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旧号zhyipod

[发烧理念] 关于【数码声and模拟声】的探究与狂想之旅~

[复制链接]

98

主题

1595

帖子

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1
注册时间
2018-5-30
 楼主| 发表于 2019-2-26 23:10: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旧号zhyipod 于 2019-2-26 23:15 编辑

好了,有了一些线材的经验,现在又可以继续码字了。近期从相位传真那里买了一些单晶铜线基,有单股的棒,分粗细,有多股的丝,分粗细,有无氧铜丝状的,一个规格。买了一堆可以螺丝固定的RCA公头子,倒是很方便接上线,然后就开始玩了,因为其便利性,很容易做出多样性改变。


这些东西倒是很便宜,包括后续买的几种银线,铜镀银,铁线,铝线,等等,有些材质还没有到货,暂时只玩了铜和一部分银。这一大堆东西,也才不到一根铜彩中端线材的价格,但是花样玩法就如同万花筒了,最重要的是自己整出来的线,有一部分还颇为有意思,比较好听,有些就真一耳朵否认了,不过这么强烈的脾气,也让我了解到了一些有意思的道理。


我一般是把4米线先一分为二,做一条信号线,然后在一个声道使用,然后系统两个声道不一样信号线,DIY线对比绿联最便宜的那种信号线,对比完了再把线材再对半分,变成41米的,再做成标准一对信号线。


试听时候,还有一种方式,单独开RL906监听音箱的一边,不得不说,这个箱子最大的优势居然是可以简单的开关,这个对于对比来说简直太重要了,非常方便,下面就说一下各种玩法及感想,最终回归到我那张手绘的A4歪理上,再引出结论。


首先,我听出了无氧铜的方向性,不是很明显但是可以辨识,一侧更亮,清晰,一侧则暗,浑浊,这个是2米的线基,直接头尾接RCA的结果,后来我把线基对分,做成信号线,长度缩短,造成差异的“效应”减少,但是依旧可以分别出来。


有人告诉我,线用久了掉头,声音会不一样,因为煲线原理,电流通过时间长了,线体内部分子排列改变,当然,我来回反复,频率比较高,我听到的是本身的固有差异,这个随时间改变,我没空试了,理论上讲,我的器材组合随时变化,没有久的可能了。


无氧铜方向性的识别,给我了一些信心,毕竟这个比单晶铜的特性,要隐藏一些,不那么明显,也就是说,我的耳朵具备了识别足够微小差异的能力,可以为我的进一步探索做支撑。


其次就是单晶铜,那么3组维度,一个正反,一个粗细,一个棒状或者多股,下面就分开来说说,只说最主要区别点,因为应该还要细节区别,但是需要呈几何级数的试听对比,才能找出来,或者把线材放在超大系统上,去放大这种差异,便于寻找,但是不论精力还是技术,都不是我的优势,我就不折腾了,因为我只想一窥究竟,但是不想深入其中,况且就是听出这些比较表显的差异,我也来回尝试很多次,以致于短时间内来回对比都有点想吐,精神疲乏,所以按照正态分布原理,就挑重点表述一下有意思的趋势变化。


首先是正反,这个很容易区别,但是哪个是正,哪个又是反,就靠你定义了,怎么都行,一个方向上听起来,是亮的,清晰的,一个方向听起来是暗的,浑浊的,怎么和无氧铜类似,对,就是类似,但是不同,这是一个基础趋势,但是单晶铜,对比绿联,似乎总是在其两端,不是明亮、清晰有余,就是浑浊、暗淡有余,到不了中点,左右摇摆,这种现象,后面还会在数字器材和模拟器材的环节说到,非常有意思。


一正一反呢?哈哈,我想到了这个办法,我以为几乎同等长度是对冲的,但是有意思的是,事与愿违,正反搭配的单晶铜,不论是棒状的还是丝状的,在一个方向上,清晰、明亮更多,但是暗淡、浑浊有之,在另一个方向上,浑浊、暗淡更多,但是清晰、明亮有之,很矛盾,两种特性共存,但是没有对冲,可以听得出来,额,这个太神奇,感觉是有点穿插,所以没有正好对撞掉。


其实我应该用4股线基,一边两根,做对冲,这样还是不能完全对冲,但是可以再次进一步细分,构建出新的声音,虽然还是有方向性,但是那么做应该有一个更新维度的特点出现,但是基底还是存在。


基底是什么?就是火锅底料,或者火锅汤,市场上很多线材,具有各种各样的特点,但是特点是建立在类似声底的基础上的,没有底层建筑,怎么建立空中楼阁?有了基底,我就有了信心,知道了至少大概的方向,方向是一步一步,一层一层探索出来的,但是有了一就能有二,如果连个样子都不像,一点影子都找不到,就只有拉倒,所以基底让我很兴奋,至少背景的路子对了,各种基底,让我瞬间联想到了各种风格的成品线,不论DIY还是厂线。


线材有个集肤效应,同时平行两股线在很接近时候,传播同向电流,还有个啥效应?对了,叫邻近效应,所以人们利用多股线材增加表面积,扩大集肤效应的效用,那么表面积怎么增加?


方形导体,杜兰线那样的,扁扁的长方片状结构,很大表面积,而且不需要考虑我说的第二个效应,因为那个效应会让电流集中在两个导线相近的一侧,反而抵消了增加表面积的优势,并带来其他困扰。


那么多股也是一个增加表面积的方法,但是这样会产生第二个效应,尤其是一束里多股,还有好几束这样的,那么束与束之间的屏蔽就更重要了,有时候距离屏蔽比金属层屏蔽更好,所以线就很粗,很轻,里面是棉花类似物质,额,空心塑料管,什么的,等等,然后大家就可以联想到一系列著名品牌宣传的超级屏蔽了。


那么我这个散线基,因为我不把它们扭在一起,那个效应就几乎没有了,因为两股线有时候距离好远,也没有金属屏蔽层的困扰,当然,什么PEPVC的屏蔽层区别还是有的,但是条件有限,就这样,集肤效应,那么棒状和多股的差异,我可以做到对比试验。


其实我想说的是,我这种简陋的方法,实际上参数比较少,比较“可控”,怎么叫做可控?就是可以比较容易的试验出需要趋势,同比下的趋势,就够了,我也不做线,我也不玩厂线,我就了解一下就走人,我需要最基础简单可控的试验方式,而这些简陋的线基与接头正好满足了我的需要。


其次是粗细,粗细很有意思,细的亮一些,粗的暗一些,细的清晰一些,粗的模糊一些,这个猜测是电流在导线内不走直线造成的,因为横向宽度,带来的耗散不一样,很有意思的是,我用新英火牛,功率小的和功率大的,只要电压都符合要求,同一个界面下的声音,和线带来的差异,非常类似,对,参数上不能看到差异存在的可能性,但是耳朵可以听到,我注意到了这种问题,以及其相似性,在理解其他场景下的类似情况的时候,可以很快搬出来比照,进而有一定概率可以加速理解。


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波有横,有纵,你化不同波的形态,就知道这个差异了,声波是纵波,水波是横波,我们总说光速最快,好像声音总是委屈一样的,其实不然,我一只手蒙住眼睛,就看不见光了,光被挡住了,也可以说它被极大的减速了,如果减速的趋势强大,可能穿透不了多远就没劲了,如果虽然减速,但是还有速度,始终还有一丝,那么无数时间后,会有光子穿透过遮蔽它的介质,但是那么少量的光子,眼睛能识别么?你能等到无数时间之后么?


被减速的光,被你看见,慢慢经过一个介质,再出去的场景,不要想了,人眼的识别范围太窄,只有仪器可以做到,我不止看过一篇科学报道,人类已经成功降低光速,那是试验室里的事情,在特殊环境、条件下。


然而声音,则是依赖有形介质的传导,百度上的一些数据,铜(棒) 3750m/s,大理石 3810m/s,铝(棒) 5000m/s,铁(棒) 5200m/s,冰 3230m/s,海水(25℃) 1531m/s,空气(0) 331m/s,冰比水硬,所以水里速度慢于冰,不过也很快了。


光有点渣渣就不行,所以人们研究出了声纳这个玩意,如果速度接近光速,质量无穷大,那么声音也就很快,有多快,可能超了光都说不定,毕竟爱因斯坦没有给他戴上紧箍咒。而骨传导能不能算是声音非空气传播的一个运用,贝多芬那个故事,还有一些相关的产品,虽然耳膜用不上了。


再次,是单股和多股,多股降低了集肤效应,提高了传导效率,差不多直径的对比下,多股声音更亮,因为决定高频的一部分电流更快抵达了,而单股更圆滑一些,因为每个多股的细小单股,都是一个单股,但是它的亮与暗,清与浊,并存,多股就是平行的强化了这些要素,让其重复出现,所以质感就更胜于单股。


同时,单股因为横向宽度,能力传播时候内耗增加,高频段的电流没有细小多股的跑的快,亮度也就不如了。但是,单股有个什么特点?饱满,圆润,有弹性,因为他是一体的,是一根的,没有重复,没有锯齿,就是一个球,声音圆形的,润泽的,有弹性的。


有人说这种弹力球感觉是鲜活度好,额,你听听模拟器材,或许这个概念的认识就变了,当然,理解方式不同,定义也不同,类似情况很多了,多股就是细碎的,搞得质感很强,似乎有超高解析,有微动态,似乎非常能够烘托纹理,但是其实就是重复感。


那么换一个方向,这两个线又有什么差异?单棒的朦,但是还是比较圆润的朦,相对凝聚,围绕在一个中心点的朦。多股的朦,就比较散而不成球体的朦了,有点云里雾里的感觉,有点自由散漫缺少形体感,这个很有意思,和亮的那一侧完全相反过来,这种能够提高传导效率的结构,反过来的时候,居然是衰弱态。


或者说是强化了“反派”电流的传导,什么是“反派”电流,随机创造一个名词来说明罢了,就相当于反派角色翻身做主了,有句话叫做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虽然风马牛,但是也强调了同一段路径,正反走向的迥异、相悖情况。


那么,能用图解决的问题,还是不用文字,因为越说越说不清,下面给出几幅图,来说明上述几个区别产生的感受形象。


好了,有了图这个道具,就方便很多了,几个基本原理,第一,相对性,如果工作中其他的参数一样,但是在甲公司工资每月6000,乙公司工资每月6500,其他都一样,假设,什么工作内容,地理位置,加班情况,人际关系,假设,你现在在甲公司,会不会毫不犹豫去乙公司?


因为只有一项不同嘛,所以我们整天看参数高多少,其实相对性很多时候决定大问题,只要有相对就好的时候还真不少,但是我们喜欢扩大相对,某种意义上,乙公司给你60016500是没有差异的,因为假设除了钱不同,其他都一样,且丝毫没有放弃成本,当然另外的情况下需要加大差异,但是我们似乎把什么情况都看成了需要加大差异。其实银的导电性不比铜好太多,但是比锡,比铁好太太多,也就这个相对点,对了,银、铜比金的导电性好一些不很多,但是差距比银铜之间大一点。


第二,高频喜欢高速公路,为什么镀银铜声音感觉有些频段脱节,我试了一下我那个线基,声音由HD650的深沉变成Mpro的亢奋了,因为高频段挑剔路况,先从镀银层走了,如果镀锡,那么因为锡导电性与铜差异较大,估计,就不那么好走了,实际上绿联是镀锡铜。


这里说到绿联,我觉得它声音好正,虽然不是纯粹无氧铜,但是相对自然的衰减感,平衡性都很棒,虽然不一定是最拟真的那个状态,但是我觉得厂家多半是调整好参数性能后才生产的,毕竟那么大的量,就像苹果的小白耳塞一样,总是要一个万金油,所以从绿联起步,你可以对比出很多有意思的东西,虽然这个参照物很不起眼。


那么单晶铜的高频一定也走的更快,银也类似了,反向的情况下,高频就走的很困难,因为反过来了嘛,反而中以及低频走的还就快起来了,就有点像顺摸鱼鳞和逆摸鱼鳞类似的感受。


第三,我之前上传的那个A4纸的手稿,说明了声音从发出到消散的时间段内,不同频段的衰减曲线(由高至低)频段高度位点与时间周期内(由亮至暗)不同时间位点的纵横相交,形成面积,而这些面积,代表了信息量的累积,产生了听感。相交产生的面积,大的听感清晰,小的模糊。那么曲线形态变化,声音感受变化,这就是歪理的基本构成。


好,我们看一下图一,无氧铜,棒状单晶铜,还有多股单晶铜,什么情况,棒状由于单一通路宽,所以横向衰减,导致曲线相对圆滑,但是高频跑的比无氧铜快,波形下垂两条曲线更陡,所以波形上方相对平滑,那么意味着你听到含高频的时间长,很长一段时间范围内,你画竖直线与波形相交,发现波形交点还是落在高频段,在层次1中。


那么占用了时间,自然中低频的出镜率下降,被挤占,所以你听到的声音亮,就行彗星,只有头没有尾,尾巴剪掉了,衰减不要了,顾头不顾尾,柏林之声总是像一个人,高挺胸脯,昂头走路,就像动画人物中的超人,倒三角身材,但是这里不是说低频不行,是说没有什么尾韵,全部注意力都在起初的刻画上,永远站在风口浪尖。


在我的对比中,我没有听出“更高”的声音,我只听到更亮的部位集中在更高频部分,因为能量守恒,加之听感辅助,我觉得导体导电性差,极高频出能量到达量少,少到一定成度,达不到产生听感的阀值,自然就觉得没有那一段,暗了,但是如果导体速度允许极高频处有足够听感识别的能量,那么亮与尖锐,就是能量多少的问题。


真实情况下,很多声音带毛刺的,但是数码音的衰减问题,导致平直,所以似乎很光滑,很亮,很直接,很容易,没有那种困难才打到的感觉,但是正是这种感觉,让我们觉得有延伸,有递进,有层次,有变化,有解析,有纹理,有质感,有真实。


而数码声的器材,和某些线材,给人带来的这种感觉,真的像极了。亮的同时,还一般带有润的感觉,亮又干是不存在的,一般是尖刺薄干,那都是声音“样本量”不够下的情况,一般润,密度,亮度,光滑,饱满,圆润等等相关联。


那么多股单晶铜,怎么样?你要把它当做单一股,合成多股,单一股更细,横向传播衰减更少,但每股产生一个波形,每股都有高中低频的量,多股合成,虽然每股的量少,但是重复叠加,就形成鱼骨头梗在喉咙中的感觉了,就是强化了某一个特定频段,让所谓的“质感”更好,更显而易见。


当然,这样的结构也是没有自然衰减的,所以好似细碎(多次重复产生),有质感(也是亮部分与暗部分多次重复,0101010,产生落差感叠加),但是都停留在前几个阶段,没有尾韵,相位传真耳朵旗舰信号线,声场大,质感好,还不偏高的重心,能够有尾韵,当然缺点是泡泡吹起来,结相密度就虚一点,这是各种搭配处理得当的结果,我这个单一模型是做不到的。


所以多股单晶铜,同样占据了低频的“表演时间”,还是亢奋的,甚至比单棒单晶铜还有亢奋,因为横向衰减少,那么增加多股单晶铜的股数,就增加了更多重复,但是横向衰减也强化了,所以反而亮度下降了,感觉卡在喉咙的鱼刺更宽一些,但是边缘有点模糊,没有少股数的那么锐利,干硬,再多股数,积分游戏就接近棒状了,但是增加的横向宽度,也会模糊的毁了高音,进一步毁了中音,依次消亡,最后只剩隆隆声。


单棒的单晶铜,细棒横向衰减少,亮度感要强于粗棒,这个和电源线的粗细感很是类似,没有那么锐利、明亮和硬朗,多了一份圆滑和柔情,有点像护眼灯,中间最亮,有一个层次递进,多股有点像LED点阵,太多股就像非常多LED的点阵,看起来像一个大电光源,细棒就像射灯。


那么反过来的单晶铜就高频反而走的慢了,波形曲线由原来的圆胖变的尖锐,高频好不容易冒个头,剩下的都是中低频,混,轰隆隆,其实高频是清晰度很重要的一环,尤其是亮感,那种透气感,决定性作用,所以用这个图就很好理解正反情况。


那么银线如何,有点类似单晶铜,但是没有单晶铜那么“硬”的个性,当然我说的是普通银,单晶银我还没有试,普通银棒状的,一个方向很顺滑,全频段顺滑,清晰,比铜线缺少韵味,纹理什么的,要细腻,对比铜线,还是有,但是就像普通白糖和超细颗粒白糖一样的感觉,导致像泥鳅一样全频段顺滑,微微质感,几乎没有韵味。


另一个方向就是糊,类似前述情况,鼓少有形体感,比无氧铜的正反对比强烈一些,因为银的导电性更好,就像单晶铜一样,两极差异更大。


这时候如果换成银丝线,那么很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类似单晶铜,一个方向,超强质感,不过集中在前端,尾韵少,低频量感少,单晶铜多股和银多股,哪个强?我觉得差不多,都很牛逼,硬是要区分,银的颗粒感要稍微细腻一些,不那么硬。


但是反过来,完了,听不了,软,糊,人声鼻音超级重,鼓声完全没有形体感,只有轰隆隆,感觉全频糯米糕,废了明显,太极端,要是单晶银丝的这个走向,估计听不清楚内容了就。银线和单晶铜都难驾驭,一个是硬,一个是滑,基质就是这个特性。还是无氧铜的衰减接近自然,也容易做出相对自然的声音。


这里借香水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声音的形体感与气势感,前者为实,后者为虚,正如香水有前味、中味、后味一样,如果不分那么细,就分前半段和后半段,那么乐器的形体感,轮廓感,都在前半段产生,什么解析啊纹理啊质感啊,后面是尾音,是衰减,是余韵,是气势,是衍伸物,是虚的一部分,但是如果信号冲太快,或者说频段分布不自然,所谓的“前味”就少,后味增加,这样乐器形体感就混成一团。


特别是几乎没有衰减的数码声,那个乐器只有音色了,轮廓、松香味、铿锵感、顿挫感,变化全无,黑胶和磁带都是菱形,两端衰减,不是金字塔,金字塔不模拟,不真实,低频哪来那么多量,人造也,稳了?稳在哪里不是稳,偏要大腹便便?不能中间发力,累计更多能量,形成安定感?所以这样看来204hydra更模拟,但是204那个泛音似乎又有点没有hydra那种中心凝聚,泛音递进的来的LP,所以各学了一半,真难学好。


我听到的数字设备,要不就是圆润,饱满,要么就是结相极小,弥散的一塌糊涂,喷砂一样的感觉,revox的稍微正常一点,但是我想说的是,太少数字设备,能有LP或者磁带的质感了,那种两端衰减,怎么学也学不像,总是非此即彼,非左即右,矫枉过正,但是就是达不到那个味道,以前飞利浦的LHH(乐哈哈),有点像,但是还是不同,多能士做CD后就彻底“背信弃义”模拟了。


为什么抛弃模拟的追求?为了多样性赚钱?还是学不像想逃离?不得而知,但是模拟中混有数字,数字中混有模拟,组分不同,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如果从录音一刻开始算起,这些混合就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了,但是模拟设备,模拟成分还是占大多数,所以就算你想让LP表现的很数字声,也是有让数字设备表现的很模拟声的难度的。


先生,你要的东西做好了,不过我是用假象的方式做出来的,因为真实情况中并没有也不能有,是你的感官错觉,是某个角度的“美学放大”,是满足了你的需要,是新的艺术形态,其实,我们很多时候,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追求局部,忽略整体,所以,学的不像的数字设备,才有用武之地。


说一个高级机线的故事,日本线,很多时候被认为高级机线,欧亚德纯银信号线,原来我买来用在小不点MK8se机器上,平衡信号线,推平衡T1,接CD机平衡输出,那个银就是纯银,单棒结构,纯度比我几十元一米的单棒银可能要高一点,比如6N对比4N,但是这种差异,你不一定听的出来,然后人家屏蔽重料,日本人喜欢追求纯粹,所以就朝着那个方向去了,还把线标了方向,是向着顺滑的方向。


我那时候是初烧,其实也不是初烧了,但是还是遵循大众观点,我甚至连把线反方向都没敢尝试,结果很自然,完了,全频顺滑,中频没有韵味,稳的一塌糊涂,缺少解析、空气感、质感、情感、变化感,顺的一塌糊涂,平直的声音,让我对小不点MK8se的印象是没有感情的,没有起伏的,不鲜活的,死气沉沉稳的一塌糊涂的声音,当然,这是直接接耳机,如果接音箱,尤其是大系统,声音有了多次反射后,可能会好些,毕竟耳机太直接,一点修饰、变化的空间都没有给。


一线定乾坤,一线定生死,在只需要一丝微调就到位的系统上,很可能就是真理。但是我们往往就喜欢去增加环节,引入参量,直到我们不能驾驭为止。比如那个避震,其实机壳与承载面之间,就是一个橡胶脚钉,橡胶和铜类似,容易出一个自然的声音,震动也和线的原理类似,可以间接影响系统内电能输出“波形”,就我前面说的那些玩意,或者理解为系统能量形态变化,导致声音形态变化。


其实一切就在橡胶中,因为换脚钉也是换机壳与承载面的连接,换那个通路,所以一切改变就是那里,结果这么简单的事情我们不做,我们要整个架子,然后再整钉子,那个变量一下就复杂了,当然,这样可能是更快通向理想声音的道路,但是大动作让我们失去了微调的机会,或者说容易矫枉过正,让我们丧失驾驭力,或者都没有的话,花了更多的钱,总之,在没有玩穿脚钉学问之前,就冒进搞架子,是有赌博意义的大跃进,因为声音并不是越凝聚越真,越自然,越好听的,有时候反而需要化散开了,当然,也有这样功效的避震钉。


所以是改变带来交易,还是改善带来买卖,这个需要玩家具备足够能力去识别了,我记得李小龙的一段黑白珍贵采访中,他提到功夫是比空手道更具有杀伤力的武术,似水一样,变化无形,应对一切情况,也就是无穷的互补性。


当谈到武术对抗的时候,他举了一个例子,有人抓住你的衣领要揍你,一般的解法是要设法先让他松手,这里有一些列步骤,然后再还击,但是小龙认为,这时候直接踩那人的脚,那人就松手了,这是一种不按常理出牌的放发,也是解决问题的最短路径,更像水的顺势,瞬间适应变化,非常实用。


这个片段我印象很深,我们玩hifi,是不是也可以这么干,利用截拳道的思想,或者说利用国学精髓,指导我们下一步怎么走,怎么有效怎么走,怎么捷径怎么走,有时和钱没有线性关系的。


未完待续~
IMG_941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主题

1595

帖子

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1
注册时间
2018-5-30
 楼主| 发表于 2019-2-27 21: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旧号zhyipod 于 2019-2-27 23:18 编辑

有朋友说杜兰、台湾万隆、还有欧亚德,3种银线,风格迥异,杜兰冲的不行,oyaide稳得要睡着,台湾那个低频爆炸多,看似好像同样材质,风格迥异,但是玩过基质的基础形态以后,其实对这些现象就不再惊讶了,还有那个现世界,据说中频质感极好,高频比较数码,过一久要有机会听到,好好感受一下,这个也是能理解的,而且上述内容,除了能够理解,也大致可以推出作者是朝什么方向努力的,如果有足够的材质和设备,并且掌握加工方法,做点逆向工程,应该不会很难,不过太小众的市场,大家都低成本,试图搞点A货来赚快钱。


其实我觉得,从模拟的开端,系统整体就是一条导线,通过各种改变,影响其中的“能量”动态,进而改变在输出端的最终形态,所以数字声可以给你整的模拟味一些,模拟声也可以整的数字味一些,录音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组分,是最主要的主体,其他是在其上的修饰,是否AD后再DA还是直接模拟输出,是第二重要的,其他都要次之一些,这两基调一定下来,其他的改变都显得局部化了。但是这个说法对不对?显然是不对的,为什么?


我现场听黑胶,用手机录下来,再用手机喇叭听,几乎现场一样,这说明我们ADDA的过程,哪怕是一个非专业设备,也能做的很好了。但是文件放在家里系统中,回放出来,走样的一塌糊涂。


某鱼上的黑胶录音,用手机播放,和现场的黑胶播放近似,从来没有出来过我把文件放在系统中重现的这种差异感,因为某鱼宝贝视频,也是手机录的,我也是手机回放的。说明这就是问题,其实除了录音,剩下的都是系统在作怪,明明可以很好的用数字趋近模拟,但是香炉里面有鬼啊,还不止一只。


我听不同硬盘盒子,有的声音明显聚集一些,不难么散乱,有约束感,哦,那是有自带的电源“净化”,我在听老虎鱼线电,似乎没有新英那么自然,也有拘束感,很类似的感觉。有些器材,本身就约束感明显,声音在框架内,没有逍遥游的意思,额,要纪律,不要自由?


黑胶和磁带,听起来很类似,但是那些声音,没有什么框架感和纪律感,有的只是自然,真实感,这其实是最大的迷思。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高保真是不是要改为高好听?高片面表现上佳?将到后面模拟声部分,我将再次提到这一点。


哦,线电用了场效应晶体管,用了运放,百度上说,MOSFET在数字信号处理上最主要的成功来自CMOS逻辑电路的发明,CMOS是什么呢?进一步了解的话,就是一个数字化的世界,所以,数字的组分无处不在,而老虎鱼的二级滤波更强化了他的存在感。


还有很多了,材料,原理,因为这种混杂,很难一一梳理清楚,但是主要的几个点可以改改,让一切更自然一些,或者更编造的更好听一些,其实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听出那一丝丝不那么悦耳的数码味,并且找到改善它的方式。


有时候,我觉得整套系统就像淋浴喷头,能让水喷出各种不同的形态,从而让单元发出不同声音。原来科勒有一个很牛逼的花洒头,流线型360度随心翻转,那个东西很棒的,但是我忍住了,因为家里水量不够大,施展不开。


如果说数字整体上优于模拟,更多还是便利性,多样性,可修饰性方面来讲的,整体的真实感,这个差距真有点大。有句话叫做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可是我看到的,人在往低处走,哪里方便往哪里走,这是一个愿景?还是一个事实?


是事实的话,认真的人越来越少,文化越来越碎片衰竭,那么怎么理解这个事实呢?换句话,水还升腾了变成水蒸气,还往高处走了,人要怎样才能“往高处”“走”?发烧怎样才能不摇摆于变化,真正有意义,有所谓的“进步”?


任何设备,作者就算比照现场调整,也是他系统的一个环节,你的系统和他的不同,所以是无法比拟的,除非你把系统搬到现场,然后比照现场做调整,这样你说趋真,那么还能算走了几分正道,或者你自己玩乐器,那么记忆中的模型帮助你斧正系统,不然,也就是无头苍蝇,今天这个好,明天那个更好,永远无序运动,当然可以找点事做,耗散每天必须不耗散在这里就耗散在那里的能量。


摩西十诫中,第一条,最先说的,那句话:“我是耶和华-你的神,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除了我之外,你不可有别的神。”以前我看这句话的第一感觉是,凭什么?但是如果理解为真理唯一,就像真实的声音,实绩的重放能量输出形态唯一,我们只不过是在胡编乱造,或者在努力趋近,那么如果这样去理解,这句话也就很有意思了。


很有意思的是,人耳接收的原理是模拟,但是人脑处理信息的模式近似数字,必须要有一定信息量积累,才能形成识别,判断趋势,这个思路是薛定谔提出来的,很棒,那么也就是量子化的,一份一份的,0101010数字的,我们自身就是一个矛盾体。


有的时候,你不能理解别人的思路,是因为其跳跃性,数学好的人,对于公式的应用,往往是跳跃的,但是如果每一个变化步骤,都逐一写出来,那么人人都能顺藤摸瓜,有时候,理科很好的人,文科会很差,那么文科好的人,可能天马行空,对于他而言,联想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情,就像偷天陷阱里面的激光墙,你曾接触的事物形成了这堵墙,你接触新事物时候,很容易触发报警(联想),他是一张网,不需要刻意,自然连锁反应。还有些人,相对中性,当然,某一方面的倾向性,如果不足,可以用方法弥补,比如多做数学套题,掌握基础变化套路,勤能补拙。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的系统调整,都在往复中开展,两端是背离的两种属性,比如顺滑和质感,然后我们在其间拨动photoshop的调整条,这点非常有意思,当然可能每次我们调整的点位不同,比如这次是高频段的,下次是中频段的,我们逐一梳理,但是有些时候我们是反复迷失,今天爱顺滑,明天爱纹理,自己都没有了定数。


《湮灭》改编自《遗落的南境》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湮灭》,作者杰夫.范德米尔凭借该小说,成功拿下2014年星云奖,打败了同年入围该奖项的《三体》。这个电影比较烧脑,剧本是超级脑洞作者写的,也就是牛逼科幻作家,电影有很多版本的解释方法,似乎都能自圆其说,电影好不好,不去评论,里面有句话,印象深。


几乎没有人会去自杀,但几乎所有人都在自我毁灭。这是一句很有意思的话,电影角色中文崔斯作为心理学家把自杀和自我毁灭分成了两个概念。而这句话基本暴露了整部电影的中心——自杀和自我毁灭。


自由的人绝少思虑到死,他的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沉思。——斯宾诺莎《伦理学》第四部分,命题67。相比湮灭的逻辑,我更喜欢斯宾诺莎的表述,按照这个方式思考湮灭这部电影,带给我们两个启示,我想到2个。


①生命是广义新陈代谢,其形态远远超出我们的通常理解,比如当你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帖子之前的内容,已经渗入你的思绪,对你的意识架构进行了“重构”,而帖子是“我”这个概念的一部分,是一种分解,转移,重构,但是我在消化自己的同时,吸收了外来的,所以我没有溃散,我只是做了一次交换,你也如此,那么自我毁灭也可以这么理解,这样毁灭与重生并存。

②限于现状的痛苦,希望挣脱,改变形式,抹掉记忆,重新再来,这里的假设有两种,一种生命仅存在于此世,那么就是彻底结束,那就是电影逻辑之一,自杀。另一种是本质不灭,那就是逻辑之二,自我毁灭,以其他形式重生,换一次新机会,虽然重生后的形态无法预估,但是毕竟离开了当前的困境,至于之后的无常与不可预料,管不了那么多,先解决了当下再说,也是电影里面很有意思的一个思辨,而这个话题,没有濒死经验的人,是体会不多的。


很有意思的是,刘慈欣的小说《三体》虽然在某个奖项上被《遗落的南境》击败,但是人家的书上有刘慈欣的“惊叹推荐”,这真有意思了,按理来说,能写《三体》也不难想象《遗落的南境》,写这些内容的脑洞基础,其实是有着共同点的,就像前文说的“基底”概念,所以这个“惊叹推荐”对于圈内人士来言,就多少有点刻意夸大了。


另外,我还是觉得西游记是远胜于这些现代科幻小说的作品,不仅仅是四大名著的光环,更多的是有多方面的教导意义,而不仅仅是引发思考与感受玄幻之绚丽,体验刺激,西游记也叫《厄释传》这个知道的人就可能少一些了。


话题归正,其实模拟系统也有很多问题,尤其是模拟系统比较仰仗录音的质量,因为不容易做大幅度的套路优化,有些录音不佳,或者太过于骨干的现实,一样有干、硬、刺、薄,出现的位置可能和数字系统出现的频段不同而已,模拟并不是完美的代名词,也需要一系列折腾才能好听,在五花八门的黑胶碟面前,可能每张碟的系统调试都多少有些出入,既然能调试,也就说明时时刻刻都在偏离本真了,所以高保真有可能是个梦。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你需要适应它,就像从HD540G换成AKG K500一样,你会觉得有很多不同,尤其在高低频两端,你觉得调整不好的原因,可能并不在系统本身,而在于你自己的期望上,如果一个模拟系统,比照实际现场,调整的很真实,或者比照听者的感受,调整的很悦耳,那么理论上这个系统应该不能像数字系统那么有侧重性,说是更适合提琴或者钢琴,因为它基本上拟真或者你不觉得不自然了,那么其实如果你觉得这个系统更适合听什么,就是你自己更倾向于听什么了。

我们的一切源于自然,我们发现并运用,生命既是斧子也是雕塑品,我们永远天人合一。


最后,感谢台湾明纬线性电源带来额度蝴蝶效应,有了此篇裹脚布一般的帖子。

湮灭3.jpg
破执念,从心声,乘趋势,哲思辨,勤实践,兼吸纳,广关联,逍遥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主题

1595

帖子

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1
注册时间
2018-5-30
 楼主| 发表于 2019-3-3 16: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紫坛的帖子里,偶然发现一篇:
《谈谈黑胶播放的源头—唱头究竟是怎么回事?》,其中有两幅很有意思的图,和我这个帖子的内容有一定的关联和验证,所以这里借用一下。

本身我写此贴,是由自身的感受来倒推的表述,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是我需要自我逻辑上的严谨,不求被证明是“正确”的,但是需要起码的没有自我矛盾及自己认为是错误的,否则后续也会追加说明问题点,来做说明,虽然这个帖子可能没人认真,毕竟脑放帖,但是错误的心里暗示毕竟不是好事,我无法确保无误,但是需要至少做到自己整体和每个局部的认同。

当然,能有外部证明,那将是很好的事情,我也很开心能看到“科学”的共鸣,虽然我不刻意找,但是遇到了,就是惊喜,所以把这两张图摆上来,用仪器的测量实际,来展现一下模拟的自然衰减和数码系统的差异,当然这里看图还可以看得到CD系统波形两端的震荡扩大,为什么容易有那种特殊的亮,或者有那种似乎缺少过程但是突然来的大量低频,这个图可能有助于想象。‘

当然,文章里面说了,模拟系统的失真可能更大,但是,听感的自然度、美好度,失真的大、小,本来就是两个维度的话题了,为什么不能分而论之?而且,有时候选择是有局限性的,就像测不准原理一样,你只能要一个。

对于我个人,笨一点的真实和聪明一点的花巧,我都喜欢,这久开始折腾LP,我总觉得系统声音弱于数码,但是最强音似乎已经接近一致,这个也是衰减带来的听觉惯性吧,数字声就没有这种起伏,新的体验,挺好玩倒是,后面会陆续挖掘新的感触。

飞利浦的那个LHH机器,俗称乐哈哈,经典老机器了,虽然几十年,还是很有市场,看鱼上的热炒,就能明白,没有两把刷子的东西,是热不起来的,虽然热起来不一定是“对”的,那个机器我听的感觉就是非常追求模拟的演绎,虽然他是数字,声音有点硬朗,有点不妥协,有点女声变女汉子,但是它是在追求模拟味的,这个很有意思,飞利浦做了那么多解码芯片,照理说都是数字产物,公司也是数字时代不折不扣的领军人,但是却迷恋模拟。

反过来多能士就让人心寒,一旦步入CD时代,就彻底改旗更张,哎,但是后来,追求模仿模拟的数字系统品牌数越来越少了,所谓的现代模拟声,也没有了当年的感觉,更别说是数字了,所以帖子里用LHH的曲线图,哈哈,如果用个别的,数码味重的,说不定还更牛逼。

其实数字和模拟,就在黑胶系统和解码器的区别,因为,如果站在现在的角度,几乎录音都数字化了,以前的光学录音和模拟录音大都退休了,既然内容保存形式一样,然后一个是用数字母带去做了母盘,一个是整成数字格式然后录制CD或者直接文件靠解码了,后续的什么前级、后级、喇叭、耳机、周边,等等一切,都是链条上的一个环节,而且这些环节在数码系统和模拟系统里面可以完全一致。一个主要环节的差异,后面怎么都补不回来,虽然可以做的有模拟味一点,但是毕竟力度不够,因为环节决定了占比的上限。

很是好奇模拟录制的素材制作的LP和数字母带素材制做的LP的声音差异,毕竟,当全链条的一部分变化后,新的参量进入,不同的感觉就出来了,然后又可以玩的乐哈哈~








微信图片_20190303161427.png
微信截图_20190303155312.png
破执念,从心声,乘趋势,哲思辨,勤实践,兼吸纳,广关联,逍遥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45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13-8-27
发表于 2019-3-3 18: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rmlink 于 2019-3-3 18:21 编辑

从播放系统端来讲我的理解如下:

找个例子:有个电视台主持人朋友说,现在上场前化妆要仔细得多,要求高了许多,现在得摄像机清晰度太高电视清晰度太高,化妆稍微疏忽点就能看出来毛病!不像以前,化妆差不多就行了,老电视看不出来!显像管电视本身有“美化作用”!

老电视看老节目,没觉得不好,那时候也觉得很好看!色彩自然,图像过度自然等等,,,
现在4K电视看老节目,那个难看得受不了!不知为啥反正看着不舒服!

4k电视看新节目,真清晰,真清楚!汗毛看得一清二楚!色彩虽然有些不自然,但感觉很鲜艳很震撼!感叹时代进步了,很有现代化的味道,,,

这个例子很好说明,音响系统方面:

现在像样的数字系统,如果播放最新制作得高清音乐,那应该是新的感受新的美感,就像我新买的解码DAC,播放DSD256音乐节目,一听很震撼,以前从来没有的感觉,那音质、那乐器声音的质感、那细腻、那分离度!仔细回味,跟80年代听好的磁带机那种震撼一样,但感觉好像不同了,是时代进步的感觉?是进步了提升了发展了?不知道。。。

而如果用现在的新的数字系统,播放老的音乐节目,感觉就是另一个味道,,,感觉不好听,,,

我得出的结论是:新系统播放新节目,老系统播放老节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5562

帖子

4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3
注册时间
2013-4-21
发表于 2019-3-3 21: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花心血研究了。。。顶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主题

1595

帖子

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1
注册时间
2018-5-30
 楼主| 发表于 2019-3-3 22:50: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rmlink 发表于 2019-3-3 18:18
从播放系统端来讲我的理解如下:

找个例子:有个电视台主持人朋友说,现在上场前化妆要仔细得多,要求高 ...

这个我之前提到过类似,我说我两台苹果电脑,视网膜屏幕的让我觉得清晰但是累,我喜欢糙的,以后8K出来了,早晚,普通的低清晰度没有卖的了,人们就要适应这个节奏,眼睛结构也随之慢慢变化,达尔文跑出来朗诵进化论了。

还有一个感觉就是游戏机到了PS3和4以后,没有2代那种模拟味了,太清晰了显得生硬,想象空间没有了,以前大学寝室里面舍友带来的2代,那个氛围感很好,如果现在是以前,那么4代的科技感很好了,很多细节,但是依旧不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45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13-8-27
发表于 2019-3-4 01: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旧号zhyipod 发表于 2019-3-3 22:50
这个我之前提到过类似,我说我两台苹果电脑,视网膜屏幕的让我觉得清晰但是累,我喜欢糙的,以后8K出来了 ...

其实说来说去,从终端系统来说,就是一个“还原”!
什么是HIFI,说白了就是还原现场声音!

制作节目用的设备就是模拟设备,你用数字设备只能无限接近,但是总是不一样!

现在节目制作的设备都是数字系统了,所以数字系统制作的节目用数字系统播放,当然也就还原的好,至于是否与真实世界一样,那就另当别论了!

所以,现在很多人玩命用现在的数字系统去制造模拟味道的声音,那简直就是缘木求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4-27 00:49 , Processed in 0.212936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