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关于10M和22M/24M的优劣。其实对于大部分发烧友甚至音响设计师都不懂的,我来说点some design secrets your mother never tell u.
在恒温设计上要得到音频时钟就其实就三种方式。
直接使用22M/24M的OCXO,这几乎是最差的解决方案,因为22M是典型非标频点,并没有被大量设计高性能产品,而且对于音频工业这点量也根本没法打磨到极致。所以第一抛弃就应该是这个方案。
再一个方案就是用10M参考加芯片频率合成器,这个方案其实也有巨大弊端就是音频频点都是22M或者45M甚至90M,参考只有10M时候合成高频Audio MCLK相噪性能急剧劣化,原因就是芯片频率合成器主要是一些通讯用PLL芯片或者DDS芯片,这些芯片的优秀底噪性能都在100kHz 甚至 1MHz 以外,但是这个时候已经对音频没用了。
最优方案就是多晶体锁相结构,Keysight E8663D这种真顶级频率合成器都是基于这种技术,HORAE也是借鉴这个结构,HORAE鉴于成本和技术,暂时只能达到近似E8663D UNXY级别性能(其实这么比并没卵用,因为E8663D UNXY选件机器价格大约是HORAE价格的10倍)。原理很简单,就是整个设计内部包含有低频和高频多个高性能OCXO,这样性能达到极致。缺点就是成本翻倍提高、功耗翻倍提高、体积变大让音频频率变多增加电路设计难度,这些缺点对我们HIFI来说不算事。
OP1是 WordClock频率合成器,这个东西就是高性能分频器,并没有任何频率合成,其实这个也是借鉴了Agilent 旗舰相位噪声测量仪 E5500A 的一个组件设计,所以性能极佳 – 通俗点来说就是近端性能直接测爆大多数市售相噪测量仪器。
最后您提到要跟标准振荡器比较,我觉得这个完全没必要讨论。这就好比你问这个W12发动机性能比过我的新买的助动车嘛?知识体系落差太大实在没什么可讨论的。上述内容懂的也就懂了,不懂的也可以通过学习以后懂,实在不明白就看个热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