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6188|回复: 20

[转贴] 关于试音

[复制链接]

4

主题

2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4-10-27
发表于 2004-11-3 11: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每当发烧友们买回新的音响,第一件事就是用各种试音碟来体验一下新武器的威力。因此就有了各种各样的趣闻和歪理邪说,一种最普遍的误解就是发烧友就喜欢听碎玻璃声,瞧,这都是试音惹的祸。虽说每个人的耳朵都不同,听音趋向不同,但是大致方向还是要把握准确的。纵观国内HIFI届,耳朵有问题的不在少数,真正的金耳朵更是少之又少。更有一批发烧友盲从所谓权威的错误观点,导致被厂家牵着鼻子走。品味音响,是一种学问;而试音,更是一门艺术。●钢琴——乐器之王钢琴作为试音碟的主要乐器有很多。在乐器的世界中,钢琴号称“乐器之王”。那么钢琴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呢?首先,钢琴是一种近乎全音域的乐器(全音乐音域共有97个健,而一般钢琴都有88键,个别达到97健),因此,从音域范围上说,钢琴具有可以比拟整个交响乐队的音域。其次,钢琴具有可以和整个交响乐队匹敌的动态范围。由于钢琴的共鸣箱很大,因此可以发出很大的声音。最后,钢琴的音色变化极多,而且可以有近乎无限种组合,这也是其他乐器难以比拟的,即使是音色变化很多的吉他,在这一点上也很难和钢琴相比。因此,对于音响来说,钢琴考验他们的是动态和各频段的均衡。钢琴的动态能有多大?说出来令人不敢相信,根据实测数据,钢琴的动态能够达到127dB之多,这已经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音响器材的极限动态范围了。同时钢琴的基音频率从25Hz到达8000Hz以上,加上相关的泛音,能够完整覆盖低、中和高频。这些都是其他乐器难以比拟的。从音色上说,钢琴主要有两种味道,首先是木头味,也就是琴箱共鸣后发出来的声音。其次是金属味,也就是由金属琴弦发出的声音。而且更加绝妙的是,从音响性上看,这两种味道是完全不兼容、不和谐的。因此,钢琴这种乐器就成为了录音界的斯芬克斯之谜——如何处理这两种不和谐的味道?上面的麻烦还不算,各种钢琴的音色差异也很大,譬如著名的贝森多夫大钢琴,以其强烈的“金属颗粒”低频而闻名于世,是德奥声音风格的杰出代表。而斯坦威,拥有辉煌的动态,华丽的声音,代表着一种雅俗共赏的声音风格。还有钢琴界的新秀法吉欧里,以性感的中高音倾倒无数听众。我们讨论钢琴的声音好坏,一定要在拥有足够的知识基础上才能够判断。否则的话,就会像某位HIFI界大师听着贝森多夫大钢琴说:“这个钢琴太差了,一点儿韵味都没有!”,成为音乐界的笑柄。下面我们就来结合钢琴试音碟的代表来体验一下:MIT——动态琴王
这是最有名的钢琴试音碟了,碟中的主角就是有乐器皇帝之称的贝森多夫(Bosendorfer) 290,该琴王达到了97键的全音乐音域。该碟曲目选择的也很好,贝多芬的热情非常适合发挥钢琴的动态和丰富的音色。即便是当音乐欣赏来说也是相当不错的演绎。

黑毒(Black Magic)
这是网上流传很广的试音碟,其主角是斯坦威大钢琴,型号为D。该碟的录音质量还算不错,但是要命的地方在于演绎不怎么样,而且更糟糕的是后期处理。很明显该碟录音师对于著名钢琴的音色风格一无所知,明明是斯坦威,却非要把声音向法吉欧里*,倒是搞得性感很多,但是斯坦威的本色已经完全丢掉了。因此这里不太推荐这张碟,初学者听这张碟多了,是要坏耳朵的。

●人声——声音的灵魂说起人声,如果算做乐器的话,那将是一件无比复杂的乐器。该乐器频率很宽,并且变化无常。人声的细节也比较多,比如口水声指的是发音后咽口水的声音、齿音指的是牙齿碰撞或是空气高速流过牙齿的声音等等,都被发烧友视为必考科目。而如果回放器材的中频非常准确,就能出现烧友们常说的口型。这里面有个误解,那就是口型并不是录音听出来的,而是声音非常符合真实情况而导致烧友的实际经验而在大脑中产生相应的映像。因此一些说法比如血盆大口,樱桃小嘴等等都是烧友的联想而已,在录音中是不存在的。判断人声的好坏要从综合来看,比如各频段均衡、动态的大小,高低频的驾驭力。而单纯以某一种代表人声——比如蔡琴来判断其他人声的好坏,就是大错了。人声中最著名的包括蔡琴、腾格尔。蔡琴的声音温暖而宽厚,泛音丰富,带有一种磁性。蔡琴和腾格尔的声音都是以中频为主,因此非常适合考验器材中频段的表现。在高档器材上加上好听的音染,还能出现烧友们常说的磁性等等。蔡琴的声音是好,但是如果就此以为蔡琴是人声的全部那就大错特错了。蔡琴的声音在人声上存在着部分缺点,比如缺乏高频等等。现实中最诱惑人的人声莫过于女高音和男高音了。真正的优秀器材在回放时能够做到高音部分明亮,并且还能够转调。这时就会出现余音绕梁的感觉了。而高频不足的器材,在这时候的控制力不够,声音比较死板,根本就无法做到在极高音上仍然能够歌唱的效果。
如果想要考验系统的人声表现,最好选择几种不同风格的人声来做综合考虑。用蔡琴考验中频的厚度;用腾格尔考验中低频的厚度;用恩雅这类年轻女声考验高音;用三大男高音演唱会考验中高音。

●小提琴——乐器皇后小提琴是我们常见的西方乐器,其发声原理在于琴弓摩擦琴弦产生震动而发声。小提琴的发声过程分为两部分。首先是琴弓开始摩擦琴弦,这个时候声音以中频为主,并伴随相关的泛音,如果泛音丰富,则会开始出现松香味。第二部分是琴弓离开琴弦,琴弦开始自由震动,这个时候基音基本上已经结束,开始出现许多高频上的泛音。小提琴基音的频率范围并不宽,而泛音的高频成分却比基音要多很多,因此在试音中小提琴被主要用作考验高频表现。值得注意的是,小提琴泛音的多少和摩擦琴弦的力度有关,力度越大,泛音就越多。如果回放器材高频部分表现不佳,则小提琴声音将会缺少大量的泛音,声音的厚度将会受到影响,并且变得干涩,像拉钢锯一样难听。而正常的小提琴声是非常令人舒服的。发烧友们在小提琴上容易陷入的误区在于过分追求松香味,以松香味为评价器材的唯一标准。其实在真实情况下,小提琴的松香味并不夸张,即便是那些几百万的名琴,松香味也是有限的。如果你发现你的器材放任何小提琴都是拥有浓厚的松香味,以松香为主,那么你的器材肯定有问题。而真正优美的小提琴,则是拥有一定的松香味,并且高频上婉转动人,余音绕梁。小提琴之间的音色差距并不大,但是还是能够听出来的。著名的小提琴包括阿马蒂、瓜奈里和斯科拉迪瓦里。这些价值连城的古琴好声秘诀在于琴弦的张力以及琴码的结构上。在声音上斯科拉迪瓦里琴的高音就要比阿马蒂亮一些,而阿马蒂小提琴的动态稍微好一些。著名的小提琴发烧碟有很多,这里推荐一张名为《Favourite Violin Encores》的小提琴小品合集,由著名小提琴大师格鲁米欧演奏、飞利浦出品,里面都是一些录制于六七十年代的著名古典小提琴小品,发烧之余欣赏一下也是很好的。其次大家可以拿非常熟悉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来试试,这里推荐余丽拿的版本,除了松香味有些过之外其他都很好。

●低音大提琴、吉他和其他弦乐器说到低音大提琴,可以说是真正的低音乐器之王了。其低音的基频可以达到40Hz,由于泛音的产生,能够下潜到30Hz左右。低音大提琴考验器材的地方在于低音的瞬态大,如果器材低音下潜不够或者控制不够好,则会出现明显的失真。同时低音大提琴的个别频段动态非常大,甚至可以与低音大鼓相比较。传统的拉弦乐器中,低音大提琴和小提琴可以代表绝大部分了。综合来讲,弦乐器的基频集中在中频一带,因此具有人声的歌唱性。弦乐器的泛音则取决于演奏的力度的大小和运弓位置,并且越是距离琴码近,则泛音成分越多,泛音的频率越高。吉他、从某种意义上更接近钢琴的拨弦乐器。也是发烧友们的最爱。吉他的泛音丰富,并且频带极宽,可以从37Hz上至18.7KHz。吉他受到发烧友喜爱的原因之一在于机械噪音较大,能够考验器材的细节。在弹奏吉他的过程中,演奏者揉弦和擦弦的动作频繁,容易添加到录音中。细节丰富加上频带宽,使得吉他一直是发烧碟的常客之一。●鼓等打击乐器鼓是发烧友用来考验低频的重要乐器,鼓的低频成分很多。鼓的低音可以达到很深,低音大鼓的基频可以达到30Hz左右,而泛音可以达到20Hz,甚至超过。我们常听说发烧友提到低频的弹性,弹性就是鼓被敲击后声音继续下潜,然后在回弹的声音,其主要由泛音组成。因此如果鼓的声音频率是50Hz,而你的器材只能回放到50Hz,你就不会听到任何弹性的声音;而如果你的器材能够达到20Hz,则会出现弹性的声音。弹性的另外一点在于低频的控制力,朋友们很容易想象如果攻放的力气不够,而低频的能量有很大,抓不住的话声音就完全散掉了。因此良好弹性的前提在于更深的下潜以及较好的低频控制力。在这里容易出现的误区在于误认为所有的鼓都要有弹性,而确实有很多现代的鼓——如电子鼓等和一些民族乐器中的鼓是应该没有弹性的。鼓的发烧碟代表有阎学敏的《鼓诗》等。

三角铁也是发烧友喜爱的试音乐器,三角铁的性质非常像碎玻璃,基音在高频段,而且伴随着更高的泛音。三角铁的声音非常清脆明亮,有金属感,但是更多的发烧友喜欢用三角铁考验音响的定位。根据心理声学,人对高频的定位要依*声压级的差距,也就是高频声音音量的大小。人对三角铁声音的定位要*基音加上泛音一起考虑,如果一套器材在高频某个频段上有缺陷,则在这频段的泛音定位上就是出现位置差异,从而影响整体的定位。因此如果对三角铁的定位不太好,多半是高频上有所缺陷所致。炮声也是发烧友的最爱,这里就拿1812中的炮声来做例子,炮声的低频很足,并且动态很大,而动态又是所有音响器材的噩梦,也是音响也现场最大区别的所在。许多发烧友对于1812的炮声究竟怎样根本没有概念,其实如果能够听到发炮时炮弹蹭镗的声音就说明你的器材基本合格了。而在大多数的多媒体音箱上,那炮声根本就是鸟枪的声音,因此用1812来测试多媒体音箱实在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小号、笛子、法国圆号、萨克斯等管乐器小号等铜管乐器是一类功率较大的乐器,其瞬间声压级甚至能够达到130dB。铜管乐器的功率很大,所以在现场听起来非常明亮。其基音和相关泛音覆盖了中频和高频,并且带有少量的低频。由于管乐器的稳态时间长,所以管乐器一开始的声音比较集中,易于控制。而到了后面随着频率的提升,就要考验器材的控制力了。如果器材的控制力不佳,则管乐的声音到后来明显有散的感觉,感觉上就是类似爆音一样的失控情况。在一套频响均衡、控制力好的监听系统上。铜管乐的泛音不但是一体的,不散。并且还能够感觉到其基音非常厚实,能够展现出形态了。需要注意的是,小号的音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安装的弱音器。弱音器主要有硬和软两种。硬弱音器金属味强烈,而软弱音器比较温暖。因此器材上表现出的金属味浓不一定是不好,这一点要分清楚,最好有一套监听器材作为参考。笛子等木管乐器和铜管相比正好相反,其功率较小。发声原理在于气流在木管中的震动,并且管子随之共振,从而发声。要论表现完好的木管乐,则应该是能够表现出木管中流动的气息,并且拥有一种空灵的纵深感。管乐器为主的发烧碟不多,要试音的话可以使用Kenny G的萨克斯。●交响乐是音响唯一的试金石看过上面的朋友相信对于这个论点不会有太多疑问,交响乐基本能够包括上面介绍的各种不同种类的乐器。在交响乐中,不光考验的是个别乐器,更考验的是各频段的均衡,甚至音乐性的表现。交响乐对于频段的均衡要求很高,如果一个频段过于突出,交响乐就会变成乐器独奏,而这样都是不可容忍的。交响乐对于音乐风格,也就是音乐性也有要求,如果性格不对,自然结果是不会美满的。  ●音乐性是从骨子里自然散发出来的音乐性这东西,很多时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很多时候某些著名的大师、音响工程师对于音乐性的感悟也只能令人摇头。其中最有名的误区就在于音染和音乐性的关系,许多人,包括一些所谓的大师、专业人士。往往认为很重的音染就是很好的音乐性。就拿女人来比喻,有些天生丽质的,不用化妆就很动人。有些画了浓妆,虽然乍一看很漂亮,但是始终是无法与天生丽质相比的。而音乐性也是如何,音乐性从音乐自然而发,而盲目添加音染加以美化,只会使得音乐变得更加恶俗。培养音乐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与文化传统和品位有着莫大的关系。需要从哲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厚积勃发,才能够拥有良好的音乐性,而这正是我们目前最最缺乏的,也是国产器材致命的弱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3-12-11
发表于 2004-11-3 11: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澄清了一些误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主题

1436

帖子

3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4
注册时间
2001-11-21
QQ
发表于 2004-11-3 11: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试音牒不可靠,一般的音箱也播放的很好,象雨果,用hiend一听反不吸引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47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4-10-13
发表于 2004-11-3 14: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4-10-27
 楼主| 发表于 2004-11-3 16: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妇人到公安局报案说被强奸了。
警察请她辨认被抓到的嫌疑犯。
妇人人指者说:“就是他。”
“哪个?”警察问:
“看贴的这个”妇人答到:
妇人指认完了之后,见警察还不抓人,就有些急。
警察解释到:“别急,依我的经验,强奸犯都是看贴不会的。
             看他回不回贴,如果不回帖,就一定是强奸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633

帖子

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2
注册时间
2003-8-24
发表于 2004-11-3 18: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头称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2376

帖子

2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5
注册时间
2003-9-10
发表于 2004-11-3 18: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多点这样的好帖子比骂来骂去好多了。
玩的是耳机,讲的是心得,论坛是交流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83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3-11-29
发表于 2004-11-3 21:4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27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04-10-12
发表于 2004-11-3 22: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不过他讲的是音箱,跟耳机还是有差别的吧。我觉得耳机中最难体会到,也最难比较的是声场,定位,和动态。音色,细节的比较相对容易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4-10-27
 楼主| 发表于 2004-11-4 11: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声场,定位,和动态这三项的评价,目前对于耳机是比较困难的,若不是对各种耳机了如指掌,很难弄出个所以然来。而这个问题的难点在于音源——CD:
现在的CD录音几乎都是为听箱子而制作的(仿真人头录音的DD很难找,好DD更少,而且该技术的仿真程度如何还不好讲)大家都知道,箱子出来的声音是要经过空间的传播再到耳朵的,耳朵和箱子之间就有一个声场,这个声场可以通过调整设备如音箱进行调整,人也可以在这个声场中移动寻找最佳的听音位置,但是耳机的这个声场几乎是没有的,而且也是固定的。这样如果要使耳机获得同样逼真的音场,CD本身的音场必须有别于听箱子用的CD。

定位和动态:每只箱子出来的声音,两只耳朵都听得到,只是每只耳朵感受的声音不同,而每只耳机的声音只有对应的耳朵才听得到。所以听耳机的CD的声道要经过特别的处理,才能达到用箱子来听的效果。

在这样的声源下,如果不是耳机老手,很难对耳机的声场,定位和动态有客观的评价。而且如果没有专用的声源,意义也不大。

我听耳机就是听音色,我感觉千把块钱的耳机的音色,比得过几万乃至十几万的音箱。同时耳机的最大好处是可以一个人享受且不受场地的限制,毕竟不是所有的人任何时候都有心情陪你享受音乐(箱子的动静太大会扰民的),也不是任何人都有实力搞个听音室的。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欢迎大家拍砖,共同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主题

4339

帖子

7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4
注册时间
2003-6-3
发表于 2004-11-4 12: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试音碟还是很有用的,以前用几个烂喇叭用钢琴试音碟试验,好家伙那几个喇叭在高音段立马破音.
对于音场以及定位,除了对声源以及箱子很有关系外,对听音环境也有很大关系,如果听音环境及场地不好,再好的音源和箱子也白搭.所以很多有钱的烧友除了在设备上投入很大外,听音室也是很大的投入,没米的也只有羡慕的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37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04-11-14
发表于 2004-11-14 22: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6

主题

1万

帖子

481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81
注册时间
2001-11-21

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4-11-15 09: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钢琴,但是管风琴才真正称的上是乐器之王
比音域宽泛的话钢琴也要甘拜下风
比王者风范气度的话钢琴更是有所不如
要说真的从气势,细腻上能和交响乐队披靡的话也只有管风琴
要说从虔诚,神圣的声音上来看也只有管风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914

帖子

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2
注册时间
2003-6-7
发表于 2004-11-15 09: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乐器之王不能光看技术参数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9

主题

10万

帖子

377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7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4-11-15 11: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听管风琴演奏要起鸡皮疙瘩的。它的低频太宏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5-5 11:08 , Processed in 0.116284 second(s), 39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