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旧号zhyipod

[音源] 感悟Graham Slee Bitzie(含界面及音源功能)

[复制链接]

98

主题

1595

帖子

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1
注册时间
2018-5-30
 楼主| 发表于 2019-5-7 11:21: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微调整一下声音
IMG_0170.JPG
IMG_017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912

帖子

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4
注册时间
2011-4-1
发表于 2019-5-7 17: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旧号zhyipod 发表于 2019-5-6 21:36
本是同根生

其实这两个东西,都很有意思,都是多功能的,有点像瑞士军刀,但是,功能却不重叠,不过,合 ...

图里那个rca转3.5的转接头怎么样,好用吗?手里的太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主题

1595

帖子

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1
注册时间
2018-5-30
 楼主| 发表于 2019-5-7 18:29: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zocke 发表于 2019-5-7 17:15
图里那个rca转3.5的转接头怎么样,好用吗?手里的太次了。

我觉得很有份量,质量也很好,至少看起来不掉链子,也设计合理,绿联出品,属性中庸,至少不怪味,机插来着,便宜,来一发你就知道了,我有两发,有一发是羽商那个耳放卖家发给我用来做前级玩的,之前自己又买了一发,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912

帖子

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4
注册时间
2011-4-1
发表于 2019-5-8 13: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多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主题

1595

帖子

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1
注册时间
2018-5-30
 楼主| 发表于 2019-5-8 15: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来,再说说bitzie的界面情况,对比价格10倍左右的204和五倍左右的hydra。我比较好奇,这个小东西,那么点价格,那么多功能,那么界面行不行,能不能出来见人,之前比较了它与majestic的自带界面,这东西居然还显得一本正经的。

同样一个小东西,m2tech hiface那个东西,也是即插即用的USB界面,两者比较,怎么样呢?我已经没有m2tech hiface了,但是凭借记忆,两点明显的差异,一个是bitzie的结相更精致,更小,没有那种鼓胀感;而来是bitzie的中高频处没有那种亢奋,鼓胀,向上拱的感觉,相对要中性很多,百搭和普适。

那么与204和hydra的较量,这个玩意中不中?结论很简单:无惧!

怎么理解,这里没有长篇大论,2点要主要差异就说明白,当然每点会做说明。

①中性,这个让我直接响起了马克,虽然两者差异比较大,但是,majestic和马克距离好远,bitzie却近了不少,细线条,快速,质感,中性的声音。

中在什么地方?太简单了,没有中低频的啤酒肚,但是204和hydra都有,那是按着来打的套路,显得稳,bitzie是直接描述需要描述的点,不外挂一个后鼻音,没有中低频段的累赘,所以显得更轻盈,细致,流畅,另外,少了糊的那一部分外挂,纹理和质感好很多,这就是解析力,不是没有内容单调的毛刺刺感。

为什么说是挂了啤酒肚,因为很简单,当你用周边增加他的结相大小的时候,它依旧在中性的基础上变大结相,变粗线条,还是没有啤酒肚存在,反之,有啤酒肚的,你放大结相,啤酒肚也随之放大了,差异其实在初始处,周边很难改那个位置。

那么bitzie解析更好了?没错,不过没有204和hydra的稳实感,后者是靠开挂啤酒肚,来带来那种音乐味,那种氛围感,那种韵味感,而bitzie更多的是场景感,现场感,直接的聚焦,心无旁骛,不同玩法,不同世界。

当时ARC的DAC8解码和相位传真DAC1对比的时候,我就很惊讶为什么中下段好像相位少了,不再金字塔,而近乎是一个直筒,流程性增加好多,真正低频不少也不散,但是没有啤酒肚。

相位告诉我这是对的,当然,对不对不是关键,而是让我见到了这种类型的调声,不过我最初以为,这是所谓低档机的做法,后来,随着听音经验的丰富,我就明白,很多器材,也都走这一路,英国机中不少。

②水润,bitzie依旧水润,这点比较些微,在不同界面的对比中,这个特性算是不那么明显的差异,比较不明显,bitzie比较水润(耐听的润泽),204比较毛刺(泛音、略刺感),hydra比较金石(线条凝聚、金属光泽,有点类似MM唱头的感觉),这是三者的不同。

所以,这个意义上,bitzie吹了一个小水泡,或者不用那个吹字,因为结相不大,就是一个水珠,但是majestic吹了一个大水泡,这个就要用吹了,因为大了,不吹胀不了那么大,因为大了,所以显得水更多了,更水了,而少气感。

这也是对朋友说的,bitzie吹个小气泡,majestic吹个大水泡,这个评价我的对比实感。老头的东西,还是偏水一些,相对别家,哪怕一点点,它在最细微处,不让你觉得燥的,哪怕末端略糊,他也认了,不过不挂啤酒肚,他的解析从来弱,质感纹理一流。

Bitzie很标准的界面功能,除非你喜欢金字塔般的稳实,如果你喜欢中性、平衡、快速、准确的感受,那么bitzie很好的选择,多类曲目测试下,不亚于专业大名气界面,还有额外功能,当然,这是天方夜谭,没人信的,怎么可能呢,耳听都不能为实,为啥?被概念困住了
破执念,从心声,乘趋势,哲思辨,勤实践,兼吸纳,广关联,逍遥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主题

1595

帖子

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1
注册时间
2018-5-30
 楼主| 发表于 2019-5-9 20: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往后,就是耳机驱动方面了,这个方面,太多人说过了,我也赘言几句吧,首先,两个孔声音不一样的,在爱丽丝M1下,我用了一个3.5转6.35,结果发现打孔似乎更厚、更润一点,我以为是转化头的缘故;后来,换了AKG K500,耳机本来就是小转大,再试还是有差异,我更喜欢大孔那个均衡点;还是不甘心,再用小转大,然后声海MX985耳塞,对比来试验,还是一个结果。这回,我就基本确定了,两个孔有差异哦,老头的心思,真有意思,实绩上是糊了一点,但是耐听一些,而且相对于非常清,一丁点的糊,并没有太大影响。

另外,就是耳机驱动,手头上几个耳机,HD540G,用大孔,略弱一些,可能是我从K500换过来的惯性不适,540G声音有点浓厚多了一点,我想应该用小孔转大来推它可能更轻快,不那么沉实、多少有点笨重。

其他的包括M1,T1,K500,都驱动的很好,没有试大编制,大动态,大音量,其他的都不差,说明很强的耳机适应性,还有音乐内容适应性也很强,没有什么曲目感觉怪的,不软脚,不软蛋,不软趴,或许,不带啤酒肚,不需要太苛刻要求驱动力。

不要小看这个平实的描述,几十万的设备,有怪味换个曲子不耐听的,不在少数,调音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大道至简,不要作怪,不要太做作,一切留给音乐,就很好了,音不是被调出来的,是与生俱来的,调一下,是为了更不容易出破绽,更多的包容。当然,你可以去重新梳理,重新梳理还原标准,但是你参与的越多,调出来的就越偏,因为你调整必然有针对性。感叹平时听到的不少声音修饰都有点过了头,遮蔽了原来面目,路况一复杂,一多变,就出破绽。

耳塞方面,以MX985为例,我还是喜欢小转大然后用大孔推的那个感觉,毕竟直接入耳的声音,还是厚润一些耐听点,所以我比较好奇,那个3.5的小耳机孔,老头究竟是拿来做什么用,要够厚的耳塞,估计搭配起来就正好对冲的平衡了。

我们用的机器越来越大,内部越来越复杂,我们是否想过,一个有足够调音实力的设计师,操纵为数不多的几个零件做一个精致但是完成度很高的小机器,和制作一个巨大,超复杂,无数零件和电路板构成的旁大机器,甚至还是几件套,他的心力是一样多的,是守恒的。

那么他分配在每个细节、每个零件上面的心思,小的就更多,反复琢磨,挑选,搭配。大的,当零件多到一定程度,其相互配合的复杂性,不断挑战设计师的控制力,所以,小机器如果认了真,同样不可小觑。
破执念,从心声,乘趋势,哲思辨,勤实践,兼吸纳,广关联,逍遥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主题

1595

帖子

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1
注册时间
2018-5-30
 楼主| 发表于 2019-5-10 08: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再多说几句,bitzie的声音形态,为了让你听到更多的细节,所以少了厚重,因为浓厚,清晰,所以是一个取舍,他的这种形态,在对冲T1的稠密上面,有很好的效果,能够强化T1的连贯性,而不是叠加T1的结相密度,因为你再做叠加可能就有点过了,T1本来相对老版本,尤其是几十年前的拜亚就少连贯性,所以要化开,对冲一下,但是化开不代表软趴趴,雾蒙蒙,对路了,就爽了。


感情和韵味或者氛围感,其实一体多面来着,如果少了一个,其他也就不存在了,或者勉强存在,但是不对味了,所以如果举得机器听起来无聊,没有味道,就需要调整一下,但是,心里想的搭配可能的好方法,实际上不一定好,反过来,认为不一定合适的,可能会好,这里经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是去试,实践。


但是有一点是不变的,总有好的搭配,总有更合适的组合,但是你在卖掉一个器材前,不一定遇得到,这就是缘分,与其说机器有优劣,更不如说系统组合搭配有更佳方式,总有一个适合你但是不见得在具体时间范围内能出现。


不同耳放驱动的T1,有的筋骨感很强,像美国马克或者wadia一样,但是细节就浓缩到筋骨感之中去了,因为要打包,一大包那些毛刺全部卷起来就粗壮、光滑、张力了,毛刺感下降,每个音符的独立性增加,连贯性也就随着独立性而下降,过了临界点就不好听了,所以适当释放一点“糊”,或者说增加一点毛刺感,而不要太光滑、水润,对连贯性是有好处的,要么就薄以对冲,那么也能行,总之不要过界,不要过分,不要过头,那么怎样的再平衡都是好听的。


RUDI的RPX35在我手上,就是另一个形态,有点类似于火烧赤壁的玩法,把船都捆绑起来,让你感觉到藕粉一般的密度,比水牛逼多了,另外圆滑,很稳,一点都不毛刺,那么更强调整体感。相对来言,bitzie听乐器独奏的效果很好,但是东西一多,编制一大,就糊掉了,RPX35则是什么时候都没有那么清晰,但是大与小的编织,它不管,却只在乎整体感呈现,对于他而言,细节只是点缀,整体才是一切。


意大利的玩意,包括声韵(意大利牌子)、北极星、rudi、百宝仕等,虽然声音不同,但是在整体感上都很强,讲求团队合作的玩意,不搞个性化,突出化,强调主旋律,相当于距离演奏核心一定距离听到的情况,有人说糊,但是有气势(不是针扎那种细了没有缚鸡之力,但是也不筋骨),有流畅感(这点牛逼大了),更多讲整体感,更少可以诉求素质感。


但是意大利声的不同也很有意思,就以rudi本身为例,他前后产品的演变,也就是一个逐步素质化和脱水的过程,慢慢朝着空气感,解析度,精细度去迈进,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一团浆糊,更稳实,其实RPX35在我听过的意大利器材中属于非常稳的类型,至少比其他几个我举例的品牌都更甚,更浓稠,因为厚重和密度,打包了很多边角,都卷曲成了一体,当然RPX33就更甚,产品本身也在演化,注意,我不用进化一词,因为我深深知道是魔鬼交易。


北欧的一众器材,从高度风、到翩美、到音响哲学等,都有点类似于棒状表达一样的,剃了毛的感觉,就好比一条曲线用多段直线去表达,是干净、贵气,但是听久了就有点怪怪的,尤其是低频的自然度,一听就觉得和平时不一样。还有又比如美国PASS的那个风格,在古典表现的时候,就可能出现奇怪的味道。


凡是更有调调的玩意,他的适用面都比较局限,有的设计师不屑,或者不敢去触碰一些东西的,本来的声音,就像历史一样,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女孩,但是有的打扮方法,让人觉得不够正,这个正是指魂的正,不是定位准,你逾规了,虽然你独特了


上面那段我说了一个更有调调,他是相对于有调调而言的,那么怎样才是接近于没有调调,就是类似于苹果手机或者ipod这种白开水一类的玩意的声音,或者说是非发烧设备出来的声音,相对来说这方面脑筋动的少很多。


其实发烧是个高级的感觉游戏,以偏制偏,不偏没人爱,对冲能赚钱,玩不好怪器材,玩的好在做转基因,纠偏或者塑造新偏,再平衡,永远玩不玩的游戏,你玩不好不要紧,关键是你发烧一回,至少知道是怎么回事,或许就少些遗憾与埋怨,当然,每个人有自己的理解。


但是如果延续上一段,为什么器材声音要偏,很简单,要强调,要侧重,要朝三暮四,不然猴子不开心,所以偏既是原因也是结果,互相纠缠,无法分离,素质感和音乐味也是一样的,都是此消彼长,不是老死不相往来的两个世界,只是需要一定程度的动态平衡,素质其实就是素质感而已,最终是感受,乐感亦然。


人类具有非常强大的能力,给自己创造快乐,抵消痛苦,实际上只要保持快乐略多一点点就行,在既有平衡体系下不行,就创造新的平衡体系,然后本质是维持折腾,这个我在帖子《发烧与刷抖音的关联性,后发烧时期的“运动”论》里说明了自己的观点,所以也是我们能够听到平常少听到的声音的不同面的原因,发烧创造了这个差异化的乐趣,制造了很多颜色的墨镜,当然有那么几幅是接近透明的,仅此而已。


我之前写过一个帖子《世界各国音响特点》,就是讲这些事情,但是这里很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我听到的不是这样,我听到的好像类似,但是又不能重复试验得证,等等,因为规律没有明确的一致化,所以观点的确立难免被怀疑

以高度风这个丹麦的品牌为例,你可以说它是具备北欧器材特点的。可以借别人对其一种产品的说法,高频纤细柔顺,中频珠圆玉润,低频丰厚,弹性十足,收放自如。声音结像力,人声器乐线条分明,轮廓脉络清晰可见,细节丰富,层次感,分离度特好,音乐背景犹若一湾碧水,明净宁静。但是,这个说法可以用在很多地方,光看文字很难体会到形象、确切的感受。所以,还是要靠听,那种直觉经验的积累,可以立刻激活你对文字的回忆。

但是,在至少3个维度上,北欧声特点对其的评价会失真,第一个维度,产品线,就拿唱头来说,线圈的线材和针尖的形状以及磁铁的材质的不同排列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有序排列,按照差异逐一梳理,然后给予不同定价。最基础的是铜线,厂家自己的表述是更具有普适性,而后面有了银线、金线、不同的针尖结构,以及其他可能的差异;第二个,时间维度,高度风后来很多产品都是日本代工了,显然,这是一种成本递减的资源整合,所以你借腹怀胎,怎么可能不沾染别人特性?第三个,不同系统搭配,效果不一样,所以很难下定论

不过,你又能很神奇的在音响哲学和音乐之旅这些同样北欧的牌子上听到高度风类似的声底,这就是很有意思的地方,我们只能在恰恰好的位置看到这个现象,就像对焦一样,也就像我们地球距离太阳既不近也不远,所以有了刚刚好的生命繁衍条件一样,就那么微妙。

如果往大了一点说,这些器材没什么差异,都会响,往小了一点说,细微差别很多,甚至一个品牌的某个产品自身在不同场景组合下都与其他有很多不同。

但是,人的思维是递进的,比如我们要买辆车,我们一般是先考虑一个大范围,比如品牌,或者类型,再去看进一步的东西,所以这个本底色的DNA,也就有了其特殊的意义。

所以,如果说高度风的特点就是什么样,就一定偏颇,但是,是否我们就不能去研究了呢?我们是否就只能驻步不前?也不是的,有例行就有例外,我们找的是普遍规律,所以还是要多听,在有了普遍规律指导意义下,我们至少缩小关注范围,了解了其秉性,深层次或者隐藏的DNA,以及他的趋势和方向,以及比较差异。


这里比较差异很有意思,哪怕你听起来和按规律或者按常理的判断再不一样,当你引入参照物的时候,照妖镜就发挥了作用,让你明确的看到了DNA的存在,秉性难以的事实,所以,相对论,所以,调音是可以被琢磨的更深入透彻的,比较是伤害的基础,以毒攻毒,方见本色。我们不能忘掉“差不多”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而我们常常用类西方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要德国式的精准与确定,有时候得到的是疑惑与痛苦。


每个设计者都没错,还原是有不同角度的,调音,能量游戏,感觉差异而已,没有真正多出什么或者少了什么,因为多的同时,另外的少就出现了,很典型的,就比如SOLO,老头给他卖一根DC电源线,那么就是一次再平衡,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更好了,没有东西加进去。


在SOLO声音筋骨感增强的同时,你失去了那种宽松与连贯,虽然,语言再怎么丰富,都不能准确的描述每一次的变化,但是我们可以尝试去描绘,因为语言是人类最强的思维交流工具,而且耳朵是可以感受的,所以,无得无失,有得有失,这个线当时引入后在俱乐部,帖子讨论时候,很多人就有了不同看法,这就是分化。


有的人这么看这个问题:当一个有钱人拥有一套百万的设备,内心对于这套系统的认可,远远超越他对声音的判断了。这是对的,人的着眼点不同,有的看外观,有的听声音,有的靠概念来引导,结果就五花八门,而我这里,最主要就是讨论声音差异的本质,所以只是一个很小的局部,却也是发烧的重中之重。


执着于技术,和执着与具体声音形态的对与错,在我看来,并没有什么区别,艺术,本身就是没有固定形态的,齐白石的画与梵高的,本身就迥异且最终被予以至高评价。


同样,技术总是与科技搭调,但是也在不断演化,没有绝对的对错,只在相当有限的条件下得证,正如量子力学之于经典力学,谁知道,是否还有后来者,所以技术的变化和人们观念的固化,也可以理解为现实存在的讽刺。


玩,其实是动力的根本,动力的形态也就是乐趣,没有必要束缚自己,因为放开玩乐更多,门槛只是障碍物,绕过去,就始终开心颜,动态,是必然,变化是必然,易,是必然,一旦固定,就卡住,因为其他在变,而思想却要做中流砥柱,努力的克服,努力的忽视,努力的说服自己。


同样,变化的时代带来变化的审美,变化的审美源自变化的感官需求,但是这个变化不一定是你自己,或许你是群体中没跟上的那个,不过你有旧货陪伴,演化的必然就是适应,就是互补,就是在有限条件的无限可能与看似巧合的重复,心会跟爱一起走。


假如只有一套器材,或者在一个场景下,只便于使用一套器材,或者你懒得所以只用一套器材,那么器材有无差异不大,但是当你有了多套器材,你听音乐的时候,心里思量的前哨站就是器材本身,你的第一个想法也是器材本身,因为器材是音乐重放的必经之路。


这时候,你可能会为了想听某个器材而去听音乐,有了层次递进的思考,你也可以绕开这个思考,但是绕开,也就不是发烧了,多半时候,我是因为想听某个器材而去听音乐,不是直接想听某个音乐而去听音乐,这个自我反思确实有意思。


器材是一个支点来着,如果全然绕开这个选择,不知道我是否还觉得音乐那么的有必要。这或许也是个体差异,所以有的人就爱好音乐,器材折腾不太久,但是音乐有相对固定的喜好,有的人则酷爱比声,音乐包容性很杂,各个不同。
破执念,从心声,乘趋势,哲思辨,勤实践,兼吸纳,广关联,逍遥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6323

帖子

118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18
注册时间
2004-11-23

积极参与奖

发表于 2019-5-10 09:37: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bitzie驱动较合适的其实是701,像540啊,600啊,880啊,甚至240df,都有点没办法真正驱动起来,只能听听流动性甚至不济点的粘滞慵懒感。具备典型的life style声底,同时有高过”美好闲适”一点点的声音追求,也让我一直对bitzie评价不错,老头的solo也是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主题

1595

帖子

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1
注册时间
2018-5-30
 楼主| 发表于 2019-5-10 09: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x-w 发表于 2019-5-10 09:37
bitzie驱动较合适的其实是701,像540啊,600啊,880啊,甚至240df,都有点没办法真正驱动起来,只能听听流 ...

合适程度与听的音乐素材有关的,就像车开在柏油路上还是砂石路上,另外,每个人标准不同也是不同路况的类似概念

540我这里觉得有点厚,但是K500还行,T1也能应付我平时听的素材,驱动本身也是一个范围,从及格线开始到过推,这个舒适区间,我更倾向于画一个范围而非画一条硬线。

另外,这个玩意,可能还可以有助力,潜力空间,就是用上外接电源,这个我回头试试,在外力协助下,是否全盘都有变化,还是破坏了和谐
破执念,从心声,乘趋势,哲思辨,勤实践,兼吸纳,广关联,逍遥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6323

帖子

118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18
注册时间
2004-11-23

积极参与奖

发表于 2019-5-10 09:52: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试过用老头自己的usb线,但发现仍然多余,这小东西的美好泡泡多一点就破,大概算是大道至简的极不恰当的洋例子233。所以电源啊,线材啊,我自己觉得大可不必动这念头,这小东西蛮有意思的,用家一起念,基本都能被他立刻捕捉到,反应剧烈,合格的欲望刻度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主题

1595

帖子

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1
注册时间
2018-5-30
 楼主| 发表于 2019-5-10 10: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x-w 发表于 2019-5-10 09:52
曾经试过用老头自己的usb线,但发现仍然多余,这小东西的美好泡泡多一点就破,大概算是大道至简的极不恰当 ...

做在临界点,也可以这么理解,但是老头也会赚钱,整点周边满足另外的需求

曾几何时,人们对SOLO狂热的那段时间,也是唾弃最频繁的时候,不知道花了多少钱去用各种周边搭配它

但是你又不能不用任何,所以怎么才能保护好这个泡泡,挺有意思,除了拔光心里草外,还要明白泡泡究竟是什么,不然依旧弄巧成拙
破执念,从心声,乘趋势,哲思辨,勤实践,兼吸纳,广关联,逍遥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主题

1595

帖子

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1
注册时间
2018-5-30
 楼主| 发表于 2019-5-10 21: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头厉害,借力玩的滴溜溜

我用几十大洋的微弱能量,从激光鼠哪里转换了物质,换来一条特殊的USB线,可以分离信号输入和电源输入,进而可以让USB供电的机器,不在从电脑取电,而借助可能更好的外接电力

然后,本着外电比电脑供电具有差异的理论基础,开始实验,实验①是新英火牛,熟悉的放纵的线电的声音;实验②是明纬开关电源,熟悉的脱毛的声音;

结论:
①bitzie并没有烧掉,让我得以一窥换电的结果,而不用送回安润『医院』去急救,但是,娱乐有风险,世间无常时时在,切莫大意失荆州;

②非常巧合,在不同外电下,bitzie的界面出来的声音和耳机孔出来的,不论数字,还是模拟声,两者,both,都表现出几乎一致的变化趋势,非常相同,以至于似乎只要论其一,便知其二,当然,我明纬开关电源下,数字和同轴的输出差异,我还能有进一步的分辨。

③新英方案被毙掉,因为手电筒变成激光笔,蓬松感大减,凝聚、紧绷、纤细、硬朗、冲击、就像淋浴喷头由散花换成一股细细的但是又能挤出全部水量的单孔,我擦,要不成,声音连贯性也嗝屁了。

④明纬方案也将被毙掉,但是,略微好一点,好在空间还是填满,连贯性未丧失。

差在声音没毛了以后,生活感下降,这点是主要差异,明纬接啥线电的设备,都会大幅改变其声音形态,我之前在帖子《【针锋相对】新英火牛VS明纬开关电源 》详细写过这个事情。

耳机出来的声音,整个结像中有一根光亮密实纤细的刺,也就是主心骨坍缩成了一根头发丝,但是依旧明晰可辨,吸引你的注意力,这点not good,耳机用的K500,或许换个不一样,懒得换了,一个不好听比较明显,另一个也好不到哪里。

音箱周围泛音感更足了,有种水晶感,也就是没毛刺但是厚实了一些,这些和耳机差不多,那根亮丝不明显了,那么怎么描述这种声音形态?其实很好理解,就是USB供电时候有生活感的毛刺,柔软真实,换了明纬开关电源后,就像结像掉到水里,但是还想着毛刺,所以变成水中的泛音,基调是水不是气,所以边缘再不糊了,但是生活感也变成鱼水之欢,不同了,但是我更喜欢USB直接供电。

综上,老头成功的利用了电脑供电的特性,借势发挥,当然,不同电脑肯定不一样,但是你怎知道老头没有在众多电脑中采样一个中点,让机器更不容易因为换了电脑就掉出舒适听音的区间,翻了船。

但是我们常常理解为缺点,总是想着找事,给它加一个核动力,但是如果能够外置的,设计上应该保留一个外接电源口,就像hydra,就像老欧的Violin,这样比较理智引导用户,而老头,明显就是不想引导用户,还要回避用户乱搞。

一个自然的声音,一个开扬不拘束的声音,不仅仅在与结像之于声场,更在于每一个音符,每一个瞬间,因为没有各个组分的自如舒展,就没有那么深刻的整体感,老头不想过多的约束,不想过多的强调,不想过多的干涉,就让声传声,让乐达乐,如是而已,文终。
破执念,从心声,乘趋势,哲思辨,勤实践,兼吸纳,广关联,逍遥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17-10-14
发表于 2019-5-11 18: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想知道推k501 怎么样,想弄个简单的办公室午休组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主题

1595

帖子

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1
注册时间
2018-5-30
 楼主| 发表于 2019-5-11 19: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sw12 发表于 2019-5-11 18:39
想知道推k501 怎么样,想弄个简单的办公室午休组合

手上没有K501,但是K500我是能够静心听得下去的,这两个耳机诞生时间比较接近,500低频更多一点,三频均衡一点,声音要朴素一点,稍微欠圆滑一点,之前有个K501,后来换了K500

但是,你的问题无法准确回答,因为我认为的可以,不见得是你的标准,我的表述只相对我的不同体验而言
破执念,从心声,乘趋势,哲思辨,勤实践,兼吸纳,广关联,逍遥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5-2 09:15 , Processed in 0.096322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