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9458|回复: 21

[pc-fi软件] K214/J77就是比B649/D669强!!!!

[复制链接]

87

主题

1925

帖子

145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5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2-6-2 04: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最近一段时间,把以前制作好的一个耳放兼前级做最后的调试,所以没有时间上来,现在,把实验的结果,汇报给大家,欢迎指正.
   耳放的电路形式是这样的,输入级:K389/J109互补差分放大,为了适应高电压的要求(电源电压采用+-28V),由A970/C2240组成共基共射放大电路与之配合.电压放大级由两对A970/C2240组成霍尔曼电路,为的是展宽通频带,减小失真.输出级采用B649/D669组成推挽输出放大电路,电流设定在60MA左右.电源采用半波倍压整流(限于手头的元件),洼式电源供电,电源电压为+-28V.采用双单声道结构.
   按照图纸加工,免调试,很快就成功了,声音还说的过去.所以,一直就当前级听(我穷,没有高级耳机).直到有一天,我把该前级与另外的两个前级进行比较,才发现她的缺点,又是几个不眠之夜,终于使音质有了教大的提高.
   我的前级音质特点是清纯有加,可以感觉到失真很小,频响也很宽,就是声场不好,整个一个"平面镜".另外的一个是AD827N加扩流电路(电路形式,以前我的耳放帖子有介绍),仔细的聆听之下,感觉到AD827并非神话,其音质对低频和高频都有延伸的感觉,很活泼.但是也发现她有响度调整的特点(不知道描述是否准确),其实,也正是这个音质特点才使好多的HI-FI爱好者被其吸引.但是,我感觉这种表现不是真实的声音!!!还有一个前级是6N11的共阴放大,后面加阴极输出的全电子管电路,也许是我不喜欢电子管的音色特点,虽然声场表现很好,但是高频伸展要明显的差一点.
   正是因为,要改善我的耳放的声场表现,我才开始了艰难的校声历程......
   一开始,总觉得是电源的问题,于是把两个变压器(100W/32V)给一个声道用,同时,增大滤波电容的容量,在滤波电容上并联小容量的CBB电容,调整恒流管的电流,改变稳压管的稳定电压..........甚至让我怀疑洼式电源的表现了但是事实证明,问题不在电源部分.
   然后的事情就是反复调节各级的静态工作点,输入级2MA多一点(两管值),调整成3MA,有一点收获,但是还是声场有平面化的表现.随后分别加大了电压放大级和输出级的静态电流,根本就是没有什么收获.真是难杀牛哥这个老土炮了.
   还是,朋友老李(一个土炮发烧友,从来不上网)提出,是不是由于为了展宽电路的频响,在电压放大级的输出对地的两个15K电阻,使电压放大级的负载太重了,推动后面的电流放大级有推不动的嫌疑?反正也没有好办法了,只好把两个15K电阻拆掉再说.嘿嘿,问题就出在这里,声场明显有了纵深感,但是又有新问题了,就是那种清纯的音色没有了,还感觉高音粗糙了一些,看来也不是什么好办法.
   重新把两个15K的电阻焊好,为了减轻电压放大级的负载,用场效应对管K214/J77换掉了双极性三极管B649/D669,当然,因为两对管子的引脚不同,电路板要重新调整了(我最不能接受的现实,就是把印刷板弄的凌乱不堪),偏置电路也做了适当的调整,原来用4个IN4148串联稳定B649/D669的工作电流,由于K214/J77的开启电压1.5V要比B649/D669的0.6V高出不少,最后用一个高亮度的红色发光二极管和3个或者4个IN4148串联,把K214/J77的静态电流调整在70MA左右,准备好了,开声!!!!
   哈哈,现在的声音我还是比较满意的,整体的感觉是高低音十分平衡,尤其是高音十分的细腻.原来的声场平面化的感觉没有了,整个声场的纵深感很好.至此,音质的调整告一段落.
   所以,我要说,K214/J77就是比B649/D669强,你不信么?
&lt>------------------
感冒不吃药,别拦着我,我要发烧
个人主页:http://fashao.126.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1261

帖子

114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4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2-6-2 07: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把散热器加大一点,在28V的情况下,把B649/D669的静态电流调到0.5A时再听听是什么情况?
另外,在+ -28V供电的情况下我不加共基共射电路。
在其他论坛,我也和你说过,我和你装的这款电路极为相似,在听感上,差别很大,不知会有什么其他原因。<p>[被 平衡 编辑过(日期 06-02-2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1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2-6-2 08: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K214/J77的确是一对非常优秀的mosfet,但要注意在满足驱动耳机的输出功率前提下,供电电压不易过高。减小因连线故障音圈打底对耳机损坏的发生概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739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2-6-2 1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好象在哪里见过……?&lt>我觉得声音平面化是由于系统的瞬态响应不好造成的。不知道你原来电压驱动级的静态电流是多少?是不是工作点过低,造成驱动力不足啊?负反馈电流多大?都有很大关系的。
B649/D669还是不错的管子,静态电流要仔细掌握,尽量调整到线性区的中点。&lt>另外,我不怎么喜欢共基-共射电路,不如互补推挽差分对来的实惠。当然2者都有也可,就是电路过于复杂了,不好调整。&lt>我觉得采用MOS对管做功率输出管主要是考虑2个好处:一是电压驱动,减小电压放大级的负荷,2是负温度补偿效应,可取消温度补偿电路,对音质和电路调整都有好处。至于线性和频率响应方面好象没什么优势。<p>[被 无心睡眠 编辑过(日期 06-02-2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6

帖子

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1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2-6-2 1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BLOCK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引用:</font><HR>发起人 牛哥:
<B>    最近一段时间,把以前制作好的一个耳放兼前级做最后的调试,所以没有时间上来,现在,把实验的结果,汇报给大家,欢迎指正.
   耳放的电路形式是这样的,输入级:K389/J109互补差分放大,为了适应高电压的要求(电源电压采用+-28V),由A970/C2240组成共基共射放大电路与之配合.电压放大级由两对A970/C2240组成霍尔曼电路,为的是展宽通频带,减小失真.输出级采用B649/D669组成推挽输出放大电路,电流设定在60MA左右.电源采用半波倍压整流(限于手头的元件),洼式电源供电,电源电压为+-28V.采用双单声道结构.
   按照图纸加工,免调试,很快就成功了,声音还说的过去.所以,一直就当前级听(我穷,没有高级耳机).直到有一天,我把该前级与另外的两个前级进行比较,才发现她的缺点,又是几个不眠之夜,终于使音质有了教大的提高.
   我的前级音质特点是清纯有加,可以感觉到失真很小,频响也很宽,就是声场不好,整个一个"平面镜".另外的一个是AD827N加扩流电路(电路形式,以前我的耳放帖子有介绍),仔细的聆听之下,感觉到AD827并非神话,其音质对低频和高频都有延伸的感觉,很活泼.但是也发现她有响度调整的特点(不知道描述是否准确),其实,也正是这个音质特点才使好多的HI-FI爱好者被其吸引.但是,我感觉这种表现不是真实的声音!!!还有一个前级是6N11的共阴放大,后面加阴极输出的全电子管电路,也许是我不喜欢电子管的音色特点,虽然声场表现很好,但是高频伸展要明显的差一点.
   正是因为,要改善我的耳放的声场表现,我才开始了艰难的校声历程......
   一开始,总觉得是电源的问题,于是把两个变压器(100W/32V)给一个声道用,同时,增大滤波电容的容量,在滤波电容上并联小容量的CBB电容,调整恒流管的电流,改变稳压管的稳定电压..........甚至让我怀疑洼式电源的表现了但是事实证明,问题不在电源部分.
   然后的事情就是反复调节各级的静态工作点,输入级2MA多一点(两管值),调整成3MA,有一点收获,但是还是声场有平面化的表现.随后分别加大了电压放大级和输出级的静态电流,根本就是没有什么收获.真是难杀牛哥这个老土炮了.
   还是,朋友老李(一个土炮发烧友,从来不上网)提出,是不是由于为了展宽电路的频响,在电压放大级的输出对地的两个15K电阻,使电压放大级的负载太重了,推动后面的电流放大级有推不动的嫌疑?反正也没有好办法了,只好把两个15K电阻拆掉再说.嘿嘿,问题就出在这里,声场明显有了纵深感,但是又有新问题了,就是那种清纯的音色没有了,还感觉高音粗糙了一些,看来也不是什么好办法.
   重新把两个15K的电阻焊好,为了减轻电压放大级的负载,用场效应对管K214/J77换掉了双极性三极管B649/D669,当然,因为两对管子的引脚不同,电路板要重新调整了(我最不能接受的现实,就是把印刷板弄的凌乱不堪),偏置电路也做了适当的调整,原来用4个IN4148串联稳定B649/D669的工作电流,由于K214/J77的开启电压1.5V要比B649/D669的0.6V高出不少,最后用一个高亮度的红色发光二极管和3个或者4个IN4148串联,把K214/J77的静态电流调整在70MA左右,准备好了,开声!!!!
   哈哈,现在的声音我还是比较满意的,整体的感觉是高低音十分平衡,尤其是高音十分的细腻.原来的声场平面化的感觉没有了,整个声场的纵深感很好.至此,音质的调整告一段落.
   所以,我要说,K214/J77就是比B649/D669强,你不信么? &lt>
</B><HR></BLOCKQUOTE>&lt>
输入级为什么不试一使孪生的NPD管子呢?我觉得会比你的K389/J109互补差分来的好。
“我的前级音质特点是清纯有加,可以感觉到失真很小,频响也很宽,就是声场不好,整个一个"平面镜".”这个我觉得是你的输出级电流在60MA左右有关!你调整大一点,上到80MA看看! 60MA音色肯定是偏柔的,力度欠缺。K214/J77是好东西,电流还能大吗,80MA会怎样呢?
还有个疑惑:为哈不用TL431呢?毕竟比LED或者二极管来的准确,还不贵。&lt>电路贴出来吧!大家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275

帖子

1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6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2-6-2 08: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K214/J77调到100MA时非常漂亮,但散热也相当可观,呵呵。
以前我用的214/77(全新的)是一个黑,一个青的,现在是两个都是黑的,没那么好看。
牛哥注意到没有,场效应管的低频比晶体管的脆,没晶体管的潜的深,来的扎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440

帖子

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4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2-6-2 1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用649/669做推挽输出,供电点压15V,电流我已经调到120MA了,感觉声场和原来的好不了多少,也是比较平,不知道什么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739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2-6-2 1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BLOCK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引用:</font><HR>发起人 澄:
<B>K214/J77调到100MA时非常漂亮,但散热也相当可观,呵呵。
以前我用的214/77(全新的)是一个黑,一个青的,现在是两个都是黑的,没那么好看。
牛哥注意到没有,场效应管的低频比晶体管的脆,没晶体管的潜的深,来的扎实。</B><HR></BLOCKQUOTE>&lt>MOSFET的输出阻抗比晶体管高,如果不加适当的负反馈会使低频显得比较“松”,多管并联也是个好办法,就是要多花银子了。
不过有人就喜欢那个“松”劲,并称之为“绵”(不是面哦!)。
一看你就是喜欢用耳机看DVD的,通常听一般的音乐不会注意到这点的。呵呵……&lt>
------------------
<p>[被 无心睡眠 编辑过(日期 06-02-2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6

帖子

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1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2-6-2 1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BLOCK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引用:</font><HR>发起人 无心睡眠:
<B>  MOSFET的输出阻抗比晶体管高,如果不加适当的负反馈会使低频显得比较“松”,多管并联也是个好办法,就是要多花银子了。
不过有人就喜欢那个“松”劲,并称之为“绵”(不是面哦!)。
一看你就是喜欢用耳机看DVD的,通常听一般的音乐不会注意到这点的。呵呵……&lt></B><HR></BLOCKQUOTE>&lt>听古典和现场都需要声场!!&l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6

帖子

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1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2-6-2 1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BLOCK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引用:</font><HR>发起人 flamen:
<B>我也是用649/669做推挽输出,供电点压15V,电流我已经调到120MA了,感觉声场和原来的好不了多少,也是比较平,不知道什么回事</B><HR></BLOCKQUOTE>&lt>15v? 贴一下电路看看吧!&l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739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2-6-2 1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BLOCK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引用:</font><HR>发起人 flamen:
<B>我也是用649/669做推挽输出,供电点压15V,电流我已经调到120MA了,感觉声场和原来的好不了多少,也是比较平,不知道什么回事</B><HR></BLOCKQUOTE>&lt>
可能是前级动态不够,工作点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6

帖子

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1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2-6-3 1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BLOCK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引用:</font><HR>发起人 无心睡眠:
<B>
可能是前级动态不够,工作点小了。</B><HR></BLOCKQUOTE>&lt>
睡眠兄,需要你的qq!&l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739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2-6-3 1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BLOCK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引用:</font><HR>发起人 至尊宝:
<B>
睡眠兄,需要你的qq!&lt></B><HR></BLOCKQUOTE>&lt>2233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458

帖子

1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7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2-6-3 1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想说甚摸~~
忘了~~
好好想想~~
一会再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275

帖子

1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6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2-6-3 0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BLOCK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引用:</font><HR>发起人 无心睡眠:
<B>  MOSFET的输出阻抗比晶体管高,如果不加适当的负反馈会使低频显得比较“松”,多管并联也是个好办法,就是要多花银子了。
不过有人就喜欢那个“松”劲,并称之为“绵”(不是面哦!)。
一看你就是喜欢用耳机看DVD的,通常听一般的音乐不会注意到这点的。呵呵……&lt></B><HR></BLOCKQUOTE>&lt>呵呵,我还没DVD呢:)
MOSFET的低频和晶体管的比起来,总感觉不够扎实,量感可能足,但在极低频处不及晶体管的,会脆,而且加入负反馈好象也没有改善的意思。老哥可试试《阎王第一鼓》,那鼓声仔细听的话会发觉不同的!或者是大型交响乐,低音提琴也不一样。  &l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5-18 14:20 , Processed in 0.076610 second(s), 44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