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5-5-16 02: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去广州见了81°A6 DC/AC交/直流供电的小耳放的设计者胡先生.因为行程安排比较紧,本来打算只聊30分钟左右,结果一聊就是2个多小时.
来自四川的胡先生是一个HIFI兼AV的超级发烧友:在他"简陋"的试音室里,竟然摆放着价值几十万的HIFI+AV器材,"美丽安"CD+原价15万左右的一款美国品牌DAC+硕大的SONY3枪投影机(不好意思,当时光顾着交谈,忘了拍照及记下器材型号,不过这3件器材全新加起来应该超过30万了).在这些器材旁边还放着几台硕大的AV单声道功放样品. 当问起A6的设计初衷时,胡先生竟然"谦虚"地说他其实对AV更狂热些,当初只是想稍微花点心思设计一款还"过得去"的小耳放.于是我问他从设计到成品花了多长时间,胡先生说"也就8个多月吧"!!!"最后确定了使用瓷封运放+美国高级点容/电阻的设计,特点是营造一个'跳出来'的音场以及泛音非常丰富的音色,一般来说比不少胆机都要有味道甚至做得更出色".在试过了铁/铜/铝机箱后,最终从声音和造型考虑,选择了铝机箱,是由广州一家很出名的铝合金加工厂制造的,外观及工艺可以说是无可挑剔.
我向胡先生提出A6体积稍偏大,便携性方面打了折扣.胡先生解释说其实A6是A8(一款带功放电路,可以推耳机和小型音箱的二合一自带一对小型铝制外壳音箱的小功放)的音质提升版,所以沿用了A8的外壳.胡先生说会考虑我的建议将A6体积大大缩小,并把电池藏在机壳里,这样便携性将大大提高.
另外,胡先生还向我展示了A8的升级版样板:一款带一对2单元的声音相当不错的个头不算小的"小型"音箱的耳放/小功放+小音箱系统.虽然这套样板只是半成品,喇叭单元是装在塑料饭盒里的,但是出来的声音已经使我倾倒了:最大的特点是透明+轻松无比的音场,整个"突"了出来,完全没有了箱子的感觉. 如果不是亲而所闻,我是绝对不会相信这种声音是由这样一套不起眼的小系统发出来的.相信如果有适当的市场推广,这套系统推出时应该会引起烧友们的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