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CD72

收获:软的比硬的更有效!

[复制链接]

1

主题

52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5-7-24
发表于 2005-10-5 21: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独孤剑于2005-10-05 21:41发表的:

我在不同场合听过nad的一些器材,包括cd和功放,估计是搭配或环境有问题,我总觉得声音比较尖,不够圆润,听起来有点扎耳,感觉nad是属于那种比较刚性的风格,我不喜欢。
从音色方面来看,我比较喜欢君子、雅骏、米格这种细腻、柔美的风格,我对动态和低频方面要求不太高,但对音色的准确和圆润要求较高。因为我主要是听弦乐和人声,如果声音硬的话很难入耳。
另外,唱片也是个问题。古典音乐还好,民乐方面想找到录音好的唱片是很难的。

哎,可惜了我以前的DT931,偏偏931本身就是突出高频的,就是忍受不了高频的刺耳才出了换650的。录音的话也是了,监听风格的耳机对录音是非常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3679

帖子

4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3
注册时间
2003-10-29
发表于 2005-10-5 21: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chimany911于2005-10-05 21:45发表的:


哎,可惜了我以前的DT931,偏偏931本身就是突出高频的,就是忍受不了高频的刺耳才出了换650的。录音的话也是了,监听风格的耳机对录音是非常挑的。
我有dt860,我认为拜亚的耳机音色是比较冷的(不是中性),也有点偏薄,所以在低端的前端上音色会比较干,森海就好多了,你听dt931估计够受的。我在我的系统上听hd580也比dt860好听(是“好听”,不是“好”,dt860的素质是不容贬低的)多了。
将模拟进行到底,让数码见鬼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2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5-7-24
发表于 2005-10-5 21: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880相对931就要容易接受的多了,但还是干。不知道怎么样的前端才能把拜亚的旗舰伺候得既不失本色又润泽动人的,雅俊73这个级别的可以吗?以后升级音源要以这个为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3679

帖子

4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3
注册时间
2003-10-29
发表于 2005-10-5 22: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chimany911于2005-10-05 21:56发表的:
880相对931就要容易接受的多了,但还是干。不知道怎么样的前端才能把拜亚的旗舰伺候得既不失本色又润泽动人的,雅俊73这个级别的可以吗?以后升级音源要以这个为标准。
我认为,拜亚的耳机应当上胆耳放,而且是要有胆味的那种,Cd机也要考虑上比较圆润、声底厚实的,才能弥补它的不足,不过,这样一来,dt880也就不成其dt880了,所以,我觉得,如果对一款耳机的风格不喜欢,就换一个吧,这样轻松多了。挖空心思去弥补一个器材的毛病我觉得并不明智。
雅骏73估计不能改善dt880的不足。如果是你升级,建议上更高级别的。
将模拟进行到底,让数码见鬼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2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5-7-24
发表于 2005-10-5 22: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亚的那种高解析和弹性十足的低频是听过以后就难以忘怀的,但是齿音不抑制的话就没法听人声了。不过既然我已经在听650了,以后或许会更多关注AKG的产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3679

帖子

4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3
注册时间
2003-10-29
发表于 2005-10-5 22: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chimany911于2005-10-05 22:10发表的:
拜亚的那种高解析和弹性十足的低频是听过以后就难以忘怀的,但是齿音不抑制的话就没法听人声了。不过既然我已经在听650了,以后或许会更多关注AKG的产品。
这点我的感觉和你有点不同。
拜亚的低频是没的说的,质量俱佳,解析力也好,其实上,我很喜欢拜亚那种毫无修饰的人声,我不喜欢的是它的弦乐和交响曲,比较干,听多了难受,尤其是在随身听上,简直没法听(虽然dt860是低阻)。
将模拟进行到底,让数码见鬼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主题

6661

帖子

6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65
注册时间
2002-10-4
发表于 2005-10-6 19: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度追求碟片的版本时间久了会有幻灭的感觉的,有本事的话上个均衡器调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622

帖子

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98
注册时间
2003-5-4
 楼主| 发表于 2005-10-6 22: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dragon于2005-10-06 19:55发表的:
过度追求碟片的版本时间久了会有幻灭的感觉的,有本事的话上个均衡器调吧

上均衡器,也出不来那么多细节呀!
我觉得是新版本CD后期制做的时候,人为造成了与原版本的差别。否则,同厂的东西,没道理CD也会变呀?
Nottingham Horizon + SME 3009 + Cambridge 640
iCON DT6A + 8C + 170iTransport + iPOD
JBL 2005+Yamaha 750+DVD
DIAPASON 1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298

帖子

11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11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5-10-6 22: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2842

帖子

238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38
注册时间
2002-11-29
发表于 2005-10-7 03: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dragon于2005-10-06 19:55发表的:
过度追求碟片的版本时间久了会有幻灭的感觉的,有本事的话上个均衡器调吧
没用的,已经损失的东西用再好的均衡器(例如CELLO的调色板)也补不回来的。50-70年代“模拟录音的黄金时代”的作品因为模拟母带放到现在音质总有不小退步(模拟母带需要恒温、恒湿以及防止地心磁场对他的干扰,更需要定期对这些母带进行回转,否则由于这些母带长时间缠绕在一起相互间会产生磁复制而报废),无论再怎么补救处理也及不上早年母带完好时制作的CD版本。更何况有不少再版的CD只是通过工作母带重新制作的,再加上重新混音的已经不是原来的录音师了,所以音质总比首版要差。例如JVC用XRCD24技术制作的一批RCA古典CD,是拿着特制的小型开盘机到唱片公司库房里从原始母带(唱片公司不允许带出库房)上拷贝下来后,再回到日本重新混音制作,结果还是比不上最早的CD版本。
马兰士红宝石SACD机+小罗解码器+天龙A110 SACD机+松下1500C黑胶机+REVOX B215卡座+中道600卡座+Hattor Audio无源前级+叶立8PB耳放+DENSEN B-300XS后级、金嗓子E270合并功放+AUDIOVECTOR MI-3、平均律AIRA音箱
线材:威马+威卓+银彩+超时空+天仙配+高度风+线世界+音乐丝带+德国蜂鸟+雅图+维尔特+狐狸糊涂+大佬线+live cable+AQ+XLO+NBS+JPS+Kondo+VIABLUE+SOMMER+LIQUID
耳机:HD800C+T1一代+240DF+W100+银乌+TH900紫色版+HE6 SE+DAN CLARK AUDIO STEALTH+ZMF VC+Audeze LCD24
耳塞:AURA+日轮+NSX MAX+turii钛+忽必烈+日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88

帖子

1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3
注册时间
2005-5-15
发表于 2005-10-7 12: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VCD 里面的音频格式就是 MP3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84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5-3-14
发表于 2005-10-7 13: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iceboy于2005-10-07 12:52发表的:
VCD 里面的音频格式就是 MP3 ~

胡说。
VCD的音频格式是MPEG1 Layer1或者Layer2,MP3是MPEG Layer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主题

6661

帖子

6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65
注册时间
2002-10-4
发表于 2005-10-7 13: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可恨js炒作老版碟片,卖的太贵了。这种东西还是随缘吧,没必要强求。世界上好东西太多了,把有限的精力和钱投到无穷的碟片和器材里面不大可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917

帖子

1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6
注册时间
2004-7-12
发表于 2005-10-7 13: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版和新版的差距我到没比过,要说老我家到是有一些88、89年买的古典CD,有几张CD封圈是1。有机会可以和后面的版本比一下。我感觉到是同一公司的高价版和中价、低价版差异很大,这点上次CD72听了我的罗西尼的弦乐奏鸣曲应该有体会。
说到水星唱片。我家即有10年前买的老的美国版,也有新的德国版,感觉两者是有差异,在我的系统下老版动态更猛、解析更好、但声音比较硬,而新版声音要柔和一些、但比较蒙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2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5-7-24
发表于 2005-10-7 13: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dragon于2005-10-07 13:18发表的:
最可恨js炒作老版碟片,卖的太贵了。这种东西还是随缘吧,没必要强求。世界上好东西太多了,把有限的精力和钱投到无穷的碟片和器材里面不大可取

后一句,想想雷锋同志当年是咋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5-16 02:36 , Processed in 0.071053 second(s), 35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