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文字
刚上小学一年级,我就进入了管乐队,那时学校资金不多,只有十几把冲锋号,我们每天下午放学后就练习.到了二年纪,学校成立了真正的管乐对,买了两把小号,我有幸成为这二分之一,就这样,一直在管乐队保持每天练习,小号是我的主项,逐渐接触了圆号,低音号,长号,长笛和黑管,萨克斯.惟独架子鼓一直没学,那玩意打得疯了跟大厨炒菜似的,我不喜欢厨房,所以就没学那个.
在学业的路上一直保持着对音乐的追求,上了初中,我喜欢上了刘德华,他很帅,当时觉得他的歌唱得太用情了,非常羡慕,每天拿着个30元的破录音机听,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模仿成功.后来才知道原来张学友才是歌神,他的歌唱得太好了,真的,知道现在我也没有超过他,我模仿了两年,学到了他8分神似,7分声似,我的高音太清亮,没有他那么有张力和磁性,嫉妒.不过,这样的水准足以让同学们爱死我了。
上了大学(中南大学,有些人总是以为我们学校在除了湖南长沙的某个地方,如武汉,广州,还有说重庆的,特此强调)后,人变得散漫,不愿意学习了,但对音乐我从未放弃,而且逐渐开始追求器材上的突破,为此,我换了5个MP3,2台CD,好几个耳机,(没有超过500的,买不起).
现在感觉最有趣的就是,每次买耳机或MP3,CD之前那股认真,肯学的尽头,似乎比考试还重视N倍.而今,大学毕业了,看到新的小烧和大烧朋友,在器材上的钻研不免让自己感到惆怅.可惜的是,我一直没有机会和能力成为大烧,看来我要终身遗憾了.
小烧和大烧都有很多特点.
小烧喜欢问,也喜欢评.特别是像,问些某某耳塞的听感,某几款耳塞的对比,或从高,中低频,人声,乐器等方面来写耳机或耳塞的评测.这样做很好,问是好学,写是求实!
大烧的文章,写的好,更深入,透彻,注重细节,这是烧到高端的功力,是经历无数器材的锤炼.大烧的心态很难揣测,他们有时好久都不出山,有时一下子几妙文不断,看得我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我爱烧友,真的,他们很真挚地热爱音乐,他们很执着地坚持自己的爱好.他们怎么做又能怎么样呢?人追求自己喜欢的事,谁管得着吗?
听烧友讨论,热烈! 看烧友文章,真切! 烧友推荐的音乐都更特别!
烧友们,用自己的器材,听自己的音乐,坚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