音和素质的机器上. 绝不应该. 钱的问题姑且不说,这样的机器,如果听久了,是一定培养出错误的,扭曲的听音观,对声音的正确性丧失判断.
所以我权衡考虑后,还是决定朝这样的作品扔砖. 请设计制作者重新开炉,或多潜心研究几年再出作品,不要用这样声音的机器来扭曲年轻随身一族的听音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