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0969|回复: 30

650的低频问题解决了,我反而更加忧郁了。。。

[复制链接]

164

主题

3083

帖子

123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23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6-9-13 09: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是留下音响性更好、乐器表现更“逼真”、更容易分辨音乐织理的650?还是出掉不干不净吃了没病、通体上下笼罩着一层隐隐的氤氲气氛(小白说是薄雾,反正都差不多)的600?今天早上对比听了几乎一整遍薛伟的《名琴名曲》,2/3的曲子用650,1/3的曲子用600,再回忆二者听卡萨尔斯“普拉德音乐节录音”赠碟的不同感受,似乎答案没有音响性、乐器表现、通透感这么简单:用600来听,感觉自己是被拉进音乐里的;用650,则需要更多的发挥听者的主动能动性。

注:650的听感基于换了802s的8PR(在偶这套系统上,原配管的问题我在另一篇帖子里已有详细描述),600的听感是原配管和802s管的综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440

帖子

4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6
注册时间
2003-2-22
发表于 2006-9-13 09: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都留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93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6-8-11
发表于 2006-9-13 09: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描述,你的搭配是600像现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508

帖子

2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4
注册时间
2003-3-1
发表于 2006-9-13 09: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纯以你现在的听感,当然是留600扔650,不过也说明600已经比较充分表现了,650或者还有较大挖掘空间,当然 没功夫挖还是扔,机器甚至音乐本身都是供人享受滴,不是要人伺候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1836

帖子

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1
注册时间
2003-10-19
发表于 2006-9-13 10: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出8pr哈,然后600和650一起出
RME FF400声卡+VDH MC The Source信号线+DIY功放+naim音箱线+B&W CDM 1NT
http://blog.headphoneclub.com/?956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3083

帖子

123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23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6-9-13 10:25: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朋友们的支持,再说点~

yuhan兄竞出怪着!

由于二者对音乐情绪的把握非常接近,我从一开始就打定主意只留一只(一开始对650本没报任何希望)。谁去谁留在我心里已经翻翻覆覆了好几回,650相对于600的改变让我吃惊,听了4、5年之久600经受住了种种近乎苛刻的考验(与自己半吊子的电子专业知识有关,我是个彻头彻尾的音响怀疑论者)并让自己逐步从心底里喜欢上了古典(让我入门的反而是K501这个妖怪)。

自己心里已经很清楚,二者的选择最终只能基于“更舍不得哪一个”,而不是“更喜欢哪一个”。昨天晚上,对650的喜欢似乎达到了顶峰,用她来听宣科主持的《纳西古乐》,逼真到了让我抓狂的地步,尤其是高音打击乐器的质感再现,简直犹如cd3000再生!对比之下,600简直就是在含糊其词。

不过,从今天早上开始,心中的天平又开始慢慢向600那一边倾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42

主题

10万

帖子

3771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71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6-9-13 10: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折腾!好比大小两个老婆,1个床上工夫好,1个更带得出去。你就全留下嘛!!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1836

帖子

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1
注册时间
2003-10-19
发表于 2006-9-13 10: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是开玩笑的。从我的经验上看,还是比较看好600,甚至我喜欢580也超过650不少。
《纳西古乐》我没听过,我有个意见:测试唱片也要选取有参考性的。
如何有参考性?需要后期加工少,了解内容,了解唱片特点的。
对于国内生产的唱片,目前还没感觉啥值得作为评判系统的。
RME FF400声卡+VDH MC The Source信号线+DIY功放+naim音箱线+B&W CDM 1NT
http://blog.headphoneclub.com/?956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

主题

8581

帖子

257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6-9-13 10: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上的是德的802S?那可是非常非常优秀的管子,集合人类对音响音乐认知的顶峰之作,和西电一样,可以永垂不朽,哈哈。
我还是那观点,600的问题,上了卡线全部可以解决,全频更平衡,透明,线条硬朗,同时保持很好的音乐性。

650还是扔了吧,音乐性不行的主要原因是,对各器材音色的还原有点机械,你多对比一下这几个乐器音色的还原,就知道它为什么那么冷漠了,双簧管与长笛,大提琴与低音维奥尔琴,还有有两个女高音对唱和重唱歌剧中,她们音色的区分,比如WAGNER《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开始伊索尔德与侍女那一大段。

HD650最大的问题是,掩盖了同音域的不同乐器音色的个性,某种意义上说,那是一种SENN的声染,或者失真。如果再和HD540对比一下,那就更清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

主题

6931

帖子

286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86
注册时间
2005-4-14
发表于 2006-9-13 11: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新兄,考验你的时候到了~~~必须只留一个!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QQ群:23348565(同好同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3083

帖子

123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23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6-9-13 11: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一次谢谢兄弟们的关心和支持!

CX兄,关于卡线,我还是坚持自己原线的观点,呵呵,卡线对古典吉他(塞戈维亚演绎的《巴赫》)的还原实在让我怀疑 - 对于这张碟子,我最喜欢的是650的演绎,无论在原配管下还是802s下,均如此。其他的,比如关于650表现乐器音色及歌剧女声的再现,我暂时领会不了,先记下,容日后慢慢琢磨,呵呵。

YUHAN兄:我是明白你的意思的,哈。可能是由于我的心理素质太差,从测试和A/B对比中得不到乐趣(会紧张过度~),所以都是逮到啥听啥。这张碟子的录音好坏我的确不知道,但的确非常“逼真”,听听满过瘾的。现在觉得纳西古乐(由于丽江特殊的地利历史环境而得以通过口传心授之类方式代代相传下来的古代礼仪音乐,使用的大多是上了念头的当地乐器)其实也并非一味的平淡和乏味。尤其是里面一些民歌或者“原声态”(咱也套套现下时行的名词)性质的曲调(非礼仪音乐),旋律 和/或 歌唱美不胜收啊。

还有,关于我手中的802S,一只是西德原装,一只不是。但二者静态参数相近,据说是由发烧友配对而来。由于来路不明,尽管自己听不出麦克风效应或者左右不平衡问题,我对他们并不是非常信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1836

帖子

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1
注册时间
2003-10-19
发表于 2006-9-13 11: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说平淡无味哦,只是不了解嘛。
如果以此CD作参考,那么最好是能现场听过演出,要不只能自己觉得好听不好听,而不知道是不是神似了。
RME FF400声卡+VDH MC The Source信号线+DIY功放+naim音箱线+B&W CDM 1NT
http://blog.headphoneclub.com/?956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3083

帖子

123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23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6-9-13 11: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是我自己一开始觉得这种调调平淡无味,后来则随着不断的“强迫”听,慢慢觉得有了点滋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93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6-8-11
发表于 2006-9-13 12: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清新 于 2006-9-13 11:31 发表
CX兄,关于卡线,我还是坚持自己原线的观点,呵呵,卡线对古典吉他(塞戈维亚演绎的《巴赫》)的还原实在让我怀疑 - 对于这张碟子,我最喜欢的是650的演绎,无论在原配管下还是802s下,均如此。其他的,比如关于 ...


我几乎要吐血了!Cardas要煲的,系统不同,一个月后两条Cardas的差异会让你吃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5

主题

6003

帖子

262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62
注册时间
2003-1-10
QQ
发表于 2006-9-13 12: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听音是主观的东西,楼主不妨选择自己认知层面最能接受的声音。

任何一样器材也都不可能方方面面都让自己满意,要懂得取舍。何必非要征得别人的认可才心安呢?
南宁耳机烧友交流请加Q群:5871329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5-18 22:17 , Processed in 0.095246 second(s), 39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