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COUMPNET

[耳机] HD800和SONYSA-5000好像.........

[复制链接]

2

主题

179

帖子

7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7
注册时间
2003-4-14
发表于 2010-8-6 22: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800是深海的,所以一堆人出来洗白,睁着眼睛说瞎话,那外观、结构、腔体还不像010?还先出来的抄后出来的?
sony从倾斜单元的r10cd3000到那个全金属的怪异的F1到010、5000,何须穿越到未来来抄800。
要是800不说是国人做的,就算是sony的,010是深海,那sony不被唾沫淹死才怪。
还有,连010、5000很难搞定的特点也抄去了,很牛呀。
至于耳机开发,很多高档耳机就是1、2个人花个1、2年最多2、3年开发出来的(间或着还做别的事),没那么神秘。

[ 本帖最后由 xwq 于 2010-8-6 22:4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2535

帖子

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1
注册时间
2006-6-25
发表于 2010-8-6 22: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鬼眼 于 2010-8-6 21:43 发表
呵呵,donthuang就是个SONY黑,隔壁也是哪里有说sa5k好,他就会跳出来拿频响伤害听力等来喷sa5k垃圾了,好像还说过R10不如HD600,已经不是看到一次了


1.我從來沒有說過SA5000傷害聽力,我說的是SA5000根本沒有什麼120KHz的驚人頻段延伸能力
相反的,從實際測量結果看,SA5000是支頻寬很窄的耳機

2.我說的是R10的幾個測量結果不如HD650好,跟R10不如HD650是天差地別的兩個陳述

3.Sony黑嗎......我想上面的一些言論已經把該得罪的人都得罪光了.....

[ 本帖最后由 donthuang 于 2010-8-6 23:2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2535

帖子

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1
注册时间
2006-6-25
发表于 2010-8-6 22: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鬼眼 于 2010-8-6 21:54 发表

呵呵,日企比如SONY没你想象的那么垃圾的,包括世界上第一台对外销售的数码相机马维卡,以下都是SONY在科技技术上的成就,真正影响了现在人类的生活,先后兼并三星哥伦比亚,BMG,爱华,米高梅,柯尼卡美能达,横跨 ...



Sony的純音響開發部門只有10個人左右,這幾個人得通吃擴大機、訊源、耳機,甚至家用音響的開發工作
這是當年RH1開發時的訪談資料,以規模而言算是相當小,以Accuphase為例,他家有20多位專職開發,
不做其他事的工程師

所以近年Sony很乾脆的放棄了喇叭單體的開發 (有誰還記得他家的APM平面單體的?)以目前Sony的旗艦喇叭SS-AR1為例,就轉採用外包Vifa和Seas設計/代工的單體

[ 本帖最后由 donthuang 于 2010-8-6 23:1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1269

帖子

1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5
注册时间
2004-9-22
发表于 2010-8-6 22: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说抄袭,至少是借鉴,明摆着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2535

帖子

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1
注册时间
2006-6-25
发表于 2010-8-6 23: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wq 于 2010-8-6 22:20 发表
至于耳机开发,很多高档耳机就是1、2个人花个1、2年最多2、3年开发出来的(间或着还做别的事),没那么神秘。


如果是像Grado那樣已經有現成單體方案的話,那還沒話說
如果要從頭開始、從振膜、音圈、磁路、腔體一步一步慢慢設計起的話,不容易

特別是開放式耳機的設計,比起封閉式耳機又多了許多變數,難度很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3172

帖子

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7
注册时间
2008-12-8
发表于 2010-8-6 23:2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onthuang 于 2010-8-6 22:32 发表


1.我從來沒有說過SA5000傷害聽力,我說的是SA5000根本沒有什麼120KHz的驚人頻段延伸能力
相反的,從實際測量結果看,SA5000是支頻寬很窄的耳機

2.我說的是R10的幾個測量結果不如HD650好,跟R10不如HD650是天 ...


没说过伤害听力?你真的有玩过sa5k?知道你和pk一样属于参数党,真是哪里有sa5k哪里就有你来喷,耳朵收货,我还真没觉得sa5k有啥悲剧的,小编制和清新型女声就很好听,知道你是拜亚粉,早期就在隔壁看到你处处维护你的990,以前经常看过你声卡谷津下990的听感,那990和pk大仙的800有一拼,堪称完美,连人声都是很强,无什么问题的。
http://www.erji.net/read.php?tid=852048&fpage=0&toread=&page=2

[ 本帖最后由 小鬼眼 于 2010-8-6 23:28 编辑 ]
111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2535

帖子

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1
注册时间
2006-6-25
发表于 2010-8-6 23: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鬼眼 于 2010-8-6 23:27 发表


没说过伤害听力?你真的有玩过sa5k?知道你和pk一样属于参数党,真是哪里有sa5k哪里就有你来喷,耳朵收货,我还真没觉得sa5k有啥悲剧的,小编制和清新型女声就很好听,知道你是拜亚粉,早期就在隔壁看到你处处维 ...


-------------------------------------------------------------------------------------

我也稍微說一下

1.實效頻寬極窄,遠遠沒有到SONY宣稱5~110Hz這數字
比Grado耳機的頻寬還要窄

2.為了追求振膜的速度,阻尼調校過於偏激,但是在瞬態響應層面卻還是落後於歐陸廠商一截

3.磁路系統很強力,SONY應該投入了不少成本

4.剛性振膜成功的壓制了盆分裂失真,諧波失真情況被穩穩地
控制住了

5.坦白講,以結構和設計而言,搞不好MDR-7506的設計還比較成熟
我不知道Sony的設計師是哪來的勇氣把這耳機推上市的

用上了最強的矛 (強力磁路系統)去對抗最強的盾(奈米振膜、多孔質框架)

我想設計師原來是想最大極限的壓低失真情況吧,很類似MIG25那樣的暴力美學
可惜成效不是很好,搞不好單體不斜置的話,聲音還比較好聽

p.s. 一部分的設計思路恐怕是直接來自AKG的K501.....我實在很好奇明明有足夠成熟
的封閉式耳機設計經驗,為何偏偏去挑戰自己都沒把握的開放式設計.....

---------------------------------------------------------------------------------------------------------------

這些論述都可以拿證據說話的,有疑問的話我再說明,而我的確沒深入玩過SA5000,只有兩三次蹭聽經驗
因為之前的爆線風坡,讓台灣的店家都不太敢進SA5000的貨

原來你是指這個,講白了,任何耳機開大聲都會傷害聽力
如果不知節制去追求更豐潤的中低頻、低頻段量感,那麼SA5000這種低頻有限類耳機的確有可能更傷耳

這張圖就說得很明白了
http://graphs.headphone.com/graphCompare.php?graphType=0&graphID[]=1461&graphID[]=961


至於瞬態響應的話,SA5000不會比010更好吧?

這是010
Clipboard01.jpg

這是HD800
Clipboard05.jpg

[ 本帖最后由 donthuang 于 2010-8-7 00:3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636

帖子

1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10-8-1
发表于 2010-8-6 23: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2535

帖子

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1
注册时间
2006-6-25
发表于 2010-8-6 23: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我可沒說過990是無敵耳機,我只是說990真正的強項在於中頻

DAC1在今天是很菜市場的東西沒錯,但是還沒淪落到被當成跟音效卡同級吧?

我並不是唯數據論者,但是我想這些數據是類似低標的東西

以頻率響應測量為例,沒有的東西就是沒有
低頻段在100Hz就直線滾降的話,哪來的極低頻?高頻在15~16Khz就七零八落了,哪來的超高頻?

[ 本帖最后由 donthuang 于 2010-8-7 00:1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1万

帖子

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6
注册时间
2009-1-25
发表于 2010-8-7 00: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就输了。
退烧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主题

3119

帖子

2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4
注册时间
2006-2-4
QQ
发表于 2010-8-7 00: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鬼眼 于 2010-8-6 21:54 发表

呵呵,日企比如SONY没你想象的那么垃圾的,包括世界上第一台对外销售的数码相机马维卡,以下都是SONY在科技技术上的成就,真正影响了现在人类的生活,先后兼并三星哥伦比亚,BMG,爱华,米高梅,柯尼卡美能达,横跨 ...

哪家hi-end企业是世界500强?中石X还世界500强,他的油很强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3172

帖子

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7
注册时间
2008-12-8
发表于 2010-8-7 00:3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亚也是hi-end?
拥有CDP-R10,DAS-R10,TA-ER1, TA-NR10,MDR-R10,QUALIA010,SS-R10的SONY不如森海拜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2160

帖子

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6
注册时间
2005-1-6
发表于 2010-8-7 00:3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鬼眼 于 2010-8-7 00:36 发表 拜亚也是hi-end?拥有CDP-R10,DAS-R10,TA-ER1, TA-NR10,MDR-R10,QUALIA010,SS-R10的SONY不如森海拜亚?
其实吧,end不end,都是大家给封的,或者是厂商给自己封的,没有什么固定标准的东西,争论不出结果的
退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894

帖子

1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5
注册时间
2007-6-23
发表于 2010-8-7 00: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SONY黑遇到了SONY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2535

帖子

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1
注册时间
2006-6-25
发表于 2010-8-7 00: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鬼眼 于 2010-8-7 00:36 发表
拜亚也是hi-end?
拥有CDP-R10,DAS-R10,TA-ER1, TA-NR10,MDR-R10,QUALIA010,SS-R10的SONY不如森海拜亚?


沒有什麼更具建設性的回覆的話,我就要去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6-15 17:51 , Processed in 0.115540 second(s), 38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