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念苍僧此文原发于 IT168 .COM 网站.
http://publish.it168.com/2004/03 ... l?cPositionCode=310
街头最强耳塞?
你要问世界上最昂贵,音质最好的立体声音乐耳塞来自哪里?可能很多人会回答是日本,来自索尼或松下或埃娃.其实,最贵最好的音乐耳塞来自美国:专业话筒公司SHURE的E5C耳塞(官方售价499美金),和声学研究公司ETYMOTIC出品的ER4系列耳塞(官方售价33O美金),前者推出时间不长,后者享誉时间已经很长时间,搜索全世界各大耳机论坛你会发现,ER4的讨论数量竟然不少于最著名的动圈耳机深海赛尔HD600的讨论,可见其实力与世界影响力.
这次念苍僧给大家介绍的两款耳塞是这两个公司的二线产品,专门针对随身听,多媒体电脑,MP3用户开发的价格相对低廉的两款耳塞:分别是,ETYMOTIC 的ER6,和SHURE出品的E2C.
ETYMOTIC声学研究公司一共只出过两款耳塞,ER6和ER4,ER4共分三款ER4P(力量),ER4S(立体声),ER4B(人头录音唱片专用),此三兄弟以后贫僧会有专文介绍,这次着重介绍ER4的小弟,ER6,其价格只有哥哥ER4的一半左右,当然,还是要比日本耳塞贵的多,音质也好的多,即使大名鼎鼎的日本索尼E888,德国深海赛MX500等等著名耳塞,和ER6在声音上也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ER6是一款几年前推出的新产品(不过推出时间要比SHURE 耳塞早的多),当时曾经引起了轰动,因为具有顶级音质的ER4终于有了下级产品,可以让人以相对便宜的多的价格享受到ETYMOTIC耳塞的声音魅力了!(ER6推出之前ETYMOTIC公司只有ER4一款耳塞,而且价格昂贵).
SHURE公司是著名的话筒公司,世界各地的录音棚都能见到SHURE的麦克风产品,是个相当有实力的老厂,有一次SHURE因为和ETYMOTIC合作项目得到了ER音乐耳塞的一些研究资料,之后马上推出了SHURE 耳塞,国外有人曾指出SHURE是"剽窃"了ETYMOTIC公司的技术制造了SHURE耳塞,不过这些和我们关系不大,实惠的价格和美好的声音才是我们应该注重和关心的.
SHURE的耳塞目前为止一共有四款:E1C,E2C,E3C,E5C,(官方售价分别是:150美金,99美金,179美金,499美金),E2C是SHURE最便宜,档次最低的一款,不过也比一般日本耳塞贵很多,比ER6(130美金)只便宜一点.其余的E1C,E3C(E5C就不用说了),价格就相对高多了.
ER6与E2C的外形都相当怪异,制作技术也和传统耳塞技术大相径庭,外形不可谓不另类!ER6的外形好像一颗透明的子弹,内部构造一目了然,ETYMATIC好像在"卖弄"科技水平.E2C外形则像一个长歪了的胡萝卜,外壳也是磨砂透明层,内部结构属于若隐若现的感觉,并且E2C没有标明左右,只能透过外壳里面的线材颜色分辨左右(红右蓝左).ER6与E2C的外形共同点就是,都是外壳透明,都是入耳式耳塞.但是别拿索尼EX70/71那种入耳式耳塞臆测他们的声音,日本耳塞夸张的染色,渲染过度的膨胀低频会让你的耳朵产生严重的轰鸣感,头晕感,而这两个耳塞因为声音比索尼入耳式干净精确的多,因此不会有这种现象.
如果非要说ER6,E2C谁外形更漂亮,这就要见仁见智了,可能会引起不小的争议,这两个小家伙都是时尚中的"另类".ER6,E2C都采用的是助听器的发声原理,只不过ER6的外壳为ETYMOTIC独立设计,而E2C则借鉴了助听器的外壳设计.根据贫僧对助听器的研究与了解,ER6的耳塞单元要比E2C档次高,E2C的单元是低档助听器上用的电磁圆形结构单元,ER6是高级的多的方形压电结构单元,当然,单元是没有绝对的,声音的好坏则取决于很多东西.
ER6虽为念苍僧自用耳塞之一,但是由于贫僧平时最常使用的是ER4,只是偶尔上街在随身听上用用ER6,没有真正认真考验过ER6的实力,这次E2C到手,正好用最"残酷"的乐种,尽量强悍的前端,考验探询一下这两个实力非凡的名厂耳塞到底有何过人之处.
此次评测采用了松下CT790,CT590,CT500等等新型CD随身听,测试也采用了推力强大的老随身听,索尼D350,松下XP160.还有世界最大的耳机放大器工厂HEADROOM出品的微型耳机放大器AIRHEAD,台机CD采用建屋老顶级CDP-8020,8020的耳机输出推力相当大,素质也是台机耳机输出中相当高的,最终极的测试采用索尼全木外壳制作的高级公房TA-70的耳机输出,市面上的放大器除了铁三角HA2002以外我还没听过声音超过这个公房的.
在新型推力较小的随身听松下DT790,CT590,CT500等等上,E2C比ER6好推很多,声音大的多,因为E2C的阻抗只有16欧,而ER6由于阻抗"高达"48欧,因此在近几年出的随身听上有些有气无力的感觉,而E2C则鲜活生猛的多,因此即使在随身听上,E2C都能具有相当的气势与动态.
虽然E2C在新型随身听上猛然一听比ER6声音丰满的多,动态猛的多,蓬松的多,但是仔细一听,会发现ER6的声音框架更加立体,解析力更高,声音更透明,但是能量实在过小,达不到让声音"精彩"起来的起码要求.可以说,在现在的随身听上,E2C要比较明显得"好"过ER6.
ER6和E2C都有"惊人"的隔音效果,ER6的佩戴比较讲究,必须把手伸到耳朵后面拉开耳朵才能塞到位置,否则音质会受到影响,完全塞到位的ER6,当你走到街上打开音乐,几乎除了音乐以外什么也听不见,车声都变的微不可闻,做在火车上,飞机上,发动机的声音几乎只剩下震动感,可以说ER6很轻松的就能让你进入私人音乐世界,是旅游,公共场合的良伴,不过骑车,过马路的时候念苍僧建议不要佩戴,太危险了,你有可能注意不到车声.不过ER6有麦克风现象,就是说触碰线材会有噪声出现,但不是很明显.
E2C佩戴相对ER6较容易,只要单手操作就OK,隔音比ER6差了一些,世界不是完全安静地,可以隐约听到所处环境当中人们的说话声,汽车声则比较明显了,这样的优点是,在街头不会有危险,可谓有利有弊.E2C也有一些轻微的麦克风现象.
在推力不俗的老随身听上,ER6仿佛更换了一个人,各个频率开始舒展自然起来,解析力,声场,动态,都开始喷薄欲出,而E2C则好像只是声音变大了点,声场解析力略有提升.
在AIRHEAD微型耳机放大器上,ER6开始展露实力,全面而均衡的HIFI性显露了出来,E2C则基本还是老样子,不过AIRHEAD这个微型放大器推力很小,只是比老随身听大一些而已.
而在台式CD机的耳机输出的高素质强大推力之下,ER6才开始展现其惊人实力,分崩离析的解析力,骇人的声压,强横的瞬态,清纯透明的音色.无不令人赞叹,E2C则进步有限,反而被ER6拉出一大截来.
在公房耳机输出上面,ER6的实力攀升到了即使和诸如德国深海赛而HD600,白牙DT880这样的旗舰耳机比也不会脸红的境界,而E2C则显然存在档次级别的差距了.下面记录一些我手头最好的配置上的ER6 VS E2C的听感以供大家参考.
卡德斯基进行曲
ER6音色平衡,感觉骨肉相当均匀,解析力一流,声场深度宽度适度而且立体,低频鼓提琴的密度相对于一个耳塞来说已经让人称赞,各个声部此起彼伏清晰可闻,衔接顺畅无痕,声场的层次感更是让人惊讶的好,深度就是和一些顶级大耳机比也不会脸红,就是超低频大提琴给人一种略有模糊的感觉.
E2C声音可谓四平八稳,但是解析力相比ER6有些差强人意,略有模糊感,好像蒙了一层毛玻璃,不过声音结像立体的程度相当罕见,很有气势,比ER6能量感更大,动态猛,不过能够明显感觉到频率不全,高低拉伸狭窄,能量都集中在了中间这一大快.
卡门序曲
ER6,开头的爆棚低音鼓超动态霎是出彩,阵脚丝毫不乱,稳定实在,小高潮最后一声巨鼓回鸣相当真实,余韵四射,空气感紧绷,大提琴纯正优美,在紧张的空气中留下了一丝丝纯净的味道,最高潮的演绎更是尽显ER6动态的优秀,足以让所有日本耳塞汗颜的动态,超过普通耳塞"平面声音""油画声音"的立体3D雕塑解析力.
E2C,如果第一响是一个普通的巨鼓,E2C可能还行,但是第一声竟然是个超低频巨鼓,E2C说什么也潜不下去,让贫僧都替他着急,不过爆棚阶段确实相当强悍,各个声部依然控制的井井有条,解析力一般但结像感强造成的是乐器形体的轮廓能量感空气感立体凸透,但是有看不清楚的遗憾感觉.
交响 狩猎波尔卡
ER6,声场深邃开扬透明,动态一流,第一声炮声震撼密度十足,振荡的颗粒感觉一目了然,突然的能量瞬态变化令人惊讶,炮响的同时声场内毫无频带断裂现象,小动态出色的直指人心,管乐器的质感传神逼真,各个声部前后左右层次分明,小细节清楚明了,最后一炮尾韵绵长切极具金属的强悍振荡力,空气都在晃动.
E2C,声场深度感不错,就是狭窄了点,结像小了一些,炮声有些闷,第二三四声炮就显得明显解析力不够了,虚无飘渺,有些有气无力,声场的结像层次还是可圈可点的.
小提琴独奏 梁祝
ER6的提琴仿佛一根线,这根线指引着你,走进颠沛流离的故事里,提琴的颜色和走弓的轨迹极"正",琴轨迹的整体不偏不倚,念苍僧听过几乎中国市面上能买到的所有耳机,发现几乎大部分的耳机在演绎提琴的时候都会过多的注入品牌的个性,有的耳机耳塞"故意"让拉弓的轨迹倾斜成某个角度,有的耳机耳塞"故意"让提琴的某个频段起来频率的小峰,以造成更加凸出的质感.有的耳机耳塞通过调整频率响应让提琴听起来更加顺华高贵.有的耳机耳塞"人为"过多的增加了提琴的马尾味,木头味儿,空气的混响感.而ER6的提琴让你联想到的是真实,几乎没有明显的染色,不瘦不胖,不远不近,脂肪极少,空气量感不多,但是恰到好处.拉弓的轨迹在平衡中有轻微的蛹动感,棱角清晰分明,质感异常逼真,纯净中蕴育着美感.
E2C的提琴让人感觉突然苍劲了起来,如果原来的琴手是个女人,那这次的琴手就是个男人,琴色也变的粗犷了不少,在ER6那里女人的柔情变成了男人的厚重感情,不过琴弦感觉略硬了.感情表达有些粗糙.走弓的轨迹有些模糊.
女中音喀秋莎
ER6,圆润娇嫩猾顺,肉感强烈,嘴形相当有力量,各种乐器的细节扑面而来,清晰如镜,味道纯正,人声与背景衔接的小动态瞬变惊人的好,平衡的蛹动感令人不禁想起HI-END器材的音质走向.
E2C,中频饱满浑圆,但是和歌手好像隔了层砂布,歌声有力铿锵,而且E2C好像在凸出中频,周围的细节好似在为中频服务一般.
奥林匹克号角交响乐
ER6,各个声部衔接错落顺畅,管乐器质感的真实令人侧面,节奏与音乐感跃然耳中,定位准确凝聚,瞬间变奏的瞬态淋漓酣畅,铜管的金属回鸣霎是传神,音场相当纵深,各个频度衔接相当顺畅自然,各个声部线条明晰透明,密度感不敢令人相信是一个耳塞,结像刻划的逼真带来的层次感之好再次令人怀疑这是一个耳塞!
E2C由于频率狭窄,各个频段明显伸展不开,声场有些扁平,因此声场不像ER6那么酣畅淋漓,不过结像的立体程度在耳塞中也是罕见,和ER6比起来,流失掉的细节很多.
男高音 波切力DREAM
ER6,中频结像立体凸透,结像边缘纹路解析力刻划分崩离析,透明程度接近END,空气感空灵荡魄,唇齿之间的各种细节数不胜数,每一次嘴唇用力时的蠕动的伸缩轨迹一目了然,波切力中频的每次高频攀升与冲击都引起空气的微微颤抖,整个声场内的能量阵阵向高频凝聚.
E2C,纯厚铿锵,能量凝聚感强烈,每次运气的力度惊人,洪亮如鸣钟,就是每次高音冲击顶点的时候周围的空间感上不去让人遗憾.
电影无间道3
ER6,人物对白标准精确清晰,磁性感人纯美自然,贫僧觉得已经达到"广播级"水准了,配乐声音的质感逼真的令人时不时的产生"错觉",.各种配乐的肢体轮廓解析力极高,厅堂感包围感适度平衡,准确的动态,定位,令人十分投入,就是低频的震撼不太符合"传统"AV音效的"需求".
E2C,人物对白纯厚铿锵,结像边缘略有模糊,人声略钢,因此显得不够亲切,声场纵向不错,规模有些狭窄MINI,背景有些模糊粘连,少了份亲切感,少了份包围感.
王洛宾六周年 在那遥远的地方 男高音
ER6,透明度出奇的好,人声线条感明晰的"吓人",密度冲击力令人惊讶,中频上端有偏亮的嫌疑,配乐相当有质感与密度,场面的能量分布均匀透明,大气立体自然,口形偏大,能够看清牙齿,声场立体有厚度.
E2C,口形适中,有力,透明度有缩水,配乐立体,密度高,声场规模厚度可观,偏向前部定位,低频有力.
王洛宾6周年 阿娜尔汗(女声)
ER6,像真度超高的细节,阿拉伯鼓,拨弦,竹板一下子就令我进入状态,右前方远处的长啸深邃高耸,阿拉伯鼓透明逼真的仿佛就是自己在拍奏,女生清纯亲切磁性十足,中频的小动态,蛹动感美轮美奂,女声,乐器,声场的平衡度极高,过渡惊人的动态,顺华流畅的频率衔接,令人一再惊讶,高潮一顿猛鼓,鼓皮的空气震动感,密度,重量感,紧密感都令人赞叹.
E2C,鼓皮略有模糊感,声场深度感良好,长啸声音有些粗,女声质厚,显得有些沧桑,年纪比ER6大了10岁以上,各种细节的描绘感很好,就是和它的解析力不太搭配,高潮的大鼓感觉潜的不深,刚击打就散花了.
加州旅馆 老鹰乐队
ER6,透明清澈的拨弦,如水波纹一般扩散开来,低频凝聚扎实沉稳具有密度,聚焦准确,空间感相当庞大,掌声一浪一浪,定位聚焦明确,此起彼伏,每个人的叫喊声音都能分的清清楚楚,人声骨感具有磁性,口形适中,整个场面乐器人声分配平衡自然,色调透明.
E2C,拨弦粗犷,空间感略小,低频潜的不够深,弹性尚可,背景掌声有些模糊,声场层次比较平面,中频人声纯厚有力,唇齿的节奏控制不错,色调偏暗.
李娜,交响乐演唱会 风满楼
ER6,掌声清晰,开场突然的女高音瞬变高频冲击演绎的淋漓尽致,人声直逼高频极限,高频的空气振荡轨迹都清晰可闻,人声肉润平衡,口形适中,录音师屁股与凳子的压力摩擦声音在后半段始终困扰着我.
E2C,中频纯厚顺华,口形偏小,高频的突然冲击压根就没上去,女高音高频细节几乎消散殆尽,处于"无"的状态,录音师屁股压凳子的声音也"消失"了.
劲爆迪斯科舞曲
ER6,低频扎实凝聚猛烈强悍,收的极紧,弹跳动感余韵十足,电子女声配乐淋漓凌厉具有磁性.
E2C,低频速度极快,但是下潜不深,收的相当紧,但是因为下潜不深,难以造成凝聚的感觉,一过80HZ左右就散花,不过电子人声表现不错.
钢琴 MA公司录制的许飞萍的肖邦
ER6,琴腔共振鸣响明显,琴键的肢体线条刻划清晰逼真,结像强烈,击键收键的瞬态反应相当出色,突然的变奏衔接顺畅自然.
E2C,琴键肢体有些肥厚浑浊,速度很快,密度有些虚,超低频的空气震动,共鸣全无.
总结
E2C的音色偏向粗线条,注重大块的表现,但是扔掉了许多音符肢体上的纹路,细节.而ER6注重柔美,细腻,和分毫必现的解析力,如果没有ER4,ER6是个在HIFI性上相当全面的耳塞了,而E2C听起来是个妥协比较多的耳塞,不过其"没有"妥协的地方也绝非等闲之辈(相比普通日本耳塞).
国外很多人说E2C没有低频,其实应该说,低频有,而是没有超低频,确切点说,没有低频下部到超低频那部分,拦腰斩断,因为潜不下去,造成了能量都集中在70,80HZ左右,此处密集凝聚,因此低频收缩的“简洁”,给人一种节奏感强烈的印象,感觉很适合歌手监听找点用,念苍僧听过的耳机里,有很多是因为某种用途专门凸出了某个频段,AKG的耳机比较针对“电台人声”,因此常常凸出中频,有的耳机为了听流行爽快,特意凸出低频,而E2C呢,我感觉是在凸出“节奏”。
这种节奏感造成E2C播放流行和摇滚非常过瘾,因为一般流行摇滚的低频通常只到了70,80HZ左右,也不太注重高低频的延伸,只要你不是"苛刻"的古典爱好者,在随身听上你应该不会去注意到E2C高频和低频的缺失,或者说即使注意到了对于喜爱流行摇滚的你可能也没什么心里负担和影响.
E2C中频的密度感很强烈,初听时候也吓了贫僧一小跳,其实这个密度是有染色的,因为E2C的解析力不是很高,因此这个密度感是朦胧的,ER6虽然解析力高的多,但是相比ER4,声音的周边也有雾气,只不过SHURE E2C的雾气是硬的,好像一层"染色的盔甲"一样,密度感有些虚假,而ER6的雾气是"软的".
初听E2C播放人声,你可能会为其铿锵有力的密度"惊讶"一下,可是当AB切换成ER6,你会发现柔美是绝对不可或缺的素质,你更会发现ER6的人声中蕴含着深深的感情,人声是蛹动流动的,而E2C人声"僵化"的有些过头了.记得有一次在随身听上听一首男女和唱美国乡村民谣,开始用E2C听,感觉中频密度挺足够,不错,更换成ER6,马上听出了刚才没感觉到的感情元素,虽然声音不大,但是流动的中频美感令人陶醉.
如果按照HIFI性来讲,E2C照ER6差出相当大的一个差距,其实这也和E2C的市场定位有很大关系.
对于E2C,念苍僧认为随身听就够了,已经能够发挥出其实力了,并且在普通随身听上,E2C比ER6有明显更好的发挥.而对于ER6,你如果想听到其真正实力,可能要下狠心投资相当地前端,但是以现在的情况看来,ER6不会令你失望.不过,在普通随身听上,ER6很有可能令你失望.
因此,在街头,E2C反而比ER6更强,在兼具隔音效果的同时也更安全,如果只为了街头,而且你还偏向流行,念苍僧认为E2C是个不错的选择.
结论:
ER6能够随着前端的提高不断的音质攀升,贫僧听过的能够有这么明显攀升潜力的耳机产品只有HD600,ER4,K1000!
E2C随着前端不断提高进步却越来越小.看来还是随身听比较适合它.

转载请著名, 转载至 IT168.COM 作者 念苍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