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28|回复: 23

USB DAC的新思路

[复制链接]

5

主题

13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2-8-1
发表于 2012-8-7 13: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其实,也不能算是非常的新,概念应该和乐之邦一样。

按我之前所说的意见,对于数字音乐来说,数据本身是精确的,没有错误的,影响音质的主要根源在于信号中的Jitter。
而在一个无法确定音源,也无法确定线缆的传输系统中,要控制Jitter,近乎于天方夜谭。那么,我们为何不换一个思路:把传输变成纯数字的数据传输,同时把变换成信号的部分,标准化呢?

首先,PC传输到DAC的时候,放弃USBAudio规范,用一个驱动把音频流重采样为一个固定的采样率后以Bulk方式传输(就是乐之邦用的方式,和优盘类似,优盘拷贝大家都熟悉,不会出错的),在DAC中用一个大的双口RAM作为缓冲,因为Bulk传输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保证实时性。

然后,在双口RAM的另一端,使用高精度的TCXO作为时钟再生信号。因为TCXO一般精度在0.25ppm~1ppm之间,可以确保抖动在10ps以下(OCXO更好,但是价格太高),甚至接近1ps。再往后,就是通常的DA和模拟部分了。

从理论上来说,这样的模式,可以实现最低Jitter。

而且,这样的实现模式并不复杂,因为即使按照192KHz采样,24bit数据来计算,速率也只有4.6Mbps,用一颗支持USB传输的单片机就可以搞定。唯一复杂的是双口RAM,这东西必须使用SRAM工艺,大容量不多,一般常见的只有32~256KB。

论坛的各位商家和DIY高手们,有兴趣做个玩玩不?

我可以提供指导,做出来后,送我一个就可以

这可是可以造福广大烧友,又能扬名立万的好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4235

帖子

8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7
注册时间
2011-4-7
发表于 2012-8-7 13: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好像N久前就有人提过了吧 好像存在些问题,具体请楼下工程师分析
我不确定,我非工程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546

帖子

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0
注册时间
2009-8-24
发表于 2012-8-7 13: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哦,楼主,略有不同看法供参考。
首先就USB 传输而言,影响数字化音乐音质是Jitter的说法认为是不准确的,实际就数字信号失真而言,影响数字化音乐音质的根源在“误码”或“误码率”,就Jitter而言若对数字信号没有产生误码(或低误码率),那么这时的Jitter是完全可以忽略的,否则不能忽略Jitter的存在。注:产生误码原因有若干,Jitter是其一呗。

另外,“因为即使按照192KHz采样,24bit数据来计算,速率也只有4.6Mbps”的计算是失误的,起码应是9.216Mbps而非4.608Mbps(想必应能明白吧)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09

帖子

2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0
注册时间
2011-3-17
发表于 2012-8-7 15: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山寨乐之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9

主题

8021

帖子

123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3
注册时间
2006-6-26

优秀版主奖

发表于 2012-8-7 18: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LZ做一个
头条:激光鼠HiFi音响工作室
手机/微信:13901797159
淘宝店:https://orava.taobao.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152

帖子

8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8
注册时间
2011-4-2
发表于 2012-8-7 18: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要用sram,普通的内存难道不能满足要求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主题

1万

帖子

10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04
注册时间
2011-10-10

积极参与奖

发表于 2012-8-7 20: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ght 于 2012-8-7 13:59 发表
哦,楼主,略有不同看法供参考。
首先就USB 传输而言,影响数字化音乐音质是Jitter的说法认为是不准确的,实际就数字信号失真而言,影响数字化音乐音质的根源在“误码”或“误码率”,就Jitter而言若对数字信号没有 ...
你这一说把所有搞专业音频设备的公司脸全打了……相位噪音是个非常重要的硬指标……而且绝不是什么低于多少就没问题的,一定是越少越好。
HIFI→HUFI→HUEND→HUESTED→QUESTED→多媒体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3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2-8-1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21: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ght 于 2012-8-7 13:59 发表
哦,楼主,略有不同看法供参考。
首先就USB 传输而言,影响数字化音乐音质是Jitter的说法认为是不准确的,实际就数字信号失真而言,影响数字化音乐音质的根源在“误码”或“误码率”,就Jitter而言若对数字信号没有 ...


,忘了立体声了闹。是9.2Mbps。

这样的话,就更说明采用USB2.0 HS的重要性了,USB2.0 FS只有12Mbps的理论速率,实际利用率不超过80%,实在是不能满足要求啊。

在前面我发的那个误区贴里,已经说了,Jitter的后果不仅仅是误码,在纯数字的部分,确实,只有造成了误码才会影响到音质,但是,在DAC的部分,Jitter会引起D/A转换的噪音,所以,必须降到最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3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2-8-1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21: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mex 于 2012-8-7 20:10 发表
你这一说把所有搞专业音频设备的公司脸全打了……相位噪音是个非常重要的硬指标……而且绝不是什么低于多少就没问题的,一定是越少越好。


呵呵,专业公司,我相信在模拟和调音上的能力,但是在数字方面,实在不见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3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2-8-1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21: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quidx 于 2012-8-7 18:07 发表
为什么要用sram,普通的内存难道不能满足要求么


这是很关键的。
SRAM是静态RAM,不需要刷新的,速度快,但是结构复杂,成本高。

平时用的是DRAM,需要时钟的不断刷新,对模拟电路来说,这个时钟,基本上是一个巨大的干扰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1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10-8-16
发表于 2012-8-7 21: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整机的jitter是看用ocxo还是用tcxo的?线路和设计就这么不值钱吗?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3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2-8-1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21: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lzx4321 于 2012-8-7 21:04 发表
整机的jitter是看用ocxo还是用tcxo的?线路和设计就这么不值钱吗?哈哈


线路和设计当然重要。但是,晶振是源头,如果晶振就有50ps的Jitter,你还指望电路能降低这个?

要知道,传输线的每一个点都会造成Jitter,整机是累计的,所以,必须降低每一个环节的Jitter,尤其是源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3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2-8-1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21: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thans 于 2012-8-7 13:50 发表
这个好像N久前就有人提过了吧 好像存在些问题,具体请楼下工程师分析
我不确定,我非工程师


原理不见得新,但是,成败在于细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546

帖子

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0
注册时间
2009-8-24
发表于 2012-8-8 01: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mex 于 2012-8-7 20:10 发表
你这一说把所有搞专业音频设备的公司脸全打了……相位噪音是个非常重要的硬指标……而且绝不是什么低于多少就没问题的,一定是越少越好。

哦,对于数字信号不论Jitter还是相位噪声,或是其它什么所谓重要因素,误码或误码率是硬指标。换句话,对于数字信号不论Jitter还是相位噪声,或是其它什么因素,只要对数字信号没有误码或误码率很低,那么这些因素都可以忽略,否则不能忽略。

其实并不复杂,我们不希望信号失真,那么什么情况产生失真的数字信号,如果这基本点清楚,那就容易理解了,否则恐怕始终是不能理解的。

[ 本帖最后由 right 于 2012-8-8 01:3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546

帖子

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0
注册时间
2009-8-24
发表于 2012-8-8 01: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nigma_wang 于 2012-8-7 21:01 发表


,忘了立体声了闹。是9.2Mbps。

这样的话,就更说明采用USB2.0 HS的重要性了,USB2.0 FS只有12Mbps的理论速率,实际利用率不超过80%,实在是不能满足要求啊。

在前面我发的那个误区贴里,已经说了,Jitter的后果不仅仅是误码,在纯数字的部分,确实,只有造成了误码才会影响到音质,但是,在DAC的部分,Jitter会引起D/A转换的噪音,所以,必须降到最低。


哦,我前面是针对USB传输,而USB传输是纯数字信号,因此强调此况Jitter对数字信号影响的实质。咱们可以进一步说,如果Jitter在数字传输部分没有产生误码(哦,假设喽),那么在DA转换时能产生失真度是多少呢(毕竟是一个系统)。0.01%还是0.001%还是0.0001%,如果0.01%能辨听出,那么0.001%能辨听出吗,0.0001%又能辨听出吗。当能辨听出时我们不能忽略其对音质的影响,当不能辨听出时,是不是就可以忽略其对音质的影响呢。对吧。

到底是否有影响,是不是不希望停留在定性或感觉,要定量分析才有道理。要知道,感觉往往伴随着错觉,关键时时常见到“闪菜”。而错觉是害人的,若为错觉大量地投入是不是受害呢。

[ 本帖最后由 right 于 2012-8-8 01:3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6-12 10:29 , Processed in 0.105267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