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以前看小白版主的帖子 我应该没记错 首先说一下 都是在随身听直推的情况
现在许多人、许多场合谈到耳机是不是容易推动,往往都是看耳机的阻抗高低,阻抗越低越容易推动。
这种观点没有错,但是也很片面,很容易使人误解。因为决定耳机好不好推动阻抗只是因素之一。
实际上耳机的灵敏度指标才是影响耳机是否容易推动的关键因素,可惜许多的非专业人员仍然在各种场合给刚刚入门的发烧友引人误区。
什么样的状态是最好的?
最好的状态应该是阻抗高一些、同时灵敏度高一些。阻抗高一些汲取音源(例如随身听)的电流少一些,不但节省音源的电池消耗,而且有利于减少失真。与此同时灵敏度高一些则袮补了由于阻抗高所带来的音量的损失。
现在有的随身听标注适配阻抗:16欧姆,有的用户相信厂家的标注(用户还能相信谁呢)只选配16欧姆的耳机,限制了用户选择耳机的范围,其实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只要耳机的灵敏度高一些阻抗是可以高一些的,不但无害而且是有利的。
总的来说,影响耳机是否容易驱动,有两个因素,第一是灵敏度,第二才是阻抗。阻抗即使低,灵敏度不高的话,一样难以驱动。比如拜亚动力DT331,阻抗仅40欧姆,但灵敏度只有86分贝,就实在推不动。而SHURE E5C,灵敏度高达122分贝,尽管阻抗是110欧姆,还是很好驱动。
让我强调一下,灵敏度才是决定耳机是否容易驱动的首要因素,阻抗是次要因素。要判断耳机是否容易驱动,第一看灵敏度,第二才参考阻抗。另外,轻便式耳机、耳塞等,根本不用费神去研究其阻抗是多少——本来就是为随身听设计的,怎么可能随身听推不动呢?怎么可能是高阻呢?怎么可能要加耳放呢?(若有人举出DT231为反例,那恕我直言,那根本就是设计失败的作品,不足为范。)
所谓带不带得动,只要是一个恒压输出型的放大器,带动的负载的阻抗不要太小,而超过了放大器的最大输出电流的能力,那么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也就是说,其实负载的阻抗越大,对于放大器的电流输出要求越低,放大器一般工作起来就更加的轻松,当然,我们要得到合适的输出功率,负载的阻抗就不能太大,否则什么有用的功率都得不到了,在一定的输出功率之下,耳机要能发出人耳能够听到的声压,还和耳机的灵敏度有关,一般用dB/mw表示,就是对耳机输入1mw的功率,能够产生多少dB的声压,人耳听音乐的强度一般在100dB左右就差不多了,所以如果耳机的输出功率能够到10mw,耳机的灵敏度在95dB(头戴式耳机的常见值),那么所得到的声压级可到105dB,差不多比较的合适了,而10mw的输出功率对于随身听而言若耳机是100欧,那么要求输出的电压在1.4Vrms峰峰值,对于末级功率放大器而言,要求不是太高,还可以接受,只要供电的电压在3V左右就可以了.这对于常见的DISCMAN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耳机的灵敏度实在是太低,产生不了足够的声压级,就不可以了。
说到 塞子(耳机) 尤其是随身听用 是否易驱动是看灵敏度 其次是阻抗
最后一段我没看懂
如果用ER4举例
P S B 对应的灵敏度 阻抗分别为 108dB 100dB 100dB 27欧姆 100欧姆 100欧姆
那么相对来讲108db跟100db的灵敏度相差不大 可以这么理解么
如果我用D9(标称10MW16欧姆 感觉健伍应该没有虚标)直推 实际4s被驱动的不好
是不是这时候就需要用 阻抗来解释了... 最后一段实在是基础有限 看的不是太明白
换句话说 在D9上 ER6和ER6I相比 ER6阻抗大 电流小 相对ER6I要好 减少失真?
这个如果放在ER4身上是不是就不太适合 毕竟三个ER4之间的阻抗差距要远大于两个ER6之间的阻抗差距
PS:E5C 122db 110欧姆 比ER4还要大的阻抗 因为灵敏度的优势 相对ER4S B更易在随身听下驱动是么
希望解答 感谢~
[ 本帖最后由 sa9685 于 2008-12-12 20:41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