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9513|回复: 6

Western Electric 300B 传奇

[复制链接]

64

主题

822

帖子

139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39
注册时间
2006-7-27
发表于 2006-11-21 23: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转]

1957年,加拿大空军成功地研制出音速2.5倍的Arrow战机,比当时科技先进二十年,并于58年试飞成功。奈何当年反战情绪高涨和庞大经济开支令**负担沉重,1959年**动用1200万加元,将之彻底地毁灭!此案令军事科学家唏嘘不己。莫非英雄自古如名胆,不许人间见白头。1988年,美国最负盛名胆厂Western Electric经历近百年历史,制胆技术臻炉火纯青的境界时,决定关门大吉,并由最具资历总工程师Bernard Magers监察和执行这项悲剧性破坏行动,将所有制造真空管的设备都拆成废铁!还幸《西电》高层仍然十分理智地留下案底,除了完整地保留每部机器的结构蓝图外,还将重要程序一一记下,收藏在保险库内,不像Arrow战机般完全地被毁灭,不留任何线索。



1992年,世界三大通讯巨头之一的AT&T终于醒觉,发现其辖下Bell Lab(贝尔实验室)拥有一所在音乐重播上最具价值的资产被荒废,就是Western Electric。当时WE300B在美国已被炒高至750美金一枚,在亚州更高达1250美金一枚。AT&T的高层(部分是超级发烧友)决定注资500万美元(今天可能已花费1000万美元)下令重建Western Electric,由经验丰富兼活力十足之Charles Whitener当掌门人,重召当年执行拆散所有机器之总工程师Bernard Magers,进行装嵌所有机器的主帅,更聘到十五位均能独当一面熟练技师东山复出,为Western Electric再创高峰。

一千万美元的投资对AT&T如斯大的财团虽然只是九牛一毛,然而上市公司仍须有所交待。AT&T到底凭着什么条件可以令《西电》(Western Electric)重登胆王这王宝座外,还可赚到合理利润。说老实话,若《西电》主权属我拥有(只是梦想),而本人又有足够财力的话,弹弓杨一定重建《西电》。从长远着眼,《西电》的再生有绝对投资价值。读过以下WE300B的十大优点后,对真空管有认识的发烧友都会同意《西电》不但可臻真空管的最高境界,恐胆症晶体管一派亦会对真空管刮目相看,无胆不欢的嗜胆鬼甚至将WE300B视为一件充满艺术细胞的无价宝!家里拥有WE300B就好象有劳斯莱斯(Rolls Royce)那么样的自豪感。

十大优点



1:低污染
制造WE300B的房间是经过特别空气处理,比其它胆厂之空气杂质低很多,君知否,空气污染就是灯丝(Filament)的毒药,真空管长命与否,与此绝对有关。

2:无氧金属
一支WE300B三极管内,由四十多种不同的物料和元件所组成,其中以Anode plate(屏极)所占去大部分的体积,因此之故,Plate用料的优劣会对真空管的寿命和音效构成直接影响,与《西电》掌门人查理斯的多次交谈中,他虽然只肯道出WE300B内Plate的用料是稀有而纯正的无氧金属。凭笔者对金属的认识和经验已可猜到WE300B体内Plate用的是高纯度Titanium(钛)。经典真空管内Plate以矽钢片为标准,矽钢高温时会膨胀,释放出氧气,而令真空管的寿命(灯丝)和音效均受一定程序的影响,钛在高温时,不但不会像矽钢般膨胀,也绝对不会放出对灯丝构成损害的氧份,而且对热的感应亦比矽钢低四倍多,则更合乎Plate的极限。钛的物料不但比矽钢昂贵数十倍,焊接时难度亦相应地高数十倍。君知否,制造钛金属需在无氧下进行,有氧份,钛之晶体就不能结合,钛之烧焊时,亦需在无氧密室下,始生效应。笔者在加拿大开设的弹弓厂也储存大量钛为客户制弹弓,通常一支钛造的小弹弓约卖2美元(数量以万计)。若客户要求焊接工程,钛弹弓随时卖贵十倍,我们先在密室注入Inert Gas(惰气),迫走氧气后,再由技师带上氧气罩进行焊接的工度。由此可知,一辆Titanium单车加动则卖4000至5000美元是可见的。

3:高度真空
新一代WE300B的真空标准是2*0.000006 torr,即50万份之一的气压,其它真空管制造厂的气压标准仍然停止在2*0.0004 torr,即5千分之一。言下之意,全新标准WE300B会比其它300B真空100倍。Filament(灯丝)在近乎没有空气分子(moleculeo)干扰下,工作时之质感、频响、准确性和稳定度大增不在话下,灯丝的生命亦因此而长100倍,才是焦点。WE300B要做到1/500K之高度真空,外层玻璃瓶亦需特别处理,才能对抗外面的气压,普通玻璃瓶早已爆烈。厂方亦不允透露其中秘密,想深一层亦不太复杂,水晶强度不但比玻璃高数十倍,水晶透热(散热)功效亦比玻璃高数十倍,凭此点可料到WE300B多数将水晶混入玻璃作外瓶,从音效上看,水晶音色当然比玻璃高数班。君知否,就算饮红酒时,用水晶杯与玻璃杯都会有天壤之别!幼滑、醇净、冰肌玉骨……红酒、水晶、300B,论点颇相近似。

4:深海技术
WE300B钨丝的核心与保持层(coating)均由Bell Lab(贝尔实验室)之深海电缆专有技术特别处理,贝尔在此方面是世界权威,卫星通讯未普及化前,我们在香港打电话往呈由加拿大致电欧州,都是透过贝尔海底电缆作通讯,万尺深海的压力、重盐份的侵蚀、强大暗流冲击和凹凸不平的海床下工作,仍能路路畅通者,导线的coating和质素必定比陆上标准高上千万倍始行。今日《西电》300B所采用钨丝正是Bell于1963年处至高状态时所制造存货。

5:无磁屏蔽
Bell最引以为荣的设计是数十年前独创秘方,可令coating(钨丝核心保护层,既可增强钨丝的生命力,又可人微言轻屏蔽,而避免电子束射的干扰)混合core(钨丝核心),而无需借助任何chemicals(化学物)作介体。Bell的秘方至今仍然独步天下,比其它真空管设计领先十年或以上。今日所有其它真空管制造厂仍需依赖chemicals作介体,混合(mix)coating与core,此等chemicals会在开头1000~2000小时增加能量放射,之后能量放射徐徐下降,直至力竭声嘶……寿终正寝。Bell独创秘方无磁屏蔽(与Sony十年前发明无磁直接镀金原理相近,Sony设计仍比Bell迟到二十多年,况且钨丝的直接屏蔽至今还未有其它真空管制造厂可以掌握到其中技术上的奥妙。)可令《西电》皇牌WE300B比传统真空管标准长命二十倍以上。

6:万寿无疆
《西电》以最高纯度之金属、最高素质玻璃、最先进而用钨丝、近乎零氧的真空状态所结合而成的WE300B,由两组超过40年经验工程师进行严格测试和计算,再加上在Bell Lab(贝尔试验室)的稽核下,WE300B的平均寿命是40000小时。初次认识《西电》掌门人Charles,他蛮具信心地问笔者:“Albert,你每天花多少时间听音乐?”,约四个小时。“就算你每日均听四小时,WE300B可以听足四十年而面不改色。”哗!四十年那么长命,是真还是假?有什么附带条件?“Plat voltage of 300, @60mA,grid voltage of -58mA,filament voltage of 5”

7:超线性配对
厂方会利用精确仪器扫描每枝WE300B的全频曲线后,挑选一对全频对称WE300B,再以一个手工精细木盒盛载和保护着才售出,其中还包括每枚WE300B的编号、出世纸和特性图表,再附上各部门临察工程师的签名。厂方更会严格地挑选四枚全频配对WE300B盛在一木盒予你付托终生。《西电》全频配对与弹弓杨经常提及超线性配对真空管不谋而合,到底其优点何在?笔者曾利用Sonic Frontiers Power 3和Power 2作实验,在推动级细胆处,放进超线性配对6DJ8和5687,不论Power 2或Power 3都登时大力了20%!可是我用仪器测量Power 2或Power 3的输出功率根本没变,然而在听觉上感觉上就任何人都可以听到比以前节拍强劲两成,这就是音乐演绎时,当音频齐上齐落时所显示的节奏感。全频配对下真空管除了劲道强20%外,其它如定位、层次、音场、质感和透明度还是有近20%的增益。至于WE300B的超线性配对收效如何?请留意笔者撰Gold Tube和Canary Audio由中国300B换上《西电》WE300B后的效应……惊为天人!

8:超静
以前用过的Shuguang 300B和Cetron 300B都有hum的问题。虽然并非只只皆hum,但当你从厂方或代理收到四只,而其中一只有hum,就很扫兴,而且有时不止此数。WE300B不但完全没有hum当插进Golden Tube 300B时,更是静如深海,宁静程度可以比美全平衡晶体管放大器中极品Krell KAS II。

9:超阔频
全新制作WE300B,其频响之阔是我听过所有300B之冠,其中包括旧装WE300B,初期新WE300B有点bright(光辉)和薄,却越煲越醇和越丰厚,其高频尽处明显比旧装WE300B更精致和更多音乐细节。Cetron 300B的低频最具说明力,动态可与新WE300B争一日之长短,高频则被WE300B放离班半,尤其是质感和节奏更被新《西电》300B抛离近两班。Shuguang 300B的中频十分幼滑,可惜碰上WE300B就显得中气不足,高频伸展与低频动力比起WE300B,就相差近三班。新一代中国300B(Graphite Plate)的中频十分醉人,机械结构亦比上一代之Shuguang 300B素质高很多,给我深刻印象,亦何碰上WE300B又相形见绌,高频又输两班,其它如线性、控制力、节奏感和立体凝聚等亦被WE300B放离近两班。VAIC VV30B的动态和冲刺力比WE300B有过之而无不及,低频的线条亦比WE300B更硬朗,高频质感亦比WE300B更鲜明,奈何中频气质则没有WE300B般高贵,高频亦没有WE300B那么松化和细腻,超高伸展亦以WE300B略战优势。至于谁更长寿?我暂时还未可作出定夺,因我的VV30B只是用了约800小时,状态依然甚佳。Sovtek 300B的动态比中国300B强劲而具控制力,音场则没有WE300B的高和阔,高频质感和细节亦未及WE300B的水平,空气感和泛音亦追不上WE300B,若有2000小时以上的寿命就是超值产品,Sovtek 300B初期的QC甚差,近期已有大幅改良。论频响,众多的300B中仍以WE300B伸展力至为无远弗届。

10:动态
Golden Tube原厂用Shuguang 300B(新一代Golden Tube已改用第二代Sovtek 300B)。若有8瓦的功率的话,当换上新WE300B会吓你一跳!听声收货下,就好象令Golden Tube单端放大足有15瓦之厉害,以前用Golden Tube 300B推105dB Ultra A5,就可听室内乐和小提琴独奏,今日Golden Tube与WE300B合作下,竟然蜚声鹊起!同是一部8瓦Golden Tube可以爆起灵敏度只有93dB的JBL 4333(彻底改良后可达95dB/瓦/公尺),以前Golden Tube推 Ultra A5时,就算听小提琴协奏曲,一到群奏时就脚软。在《西电》300B的超线性配对,音频起伏一致下,自当动态猛增 ,再加上无氧屏极和极度真空协助下,能量接近百分百保持下,不但听协奏曲时节拍强劲,在适当地控制音量挚下,确是可以在JBL 4333身上捕捉到爆棚的动力和气氛。

胖子Sam听过《西电》300B后,恨不得即时拥有之余,还冷静地问弹弓杨:“单凭以上十大优点,WE300B已经是超值珍品,说真的,到底WE300B有无缺点?”,唯一缺点就是只得8瓦,它虽然令JBL 4333有95%录音有极出色的表现,但仍有5%,例如是布澜娜或马勒第二和第八等,怎么也造不出Krell KAS II那排山倒海之压迫力。因此之故,用四只WE300B作推挽,而每声道有22瓦输出的Canary Audio 301,是弹弓杨极有兴趣探讨其实力机种之一。一言以蔽之,今日弹弓杨手上拥有四枚超线性配对WE300B,就可千变万化地玩过不亦乐乎,例如用四枚WE300B作Bi-amp推JBL 4333或A5 Ultra MK II,又或者以四枚《西电》300B取代Canary Audio 301那四枚新一代中国300B(日后有专文报道),甚至Canary专为WE300B而设计的单声道推挽,亦其具苗头。

胖子Sam继续问:“你喜欢新WE300B抑或是旧装WE300B?谁更长寿?”新的WE300B在分析力、形象线条、质感、频响和透明度均略胜旧装WE300B,然而旧装《西电》300B亦有煞食优点,无可否认,旧装WE300B比新款WE300B在声底上略为丰满和在弹力上略为强劲。听小提琴就以新款占优,听电吉他,则以旧有利。其于新款WE300B比旧装WE300B真空程度高100倍,以及用上无氧金属取代昔日矽钢等原料,从物理上推算下,新款WE300B一定比旧款的更长寿。“为什么WE300B选择在真空管的正中央绕Filament?”是防止电解和平衡。“什么方面的平衡?”就是弹弓杨今日提倡低重心平衡,可以减低真空管不平衡时引发的谐震,料不到《西电》如斯精明。

巴士Sam听过《西电》300B后,虽然口沫生津,但仍有甚多疑问地说:“某些写手认为,300B有较多音染,你的看法又如何?”某些300B是过于强调中频,而令音调欠平衡度,成以Graphite plate之300B为甚,你可说这是音染,却不能说直热300B太多音染,在众多真空管的构造而言,300B是其中一个最简单和最直热的设计,从物理角度看,纯三极直热300B应比五极之KT88、6550、EL34、KT77、6L6、5881等之音效更纯净和更标准,音染亦是更低。其实真空管放大器之音染高低与放大器的结构和用料比真空管本身音染大得多,例如输出变压器的绕制法、直接交连电容的质素、导线的品种和排位、电阻的构造和电流等等均直接令音染增加。从另一角度看,完全没有音染的音乐就好象一支名琴在一所没有残响的死房拉奏一样,没意思和没半点趣味。适量音染才会令你如痴如醉,一听钟情。论分析力、立体3D、透明度、质感、空气感、频响和音色的气质(高贵),WE300B确是胆中之最。

巴士Sam继续追问:“我还有一问题,在我脑海里疑惑了近十年,而没有正确答案?这不是WE300B独有,而所有其它真空管均存在的问题,例如熄灯后,WE300B的顶部有一晕圈状蓝光轻轻地浮现,WE300B的光虽然比其它真空管美丽的浪漫十倍,但到底是福是或祸?”那种柔和蓝光是由电离子冲击屏极(Plate)而激发Nickel(镍)中的原子(atom)出来,当Barium—Strontium(请查看Periodic table of elements,始洞悉其结构)之高速电离子冲击Nickel的原子时,会间中撞离Nickel原子里电离子,此时Nickel的原子因失去电离子,而产生正负不平衡,需在邻近的电子中吸纳所失去的电离子,使之回复平衡。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就会生蓝光。这种浪漫蓝光对WE300B的音频和音效不会构成影响。

有一点要留心,当WE300B有朝一日若没有蓝光再呈现,而放出粉红色光彩之时,就应该是熄机换胆的时候。到时弹弓杨和巴士Sam可能已经是九十多岁的老人家了。巴士Sam最后微笑地说:“《西电》300B可能比我们更长命。”就留给下一代继续发烧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钱 +300 收起 理由
chrisalex + 3 + 300 指导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Exposure 3010S / Conrad Johnson CAV50 / Harbeth M30 25th Signature / Cardas Neutral Reference / Nordost Red Dawn
Grado SR225 / Sony Discman D303
My Blog: http://blog.163.com/miaosi_zhz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2592

帖子

-6

积分

乞丐

积分
-6
注册时间
2003-11-22
发表于 2006-11-22 04: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goo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2592

帖子

-6

积分

乞丐

积分
-6
注册时间
2003-11-22
发表于 2006-11-22 04: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说法是目前的300B真空度太高,以至于听感远没有以前好.
ss.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6-11-10
发表于 2006-11-22 13: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好几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

主题

7359

帖子

127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27
注册时间
2004-10-26
发表于 2006-11-22 16: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厚实乎?精确乎?求取平衡最重要  梁过

    很多时候我们在调整音响系统的过程中,其实是对自己心中既定的声音模式作不断的检验,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了在新的衝击到来时,如何再调回到既定的轨道上。这麼说难免会有些曖昧,让我再说清楚些吧!就以我个人的状况来作例子好了,常常是在精準和宽厚的声音这两者之间作鐘摆似的摇摆,这回把声音调得比上回精準了,就会觉得声音的厚度必须再加强,可是一旦把声音的厚度调整好了,就又想把精準度再作第二回合的加强……如果一切调整的方向都正确的话,每次的摆幅会渐次减少而逐渐趋於平衡,终於停在一点上。这一点未必就是正中央的那一点,而是我自己在加权之后觉得比较可以接受,也可以说是妥协到可以接受的那个点。
当然每次一有新的器材加入系统之中,这个鐘摆的摆幅就会加大,然后随著不断的调校摆幅又渐趋稳定,终又一次达成平衡。当然我会期待它将停在较原先更高的层次,也当然会藉此再度检验我原先的观点是否仍然正确。如果真是正确无误的话,它就非常可能停在原先那一点的正上方;但如果在摆动中让我看到一些原先所无法看到的观点,我也不介意作一些修正,这时就可能会停在原先那一点的斜上方。

厚声不一定就代表平衡

有关器材、线材声音宽厚的议题近来引起蛮多的争议,许多人或许会有这种印象:彷彿是不问青红皂白先把声音弄厚实了再说,我个人倒是觉得应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思考。

第一个就是要看你原先系统声音的起点是在那裡。如果原本就是不够丰润的声音,此时将它往厚实的方向调整是再自然也不过了;但如果已经是够厚实的声音,请你就此打住,如果想要有所动作倒不妨往提高声音的精确度上著力,待声音的精确度提高后再衡量是否要在声音的厚度上加强;但如果你的系统已然完成一个平衡的话,是不是还要再把声音加厚就要谨慎从事。一般而言稍微厚声一些无妨,但千万不要过度加厚以免声音会变钝、变慢,换言之如果声音尚未变钝、变慢,那麼大概还没加过头。

第二个要瞭解的是,线材的作用多半在补强,一些调声的手法也著重在微调,而不是扭转乾坤。比方说,如果聆听室裡的环境不良使得频率曲线受到扭曲的时候,仅靠线材的调整是不够的。也就是说,一定要把音响系统的大架构弄正确了,此时用线材、垫材或其他调声手法才有意义。

最重要的当然是如何掌控改变声音走向的参数(比方说要用角锥来让声音凝聚,或是用某些线材来让声音加厚),同时还要能控制改变的幅度大小,万一玩过头的话还要能够回得了头。若不能如此收放自如,就很容易转入死胡同,千万要小心从事。

用之多年的Vimak DT-1000Ⅱ总算是除役了,心中难免有不捨之情,在最后的几天中它似乎知道这是我们相处的最后一段时光,发出了最美好的声音,彷彿是作曲家临终前留下最耐人寻味的天鹅之歌。当然这其实很可能是因為一切可以作的调整工夫都已功德圆满,所以它能在最后一段的相处时光裡留给我最美好的回忆。

静待mbl转盘入主

腾出的位置当然是為了等待全新mbl 1621转盘的到来,在这过渡时期暂时用兄弟机1521来替代上阵,顺便也為大家作个报导,看看在mbl系统中加入1521转盘的效果如何。 同时在刘仁阳的建议下我也购入号称最后一部Proceed CD PCD(不是PDT),这PCD和mbl 1521两者之间存在著蛮有趣的对比,也刚好在某种程度可以印证我鐘摆式的音响调校观点。

我最不喜欢报导的就是机器的外观和重要诸元,因為它们往往和声音的表现没有绝对的关係(并不是没有关係)。但是这两部器材在外型上的差异性未免也太大了吧,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这是因為两者之间存在著不同的设计理念有以致之,大致上来说可以简化二分法的分成欧式的细腻和美式的豪放(虽然我并不赞同二分法式的将一切分别过度简化)。mbl 1521仍然是一本「黑金本色」有著神秘高贵的气息,而Proceed PCD则是一派朴实的灰;mbl 1521的重量大概超过20公斤,而Proceed PCD则有12公斤多,若是以当年的标準而言也算得上是不轻的了;mbl 1521是扁而方的外型,而Proceed PCD则是几何学上所谓的长方体,这个造型不敢说是后无来者但肯定是前无古人。

关於CD读取系统,据Meletzky告诉我一般的CD读取系统都会随著使用的时间而老化,那麼所发出雷射光的强度自然也会逐渐的减弱,唯有保持雷射光在最强的程度,才能确保最佳的读取效果以及最好的声音。比较旧的Philps系统(比如说是大家都熟知的CDM-9)只能用人工调整的方式,此时需用电位计来测量之后再作调整,基本上就是说用家无法可调就是了,当雷射光的强度减弱到某种程度之后,对声音品质来说就一定会產生无法避免的损失。除此之外一般类比式的循轨控制方式更无法确保温度变化、搬动时的撞击、磁场等等的影响导致雷射头没法子保持在正确的位置,来做完美无瑕的读取动作。在此时应该也要对循轨控制的电路做微调的动作,当然这个动作也无法由用家轻易完成,因為它需要应用到蛮复杂且特殊的工具。

追求永不落伍的设计

mbl在开发CD系统时就已考虑到此点,因此他们设计了具备自动调整功能的读取装置,它会自动侦测雷射光的强度和雷射头的位置,然后随时保持最佳状态(如康贝特一般『COME BEST』?),Meletzky宣称即使用了十年之后也仍然能提供和新购买时一般的声音。

除了Meletzky告诉我的这番道理外,我也向他挑战了一个问题:如何能让mbl的转盘成為像同厂6010前级那般的经典之作,将来即便是整个CD读取系统已老化到报废的程度抑或是有更新、更好的系统出现时,他能否做到只要更换内部而不必整台更新?E-Mail送出时Meletzky正在休假中,而由他们的首席工程师Juergen Reis来回覆我的问题,他说基本上1521或1621用的CD读取系统的控制方式是DSA bus,尔后Philips开发的都会用同样的模式,只需更换PCB上的Control Processor即可应用新的读取系统。我很难肯定他是否正确的回答了我的问题,但是他应该是意味著更换较新的系统并不会有太多的困难,各位做个参考就是了。

mbl用的是CDM12工业型,而Proceed用的是CDM1 MKⅡ,两者都是Philips系统,连遥控器都可以共用。再向大家介绍一下这番试听时联结的方式,由於PCD没有数位平衡输出,所以用v.d.Hul MC Silver IT接到Digital Lens再用同样的线接上1611;而1521就用Power Source没编号的那组平衡数位线接到1611。

凡事总有个先来后到,基於First Come、First Serve的原则,整个系统的声音都以1521為基準做好调整,101d的高音是在三格中最低的那格,中音和低音都是在两格中较多的那格。此时mbl的风味可以说是发挥到了极致,要是说mbl的產品一向擅长表现絃乐的美,那麼全套到齐的mbl系统更有美不胜收的感觉,细腻到无以復加的地步,听一段穆特的卡门组曲,令江俊德几乎起义来归加入mbl用家的阵营。在今年High-End展我听全套mbl时就深深感觉到,即便是在喇叭还没Run透开声的情况下,在高频的地方有一些很特殊的韵味,现在就得到了印证,高频和极高频的质感较Vimak更上一层楼,在整体堂音迴盪的路线也表现更清楚的情况下,好像音乐厅的灯光打得更亮了一些;中频也十分饱满结实,可谓精壮得很;中低到低频较高之间的部份略有保留(后来有解救之道)是唯一美中不足之处,但也不是少得很多,不过这一段的弹性和Q度却是无敌的,我只曾在ORPHEUS耳机上听到过,在我的音响系统上出现这还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遭呢!从那裡来印证呢?Duets那张CD你还留著吗?该请它出来干活了,听听第四轨裡两把低音大提琴的对弹,它的表现应该是弹性十足的,这就是考试的科目。1521在这裡的表现可圈可点,是我之前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当然它也需要其它条件的配合才办得到,诸君不可不知;极低频到低频的量感十足,而且这个频段的解析力非常的好,它好的程度是我所听过中最好的,这裡你可以听得到非常清楚的低频还有空气感和堂音,这个说法会令人感觉有些抽象,但请各位不妨先把这个观念摆在脑中留待来日验证。

音色上毫不意外的是高贵无比,而且像是个美丽的少妇,明艳动人。音质上更是完全透明,刚刚讲的低频杰出解析力事实上是存於全频段的,而且这种解析力更是让人完全不会感觉到它的存在,也就是说完全不是用强调高频而製造出来的假象,如果说是阴柔的透明感这就一定是了!速度感当然也是一流的,音场的宽度也有适度增加,至於深度则因為本属101d的长处在此不提,而因為早先说过整体解析力的提昇和堂音、空气感的进步,音场在适度扩大之餘还在让我可以看清楚更多的细节,这实在令人惊讶,因為我自以為听到的细节已经够多了。天哪!有谁可以告诉我上限到底在那裡?

整体说来,除了在刚才提过的那个频段量感略有不足,因而造成一些形体感不尽如我意之外,应该也没啥好嫌的了。偏偏我前不久才听完Vimak為我演奏的天鹅之歌,很明白我少了些甚麼,所以马上向代理商反应此事,经告知mbl已知道此缺失,待新的CD镇和转盘中央的轴心寄到即可大幅改善;姑且信之,本文后段便见分晓。

中性而丰厚的Proceed

OK,现在让我们来把注意力集中在Proceed身上。无可讳言的,我必须说这是一部物超所值的转盘,不知何故被埋没了这麼久,唯一说得过去的理由可能是因為现在流行的声音在厚度上多有不足之处,因此能让Proceed的长处得以发挥出来,大家应该也听过这种说法,且让我再多加著墨一番。首先你一定会注意到全频段一致性较丰厚的声音,这是十分耐久听的声音,要是说龙口粉丝久煮不烂的话,Proceed的声音应该也是久听不厌的。同时我也必须说虽然它的声音是丰厚的路线,但绝对不会黏、腻,也不会牺牲掉透明度和解析力,它的声音既不软也不硬,絃乐和管乐都有适度的厚度,这其实是蛮难得的。

為了公平起见,我又把喇叭系统上的音频控制重新做了调整:高音设定在三格中央的位置,而中音及低音则仍然设定在两格中较高的位置,这时候整个系统的声音也完成了另一个平衡。

平心而论,我必须说Proceed的声音是中性而稍丰厚的,因為它中庸得并不去突出任何特色而可能因此而成為埋在砂中的明珠(遗珠?),或许因此没法子让人在乍听之下会有惊艳的感觉,所以可以说Proceed是很「深缘」(台语)的器材,你一定要静下心来去听它才体会得出来它的好处。稍微丰厚的声音使得许多录得不是很完美的CD也可以听得蛮不错的,就拿许景淳那张「天顶的月娘」来说吧,它把许多蛮烦人的口齿音都录进去了,但是用Proceed听来这个缺点就不会那麼明显,稍微丰厚的声音可以让声音单薄的喇叭系统比较耐听一些。所以我可以这麼说,一位音响评论员的系统是应该调校到一个临界点,这就像眼裡容不下一粒砂那般,只要一有新的器材加入马上听得出来新成员的特性和走向。但是这麼听音乐其实是蛮累的,因為这麼一来只要是稍有瑕疵的录音听起来就很不是滋味,这是因為包容性不够的关係。站在爱乐者的立场来看,Proceed就是好器材,因為它稍厚的声音增大了包容性,也就是这样使得它的声音分外耐听。

当然,声音厚实还有其他的好处,乐器和人声的型体感因此得以加强,听「拉丁美洲弥撒」第五轨时,大键琴弦有适度的宽?nbsp;感和厚度是个试金石,Proceed就表现得很好,其次这张CD的人声表现上也是没话说的。至於速度感、透明度和解析力都有一流的水準,Proceed虽然并不是表现得像mbl 1521那样好,但这是用绝对标準来评断的,事实上它在这些项目裡大概也只会小逊於少数几部器材罢了,和许多顶级的器材可以并驾齐驱。

mbl、Proceed超级比一比

要是把这两部转盘来个超级比一比实在并不恰当,但各位在耐心的看完前文之后对它们的表现心裡应该有个谱了:mbl 1521实在是一部好转盘,它的表现十分杰出,如果在中低到低频的地方再增加一些量感,那该有多好!Proceed也是一部好转盘,它的声音丰厚耐听,如果它在声音频谱的两端再多延伸一些,应该就更完美了(尤其考虑到它的合理售价),有志者不妨朝改机或线材搭配的方式努力。

关於mbl 1521,还记得我曾提起的换CD轴和CD镇吗?当这两样东西寄到手上后,我马上就瞭解Meletzky的想法了。原先,它的CD轴是类似CD盒裡固定CD梳状斜圆柱形般的构造,也是塑胶做的;新CD轴就变成用纯铝料车出来的,CD片摆放上去自然稳定得多。原先的CD镇是磁性的,运用磁力来加强和转轴的贴合力,然而顾忌到磁场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到雷射光的精準程度,因此改成类似1621般的CD镇,重量增加了而且也有一圈橡胶环,由此看来这两个加强改进的地方显然都和1621的开发有关。

那麼改完之后是甚麼情况呢?基本上,我原来所觉得若有所憾的地方都得到了补偿,整体的声音再度完成了平衡。这个时候因為低频到中低频这个频段的量感补足原先稍微的凹陷,发出来的声音听起来一点火气都没有,下盘的马步站好了后声音也益发显得稳重。这和Vimak转盘所发出天鹅之歌的平衡是一般无二的,但在这之上增添了更高贵的质感,更透明的解析力,看得更清楚的音场和更多的细节。这样的声音确实是我始料未及,原先所期待的无非只是较Vimak稍微高贵一些的音色而已,现在额外得到这麼多好处,实在是令人高兴都来不及。

在mbl 1521表现得这麼好的情况下,我,还可以要求更多……也许,也许,要等到1621的到来吧!

后记:

在本文完稿之际,请美国友人替同学代购的HeadRoom Max耳机放大器已然抵达,又请社裡商借了一台Musical Fidelity的X-CAN,并找来Sennheiser HD-600和Grado RS-1两组耳机来做交叉配对,在下一回一併為大家报导。
--摘自<音响论坛>125期



某个上海佬最近在试图把论坛数码化^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6-11-10
发表于 2006-11-22 17: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74

帖子

5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5
注册时间
2006-8-8
发表于 2006-11-23 03: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天向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5-25 06:42 , Processed in 0.081550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