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gaomx

[线材] 我也说说大家对线材的分析的理论误区

[复制链接]

288

主题

8002

帖子

123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3
注册时间
2006-6-26

优秀版主奖

发表于 2011-3-2 20: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mesgjh 于 2011-3-2 15:10 发表


支持right同学,不管他说的结论是否正确,以上的论述是有道理的。特别是关于集肤效应的技术讨论,还是很有科学精神的(尽管本人不懂细节是否正确)。


我告诉你应该怎么研究集肤效应是否能被人感知:
首先你要知道人耳的听力极限,即能够分辨多少小的声音差别
然后计算20Khz电流经过直径多少、长度多少的导线能导致人耳能辨识的差别,将计算结果与常用的信号线、喇叭线比较。
你再看看right的思路,他连什么是集肤深度都搞不清楚,科学精神是他那样的话那就完蛋了,我要是他的老师,肯定给他个不及格。
头条:激光鼠HiFi音响工作室
手机/微信:13901797159
淘宝店:https://orava.taobao.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2348

帖子

1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3
注册时间
2007-11-11
发表于 2011-3-2 20: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都是菜睡睡都N13
牛¤个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38

主题

10万

帖子

376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11-3-2 21: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了好了,科学理论是用来解释自然现象的,如果一种理论解释不了一个自然现象,就说明它有错误。次序就是这样的,怎么可能试图用一个理论来否定一个现象呢?这叫什么思路呢?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546

帖子

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0
注册时间
2009-8-24
发表于 2011-3-2 22: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激光鼠 于 2011-3-2 20:20 发表 我告诉你应该怎么研究集肤效应是否能被人感知:
首先你要知道人耳的听力极限,即能够分辨多少小的声音差别
然后计算20Khz电流经过直径多少、长度多少的导线能导致人耳能辨识的差别,将计算结果与常用的信号线、喇叭线比较。
你再看看right的思路,他连什么是集肤深度都搞不清楚,科学精神是他那样的话那就完蛋了,我要是他的老师,肯定给他个不及格。

好的,如果我的解释是错的,那的确应该指出来,以免错误而误人子弟。但是,指出错的说法同时应给出正确的说法,如果给不出正确的说法,起码不能不让人怀疑您的概念是否正确,更不用说拿不出正确的依据来呀。

好,看看我对集肤深度的认识:简言之就是径向深度(或表面厚度)。稍微具体点,那是什么的径向深度呢:是导体表面电流密度37%处的径向深度。哦,因为导线通常是圆的,故我喜欢用径向深度。

哈,鼠君,您看我的理解可以吗?您又有何等高见?多多指教喽。

关键是要牢记,集肤效应与频率有关,对于频率低的使用条件,通常是可以忽略的,对于频率很高时,利用集肤效应可以降低材料的生产成本。
还是举个例子,铜的导电性能好,选用铜线工作在800MHz的条件(当然还有温度等要考虑)。
根据32楼给出的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知道铜线集肤深度是2.3微米,若铜线使用直径是1毫米的,则根据集肤效应便完全可以用空芯直径为1毫米的铜线。由于,空芯铜线成本低于实芯铜线成本,则大规模生产会大大降低厂家的生产成本。咳,实际的工作中这事一点不新鲜。但是反映出,科学应用理论指导生产带来的益处是多大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47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11-1-23
发表于 2011-3-2 22: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激光鼠 于 2011-3-2 20:20 发表
我告诉你应该怎么研究集肤效应是否能被人感知:
首先你要知道人耳的听力极限,即能够分辨多少小的声音差别
然后计算20Khz电流经过直径多少、长度多少的导线能导致人耳能辨识的差别,将计算结果与常用的信号线、 ...


问题是你提到的办法实际上是很难实现的。比如人耳的听力极限,这如何判别呢?20khz的电流造成的差别,如何能单独测试集肤效应呢,而不受其它因素干扰呢?

我的意思是,有些事情单靠感觉也未必说得清楚。如果从理论上能进行解释的话,应该是最好的办法。说实在的,在音响领域里面,能够在实际上证明的(排除心理因素等非客观因素的影响),而用现有理论无法解释的东西并不多。比如线材对音质的影响就有很多相关理论可以作为依据。

当然对right所说的集肤效应的理论与结论,由于本人未有研究,不好说对错,但用现有的理论解释些现象还是对的,这也是科学精神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546

帖子

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0
注册时间
2009-8-24
发表于 2011-3-2 22: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1-3-2 21:08 发表 好了好了,科学理论是用来解释自然现象的,如果一种理论解释不了一个自然现象,就说明它有错误。次序就是这样的,怎么可能试图用一个理论来否定一个现象呢?这叫什么思路呢?
哇,语义惊人啊。理论来自科学实践这是众所周知的呀。因此怎么能说用理论否定一个现象的呢。往往是自然界中有了现象,尔后经科学实践得出解释这种现象的理论,并除了定性还有定量的公式图表等。因此,怎么能将现象和理论对立来呢。就说集肤效应吧,人们发现交变电流通过导体时,引起导体截面上电流分布不均匀,愈近导体表面电流密度越大,这种现象称“集肤效应”或“趋肤效应”。人们并发现由于感应作用引起,并且频率越高,集肤效应越显著;反之频率越低,集肤效应越不明显,以至于可以忽略集肤效应或集肤效应消失。随后用归纳出公式,并在实践中证实公式的合理性。

请问,在一定条件或前提下,一种现象的消失,怎么能说成用理论否定一个现象呢。不说别的,就说日常的冰和水吧。在一定温度下冰可化为水、水也可以变成冰,这理论是存在的吧。那么当冰化为水而冰存在的现象消失了,那怎么能说冰与水可转化的理论否定了冰消失的现象呢。对不。

[ 本帖最后由 right 于 2011-3-2 23:0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39

帖子

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6
注册时间
2010-11-21
发表于 2011-3-3 05: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说,证明一件事物的不存在是不可能的。You can never prove a negative. 当然大家都可以尝试,说出想法,但请不要告诉别人你已经证明出来什么一定没可能,因为那本身才是不可能的。
线材无用论者的普遍理论是很奇怪的,不针对任何人,只是说这个说法:最初的时候很多人说线材差别不能用仪器测量到,所以就不可能被听到,后来有人测量到了,就说即使测量到,也不可能被听到。这样的理论简直就天下无敌,用同样的理论完全可以否定功放,台机甚至一切器材的作用。确实比较可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9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10-7-19
发表于 2011-3-3 08: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晕了........right同学能将和他自己持有相同观点的人驳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1269

帖子

1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5
注册时间
2004-9-22
发表于 2011-3-3 08: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童 于 2011-3-3 08:26 发表
我看晕了........right同学能将和他自己持有相同观点的人驳倒

码字多没时间分析他人语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533

帖子

5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5
注册时间
2010-2-5
发表于 2011-3-3 09: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不同的频率在不同的功率下确实有差异。组成系统的每个部分都是一个滤波器,从音源开始各个滤波器串联最后到声音(从耳机声音到你的鼓膜还要经过耳廓耳道的滤波)。问题是这些滤波器里面,权重最大的就是耳机本身振膜和腔体设计,再就是耳放、音源,把这些都基本搞定了,才是考虑线材的滤波效应的时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3

主题

1万

帖子

263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63
注册时间
2001-11-21

积极参与奖

发表于 2011-3-3 09: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感觉,这种正经贴,讨论到最后,反而最容易沦为垃圾帖,即使以后被“搜索”出来,也让人没兴趣看第二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546

帖子

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0
注册时间
2009-8-24
发表于 2011-3-3 10: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盗王 于 2011-3-3 05:12 发表 只能说,证明一件事物的不存在是不可能的。You can never prove a negative. 当然大家都可以尝试,说出想法,但请不要告诉别人你已经证明出来什么一定没可能,因为那本身才是不可能的。线材无用论者的普遍理论是很 ...
线材无用论者?

我觉得一开始提出这种说法的人就已经误会了。对于明白人都知道一个简单的道理,什么东西有用没用是有前提或有条件的。所以,当谈到线材的作用时,更多人是对夸大线材的作用以及对线材作用的错觉持反对态度,而实际上可能根本就找不出“线材无用论者”,甚至可能根本就没有“线材无用论者”。因而误会地将对夸大线材作用持反对态度者冠以“线材无用论者”,一直沿用到现在。所以,不要认为反对夸大线材作用就是所谓“线材无用论者”。仔细想想应该是如此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326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10-7-5
发表于 2011-3-3 10: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没什么好讨论的 现在学通信电子没时间学这个。。
数字信号处理领域建模 通信建模 还有很多亟待完善,大学学的本来就是偏重理论点的。。
例如通信本科生出来普遍反映没学到什么东西,那没办法,课程设置多数是为后续的深造做铺垫的
如果学出来能做咸菜。。那才真是大材小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38

主题

10万

帖子

376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11-3-3 11: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搞脑子贴. 脑子清爽的进来,犀利糊涂的出去.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8

主题

8002

帖子

123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3
注册时间
2006-6-26

优秀版主奖

发表于 2011-3-3 11: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mesgjh 于 2011-3-2 22:26 发表


问题是你提到的办法实际上是很难实现的。比如人耳的听力极限,这如何判别呢?20khz的电流造成的差别,如何能单独测试集肤效应呢,而不受其它因素干扰呢?

我的意思是,有些事情单靠感觉也未必说得清楚。如果从 ...

人们对人耳的听力极限已经研究得很多了,只是我们的教科书里面未有提到而已。利用网络搜索功能可以找到相关信息。
集肤效应可以计算出来,不需要测试。
用科学理论来解释不代表就具有科学精神,这世界上伪科学多了去,它们无一不是披着科学的外衣来骗人的。
头条:激光鼠HiFi音响工作室
手机/微信:13901797159
淘宝店:https://orava.taobao.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5-10 08:32 , Processed in 0.110266 second(s), 35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