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我手上有一本由〈武汉今日电器公司〉印制的关于如何测试器材的小册子,个人认为这册子对选购器材、测试和调整系统极为有用,于是上网搜索,现全文考贝如下:
学会试音——音乐爱好者的入门基础
买音响的人都知道要试音听音,但懂得如何试音的人并不多,于是有人花二万元买的音响不如邻居三四千元的音质好听并不奇怪。人人都想买到超值的东西,但指望商人们犯糊涂,把价值一万元的东西二千元钱就卖给你好象并不现实。但是试图把两元的东西当二千元卖给您的奸商却不在少数。所以了解一些听音知识,购买时避免上当就变得很重要了。
大多数有听音经验的人,对于音响产品值多少心中是有数的,这就是以音论价。他们要判断器材好不好,一定带上自己熟悉的CD碟仔细比较试音。因此同样花钱,他们买回的器材比其他人仅看音响的外形、大小、牌子等就付款买回的东西要好听的多。即使是廉价产品,懂行的人买回来的也绝对不会难听:廉价音响不同于HI-END产品的地方,就是有所取舍。行家会舍去解析力,高低频率延伸等指标,不去追求音箱的体积和单元的大小,而要求悦耳耐听的音质,讲求声音的平衡,中频的饱满等。换句话说,这样的音响可以外形不“威猛”、低频量感不足些,但是要好听耐听,能真正享受到音乐之美。
所以,了解一些试音听音常识,带上熟悉的试音碟,认真的去评价器材的好坏,对于消费者非常重要。您不要试图去依赖销售商的推荐,也不能指望某些报刊上的广告文章。只有您自己的耳朵不会背叛您,因此当然要学会试音。就如同买衣服要懂得面料和做工好坏一样,这是属于生活常识的一部分。
懂得如何听音试音不仅对于购买、挑选器材是重要的,而且作为一个爱好音乐的人来说,不懂如何评价音质的好坏无疑是一个笑话。懂得欣赏美好的东西,是现代人素质和生活品位的体现。
台湾一家音响商特别强调“不带试音碟不予接待”,虽少了些人情味,但多了些认真负责的理性。由于缺乏音乐环境,我国许多人不懂什么是正确的声音,也不会选择试音碟,或根本就不知道好声和坏声的标准,盲目相信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弄几张“发烧碟”防一通,实际上自己也不知道是要听什么。例如90年代刚刚兴起发烧热的时候,许多人热衷于用摔玻璃砸瓶子,听雷声,比赛用1812真炮版会不会把喇叭轰哑来比拼器材。这种试音方式,对于刚从套装机里走出来的人们,确实多了一份新鲜和好奇。这个时候,人们更强调大动态和重低音的效果,喜欢以夸张甚至失真的音质来炫耀。但是这不是正确的试音方法,这种“发烧”流弊至今依然留存,并为许多精明的商家提供了糊弄顾客的手段。
那么,选择什么样的CD作为试音碟好呢?原则上说,只要是录音良好的CD都可以作为试音碟。大多数发烧友用来试音的CD本身并不是作为试音碟制造的,仅仅是因为录音良好,有利于比较器材的优缺点,所以变成了约定俗成的“试音碟”。他们认为:用大型乐队演奏的交响乐来测试音场的宽深度和比例、定位、动态和整体平衡,用独特的乐器来品判音色、音质、解析力、堂音、空间感等细节,用真实的人声来评价中频的表现是比较合理的。经过这样全面的评测,器材的好坏很容易看出来。
在实际的使用上,发烧友们用来试音的CD主要有四类:一是国外唱片公司的原版古典音乐CD;二是演录俱佳的爵士音乐;三是熟悉的现代流行歌曲。四是中国民乐,这是我国的发烧友独有的试音特色。
爵士乐试音,除了对乐器本身的表现力外,还有独特的现场氛围(鲜活感)和自然的韵律,是海外普遍使用的试音媒体。但由于我国大多数人不熟悉爵士乐,在此就不介绍了。流行歌曲主要根据使用者的爱好而定,如《蔡琴老歌》、《蓝雨衣》等,无一定之规,也不便介绍。民乐部分,对我国的音响爱好者而言,是一重要的试音手段,以后将专文论述,这里先介绍怎样用国外原版的古典音乐试音。
用古典音乐试音并非“附庸风雅”。而是有其实际意义的。一是古典音乐都是真实的乐器,对于什么样的声音正确有客观的标准。另外,古典音乐的乐器音域范围广,高、中、低音都有。同样的音准,还有多种不同的乐器来表达,具有较多的音色参照系。比如小提琴、小号、长笛等,相同的音准,音色就不一样。低音提琴的音色与大鼓的音色也不一样。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古典音乐特别是交响乐不是一个乐器而是整个乐队在合奏,所以对了解系统的整体平衡和乐队的音场,定位等极为有效。至于动态、速度、解析力等指标也很容易通过播放交响乐来了解。用录音良好的古典音乐特别是不同体裁、不同乐器的音乐来试音,就能比较准确地判断系统各方面的表现。
按照这种要求,试音时就要带上好几张不同类型的CD如小提琴专集、大提琴专集、歌剧独唱、合唱、交响乐、室内乐等综合测试。要给大家一一介绍也颇困难,即使要买也不一定买得齐全。CBS索尼娱乐公司在1996年/1997年曾经发行过两张碟,编号分别是XCCR92018和92020,碟名叫《BEST CLASSICS 100》百碟精选。这两张碟收录了索尼出品的200张古典音乐CD的精彩片段,所选择的曲目和录音都很有代表性。加上这些乐曲都是由世界著名的指挥和乐队演奏的,使得它具有更加独特的魅力。该CD涵盖了几乎所有类型的古典音乐,包含了绝大多数的乐器,又采用了索尼的POLS高保真线性录音技术,提供超高音质的SBM音频处理技术和20比特录音技术,从理论上说比普通的CD音质要好16倍。作为试音碟来说,各种体裁的音乐、完美的录音和高品质的制作,体现了音乐的特色和美感,提供了全面测试器材的素材,把它作为一张难得的试音CD碟是完全合格而且实用的。下面主要以92020曲目为向导,介绍一些试音的基本知识。少部分选自92018的曲目会特别注明。
二:怎样用〈百碟精选〉试音
《百碟精选》最大的优点就是“齐全”。一般CD试音有一个实际问题,即每片CD都是单个作品的演绎,要试音就要收集不同的内容。比如试细节和空间感,音色的细腻程度,用独奏乐器比较好;但是对于音场、动态、冲击力等项目就要用交响乐,大合唱等来测试。高、中、低不同频率有需要不同的乐器和乐曲。所以试音要带上一大堆CD,比如小提琴专集,钢琴专集,交响乐专集,人声独唱,合唱等。有时还要准备不同的版本:例如不同的小提琴演奏和不同作曲家的交响乐等。最好有一张CD能包括这些所有的内容,每段的录音都选用最佳片段(因为试音不是欣赏音乐,不需要大段的演绎,把乐曲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分录入就可以了。)如果有一张这样的试音碟在手,就相当于拥有几十张不同内容的“古典试音音乐全集”。试音时就不用频繁地换碟,只需按按遥控器就搞定。《百碟精选》正好能够完成以上“不可能的任务”。当然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缺点就是:《百碟精选》里每一轨时间不长,但使用上并不构成问题:试音时如果希望聆听较长时间,按下CD的REPEAT键反复听音就行了。
在试音之前,先要明确的概念就是:什么样的声音才是正确的声音。下面引用台湾《音响论坛》主编
刘汉盛先生对于什么是正确声音的评价:
正确的乐器声音有几个特点:
第一, 它们的声音一定很甜美。
第二, 它们的声音一定很松软自然。
第三, 它们的声音一定很圆润有光泽。
第四, 它们的声音一定很有弹性。
第五, 它们的声音 不会有干、扁、尖、涩、刺、瘦、粗、硬、薄、死、软、慢、虚、飘等特点。
《百碟精选》里的曲目,录音都没有问题,每一首都很好听,如果您觉得不符合以上的要求,声音不好听甚至难听,一定是您的系统搭配不好。另外,由于有一部分是历史录音,背景有一些噪音,但并不影响试音,相反可以用来测试系统的灵敏度和解析力。
第一部分独奏乐器和室内乐测试音响器材的细节表现能力
器材的细节表现能力决定了器材解析力的高低,决定了音质的粗糙和细致,也影响到器材音场和定位的能力、空间的层次和和透明度等重要的指标。所以,要知道一套音响好不好,细节测试是必不可少的。此时最好选择独奏和编制简单的乐队,而不是大编制的复杂乐队。因为乐器越少,就越容易听到乐器的泛音、堂音和各种细节,主要用小提琴独奏,钢琴独奏,室内乐等来试音。
第90拉罗:西班牙交响曲第一乐章(梅塔指挥洛杉矶爱乐乐团)
第92帕格尼尼魔鬼的颤音(海野义雄演奏小提琴)。
这两轨都是用来测试小提琴的。小提琴号称乐器之王,是测试中高频和细节的利器。第90轨虽然是大乐队,但是中间有两小段小提琴独奏的音质非常真实,感觉琴音高高地在空中飞扬,这是因为小提琴丰富的泛音和堂音造成在听音者周围回荡的效果。可听到技巧高超的弓弦快速地划过琴弦的质感,饱满亮丽却绝对不刺耳的音色,还有小提琴特有的那种木质琴板共鸣的感觉,充分表达了小提琴的声音特质。另外小提琴独奏时具有空阔、回音良好的声音表现,您如果能够听到,音响对于空间回声和堂音的表现就是合格的。此外,小提琴的形体应该是比较小的,发声点是在中心偏左的地方,如果您听到的小提琴形体比较大就是不对的。即使是大型乐团,听起来的感觉也是纤细而清晰的。合奏才是厚实丰满、庞大的,如果小提琴的形体较大,就是系统的结像力不够凝聚。可能是音响的问题,也可能是摆位的问题。
第92轨是小提琴独奏,如果从琴音中判断,似乎不如90轨的小提琴音色好,味道寡了一点,没有90轨小提琴声音那种飘扬高贵的亮丽质感,有兴趣者不妨比较一下两者的区别。
如果要了解小提琴的柔美和多情,请听第27轨的门德松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这个由祖克曼与以色列爱乐乐团合作的版本列为最佳推荐版本之一。这里小提琴悄言倾诉的深情感人至深,一种歌唱式的旋律,似乎唱出心中无限幽怨。这里的琴音也美极了。
聆听厚实的弦乐组
弦乐是交响乐团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乐团的演奏水平主要取决于弦乐组水平的高低。另外,弦乐人数的多少也构成了乐队规模和音质、音质的单薄与厚实。例如中国的交响乐团编制不如国外的大,弦乐人数也有限,所以听起来音质总不如国外著名乐团好听。当然还有演绎水平甚至拥有众多好琴等因素都是我们的乐队无法相比的。如果弦乐合奏听起来清丽脱俗,甚至有些坚硬、缺乏弹性,没有厚实温暖的感觉就错了。
第77轨 施特劳斯(老):拉德斯基进行曲(亚历山大.施奈德五重奏团)
弦乐五重奏和四重奏的区别是多了一把低音大提琴,这样音乐的表现力更强。本曲您可以明显地听到它使得音乐更丰满了。小提琴有明显的擦弦感,每把乐器都能明显的分开,音乐的层次很清楚。
第73轨 德里布:芭蕾组曲 葛蓓丽娅.华尔兹(奥曼迪指挥费城交响乐团)
这一轨可能是许多人不知道名字但是旋律很熟悉的乐曲,因为它实在是很好听,电台也经常播放的。尤金.奥曼迪指挥费城交响乐团,其特色就是弦乐部异常优美感人,可能因为奥曼迪本人是小提琴演奏员出身的关系,他对于乐队中弦乐声部的处理具有独到之处,使得费城交响乐团的弦乐具有光华璀璨、绵延透明的音色,展现了大型弦乐组的特点,悠扬、温暖、厚实的音质特色,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奥曼迪.费城之声”。通过这首音乐,您可以充分领略弦乐的优美。如果您听起来觉得没有绵延而具有深度的音场,音色也单调乏味,缺乏包围感,一定是器材有问题。
特殊音效和小型合奏
测试系统的全面性。第59轨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日出(奥曼迪指挥费城交响乐团)。奥曼迪指挥费城交响乐团的作品向来有“费城之声”的大名,因为其华丽的弦乐而出名,不过这里表现的是另外一种费城之声。本作品是理查斯特劳斯从尼采同名哲学著作改编的,录制的这一段正好是其最为驰名、也最为激动人心的篇章。刚开始时由管风琴“制造”的低频很容易让您误以为是背景噪音,但是它具有很好的弹性,接下来铜管和定音鼓展开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代表主人公悟道之后准备出山的感受,体现了宇宙和人类交互的主题。本乐曲有名还因为它被用到了电影《星球大战》中。在整个乐曲中很低的低频似乎作为一种背景存在,如果您的系统听到的低频是混成一团的,铜管合奏是刺耳的,那就有问题了。
第36轨:萨蒂 格罗西耶尼(丹尼尔.瓦尔萨罗演奏钢琴)
第40轨:舒曼 阿拉伯风格曲(寺田悦子演奏钢琴)
在听完“乐器之王”小提琴后,这里试音的是“乐器之后”——钢琴。对于音响器材来说,钢琴是最难过关的,相当多的音响器材过不了这一关。因为钢琴的结构很独特,可以说是一种打击乐,它由琴键带动一个小钢锤击大琴弦发音,具有冲击性,所以对器材的瞬态反应和速度要求教高,同时还要维持良好的线性特征,否则就会出现速度过快时感觉琴音吵闹和单薄,慢了又会拖尾,声音收得不干净,有点发闷,缺乏钢琴应有的爽朗。而且,钢琴和小提琴似乎是不兼容的,有些器材播小提琴比较好,但播钢琴的时候就拖泥带水,音色灰暗。如果钢琴重播效果良好的音响,其解析力、泛音和速度感都会好,但播小提琴时可能会韵味差些,可能会偏亮。例如一些英国音箱放小提琴和人声很好听,但听钢琴就声音暗淡无光。在平价器材上两者要兼容就会比较困难,但高级的HI-FI器材,就不会有这种矛盾。美国音箱在播钢琴上比英国音箱要好一些,原因估计就是美国音箱较为注重保真度和器材的动态和反映速度,因此兼容性相对就强一些。
钢琴的声音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许多无名盗版“钢琴浪漫曲”一类的CD,音质又薄又亮,高音尖利,的确像“钢铁”。不过,您在这张CD上听到的钢琴声,触键时具有木质而富有弹性的质感,音质甜美,泛音具有一种向上飘的感觉,琴声颗粒像一颗颗圆润跳跃而出的音符,饱满而有力。声音很美,让人感动。行家说听钢琴应该听出“木味”来,指的就是这种质感。另外仔细听有时会感到手指的滑动,还有踏板的声音,这些录音细节的多寡决定了系统解析力的高低。
第65轨:里奥别多 圣母之子(冈萨雷斯演奏钢琴)
第97轨:迈亚斯 猎鹿人(威廉斯演奏吉它兼指挥)
吉他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乐器,其声音容易熟悉和比较。您能从这一首西班牙吉他曲里听到琴弦的金属质感和木制箱体的共鸣声吗?琴弦在空气中振动的感觉,手指在弦上的滑动都如在眼前,声音是饱满和细致的。如果没有这些,音响就不对了。冈萨雷斯演奏的吉他,感觉堂音很丰满,有很多细节,质感强烈,似乎人就在自己眼前。用来测试系统的解析力很合适。
铜管乐的测试
第75轨:夏布里埃 第七Canziona第二号(克里夫兰交响乐队铜管乐队)
第82轨:威尔第 阿依达 凯旋进行曲
第94轨:维瓦尔第 四季 春
您喜欢听铜管乐吗?也许会因为觉得太吵。印象里铜管是明亮的高音,高音尖利甚至有些吵人,听久了就烦躁,但真正听了录音良好的原版CD后,会发现从失真的音响系统或者是盗版CD里得来的铜管的声音是多么的片面。
铜管乐就是指包括小号、长号、法国圆号、大号、土巴等在内的乐器总称,因为它们都是使用金属铜来制作的,以吹奏为主,所以称之为铜管乐。铜管对测试音响的高频是否温暖明亮有重要的作用,铜管乐最难表现的是既有金属质感的光辉灿烂,又要温暖柔和,具有铜管本身的厚度和质感。如果您的系统听来吵人,声音单薄不耐听,就一定有问题了。第82轨是威尔第《阿伊达》里的《凯旋进行曲》,相信大家一定很熟悉,不过有没有听过这么好听的呢?节奏鲜明、层次清楚,乐队场面宽广,用铜管来吹进行曲真是恰当极了。
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铜管乐,第75轨由克利夫兰交响乐团铜管乐队演奏的夏布里埃第7Canziona第二号,高音部和中低音部互相呼应,这种专门的铜管乐队演奏同上面的大型乐队里面铜管乐组的演奏就有完全不同的感觉了,起码声场是不一样的,您不妨比较两者在铜管乐队布置位置上的差别,您虽然看不见,但肯定可以听见他们是如何站位的。如果您觉得声场没有区别,不是器材太差就是耳朵太差。
第94轨用铜管乐来演奏通常是弦乐的维瓦尔第《四季 春》,别具一格。本CD中录音最好、最能反映铜管温柔的应该就是这一段了。铜管具有明亮金属特质的温暖感和特别的厚实感,构成了极为好听的“铜管四季”。另外,录音很干净,细节很清晰,您可以听到在不同的位置上乐器的相互呼应,手指轻巧地、有节奏地按键的声音,吹奏时的气流感等。当然,如果您的器材太差,这些东西就听不见了。
第30轨:莫扎特D大调长笛和弦乐四重奏第一乐章(朗帕尔演奏长笛)
第31轨:莫扎特 单簧管五重奏 第四乐章(莱特演奏单簧管)
木管乐器的特征,就是温暖厚实,并且有独特的气流感,可以听到演奏着高超的换气技巧。您不妨与铜管乐比较这两种管乐的不同特色。
中频测试
人声的表现是音响测试中最重要的一环。中国古代音乐评价中有一句话叫“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说法,这里的“丝”指的是中国的拉弦乐和弹拨乐如二胡、琵琶等。“竹”指笛子、萧等木管乐器,“肉”指人声歌唱。所以翻译成西方的音乐概念,可以说成是:“弦乐不木管乐有韵味,木管又比不上人声”。歌唱家在音乐史上一向占有重要的地位,古代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就是描绘歌声感人的情景。
音响器材如果播放人声不好,声音单薄坚硬,没有丰满的人声质感,女高音听起来尖细而不是甜润嘹亮,男高音听起来仅仅是高亢明亮而没有能量充沛的厚实包围感,这样的音响就有严重的问题了。如果音响的高频和低频还可以容忍的话,人声不好的器材就毫无价值了,除非您的愿望不是音乐,只是要家里面有一个东西能够发出声音以免寂寞。
第81轨 罗西尼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交响乐团)
这一段是技巧高超的男声演唱,吐字清楚,中气饱满,特别是快速吐字和音调迅速的变化,不仅对演员是一大考验,对器材也是一关,如果听起来含混不干净,就有问题了。另外,独唱是容易听出定位的,如果您的音响保真度足够高,那么音箱会“消失”掉,您听到的仅仅是舞台上的演出,您的器材能达到这种水平吗?
第85轨 普契尼 蝴蝶夫人 晴朗的一天
这部歌剧是普契尼最动人的作品,也是歌剧史上最感人肺腑的一段。这部描写蝴蝶夫人在情人美军中尉平克顿离去三年后害怕再也见不到他,期待他回来的心情。唱腔圆润甜美、细致感人,具有深切的情意,反映了女高音高亢清脆又不失甜蜜的特质。录音具有良好的空间感,刚开始就可以听到歌声在空中的回响。还能听到口齿的开合,换气的声音。尽管不懂词义,但不难理解主人公的情真意切,同流行歌曲中小女生唱着“丁丁丁丁冬、请你把门打开,我要和你谈恋爱”相比,一个是火山般的真情,一个就是幼儿园里扮家家了。如果不去欣赏这些历史留给我们的精品,也许我们会永远停留在童年。
第45轨 格里高利圣咏(阿姆斯特丹合唱团)
合唱是测试人声中一个重要的项目,有人说好的器材可以数人头(即可以听出来有多少人在唱歌),不过即使让我听现场也无法“听出”准确的人数,功力尚浅也!不过,要听出合唱队的排列方式,前排和后排的差异是完全可能的。合唱不仅要有独唱一样美的人声质感,还要有清晰的分辨力,能听出个体的感觉,而不是浑然的“一片歌声”,这样的器材就是合格的。专家们认为格里高利圣咏是西方音乐的起源。完全没有伴奏的清唱避免了乐器的干扰,您可以专心地聆听,可以感受到本录音中细致入微的地方,它自由流动的歌声精巧地配合了拉丁文歌词的抑扬顿挫,音场宽广厚实。该合唱有可能是在教堂录制的,具有听得出来的丰富的堂音。细节的表现很好,一点也不费劲就可以听到合唱者换气的声音及口腔的变化,定位也很清楚。
其他合唱曲目还可以参考:
第4轨 贝多芬 第九(合唱)交响曲 第四乐章(尤金 奥曼迪指挥费城交响乐团)
第41轨 莫扎特 安魂曲
这两首合唱加入了不同声部,男女声领唱和合唱,具有较为复杂的和声和对位,听起来层次很丰富,与第45轨相比,音场要广阔得多,乐队感觉也更庞大。
其他可用于测试人声的还有:第98轨 舒伯特 冬之旅 菩提树(汉斯 霍塔演唱男低音和男中音)
这里是很难得的男低音和男中音:第99轨多尼采第 爱的妙药
第100轨 福斯特 艺术歌曲(岛田裕子演唱)
低频测试
低频是听音很重要的一个指标,低频是音乐的基础,如果低频不好,整个系统的声音就会觉得单薄,甚至有些孤独。中国音乐经常给人遗世独立的感觉,除了民族特色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乐器不重视低频,而西洋乐队就不一样,低频乐器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家庭影院和流行音乐中,由于低频是营造气氛的重要工具,所以低频效果好坏就显得很重要了。
不过,由于片面强调低频,我们市场上的绝大多数音响器材不是低频不足,而是为了迎合消费者对低频、超低频的爱好,低音普遍重量不重质,结果是很肥厚的、浑浊、缺乏弹性的低频泛滥成灾,严重影响了人们对正确低频的理解。这里用两段不同的音乐来讲解什么是好的、正确的低频。
第32轨 巴赫管风琴曲 醒来吧,人们 (比古斯演奏管风琴)
管风琴是国外教堂里使用的一种超大型的乐器,由长短不同的管子组成,用于教会演奏宗教音乐等。由于具有庞大的体积。所以其低频可以潜的很深,应该是自然乐器中低频最低的乐器。在这里听到的低频可能没有您平时熟悉的电子合成的低频听起来过瘾(如阿姐鼓、一意孤行等),没有一些人吹嘘的“打心口,动裤脚”的强劲压力,但它是真正的低频,也是正确的、好的低频,如果您沉迷于低频的强劲和震撼,当心,您已经被误导了,您对真实声音的理解已经出偏了。真正的低频就像这首音乐一样,是富有弹性的,庞大到包围着您,可以用身体感受到它的存在,但又不会给你强大“震撼”压力的低频。您无法找到它的位置,好象很远,又好象很近,控制力很好。听到这种感觉,您的器材就是对的。如果听到的一片轰然作响、没有层次的声音。就该考虑换机了。管风琴与乐队的合奏也别具特色,有兴趣的人还可以参考第57轨圣桑的《第三交响曲 管风琴 第二乐章》(比格斯演奏管风琴,尤金 奥曼迪指挥费城交响乐团)
大型乐队
测试系统的大动态表现力和音场。
大型乐队主要用于测试音乐的整体平衡性、乐队的音场再现和定位及音响的爆棚能力,也就是大动态的表现。千万要注意爆棚不是测试声音可以开多大,而是了解系统在声音小和全体合奏的情况下,表现都很均匀平衡、整齐有序。不会小声时清晰,大声听起来吵闹和乱作一团。另外要求在大动态合奏的情况下仍然能听到微小的细节。
第58轨 布鲁克纳 第四交响曲 罗曼蒂克 第一乐章(尤金 奥曼迪指挥费城交响乐团)
您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费城之声”弦乐的美感。由木管领奏,小提琴唱和的旋律一波一波地爬到高位,接着是整个乐队的合奏,强大的铜管也加入了进来,造成波澜起伏的效果。这首交响乐场面是逐渐展开的,乐队分步加入,比较容易用来测试器材的音场、定位和动态反映、大音压下喇叭的失真度等。在强大的合奏下,您应该听到交响乐队各个组成部分的声音依然井然有序,而且能够分出在空间的前后左右中不同位置上乐器发出的声音。比如左方的小提琴组,右边的大提琴、右后方的大号铜管等。左边有定音鼓干净利落的敲击,乐曲后半部分铜管加入合奏层次很分明,应该可以听出来。
要了解什么是交响乐的辉煌壮丽和宏大气势,就应该好好听听这一段。铜管乐器引领的强劲合奏一下子就把您带入了激动人心的场景,中间木管组和左边小提琴组的快速唱和,右边大提琴的拨奏,低音大号的吹奏,可以让您明显能听到在不同位置的整个乐队。在这里音乐不仅能区分左右、还有前后,甚至还能感觉得到铜管部分似乎处在整个乐队的上方。这是一个很棒的演出,而且是一个很棒的录音。如果您的系统太小型了,表现力不够,保真度差了,要听到我说的这种感觉就不太可能。只有中高频良好的器材,听起来才会一片辉煌灿烂。只有低频控制力良好,听起来才富有弹性,收得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声音不平衡的器材听起来会比较吵闹,场面会混乱。大多数市场销售器材都难过这一关。对于听音试音,本曲是一个必测项目。
试音的原则其实很简单:只要是好的录音就可以用来试音,您完全可以用您喜欢的方式来听音和测试器材。比较重要或者说您必须弄清楚的仅仅是:什么是好的音乐而且好在哪里?(全文完)
[ 本帖最后由 ljw100 于 2007-5-6 15:11 编辑 ] |
|