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83|回复: 7

动圈喇叭和动圈耳机的驱动

[复制链接]

3

主题

59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4-11-19
发表于 2014-11-20 12: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我平时玩的还是音箱DIY,后来对耳机兴趣也是很大,这两东西原理是一样的,因此对于驱动的重要性我还是有点个人思维.
就音箱来说,应该从单个喇叭的结构去看,什么样的功放才叫匹配?这个问题没有那么简单.
就动圈宽频喇叭来说,实际上还分了好多种:硬盆和软盆,大音圈和小音圈,长冲程和短冲程,长磁路和短磁路,硬悬挂和软悬挂.......等等....总之,喇叭是什么样的结构,它实际上要匹配的功放是完全不同的.
多数动圈耳机可看成大音圈短冲程软膜全频喇叭,而软震膜的特点就是活塞运动范围小,频响范围广,因为它容易变形,承受不起快速的推拉力,因此典型的动圈耳机并不适合用大电流或恒流功放,而是要用高电压高内阻的恒压功放.它的推动配套和通常的高级音箱几乎是反过来,如果耳放是低内阻高电流低电压,会造成音圈完全被控制,而软震膜根本承受不起音圈瞬间快速强力的前后推拉,失真反而会大大加强.所以驱动动圈耳机的功放应该是高电压,低电流高内阻型,并且储备功率不能比耳机大,最好刚好一样,因为功率超过耳机,带来的只会是烧机.耳放与功放最大不同在耳放要让耳机自身自由运动,而功放对高级喇叭要完全控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6820

帖子

109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09
注册时间
2009-1-22
发表于 2014-11-20 12: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不消多说 反正PHA1下你是完全体会不到HD600应有的水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9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4-11-1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0 12: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shandra 发表于 2014-11-20 12:27
理论不消多说 反正PHA1下你是完全体会不到HD600应有的水准的

是的我把它接胆机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758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13-4-27
发表于 2014-11-20 18: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谈话出发点是正确的,但得出的结论有问题。首先震膜的强度大小是相对的,不能看它摸起来比较软就说强度弱;单元应视为随动器,在任何条件下都应尽量受功放控制;至于功放应该是大电流的还是高压的,应该由负载和驱动状态而定;在老的、低技术前提下,应该使用高压、高内阻设备,而先进的技术可以使用低压和更大的驱动电流,以推动更大的负载,或取得更好的瞬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2714

帖子

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7
注册时间
2013-3-3
发表于 2014-12-10 21: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耳粉 发表于 2014-11-20 12:29
是的我把它接胆机上了

具体什么胆机啊?

点评

把您卖了估计都买不起,还问……  发表于 2014-12-10 21: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2714

帖子

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7
注册时间
2013-3-3
发表于 2014-12-10 21: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vineland  把您卖了估计都买不起,还问……  发表于 5 分钟前

这么贵啊?那我还是去拉EQ吧,免费的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2147

帖子

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2
注册时间
2003-12-5
发表于 2014-12-11 12: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分析得基本都是正确的。
我爱音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866

帖子

8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8
注册时间
2014-11-28
发表于 2014-12-11 13: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倒是学习了一点知识,但结论好像有点激进。我是程序员出身。某个系统出现问题后,逻辑推理似乎很容易推导出A不对,但奇怪的是 事实上就不是 A不对 , 那时什么不对呢?观察者往往在这个时候想:可能基础系统(比如OS, 制造商INTERFACE)除了问题?
最后解决问题后总结总是:还是自己的程序除了问题。
有时候问题导致的因素 真的是难以预料的。逻辑分析是一回事,实践得出真理是一回事。至于功率大会“烧机”说持怀疑态度。
哪位大神可以来点爆料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6-9 08:12 , Processed in 0.078111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