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激光鼠

[发烧理念] 不听老鼠言吃亏在眼前之四:盗版、刻录声音不如正版是因为你的CD机不够好

[复制链接]

1

主题

89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3-6-29
发表于 2012-6-28 20: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激光鼠 于 2012-6-28 19:29 发表
就知道兔子说不出来,全凭常识、经验下的结论。
而偶研究过,查阅了几个G的英文资料,也实践过,所以才敢说这种看似脑子坏掉的话。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这是常识呀。

这就是他们百试不爽的辩论方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1133

帖子

4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3
注册时间
2003-11-22
发表于 2012-6-28 20:2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9# 的帖子

既然敢发这话题,如果真做过研究,有能耐就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否则就是划胖了,几个G,还英文资料呢,我真快被恶心到了!
岩冷茶莊--老西门茶城三楼332铺 TEL:186 1628 0808

新浪v微博:岩冷茶业--蔡德庸 微信号:yanlengchaye或搜手机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

主题

7998

帖子

123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3
注册时间
2006-6-26

优秀版主奖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20: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不告诉你
头条:激光鼠HiFi音响工作室
手机/微信:13901797159
淘宝店:https://orava.taobao.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

主题

7998

帖子

123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3
注册时间
2006-6-26

优秀版主奖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20: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us12 于 2012-6-28 20:04 发表

Could you please specify the documents you have consulted?
BTW, on which system (and the CDs used) have you carried out the tests to obtain this conclusion? THX

@#¥%*
头条:激光鼠HiFi音响工作室
手机/微信:13901797159
淘宝店:https://orava.taobao.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9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3-6-29
发表于 2012-6-28 20: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激光鼠 于 2012-6-28 20:35 发表
就不告诉你


对,这是我们的常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391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10-7-31
QQ
发表于 2012-6-28 22: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激光鼠 于 2012-6-28 16:08 发表
兔子,你先说说不同片基是怎么会影响声音的?



本人不懂这个,链接供参考: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a04300100lofg.html

[ 本帖最后由 月神之镰 于 2012-6-28 22:2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主题

1万

帖子

7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3
注册时间
2008-3-28
QQ
发表于 2012-6-28 22: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坊间传闻是Wilson老二的箱子,价值不菲,抬我的WADIA垃圾过去对,估计一只耳朵都能听出来哪一张是哪一张是刻板,哪一张是原版的
就音响展上WADIA971+922+931那套音源来说,估计会展示区别更加明显
本坛之前有烧友讨论过

cd的音质有几方面决定,一个就是母盘。 我们从录音说起,录音的过程是一个声电转换的过程。 把声音转化成为模拟的电平信号。怎样去保存这个模拟的电平信号呢。 这是有两种选择:
一是把电平信号依然以模拟信息为存储方式存入磁带中,带回做后期的处理。
二是把电平信号做实时的采样,然后以数字信息的方式存入硬盘,或是磁带(有专门存储数字信息的磁带的)中。
。注意:这时做的实时采样的位长及采样率会远大于CD标准的16bit和44.1KHz。然后带回做后期的处理。

如果带回的是存储了模拟信息的磁带,那么在后期的处理中还是要进行数字采样操作的,只不过不是实时的采样。 同样这时的采样一般来说位长及采样率也会远大于CD标准的16bit和44.1KHz。 然后就是一个数字信号处理的过程了。 制片商可以依据时常把数字信号进一步加工成CD需要的16bit精度和44.1KHz采样率。 如果是DVD,那就可能是24bit精度和96(或者192)kHz音频信号采样率了。

要强调的是数字信号处理的过程很重要,因为会直接影响到后最后碟片上数据的数值。

如果是CD的话16bit的采样信息就会先经过,纠错和信道编码等数字域的处理制作成为所谓的母盘。
然后专业的生产线会用母盘来制作在时常上卖的CD碟片。
生产线上就是一个压制过程。母盘上的信息就被压制到了普通CD碟片上。
制作过程会导致普通CD碟片的jitter值会比母盘大。
正因为是数字信息,一定的jitter并不要紧。因为这个会在读碟的过程中被信道解码矫正的。 所以所谓的一级母盘二级母盘对cd音质的影响是一方面,但绝对没有传说的那么严重。
欧美唱片公司出版的音像制品,原版是母公司录制发行,欧美地区压片,在全球大部分地区销售。日版是日本分公司用母公司的录音母带在本土压片销售。现在常见的港版(黄标)大部分等同盗版。

另一个重点就是压盘工艺。一张光盘的生产流程,简单地说,就是将塑料基材(光学等级的聚碳酸酯)通过高温高压注塑成型,完整复制母盘上所刻录的数码信息,然后通过真空溅镀Sputer镀上一层发射材料,包括铝、铜、黄金。最后涂覆一层紫外光敏保护胶。大陆引进版最让人诟病的就是压盘质量上,不同地区的压盘会使cd有不同的特色,德国压盘,音色比较刻板,声音厚实,正如德国乐团的音色一样,德国声的代表。美国压盘,动态比较大,声音略显粗,就是偏向美国声。
而日版的出彩一是压盘,二是盘片质量非常好。


欧版里感觉是德国版最好,奥版和uk版都不如德国版
如果你不喜欢的话,可以试试比利时版,还有法国版。



盗版CD和原版CD的区别问题,引用过来一起学习:
一般来说,现在的原始录音多是通过母带数字录音机处理并转换成原版数字磁带,然后再送到唱片生产厂生产出压片母版,最后通过母版压片,压铸出CD唱片来。就这一点来说,音乐艺术家、唱片制作人、音响录音师们都希望CD唱片能重放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的原音效果。不过,由于制作工序并不是标准化的,因此即使是数字化处理是正确的,也并不意味着CD唱片总是能重放出最好的音质。既然唱片制作处理工作是由各个不同环节组成的,那么唱片的整体性能表现就有可能受制于这些环节。这也就是说,在唱片制作时,工作人员必须格外细心,对母带处理及唱片制作的各个方面都必须一丝不苟。作为整个录音技术处理流程,录音设备,传输接口,交流电源校准,字时钟分配,母带格式,重放系统和 CD 重放设备都需经过测试。

而最后与广大音乐爱好者见面的CD唱片,都是通过压铸而生产出来的.压铸的最基本器材就是:CD铸模和压片母版.而母版通常是经由PCM数字母带制作得来.大批量上市的CD唱片都是压片母版克隆的产物.而压铸技术最关键的一环:就是CD铸模(就象印钞票的印版).而CD铸模的价格极为昂贵(一块CD铸模的售价为:$2万美元).CD铸模是很脆弱的,通常一块$2万美元的CD铸模压片数不会超过5,000片.为何会这样呢,因为再锋利的斧头砍柴砍多了都会变钝,要想将压铸的CD唱片的第一张唱片的音质和最后一张唱片的音质保持在同一水平,就必须在CD铸模压片性能还没有下降的前提下对压片数作严格的限定.有些专门生产高档CD唱片的CD铸模是经过特殊处理的,这些铸模通常售价高达$3-$5万美元,但由于生产的主要是高档CD(主要是:XRCD和HRCD)所以为了保证CD的音质,压片数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一般在:4,000片),所以这样的高档CD不可能大批量生产(要不然唱片公司每生产4,000片就要投资3-5万美元买新的CD铸模,它们会亏本),这也是为何XRCD要买200-220元一张的原因.而那些淘汰的CD铸模将如何处理呢,在发达国家,这些淘汰的CD铸模通常会被当旧货回收,但在发达国家,这些回收的CD铸模是没有市场的(这也是为何美国的唱片盗版率仅不到1%的原因,)它们只有通过非法途径流入发展中国家,成为了象我国的盗版业者的最爱.因为超出压片数的CD铸模压出的CD唱片的音质,早已面目全非,而且一旦CD铸模在超过限定压片数量的情况下工作,它的压片质量就会以比正常情况快数倍甚至十几倍而下降.而盗版业者是根本不顾这些的,他们会让一块限定压片数量只有5,000片的CD铸模(而且这块CD铸模到盗版者手中时,就已经压过了5,000片CD唱片,早已淘汰)以压片10,000片,20,000片...的方式去工作,直到榨干它最后一滴汁.通过这样的方式压铸出的CD唱片,只要在稍上档次的台式CD机上就会显露出其烂无比的音质.而盗版业者是绝对不会去买15万RMB一块的新CD铸模的.(他们根本也买不起).这样的方式生产出的CD,还渴望音质接近于正版CD,这岂不是在自欺欺人人吗!!!

正版碟是母带转制,效果当然最好,盗版碟是用正版碟压制的,质量要看生产线而定,国外的盗版生产线比国内的强,所以那些YLJ质量很好,当然排除走私过来的正版YLJ。目前国内过千万价值的生产线,质量还算可以,只是JS太黑了,原本标准压制6000张的模板,他们强行压了过万张,于是后面那4000张效果就差了很远。但能买到头批的出货,效果还可以的。


CD的信号本身就是通过激光照射到CD表层的凹槽(或者说是凹坑,只是这些凹坑是肉眼分辨不出的)根据对激光的反射强弱来分辨0和1的数字信号.而这些凹坑就是压铸的结果,压铸模超负荷工作,带来的结果就是压铸的凹坑与平坦表面越来越接近,最后造成激光反射的强弱越来越不明显,最后CD机的伺服系统根本无法读取正确的0和1的信号,对这样的劣质数码信号解码,不但使解码器负担过重,最重要的是最大限度的劣化了音质.而且这种音质的差异在越是高档的器材上,差别越是明显,我也曾经是学生,我也曾经疯狂的支持过盗版,也曾是个随声听的爱好者,但自从受父亲的感染开始发烧以来,早已远离了盗版,因为任何的盗版CD放进CDP-XA7ES,它的缺点就被好不留情的揭露。

盗版片子的问题其实就是随机误码率太高,而这的确是CD音质的大敌;光盘表面划伤导致的问题相对小得多,一般情况下都可以通过纠错算法纠正过来(CIRC算法理论上的纠错能力非常高,大致相当于在盘片上打个2mm左右的洞导致的信息丢失都可以给“完全准确无误地恢复”出来;实际情况当然并非如此,2mm后光头早找不到原来的那圈音轨了)。<>如何判断是不是的确因为随机误码率过高而影响了回放的声音质量呢?我以为最准确可行的办法是通过电脑音轨抓取软件来检验,看多次抓取的结果是否相同:如果多次抓取的结果不同,说明改论断成立;如果多次抓取的结果相同,该论断不攻自破。<>这个实验我没做过,但有朋友做过,实验结果是盗版片子10次抓取的结果完全相同,即1bit的区别也没有;正版片子的抓取结果也相同。但盗版片子和正版片子的结果非常不同!<>大家可以参照下面耳机论坛帖子“关于耳机放大器有没有作用的一点新感想...

[ 本帖最后由 davidxtb 于 2012-6-28 22:2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9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3-6-29
发表于 2012-6-28 22: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月神之镰 于 2012-6-28 22:04 发表



本人不懂这个,链接供参考: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a04300100lofg.html


                                                        新浪网友2010-09-29 16:52:47 [url=][举报][/url]
                       
音频CD这么麻烦是因为红皮书的标准不完善的缘故,才导致载体影响音质的,才会不断的有人在载体上做文章从而改变音质,才会出现诸如刻录碟不如原版CD这些问题。载体对于声音的影响在之后的新产品上就不存在了,单层SACD、DVD-A、蓝光碟有谁听说过这些问题吗?没有,因为再怎么折腾载体也没用,对音质没影响。有人说的也对,SACD又不能复制,好的,DVD可以复制,有谁能听出刻录的和原版音轨之间的区别吗?DVD-A有谁能听出刻录的和原版之间的区别吗?以蓝光为载体的音乐碟也不少,有人能听出刻录的和原版音轨之间的区别吗?
白版的对数字音频技术的了解我感觉远远不如你在音乐上和文字上的功力深,谈现象可以,
                                                                                                                               



博主回复:2010-09-29 17:28:32
                                听不出刻录碟和原版碟的音质差异,或者根本不关心这种差异的,我无兴趣讨论了 ...... 不是发烧友,根本不必看我的这篇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391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10-7-31
QQ
发表于 2012-6-28 22: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问题,如果CD片基不影响声音,那么类似“玻璃CD”意义何在?卖高价的理由是什么?

[ 本帖最后由 月神之镰 于 2012-6-28 22:2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主题

1万

帖子

7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3
注册时间
2008-3-28
QQ
发表于 2012-6-28 22: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就学习

同样的数据,为什么介质不同声音不同
在数码音频的领域里,有一个问题恐怕是纠缠、困惑了最多人的,那就是:为什么发烧友老喜欢说原版CD音质比刻录的CDR好?为什么原版CD的音质比盗版CD好?为什么原版CD和抓轨下来的WAV文件听感会有差异?原版CD也好、CDR也好、盗版也好(如果是精心制作的盗版)、抓轨的WAV文件也好,它们不都是一样的数据吗?



其实这一系列问题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回答:尽管它们从数据的层面看是相同的(假设不存在粗制滥造形成的误码),但它们各自的物理存储媒介是不同的,数据被播放设备读取和播放的机制是不同的,导致播放时形成略有差异的声音。当然这个回答是以最简洁的方式作出的。具体情况下面我介绍一下。



数码音频的本质就是把模拟波形通过取样和量化,形成一系列0和1构成的二进制数据。一个录音做好了,最终出来的结果就是这么一个“数据”。下一步是关于存储和播放的,即这样的音频数据,如何记录到某种物理介质(Media)上去,并且如何播放它。这个问题的答案主流是两种方式:做成CD盘的形式,以CD机播放,或者以音频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电脑硬盘上,以电脑读取文件的方式来播放。



CD盘是如何承载音频数据的呢?有很多基础读物在网上,大家可以自己去研究。大体说来CD盘的数据面表面是一个个长短不一的坑(pits),除了坑之外就是平面(land),CD碟在播放时光头射出的激光束所扫到之处,不是坑就是面,通过坑和面对激光束反射的不同,拾取到数据。这里的关键点,在于坑和平面的转换的地方。我先找一张电子显微镜下的CD碟的照片给大家看一下。
4e2a0430g912a11d4d4f6&690.jpg
这里的每一个长条都是所谓的“坑”(注意所谓的“坑”其实是一个突起部分,只是对CD光头来说是个“坑”),而坑和平面相转换的地方(平面到坑,以及坑到平面),是最为关键的,因为CD播放系统正是靠着感知到“坑在这个瞬间转换为平面”以及“平面在这个瞬间变为坑”来识别数据的。从理论上说,坑越是鲜明、清晰、坑和平面间转换的地方越是陡峭、便于光头识别,则越是理想。如果一个个的坑边缘都模模糊糊,在坑转换为平面的地方都不够鲜明,那么光头识别状态(坑和平面两种状态间的变化)就比较困难,读出来的数据就有问题!



什么问题呢?从实际上来说,就是jitter的增大,光头输出的数字信号,会带有更大的jitter。这个是从源头就开始存在的jitter,是后面无法彻底消除的。除了我前面提及的"坑不够清晰"会造成这种后果之外,碟面的不平、旋转时碟不平稳、碟的材质或表面涂层不理想造成的激光束反射强度不够,都会影响CD光头拾取信号的工作状态,造成输出信号的jitter增大。下面两张图非常直观地显示了一张状态好、坑边缘锐利的碟读出来的原始HF信号,和一张表面不理想的碟读出来的原始HF信号。可以看到表面不理想的碟,读出来的信号就是模糊的,这将直接导致输出的二进制信号的质量。
4e2a0430g912b2a72b893&690.jpg
4e2a0430g912b2b1a877e&690.jpg
大家必须知道的是,尽管CD光头去读一张碟上的数据,输出时一般是不会有误码的(除非碟面严重损坏了),但在数码音频领域里,没有误码是非常非常起码的事情,也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但低jitter,就非常难了。我前面提到的那些因素,都会使CD光头工作时碰到障碍,并非工作在最佳状态,从而增大输出信号的jitter。



什么是CD光头的理想工作状态呢?CD光头的理想工作结果,就是极度平稳地、低jitter地输出读取到的数字信号,而要做到此点,必须:CD碟表面状态好,坑清晰锐利;CD碟反射率理想,材质均匀平整;CD碟旋转高度平稳流畅。这既由CD碟的制作、保存情况决定,CD机也是很重要的一环。CD机的转盘部分必须把碟稳稳地、牢牢地固定住,并且CD碟的旋转必须高度均匀。CD转盘之所以会影响到音质,有些高档的CD转盘如日本ESOTERIC的VRDS系统之所以那么昂贵但效果优异,就是因为它们能使CD碟在机器里高度稳定地旋转,使得CD光头能以很好、很轻松的状态去读取碟面的信号,输出低jitter的信号。有些发烧友也注意到了在某些顶开式设计的CD转盘上,碟镇会影响到音质!不同材质、重量、直径的碟镇,会出来不同的声音。从原理上说,这也是因为不同的碟镇导致CD碟在旋转和被读取时的状态有细微的差异。这样光头输出的信号,jitter会有不同。



大家始终要记得一点:虽然CD读取过程中一般是没有误码的,但碟面的情况、CD转盘的情况,都在影响着读取输出的信号的质量,具体说就是包含多少jitter。CD碟的碟面情况越理想(锐利清晰的坑)、CD转盘越好,则jitter越低;反之若CD碟面情况不佳,CD转盘不够好,那么虽然读到的数据本身是一样的,但输出时的jitter会大。CD碟在实际工作时输出的是音频流,是一个“流”的概念(Data Stream),是包含时间因素的,并非一维的“数据”(Data)。所以仅仅数据相同、数据正确无误,是不够的。



顺便谈一下“老版CD”的问题。发烧友和乐迷中有相当一批人讲究CD碟的版次,事实上一些老版的CD,价格已被炒得很高,比如德国PDO、PMDC、Sonopress等压制的碟片,特别是90年前的无码老版(无ifpi码),被很多烧友认为声音更棒,2手市场上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虽然这里面有炒作成分、收藏因素,但不能否认一些老版CD,确实比近年出品的同样录音的CD再版要声音更为浓郁温暖,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当年的老版CD的压制,更为用心,压片厂家采用的材料、设备都更为高档一些。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即使是同样的录音、同样的录音数据,在压碟时采用的工艺设备和材料不同,出来的CD碟是会存在音质差异的。






CD-R呢?刻录碟的情况呢?首先我要很明确地确认一点:只要原版CD抓轨无误,刻录过程无误,很容易做到100%准确的刻录,即CD-R上的数据,和原版CD是完全一样,没有一个字节错误的。



但这是否意味着CD-R在播放时音质也和原版CD完全相同呢?答案却是否定的。



CD原版碟和CD-R的表面是完全不同的:CD碟表面是存在实际的“坑”的,并不是完全平整的,而CD-R的表面是完全平整的。那CD-R在被读取时,光头是以什么为依据来识别数据的呢?原来CD-R的表面是一个化学物质的涂层,这种特殊的涂层在被加热后(刻录过程)会永久地改变其表面反射率,使得被加热部分和原始涂层形成两种可分辨的、对立的状态,类似于原版碟表面的坑和平面那样。CD-R在被刻录的过程中,刻录光驱的激光束就是对CD-R表面进行脉冲式的局部加热,使得CD-R表面形成两种反射率不同的状态,这样刻录完成后的CD-R在放入CD机或者电脑光驱中读取时,CD光头就会识别出存在两种反射率不同的区域,从而据此完成数据的读取。



这样问题就在于:对CD机的光头来说,依据坑和平面的不同来读取原版碟的数据,和根据两种反射率不同的区域来读CD-R的数据,到底哪个容易呢?哪个容易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呢?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读取原版CD更容易,坑和平面的差异更容易识别,原版CD通常也会反射率更高一些,对光头来说读它的数据是一件更轻松一些的事情。这样虽然记录着完全相同的数据,但读原版CD可以输出质量更好、jitter更低的信号。



事实上有些CD机、特别是较高档的CD机,是不能读CD-R的,只读原版碟。这里主要的原因是确保光头的寿命。读CD-R数据需要光头发射的激光束更“强”一些,这样会影响到光头的工作寿命。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读原版碟是相对轻松的活儿,而读CD-R,需要光头更“累”一些。打个比方原版碟就好比一本书上的字印刷得更深,辨认起来容易,而CD-R就好比一本书字印得浅一些,读起来就更费眼力一些。为了保护视力,就可以选择拒绝读印刷得浅、较为难读的书(CD-R)。在读原版碟的时候,整个CD机的工作状态更轻松,更接近理想状态,这样输出信号的jitter就会低一些。在实际的聆听比较中,原版碟和CD-R之间的音质差异,是非常容易辨别的,只要聆听的音响系统比较好,原版碟的优势是明确无误的。就我个人的聆听来说,即使是最好的CD-R,用最认真的方式刻录,声音比起原版CD来仍是显得单薄。在高档系统上,这种音质差异是一耳即闻的。



CD-R和原版碟的声音存在差异,另外还有一个原因也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刻录时无法做到完美,一定存在“刻录误差”。刻录机的旋转不可能是绝对完美而均匀的,刻录时光头也不可能以绝对精确的方式去烧录,刻录时在CD-R表面烧出的“模拟坑”的长度不可能和原版碟完全一样,肯定存在误差,虽然这个误差不会导致误码,但绝对会导致jitter。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刻录光驱是有好坏之分的,为什么刻录CD-R时要用尽量好的刻录机(如日本制造的PP2就备受推崇),有些发烧友还要讲究刻录时的供电和避震措施。这些都是有道理的——刻录的过程确实是关键的,假想一下,刻录时如果CD-R的旋转不稳定、激光束工作不稳定、那烧上去的“坑”长度会精确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下面说到盗版CD的问题。盗版CD有不同的制作方式,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是买到一张正版,以它为母版,翻制出金属母模,再用这个母模去压制“盗版CD”。注意盗版CD的碟表面,和原版CD是一样的,也是“坑”和“平面”,光头也是靠这个来识别数据。那为什么盗版CD的音质仍和原版CD不同呢?



这就很简单解释了。原版CD象个“母版”,盗版CD象是以母版为依据翻制出来的“复制品”,放大到显微镜下去看,从微观层面观察,我们一定会发现盗版CD这个“复制品”的表面的坑,会比原版的粗糙一些。这是一定的,是翻制过程的物理损耗造成的。不管金属母模做得多么好、翻制过程多么小心,母版和复制品之间,肯定是有物理损耗了,更不用说是对于CD这种很精密的、表面布满细微凹凸的东西来说了。



所以我一直常说一句话:原版CD是无法完美复制的。不管你是用抓取数据刻录为CD-R的方法,或者制作为盗版的方式,获得的复制品与原版CD在CD机里播放时,音质总是有差异的。不可能制作出一张完美的、在CD机中播放时和原版CD音质完全相同的复制品。



但是,与此同时,原版CD却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完美抓轨的!很容易地可以把CD碟上的“数据”(Data)完整地、一个字节也不错地抓取到电脑,变成一个WAV文件。从数据层面来说,这个WAV文件,和CD碟上包含的数据,是完全相同的。



然而,此时原版CD的数据,虽然完美地转移到了电脑硬盘上,却换了一个存在方式——从存在于CD碟,变为存在于电脑硬盘。它的存在方式、它的存储机制、它的物理介质,都完全改变了。虽然这个WAV文件完美地记载了CD碟上的数据,但它不能用CD机来播放了,只能由电脑来播放,只能由硬盘的磁头来读取。



然后的事情我以前多次说过了——PC-FI的声音是有它的一些本质特点的,而这些特点的来源,也应当是与PC-FI的工作方式有关,即与电脑硬盘读取硬盘数据、并向后传输的方式有关。我们都知道,CD机的光头读取CD碟面的数据,整个过程是稳定、流畅、匀速的,而硬盘的数据被电脑读取和传输的过程,就远不是这么稳定、匀速、流畅了,是一个爆发式的、间歇式的工作模式。音轨的数据,在CD碟面上存储的部位肯定是连续性的,和老式密纹唱片一样,从CD的中心到外沿,呈一个连续的螺旋式记录,而在电脑硬盘上,则音轨数据完全可能是碎片式的,东一块、西一块,只是读取的时候才由电脑把它“拼起来”,如果数据存储在闪存(Flash Memory),则肯定是碎片式的,非连续性的,读取的时候靠播放器把它东一点西一点地找出来拼为一个连续整体。



大家想一想,一个是高度稳定地读一个连续排列的数据,一个是爆发式地东抓一点西抓一点南抓一点北抓一点拼为一个数据链,哪个模式更容易做到高度稳定、低jitter呢?



所以尽管数据是相同的,但数据存在的方式、识别数据的方式、读取数据的方式,则完全不同。这些底层的物理介质、工作模式上的差异,将最终造成音质的差异。所以尽管数据完全相同,我们将在不同的数据记录介质、不同的数据识别机制、不同的播放器工作模式上,得到不同的音质。这是一点都不难理解的。事实上音质完全相同才是一件奇怪的事!

[ 本帖最后由 davidxtb 于 2012-6-28 22:5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391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10-7-31
QQ
发表于 2012-6-28 22: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兔大把全文都转过来了啊。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主题

1万

帖子

7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3
注册时间
2008-3-28
QQ
发表于 2012-6-28 23: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越看越觉得碟片方面的差异,在越好的系统中会体现的越明显,除非是采用浑水摸鱼的搞法,把系统搞糊了,什么都糊在一起,但怎么说老鼠听得那套系统,要做到搞糊一切也是很难啊
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一双木耳听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391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10-7-31
QQ
发表于 2012-6-28 23: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vidxtb 于 2012-6-28 23:01 发表
越看越觉得碟片方面的差异,在越好的系统中会体现的越明显,除非是采用浑水摸鱼的搞法,把系统搞糊了,什么都糊在一起,但怎么说老鼠听得那套系统,要做到搞糊一切也是很难啊
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一双木耳听的结果


越中性,揭示力越强的器材,越明显(这并不说明在这些系统上老版碟好听,新版碟就会难听,甚至听不下去)。比如同价位,怀念比音乐之旅明显,HEGEL HD 20比ECD-1明显(我曾经在自己系统上直接比较过,转盘为LHH500R)。在一定档次的系统上,就算有修饰甚至“糊”,这个差异,肯定可以感知到。从器材级别上看,一般来说越高班越明显。结合以上这两点综合考量,我听过的器材里还没有发现例外。

[ 本帖最后由 月神之镰 于 2012-6-29 00:0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主题

1万

帖子

7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3
注册时间
2008-3-28
QQ
发表于 2012-6-29 08: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关于盗版碟和正版碟的差异,相信本坛初烧都知道,我想不到谁不知道,这个是比常识还是常识的东西,但老鼠说这个常识不对。
好,不对就不对。
那么我已经转贴过来了,说明了盗版碟和正版碟存在差异,尤其是好的正版碟,差异很明显。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系统才能消除了正版和盗版CD的那些存在明显差异的讯号呢?如此随便杀掉那些讯号的系统,如果不是人工智能高度发达就是系统搭建中出了大的偏差的,搞成和稀泥的垃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

主题

7998

帖子

123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3
注册时间
2006-6-26

优秀版主奖

 楼主| 发表于 2012-6-29 11: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常识来说,牛顿定律肯定是无懈可击的真理了
头条:激光鼠HiFi音响工作室
手机/微信:13901797159
淘宝店:https://orava.taobao.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4-26 18:11 , Processed in 0.120367 second(s), 39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