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音樂與器材
当初,是收音机里晚上的古典音乐节目把我领上了音乐之路.我记得听到这个节目的第二天,我就开始录下每一期的节目,<日出><拉德茨基进行曲>就是我最早的启蒙.就是这样,曼妙的古典陪伴我度过每天晚上无聊的学习时光.最初的感动,源自于音乐.
后来爸爸发现我的行为,竟然把我录的磁带全砸了,说了一些很严厉的话,当然我知道他其实是为了我好,想让我专心学习.不过有一句话我至今还记得,而且这 20年来我亲耳听不少家长这么对自己的孩子说过这个意思的话,大意是你学习成绩不好还哪来这么多要求.当然,我知道这其实是善意的,只是方式不对,你想象一下吧,对于一个经济没有也无法独立的小孩子,这样的话会对他产生多大的伤害啊!从此以后我得到了一个反面的启示:在经济独立之前,精神独立就是一纸空谈.后来我买的器材几乎都是用自己在电脑城打工得来的,TEAC的CD是爸爸后来迷上音响买的,我就沾光了.
可能是上帝垂青于我吧,他赐给我一个那么好的MM,一个活泼可爱善良的提琴手.我第一次踏进音乐厅是就她象疯了一样似的拽着我把我拖进去的,我当时还在想,至于这么夸张么???我被她扔到第一排的座位上时还在想这丫头是不是疯了,但是当"马五"的号角响起时,我就觉得我爱死我MM了,同时我也真正的,从那时起爱死古典了.原来古典是这样的啊.以后听的多了,觉得古典不光是旋律的艺术性,本身这样的乐器音色和舞台布置规模和方式,我觉得也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打个比方,假如换成单声道,我就感觉少了点东西,回到现场,哎,东西找回来了.现场,改变了我对音乐的看法,它告诉我,音乐远远不止收音机里表现的那点,我以前以为我不在乎的东西,现场告诉我,这些东西还是有用的,缺了它们,就等于音乐灵魂不完整.
这样,我就有的自己初步的听音理念,就是要尽量忠实于现场.但我也想到,当初这个观点就是听现场而使我得到的结论,没准以后还有什么经历会使我改变观点, 而别人的经历和我不一样,那么他们的听音习惯也肯定与我有差别,也就没有必要强求别人认同你的观点.后来的经历也证明我的态度算是正确的了.
抱着忠实现场的想法,我经过HD470的过度到了HD600.当初HD600可是3千多啊,我等啊等终于600降了,在烧友家里听过600之后毫不犹豫到森海代理那里要了600.因为感觉当时我能买得起的耳机里,它最接近交响现场的感觉了,当然直到现在也很满意.机缘总是垂青于我,在高中里认识了几个身怀技艺的损友,一起坏到现在------因为我们都热爱音乐!我的好友,有一个擅长美声,从他那里我知道了什么是好的人声,什么是运嗓,头腔胸腔共鸣.........当然,我又可以现场聆听美妙的人声了.还有一个朋友,弹得一手好吉他,并且对现代音乐十分热衷,我对于摇滚的星星之火就是他燎成大火的.然后我就知道一件事:不是所有的音乐都要用一种标准的,有的音乐制作时就是那个样子的,制作者要的就是渲染那一种东西,我就隐约的知道,相应的器材
也可能有这种理念.
高考结束时,终于有了放松的时间,我遇到了改变我的器材:HD580和DT831 DT931.在听HD580时,第一次知道,哦,原来男声可以这样美!尽管我知道这样的声音要是挑毛病还是不少的甚至毛病多多,但是这样的一种渲染也可以作为一种美,真实的声音当然有他的美丽他的完整,但是这样艺术化处理过的声音也别有一番风味,如果处理的艺术性达到一定的境界,这样的声音和真实的歌声甚至可以分庭抗礼!!而D931 DT831的NEWAGE更加坚定了我的看法,回过头来看HD600,当然是染的也很多,但是听的时候很投入,不会去注意什么,比如层次解析与现场的差距,这就是600的好处吧,虽然比现场差,但是能让我投入音乐.
以前听摇滚时我也只是抱着爽爽的意思去听的,没有用什么好耳机.但是听过了DT880 SR325的摇滚之后,我也改变了看法.爽过头了就会掩饰摇滚的内涵,而音场也不是摇滚所不需要的.最后,我在摇滚和古典的怀里理顺出了这个逻辑:
真实的音乐是吸引人的,也是可以改变我的听音习惯的,而我的听音习惯和对音乐的理解也可以被器材颠覆.音乐本身的制作理念也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就是理念的差别.
而不少烧友质疑,我们到底是玩器材还是完音乐.我想这个问题就是因为音响不是普通的商品,它有反作用于人的功能,玩器材的同时没准自己的观念也会被器材改变.我想这就是所谓的音响的艺术性,而音响的技术性也是一门学问,这里是耳机论坛,吹毛求疵的比较2个耳机和在IT论坛上讨论EM64T和AMD 64BIT的每一个算法的优劣是一样的情况,不同的理念,不同的应用和对耳机技术的爱好必然产生的讨论交流而已.
然而最重要的是,音响不能当饭吃,我还得生活,这个理念上还得加上最先决的一条:量力而为,尤其是经济尚未独立的同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