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1227|回复: 37

请教一个能把人笑死的问题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5-3-2
发表于 2005-3-2 00: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我是一个搞音乐的菜鸟,问大家一个问题,比如说大家有的K271和HD 280 AKG K240 DF等等这种大阻抗耳机可以直接插在声卡中用吗如果想听很完美的性能是不是要加什么耳机功放啊没有的话怎么办另外拿随身听可以听K271吗是不是效果有影响大家平时用的时候都是怎么接的啊.另外-----最后我要提醒几句240df虽然好但是想要养好她却不容易呀,抗阻太高了推不动啊,我在那里试的所有耳放上也就一款合格,将近3000米呀,其他的不是推不动就是推不好,不知道拥有她的各位老公都是用什么推她呀------有人能说说耳放是什么东西吗,我个人理解监听耳机就是能把软件里的分轨听的清楚的东西,请问我如果去买K271耳机时用笔记本里面装个水果软件或是CUBASE等.由于的IBM本子本身声卡是很垃圾的那么我用K271耳机是不是依然能把电子分轨听的很清晰,我用100多元的普通音箱听的声音很乱还有杂声是不是这就是所谓的要用监听音箱才区分的开的问题.是不是用K271这种耳机做监听是用牛刀去杀鸡呢.那么那些有这种耳机的人都用它在做什么我是什么乐理也不懂耳朵也不是太灵敏比如什么音节高了低了的也听不出来那么我用K271耳机做音乐是不是必须呢.其实不是让大家说我应该还是不应该买而是希望大家说说买了它都用做什么因为这里看的贴子大家都说便宜的几款耳机是垃圾什么的其实道地垃圾在那里谁也没说.如果这样我也知道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啊,还有谁能说说买耳机时怎么试货吗,接着问问题,大虾,强人快出来回答啊
我其实只是想问问有什么耳机可以把分轨听的清楚就行了,因为我在电视台的棚里看见它用的是监听音箱就可以听的很清楚了,但是它有个调音台也没看清楚线是怎么接的,不知道用什么耳机就可以听的清楚,我是想直接插到声卡上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7

主题

6670

帖子

330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
注册时间
2003-9-27

积极参与奖影音发烧友

发表于 2005-3-2 0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

【耳机好推跟不好推的技术面探讨】(文章转载自台湾andaudio.com论坛)


RogerShih

文章主题: 耳机好推跟不好推的技术面探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聆听经验来说, 以前总是感觉阻抗高比较难推. 小版工的电子学部分很早就还给老师了, 所以也就总以实际聆听的感觉作为依据. 这一阵子因为多少 K 了点东西, 也渐渐的大概明白一些耳机的难推为什么难推?而好推的耳机是不是真的那么好推?有些前辈认为低阻抗的比较需要大电流, 反而难推, 是不是这样呢?

先不以耳机来讨论, 先就实际上, 我们会拿那些器材来接耳机说起, 会比较明白. 如果有错误或是不正确的地方, 请大家多多指正, 也许小版工说的这些, 很多高手都早就清楚了, 也希望藉此抛砖引玉, 让大家对耳机更有认识.

1. 声卡 -
计算机使用人口的大量增加, 所以使用声卡为主要聆听讯源的人也占了极大的一部份. 所以站上很多新来的朋友最关心的还是声卡可不可以推好耳机.

以声卡目前的最大输出来说, 输出电压摆幅多在 1~3Vrms 之间, SB Live! 最大是 1.1Vrms 左右. 我们拿比较代表性的 M1、K501、HD600 跟 K240 DF 来作计算.

当 SB Live! 音量全开时, 输出 1.1Vrms, 上述耳机应该得到多少电流?承受多大的功率?(耳机的特性阻抗比较不像喇叭那么夸张, 通常都跟标示的差不了多少) 再对照效率可发出的响度 (dB)

我们下面都以官方数据作为参考.

M1 (32欧母) => 34.37ma => 34.37 mW => (效率 98dB/mv,108dB/mW) 达 120 dB以上
K501 (120欧母) => 9.12ma => 10.12 mW => (效率94dB) 约 104 dB
HD600 (300欧母) => 3.7ma => 4.07mW => (效率96dB)约 100dB
K240 DF (600欧母) => 1.83ma => 2.013mW => (效率 88dB) 91dB

上面可以看出主流声卡对各耳机的驱动能力, 通常一般聆听音量多在 90~100dB 之间, 如果环境背景吵杂, 100 dB~105dB 都还可能会用到, 120dB 的音量大概是飞机起降的庞大声响那样, 几乎不会用那么大的音量, 尤其是耳机.

但一般背景噪音不会很低, K240 DF 把 SB Live! 音量开到最大, 也不过 91dB, 考虑到AKG频响测试低频滚降较快的情况下, SB Live! 要推 K240 DF 是力有不逮的.

HD600 一般印象比 K501 好推一点, 原因大概是 HD600 的低频响应比 K501 多很多, 这会让人觉得 HD600 比较好推.

目前的很多 onboard 的AC97输出, 为了节省成本, 甚至可能还不做放大, 比 SB Live! 好的很少. 目前我看过最好的是 S70, 有 3.x Vrms 的最大输出, 但是推 K240 DF 也只能得到 99dB 的最大响度, 还是不足.


2. 随身装置
基本上, 随身听的主要目的如果是为了省电, 通常会在输出能力上打折, 输出电压摆幅也不会比声卡高多少. 在实际使用上, 高阻、低阻耳机对耗电量的影响不明显, 主要还是在于耳机的效率是否够高, 电压摆幅足够的情况下, 效率又相同, 低阻会比高阻耗电些.

3. 直接 CD Player 输出-
这有两种方式, 一是有作耳机孔, 二是直接用模拟讯号输出接线, 中间用 VR 可变电阻来控制音量.

一般来说, 有耳机孔输出的, 多是以 OP amp 驱动耳机, 但是一样会有阻抗匹配限制, 例如 TASCAM CD-401 就设定 32~300 Ohm, 这个阻抗匹配, 应该是跟 op amp 的输出负载电压跟电流有关, 摆幅无法输出足够给 600 欧母耳机使用的缘故.

但是 CD-401 是专业录音室用的器材, 输出能力较高是肯定的, 一般 CD Player 许多都不太能应付 K501 了, 更不用说 K240 DF & M 了.

另一种就跟 CD Player 模拟输出的设定有关, 一般标准 CD Player 模拟输出的电压摆幅标准是 2Vrms, 后来慢慢的有人增加模拟输出的电压摆幅范围, 大致上是 4~5 Vrms. 但这对 CD Player 的模拟输出会形成相当大的负担, 因为一般 CD Player 都是接前级, 前级的输入阻抗高, 所以讯号输入时不需要什么电流, 对 CD player 的模拟输出比较没有负担, 所以 CD Player 的模拟输出零件不用供应什么电流, 输出 op 也不用提供多大的电流出去. 但一般耳机即使 600 欧母, 也远比前级的输入阻抗低, 这会影响 cd player 的模拟输出负载, 负担会变大.

第二种方式如果不小心, 又接低阻抗耳机的话, 是比较危险的.


4. 耳机驱动器
耳机驱动器的设计依照不同的线路跟分类有不同的限制, 大致先就分成使用输出变压器跟晶体 OCL/OTL 输出比较我比较熟悉些.

用输出变压器的设计, 问题在于输出变压器本身对负载的阻抗匹配, 一般应用输出变压器都是用在喇叭上, 输出抽头多为低阻, 所以如果要用相对比较高阻抗的耳机, 就必须多拉几组抽头使用.

另外使用输出变压器, 还得注意在多少负载下的频率响应是否能够正常表现, 通常这类测试大多只有单一条件下测的, 有时低阻抗负载测出来的很漂亮, 高阻抗的就比较差.

当然还有很多线路, 不过这里以我最熟悉的LC-iCute当例子好了. 一般版的 LC-iCute 设计上是以 K501 为对象, 所以输出的电压摆幅大概 4.x Vrms 就足够了 (参考文章收集中大帅所写的-如何推好 K501 一文). 所以摆幅范围设定在 6V 左右, 讯号放大要是超过的话就会被 cut 掉 (波形失真), 在这 6V 下, 推 K240 DF 则只能推到 105dB 左右, 音量还是受限. 特别是 K240 DF 跟 K501 一样, 低频比较少, 给人耳的音量感会更小些.

市面上的耳机驱动器或线路, 多少都有其设计目标跟范围, 低电压、消耗功率低, 也就跟着省电, 输出电压高, 像小版工的 K1000 二号机, 耗电也就高多了, 拿来推低阻抗耳机也比较危险 (要是里面那个零件挂了直流输出 18V, 可以算算 32欧母的耳机会承受多少功率, 发出多大的声响啊  )
_________________
kkkiiii.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7

主题

6670

帖子

330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
注册时间
2003-9-27

积极参与奖影音发烧友

发表于 2005-3-2 01: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猪窝       

文章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上, 小版工知道很多人用前后级的方式来推难搞的耳机, 例如 K240 DF, 基本上这是一种不太正确的方式, 因为过了前后级, 电压摆幅够了, 但是 600 欧母的耳机, 效率再低, 也真用不上前后级来伺候, K240 DF 最大不过 200 mW, 电流需求不过几10mA, 后级主要的目的是供应喇叭足够电流, 但对 K240 DF 实在是用不太上.

就如同 K1000 一样, 其实最大音压 104 dB 也不过需要 1W, 但电压摆幅要高, 单以这些来看, 用喇叭的应用观念来全套到耳机上, 并非是恰当的.
________________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7

主题

6670

帖子

330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
注册时间
2003-9-27

积极参与奖影音发烧友

发表于 2005-3-2 01: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


RogerShih
论坛游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

基本上低阻抗耳机通常效率都很高, 耳塞更高, 所以电压不必高, 电流相比之下也就需求不大 (记得吗?耳机的阻抗并不像喇叭那么厉害, 通常喇叭的阻抗会随着频率的变化降低的很夸张, 4 欧母降到 1 欧母的也有, 这变化量会使得电流需求大增).

考虑到响度问题, 高效率耳机相对低效率的高阻抗耳机, 同样 1mW, M1 可以发出 98 dB 的声响, 而 K240 DF 只有 88dB, 耳塞 1mW 低的可发出 108dB, 高的可发出 115dB 以上, 在实际聆听的音量 90~105dB 上, 高效率耳机实际上往往功率需求有的还不到 1mW, 这也是随身装置以高效率为搭配准则的原因, 因为需求功率小, 相对的电压摆幅跟电流要求也不高. 所以低阻抗会比高阻抗难推吗?那应该是在效率相同的情况下, 低阻抗才会比高阻抗难推的情形.
34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7

主题

6670

帖子

330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
注册时间
2003-9-27

积极参与奖影音发烧友

发表于 2005-3-2 01: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RogerShih
论坛游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外, 其实还有很多疑问, 例如测试响度有的会标示 SPL, 有的会标示 JETIA, SPL 还有分 mV 跟 mW 的, 这些可能要熟悉耳机测试规格比较容易理解吧, 慢慢找数据 K  

一般来说, 真空管是电压组件, 晶体是电流组件, 对付耳机时, 通常都是拿小讯号管来搞, 好像用到电流管就有点大才小用的感觉, 只是这种想法碰到 K1000 就可能碰壁吧, 因为 K1000 虽然说需求的功率并没有想象中大, 但是最好还是有 100ma 以上的电流供应能力, 对管机而言, 这也形成相当的考验.

另外就是放大倍数的设定, 小版工对真空管真的不熟, 认知中好像讯号管放大的倍数是固定范围的, 不像 op 可以设定倍数. 而一般单一讯号管放大的增益也还够用, 不过遇到 K240 DF 这种高阻抗, 单一放大也不太够, 至少余裕度变得很少.

小版工认为, 很多前辈认为低阻抗难推, 跟真空管电流供应能力较低不无关系. 看过很多非常简单的 op 驱动, 拿来推 M1 、 ATH 吓吓叫, 姑且不论声音好坏, 响度是足够的, 是不是能代表 op 供应这些低阻耳机功率已经够了呢?对这些高灵敏的耳机来说, 电流的需求, 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的大!?

当然, 这些想法搬到喇叭上就不一定成立了.
未標題-1t.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7

主题

6670

帖子

330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
注册时间
2003-9-27

积极参与奖影音发烧友

发表于 2005-3-2 0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RogerShih
论坛游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上灵敏度高的耳机, 通常是在振模的材质上下手, 使用所需的功率大幅降低, 也因此阻抗也变低. 所以也就有诡异的情况跟误认, 直觉的以为阻抗低所以电流需求大. 纯就 I=V / R 来看, 这种计算并没有错误, 套在喇叭的计算上, 因为喇叭在低频率时, 阻抗会变低, 导致电流需求会更高.

灵敏度高的耳机, 所需要的驱动器反而不需要电压的增益, 如果照计算, CD Player 的 2Vrms 在推 ATH W2002 40欧母 102dB/mW 的时候, 所需电流是 50mA, 换算为功率是 100mW, 一般计算到此结束, 但是没留意到, 这个时候 ATH W2002 的音量已经不是人耳能忍受的程度了 (120dB 以上).

W2002 是封闭式耳机, 可以隔绝相当的外界噪音, 所以聆听音量可以更低, 1mW 有 102dB 的音量, 其实已经很大声了.

上面看来, 也就是说要推 W2002, 其实电压放大 2 倍, 其实可以应付的绰绰有余了. 电流需求这么算来, 50~60mA 也尽够了, 因为用到这么大电流, 表示音量早已超出人耳接受范围的程度.

也所以一般管机、随身听能推像 W2002 这种低阻抗高灵敏度的耳机. 因为其电流要求, 讯号管还应付的起, 随身听虽然不一定能提供这么高电流, 但是只要在可接受的音量范围下, 提供一定的电流供应能力, 也不容易被察觉输出能力不足的问题. 因为当电流输出能力不足时, 声音顶多软一点, 低频受限些, 都是比较难以察觉.

综合来看, 推 W2002 , 重点不在电压放大, 也不在电流增益要多大, 而是调音....
________________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7

主题

6670

帖子

330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
注册时间
2003-9-27

积极参与奖影音发烧友

发表于 2005-3-2 01: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RogerShih
论坛游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嗯,再补充一些.

关于低阻抗耳机的难推. 我们知道聆听时有所谓的动态范围, 例如交响乐动态是 80dB, 聆听音量范围可能是 30~110, 20~100, 小音量跟大音量之间, 举例就听感来说, 背景音乐通常声音比较小, 意思就是讯号摆幅也比较小, 主旋律如人声, 声音会比较大, 也就是讯号摆幅大.

最小跟最大音量的变化,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动态范围. 为什么要讲到这个?因为这也考验着耳机好不好推的一个重要依据.

低阻抗耳机虽然因为高效率的关系, 使得实际上的电流要求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但是反想过来, 又不见得随身听就可以推的很好, 这一点, 就必须要考虑到随身听推动耳机的输出能力才行.

当动态范围落在 30~110dB 之间的时候, GRADO 耳机所需功率大概接近 4mW, 电压摆幅约在 0.33V~0.34V 间, 电流需求则已经要 11mA.

那么, 是不是只要随身听能够提供 11mA 的供应能力, 就表示可以推好 GRADO 耳机呢?不尽然.

耳机跟喇叭一样, 都是把电能转成动能, 当振模或是单体在工作时, 扩大机要面对的不只是提供足够的电流推动耳机或喇叭, 还要克服所谓的反电动势, 在抵销反电动势后, 还能提供足够的电流才是重点. 以上面的计算为例, 推 GRADO 实际上要提供的电流一定会比 11mA 多, 但是要多多少, 就需要更进一步的计算跟了解. 个人推测也是跟灵敏度有关, 灵敏度越高, 反电动势应该可以越小才对.

继续再讲下去, 当驱动装置如随身听提供不了足够的电流时, 当动态超过电流供应能力的时候, 输出的大音量讯号会变成失真, 这很好推论, 以上面推 GRADO 为例, 当有讯号需要发出 110 dB 的时候, 驱动的随身听只能提供 10mA 的电流, 这种情况下, 输出讯号的电压波形顶峰会变成失真, 直到讯号小于 32x10mA=0.32V 以下, 这时最大输出只有 3.2mW, 小于 110dB 时所需的 4mW, 只能发出约 108 dB 的音量, 动态范围从 80 dB 变成 78dB, 聆听的感觉是闷了点, 音场比较没开.


高阻抗耳机的难推, 主要在于输出摆幅不够, 无法得到足够的功率去推动耳机, 低阻抗的难推, 在于当电流输出不够的时候, 动态范围会不知不觉的受到限制.
未標題-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7

主题

6670

帖子

330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
注册时间
2003-9-27

积极参与奖影音发烧友

发表于 2005-3-2 01: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Dream_Reader
SR1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oger你漏了驱动器的内阻, 一个完美的耳机功率放大器输出串联电阻(输出阻抗)应为零, 但是很难达成, 一般是透过负回受来降低输出阻抗, 它的原理就是在输出电流变大输出压降增加时, 回受量减少使电压增益增加, 以弥补输出电压的损耗. 但是负回受还是有它的极限的, 那就是最大输出摆幅其实是与负载阻抗相依的, 阻抗愈低输出摆幅越小.

一般OP在无负回受的输出阻抗都有数十欧母甚至有高达数百欧母
的产品, 所以直接拿来推耳机自然会有推动能力的问题. 其实音色与分辨率跟这个参数也有相当大的关系, 另外一个重要的参数是静态电流, 其实像EZ的耳扩就是一个低的无回受输出阻抗跟高静态电流, 所以在声音上有相当好的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7

主题

6670

帖子

330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
注册时间
2003-9-27

积极参与奖影音发烧友

发表于 2005-3-2 01: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RogerShih
论坛游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这一大串文章, 主要的目的是希望每个耳机的爱好者能明了一件事情, 所有关于声音的讨论, 并不纯粹只是耳听为凭而已, 还有很多技术上的基础可以探讨, 不用再像以前一样瞎子摸象, 推不好时不是怪耳机就是怪耳扩, 再不就是怪讯源, 却不知道原因.

例如像之前没注意到 MDR-F1 的阻抗竟然只有 12 欧母, 但是如果没搞懂之前所说的耳机阻抗、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 要如何正确的选择合适的驱动器来搭配, 就没有了方向, 只能病急乱投医了.

正确的驱动之后, 才说的上音色搭配跟喜好, 小版工是这么认为的  
_________________
kAw2JJXj3A123533zhongyuanyilang[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7

主题

6670

帖子

330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
注册时间
2003-9-27

积极参与奖影音发烧友

发表于 2005-3-2 01: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RogerShih
论坛游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聊跑去看 PCDVD 有篇讨论随身听驱动耳机, 发现一些错误观念, 回了一下, 转录如下:

quote:
--------------------------------------------------------------------------------
Originally posted by ppa
耳机放大县路与扩大器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阻抗越高的耳机越好推
也就是越大声啦
参考一下
--------------------------------------------------------------------------------



答案相反, 阻抗越大, 声音通常越小, 还要参照灵敏度. DZ 那套什么高阻的越好推别拿来在耳机上乱套.

耳机输出通常要参照两个输出参数, 一个是电压放大, 一个是电流供应, 这些在器材规格上, 通常要比较熟悉电子学实作的才容易看的明白.

以上面所参考的随身听为例:

Panasonic SL-MV50


输出电压:1.2伏 (10k ohms)
耳机出力:最大9mW+9mW / 16 ohms


这两个是跟推动耳机相关的参数. 我们可以以此来计算最大输出电压摆幅跟电流, 并加上负载 (也就是耳机来计算).

每声道 9mW, 以 V^2 / R = 9mW 计算, 此时输出电压 0.338VRms 左右, 电流 21mA 左右, 我们就以此为SL-MV50的最大供应电流上限.

接着, 我们拿 ATH 的耳机 40 欧母 102dB/mW 以及 AKG K240 M 600欧母 88dB 来计算, 当音量转到最大 (也就是上面写的最大 1.2Vrms) 时, 两只耳机可以发出多大的音量.

我们知道, 当音量每 3dB, 功率约增加一倍, 也就是 1, 2, 4, 8, 16 mW这样增加. OK 来算啰.

当接上 ATH 高阶耳机(如 W2002), 1.2V / 40欧母 = 0.03A = 30mA, W=V*I, 所以 1.2*0.03 = 0.036W=36mW, 这时 ATH 耳机可发出 (1mW=>102dB, 2mW=>103dB.....etc), 正常 36mW 约 117dB强 的音量. 飞机起降的噪音约为 120dB.

但是, 要注意, 因为SL-MV50刚计算出来只有 21mA 的电流供应能力, 于是当如此大音量的时候, SL-MV50 的电流供应能力不足, 于是只能持续提供 21mA, 于是电压以及输出功率也被强迫跟着降低, 计算如下, 40*0.021=0.84V, 0.84*0.021=0.176W=17.6mW, 结果最大音量是 114dB 强. 结论是, SL-MV50 的电流输出不足, 动态会被缩减, 但是音量足够.

再来计算 K240M, 阻抗 600 欧母, 效率 88dB, 当最大 1.2V 时, 1.2/600=0.002A=2mA, 换算功率 W=V*I, 1.2*0.002=0.0024W=2.4mW, 按照上面的计算, K240 M 此时最大只能发出 91dB 强的音量.

当聆听音乐时, 声音音量的变化大小称为动态范围, 通常动态测试会拿交响乐来测, 动态范围是 80dB, 也就是音乐中的声音最小如果是 30dB, 最大就是 110dB, 通常半夜时, 背景噪音才有可能降到 40dB 以下, 所以当正常聆听时, 可能是 20dB~100dB, 或是 30dB~110dB 这样的范围在听音乐.

拿 ATH 耳机来看, 以 30dB~110dB 的聆听需求来看, SL-MV50 推ATH耳机最大音量 114dB 确实是绰绰有余的, 但是 K240 M 最大就只能 91dB, 音量明显不足, 也就是根本推不动.

阻抗越高, 效率越低, 是一个常态性的通则, 尤其牵扯到振膜的材质、制造技术, 但是高阻抗耳机灵敏度会较低, 是很肯定的 (除了静电耳机, 但已经不是动圈耳机的范畴).


而现在耳塞耳机的阻抗虽然更低, 约 16 欧母, 但是效率更高, 有达 115dB/mW 的, 以上面算式算来, 0.021*16=0.336V, 换算功率只有 7mW 左右, 但是已经可以达到 120dB 的最大音量输出, 不够吗?除非你的耳朵想振坏掉.
________________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7

主题

6670

帖子

330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
注册时间
2003-9-27

积极参与奖影音发烧友

发表于 2005-3-2 01: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RogerShih
论坛游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要有耳机驱动器

一般人都会认为耳机很好推,耳机离耳朵近、振膜单体小、效率又高。

事实上单就耳机的效率来看,dB/mW跟喇叭的dB/W就单位来看差了一千倍,所需要的功率一点都不大,那需要特地为耳机做什么驱动器呢?

是的,表面看来,耳机似乎不需要什么耳机驱动器,但是一般人都忽略了,像随身听、声卡的输出推耳机的输出,其实已经是一个简单的耳机驱动器了。

耳机的复杂在于众多耳机的阻抗跟效率的范围很大,一般喇叭平均阻抗多数在4~16欧母,但是耳机从3~600欧母都有,这造成了一般装置在推动耳机时,输出功率匹配的困难。

一般玩耳机时,我们会注意到低阻抗耳机的音量会比高阻抗耳机来的大,GRADO/Alessandro/ATH用随身听推,开大音量随便就可以让耳朵受不了,但是推AKG K240DF这种600欧母耳机音量只能勉强听到,明显的输出不够。

为什么呢?因为随身听这种电子产品在设计时,通常都会选择搭配的耳机性能范围,通常都是低阻抗、高效率的耳机,驱动低阻抗的耳机,输出工作电压可以降低,效率高,输出功率只要1~20mW就够用,此时电流只要足够应付耳机在一定音量下的消耗就可以了。这也是为什么耳塞耳机拼命往低阻抗 (16欧母),高效率 (1mW甚至可发出115dB以上的音量) 走,因为这样可以让随身听更好推动。

随身听的这种设计趋势是很正常的,现在很多随身听的耳机输出很多甚至低到每声道5mW,这样可以更省电,整体设计也可以更轻巧。但是付出的代价是面对较高阻抗的耳机时,容易因为输出电压的不足,让高阻抗耳机比较不容易得到足够的功率,而高阻抗耳机通常更因为效率都比较低,更得不到足够的音量。所以像这种比较新潮的随身听遇到100欧母以上耳机,一听就觉得比低阻抗的GRADO等耳机来的难推、声音比较闷、出不来的感觉,甚至错误认为高阻抗的耳机声音表现远比低阻抗的耳机差很多。 而声卡在这方面也跟随身听差不多。

虽然说,低阻抗耳机比较容易得到大音量,但是低阻抗耳机如 GRADO/Alessandro/ATH等高阶耳机用随身听来推,声音也不一定有水平以上,因为耳机跟喇叭一样,随身听有较高的输出功率跟电流,对耳机的控制力会越好,振膜也就不会因为功率不足导致不合理的工作,让振膜无端消耗生命。

不管是低阻抗还是高阻抗,妥善设计对应的耳机驱动器,不仅祇是适当发挥耳机的声音实力而已,也可以较好的保护好耳机。

耳机驱动器跟耳机的搭配,通过了驱动能力上的考验之后,接下来才是选择音色的主观问题。
_________________

Pict0004.sized[1].jpg

150 KB, 下载次数: 28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7

主题

6670

帖子

330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
注册时间
2003-9-27

积极参与奖影音发烧友

发表于 2005-3-2 01: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RogerShih
论坛游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来说, 真空管机用输出变压器的话, 输出变压器的质量会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声音走向, 而且由于面对不同阻抗的负载, 需要很多抽头来应付, 特别是耳机, 那不只是复杂, 也非常昂贵, 大概要以万为单位了.

基本上, 小版工现在看到用输出变压器的管机, 但没有另外特地抽出抽头, 却宣称可以推好所有耳机的说法, 抱持着十分否定的态度。

先讲耳机常见的阻抗, 有 16、32、40、55、100、120、250、300、600欧母, 先不谈像 MDR-F1 和 Ergo AXT 这种低阻抗耳机。输出变压器的阻抗匹配, 就是线圈比数, 16 欧母耳机得到的讯号电压摆幅要低、600欧母的输出讯号电压要高。但是一般现成的输出变压器抽头是为了推喇叭做的, 所以通常是 4、8、16 最多到 32。这种情形下就如同之前讲的,输出讯号电压的摆幅不够, 所以即使高阻抗耳机需求的电流低, 高阻抗耳机还是得不到足够的功率产生足够的音压。

但是要做这么多抽头的变压器, 还要顾虑到耳机的灵敏度远高于喇叭, 输出变压器的质量以及抗干扰的能力要更高, 做起来成本更是可观。

而且,输出变压器会影响声音好坏也是一个肯定的事实。

所以何不如由真空管直接推动耳机呢?在这种想法下, 于是出现了多管并联的 OCL/OTL 做法。

为什么要多管并联?因为真空管的内阻通常很大, 即使是拿来推阻抗已经比较高的耳机, 真空管自己本身的内阻还是会吃掉大部分的输出,留给负载的就变少, 尤其是越低阻抗的负载, 真空管内阻吃掉的功率越多。

用输出变压器时, 因为输出变压器的输入阻抗通常高过真空管的内阻很多,可以分到比较大的讯号电压, 不怕被真空管内阻给吃掉太多, 所以没有输出阻抗的困扰。

真空管并联的目的在于降低内阻, 学过电子学的都知道电阻并联, 等效电阻值会降低, 而且输出电流会变大. 所以原本内阻 500 欧母的讯号管并了两只就降到 250 欧母....etc....

当降到一定程度以下, 输出阻抗越低, 能有效推动的耳机越多, 这是因为这样的方式传输给负载的讯号比较大, 功率比较充足, 不会被输出阻抗吃掉太多, 同时也解决了输出变压器要应付不同阻抗的耳机要不同抽头的困扰。

但是真空管并联太多也会造成困难, 所以一般用真空管并联的多是耳扩, 而且通常都是拿来推高阻抗耳机.

简言之, 输出变压器有的问题是阻抗匹配 (输出抽头), 真空管 OCL/OTL 有的问题是输出阻抗.

以上是小版工浅薄的了解, 欢迎大家批评指教
em7qHcHP4N011519feixiangdegongni.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7

主题

6670

帖子

330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0
注册时间
2003-9-27

积极参与奖影音发烧友

发表于 2005-3-2 01: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RogerShih
论坛游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略有点体会.

低阻抗耳机驱动器的设计问题一般人会觉得比较容易的关键, 在于你听到失真的时候, 音量已经让耳朵受不了了. 但有些耳机很可能容易让人了解问题, 例如 MDR-F1.

低阻抗耳机另一个问题是控制力, 所以功率余裕 (应该说是电流余裕) 要更多. 如果效率又不够高 (如 MDR-F1) 振膜不够轻, 又采用大型振膜, 那么要做好控制力, 恐怕得付出比耳机所标示规格更大的代价.


高阻抗耳机驱动器会让许多前辈觉得比较容易搞定, 一个原因是电流需求比较少, 电压摆幅虽然要比较大, 但好解决. 不过最为这些前辈所忽略的是, 一般驱动装置如随身听或是声卡, 电压增益不够大, 最大输出多数在 2V 以下, 加上高阻抗耳机效率通常较低, 所以才不能体会一般使用者认为高阻抗耳机难推的原因在哪里.

至于调音, 这跟耳机的个性有关, 算是另一回事了.

《全文完》
Headphone_fetish_1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432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04-12-4
发表于 2005-3-2 12: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好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168

帖子

1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6
注册时间
2003-7-10
发表于 2005-3-2 14: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图,确实是好图!
踏实工作,以诚待人,永远记住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5-16 11:03 , Processed in 0.110335 second(s), 46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